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毒死蜱的微囊懸浮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0:53:46 2
一種毒死蜱的微囊懸浮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藥製劑,特別公開了一種毒死蜱微囊懸浮劑。該毒死蜱微囊懸浮劑,所述內核外依次包覆有內層殼和外層殼;所述內核為毒死蜱液滴,所述內層殼緊貼所述內核外,為一具有開孔的球體結構或類似球體結構,所述外層殼包裹於所述內層殼外。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環境友好型製劑,將油溶性的毒死蜱包覆於空心微球內部,通過農藥微膠囊化後提高農藥的穩定性。毒死蜱在土壤中能不斷揮發,殺死在土壤中生存為害的地下害蟲,藥效期可達2個月,是防治農作物地下害蟲最理想藥劑之一。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藥製劑,特別涉及一種毒死蜱微囊懸浮劑。 一種毒死蛛的微囊懸淳劑
【背景技術】
[0002] 毒死蜱((*1〇印71^作8)化學名稱:0,0-二乙基-00(3,5,6,-三氯-2-吡啶基)硫 逐磷酸酯。屬於硫逐磷酸酯類廣譜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燻蒸作用。毒死蜱可廣泛應用 於防治水稻、棉花、果樹、茶葉、小麥、甘蔗等作物上的螟蟲、卷葉蟲、粘蟲、介殼蟲、蚜蟲、棉 蛉蟲等多種害蟲和蟎類,毒性相對較低,對害蟲有觸殺、胃毒和燻蒸等作用,又兼治蟎類。近 年來,國家加快了淘汰高毒農藥的步伐,毒死蜱已成為是高毒有機磷殺蟲劑的替代品種之 〇
[0003] 目前在國內主要加工成乳油來使用,近些年來也有一些新的劑型如毒死蜱的水乳 齊U、微乳劑投放市場。這些劑型應用都有一定的缺點,如:乳油製劑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如 甲苯、二甲苯等,不僅浪費工業資源,而且嚴重汙染環境、對使用者的健康有不良影響。
[0004] 目前毒死蜱主要登記的劑型是乳油,人們微囊化來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目前已 知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的囊壁材料包括脲醛樹脂和聚脲樹脂,這兩種壁材主要是通過異氰 酸酯與多元醇或多元胺通過縮聚反應合成的。這兩種壁材直接包裹的農藥活性成分容易從 微囊的孔隙出向外緩慢滲透流出,很難控制微囊的活性成分的控制釋放速率。因此採用開 孔空心陶瓷微球,能有效的保護毒死蜱有效成分在囊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與水隔絕、 穩定性高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
[0006]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包括內核,所述內核外依次包 覆有內層殼和外層殼;所述內核為毒死蜱液滴,所述內層殼緊貼所述內核外,為一具有開孔 的球體結構或類似球體結構,所述外層殼包裹於所述內層殼外。
[0007] 在本實用新型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中,所述外層殼與內層殼之間設有間隙。
[0008] 其中,所述毒死蜱微囊懸浮劑的粒徑為5?40微米。
[0009] 進一