一種移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3 06:57:05 2

本實用新型屬於玻璃瓶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移瓶裝置。
背景技術:
在玻璃瓶生產流水線上,玻璃管在經過燒結拉伸後,形成符合規格要求的玻璃瓶,通過運輸線輸送至後續工序,如輸送到玻璃瓶質量檢測工位,由於廠房大小的限制,需要改變玻璃瓶輸送的方向,另外,玻璃瓶退火後的輸送線的寬度與檢測工位前端輸送線的寬度不同,相鄰玻璃瓶之間的間隙大小不同,例如,玻璃瓶退火後的輸送線可同時擺放十隻玻璃瓶,每隻玻璃瓶之間的間隙為一釐米,而檢測工位前端輸送上相鄰玻璃瓶之間的間隙需擴大為三釐米,市面上已有的機械手無法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瓶裝置,該裝置的吸頭的相鄰吸嘴座之間的距離可調整,結構簡單,實現了不同輸送線玻璃瓶之間間隙大小不同而需要調整吸嘴位置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移瓶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吸頭,所述吸頭包括支架、多個吸嘴以及與吸嘴配套的多個吸嘴座,多個吸嘴一一對應安裝在多個吸嘴座上,至少一個吸嘴座可滑動地安裝在滑杆上,相鄰吸嘴座通過可伸縮裝置連接;所述滑杆安裝在支架的下端;所述支架安裝在機架上。
由於相鄰吸嘴座通過可伸縮裝置連接,當其中一個吸嘴座被外力推動在滑杆上滑動時,會通過可伸縮裝置帶動其他吸嘴座滑動,而可伸縮裝置具有一定的伸縮餘量,可用於調整相鄰吸嘴座之間的距離,例如可伸縮裝置採用鏈條或鋼絲繩,當吸嘴座之間的距離變小時,鏈條或鋼絲繩會耷下來,直至吸嘴座靠在一起,相鄰的吸嘴之間的距離最小,當吸嘴座之間的距離大到一定程度時,鏈條或鋼絲繩繃直,相鄰吸嘴座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大,通過鏈條或鋼絲繩的長度控制吸嘴座之間的距離,實現不同輸送線要求下的玻璃瓶擺放。本實用新型相鄰吸嘴之間的距離在兩個尺寸之間調節,即,最大距離:鏈條或鋼絲繩繃直,最小距離:吸嘴座靠在一起。吸嘴座的滑動或固定安裝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多個吸嘴座,可以使用兩個氣缸從兩端拉動吸嘴座,此時,可以將全部吸嘴座滑動安裝,也可以將處於中間位置的某個吸嘴座固定;還可以使用一個氣缸從一側拉動吸嘴座,此時,將另一側吸嘴座固定,其餘吸嘴座滑動安裝,當然,另一側的吸嘴座也可以不固定安裝,此時對氣缸的行程控制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氣缸逐個拉動吸嘴座直至倒數第二個與最後一個吸嘴座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大時,要保持最後一個吸嘴座保持不動,同理,氣缸逐個推動吸嘴座直至倒數第二個與最後一個吸嘴座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小時,也要保持最後一個吸嘴座保持不動,此時,氣缸的行程與吸嘴座之間的總距離之和相等。
由於鋼絲繩多次收縮伸展後容易損壞,鏈條較為笨重,安裝複雜,所需空間大,難以控制吸嘴座之間距離的精度,並且鋼絲繩、鏈條等在鬆弛情況下耷下來,容易造成與其他部件之間的幹涉,為避免此類問題,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裝置採用連接片,連接片的一端設置長孔,所述連接片的兩端分別與位於連接片兩邊的吸嘴座連接,其中一個吸嘴座安裝在長孔內,並可在長孔內移動,利用長孔的長度控制相鄰吸嘴座之間可以擴大的距離,具體來說,當吸嘴座移動到長孔的一端時,吸嘴座之間的距離最小,當吸嘴座移動到長孔的另一端時,吸嘴座之間的距離最大。
為使得吸嘴穩定吸住玻璃瓶,避免吸嘴接近玻璃瓶過程中碰到玻璃瓶,所述吸嘴座上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分列所述吸嘴的兩側;吸嘴兩側擋板前端成V形。
由於玻璃瓶在不同輸送線上輸送時,有的輸送線上玻璃瓶是立式輸送,有的輸送線上是臥式輸送,因此,在吸住玻璃瓶後,需要改變玻璃瓶的位置,將滑杆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上,利用旋轉氣缸驅動滑杆旋轉,改變玻璃瓶的姿態,實現立式與臥式之間的切換。
吸嘴座的滑動由伸縮氣缸驅動,伸縮氣缸與其中一個滑動安裝的吸嘴座連接,此時,可將位於外端的其中一個吸嘴座的位置固定,伸縮氣缸與位於外端的另一個吸嘴座連接;也可以將兩端的吸嘴座固定,利用伸縮氣缸驅動中間的吸嘴座滑動。
優選地,所述伸縮氣缸的數量為兩個,兩個伸縮氣缸分別與兩個滑動安裝的吸嘴座連接,此時,可將最中間的吸嘴座固定,兩個伸縮氣缸分別與位於兩端的吸嘴座連接,分別驅動。
為方便伸縮氣缸等的安裝,支架下端可旋轉地安裝有安裝框,所述滑杆的兩端安裝在所述安裝框內,伸縮氣缸可直接安裝在安裝框上,支架上安裝有旋轉氣缸,由旋轉氣缸驅動安裝框旋轉。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一線軌、第二線軌,所述第一線軌水平安裝在機架上,該第一線軌上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滑塊連接;所述第二線軌豎直安裝在第一滑塊上,該第二線軌上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二滑塊連接;所述支架安裝在第二滑塊上。由於兩條輸送線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需要利用移動機構在兩條輸送線之間來回移動,由第一電機、第一線軌實現前後移動,由第二電機、第二線軌實現上下移動。
為實現左右微調,使得吸頭的吸嘴座對準玻璃瓶,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調節底板、設置在調節底板上的第三滑塊以及與第三滑塊連接的調節手輪,所述調節底板安裝在第二滑塊上,所述支架安裝在第三滑塊上。
優選地,所述調節底板上設置有兩條平行的軌道,兩條軌道上分別設置有滑塊,兩條軌道上的滑塊上安裝有連接板,所述支架安裝在連接板上;所述第三滑塊與兩條軌道上的滑塊接觸,並可推動滑塊在軌道上移動。
本實用新型利用可伸縮裝置連接相鄰吸嘴座,如鏈條、鋼絲繩以及端部開有長孔的連接片,實現相鄰吸嘴座之間的距離大小的控制。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有旋轉氣缸,實現吸嘴座的旋轉,改變玻璃瓶的姿態,實現玻璃瓶立式與臥式之間的切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吸頭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片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吸頭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吸頭後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吸頭後視圖(去除伸縮氣缸);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吸頭仰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移動機構示意圖(去除連接板)。
圖中:A-吸頭;1-連接杆;2-橫梁;3-安裝框;4-左連接板;5-右連接板;6-旋轉氣缸;7-連接片;8-吸嘴;9-吸嘴座;10-擋板;11-左伸縮氣缸;12-右伸縮氣缸;13-左氣缸安裝座;14-右氣缸安裝座;15-滑杆;16-傳感器;17-線軌一;18-伺服電機一;19-線軌二;20-伺服電機二;21-連接板;22-調節手輪;23-軌道一;24-軌道二;25-滑塊三;26-滑塊四;27-滑塊五;28-玻璃瓶;29-調節底板;30-長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吸頭A包括支架、旋轉氣缸6、吸嘴8、滑杆15。支架由連接杆1、橫梁2、左連接板4、右連接板5組成,連接杆垂直安裝在橫梁2上,右連接板5成L形,L形右連接板5上安裝有旋轉氣缸6。吸嘴8安裝在吸嘴座9上,位於吸嘴8的兩側、吸嘴座9上設置有擋板10,兩擋板10的前端成V形;吸嘴座9安裝在滑杆15上,可在滑杆15上滑動;相鄰吸嘴座9通過連接片7連接,連接片的其中一端設置有長孔30,連接片左側的吸嘴座與連接片直接固定連接,連接片右側的吸嘴座安裝在長孔30中,並可在長孔30中滑動。滑杆15安裝在安裝框3內,安裝框3上還安裝有左氣缸安裝座13、右氣缸安裝座14,左伸縮氣缸11、右伸縮氣缸12分別安裝在左氣缸安裝座13、右氣缸安裝座14上。安裝框13可轉動地安裝在左連接板4、右連接板5的下端,旋轉氣缸6驅動安裝框13旋轉。圖中的吸嘴座9共設置有9個,位於最中心的一個吸嘴座固定在滑杆上,左伸縮氣缸11、右伸縮氣缸12分別與最外側的吸嘴座連接。左伸縮氣缸11、右伸縮氣缸12分別向外側拉伸,由最外側吸嘴座逐個帶動其他吸嘴座向外移動,單個吸嘴座移動的距離即為長孔30的長度。左伸縮氣缸11、右伸縮氣缸12分別向內側推壓,由最外側吸嘴座逐個推動其他吸嘴座向內側移動,單個吸嘴座移動的距離為長孔30的長度。也可以使用一個伸縮氣缸,此時,將其中一個最外側的吸嘴座固定,將伸縮氣缸與另一吸嘴座連接,從一端帶動吸嘴座。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片可以用鋼絲繩或鏈條代替,此時,單個吸嘴座移動的距離即為鋼絲繩或鏈條的長度。如圖6所示,為方便介紹,該圖示出了兩種狀態,左側的吸嘴座靠在一起,右側的吸嘴座分散,左側吸嘴之間的距離為最小,右側吸嘴之間的距離為最大。
如圖6、7所示,移瓶裝置包括吸頭、移動機構和機架(圖中未示出)。移動機構包括線軌一17、伺服電機一18、線軌二19、伺服電機二20,線軌一17水平安裝在機架上,線軌一17上設置有滑塊(圖中未示出),伺服電機一18的輸出軸與滑塊連接,帶動滑塊在線軌一17上移動;線軌二19豎直安裝在線軌一17的滑塊上,線軌二19上也設置有滑塊,伺服電機二20的輸出軸與滑塊連接,帶動滑塊在線軌二19上移動;調節底板29安裝在線軌二19的滑塊上,調節底板29上設置有平行的軌道一23、軌道二24,兩軌道上分別安裝有滑塊三25、滑塊四26;在調節底板的尾端,調節手輪22穿過調節底板尾端並與滑塊五27連接,滑塊五與滑塊三、滑塊四接觸;連接板21安裝在滑塊三25、滑塊四26上;擰動調節手輪22,調節手輪帶動滑塊五27移動,進而由滑塊五帶動滑塊三、滑塊四分別在軌道一23、軌道二24上移動。吸頭A的連接杆1安裝在連接板21上。機架上還安裝有兩個傳感器16。
結合圖1-7,吸嘴座9共設置有9個,位於中間的一個吸嘴座固定在滑杆上,左伸縮氣缸、右伸縮氣缸分別與最左端、最右端的吸嘴座連接,左伸縮氣缸、右伸縮氣缸分別推動兩端的吸嘴座,逐步帶動其他吸嘴座滑動,使得吸嘴座之間的距離拉大,長孔的長度控制相鄰吸嘴座所能拉大的最大距離,左伸縮氣缸、右伸縮氣缸收縮時拉回兩端的吸嘴座,逐步拉回其他吸嘴座,使得吸嘴座之間的距離到達最小。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伺服電機一、伺服電機二將本實用新型吸頭移動到玻璃瓶擺放位置,具體來說,伺服電機一帶動吸頭前後移動,伺服電機二帶動吸頭上下移動,使得吸嘴靠近玻璃瓶(例如,前序輸送線的玻璃瓶之間的距離為1cm,此時,相鄰吸嘴座之間的距離處於最小狀態,使得相鄰吸嘴之間的距離為1cm),吸嘴將玻璃瓶吸住,由伺服電機一、伺服電機二分別帶動吸頭前後、上下移動,移動本吸頭至另一輸送線上,旋轉安裝框(或者在移動吸頭的同時旋轉),使得玻璃瓶姿態得以調整,左伸縮氣缸、右伸縮氣缸動作(或者在移動吸頭的同時動作),推動兩端的吸嘴座,使得吸嘴座之間的距離到達最大(例如,另一輸送線需要玻璃瓶之間的距離達到2cm,此時,相鄰吸嘴座之間的距離處於最大狀態,使得相鄰吸嘴之間的距離為2cm),從而使得玻璃瓶之間的距離符合後續輸送線的要求,再將玻璃瓶放下。再通過伺服電機一、伺服電機二移動吸頭至前序輸送線,旋轉安裝框(或者在移動吸頭的同時旋轉),使得吸嘴正對玻璃瓶,左伸縮氣缸、右伸縮氣缸動作(或者在移動吸頭的同時動作),拉回兩端的吸嘴座,使得吸嘴座之間的距離縮小到最小。玻璃瓶28在前序輸送線上按排擺放,其中一個傳感器用於檢測吸頭前方的整排是否擺放有玻璃瓶,另一傳感器用於檢測該排玻璃瓶中是否有倒伏的玻璃瓶,如果有倒伏的玻璃瓶則吸頭不工作,不吸起玻璃瓶,而是任由輸送線將玻璃瓶帶走或剔除,避免損壞吸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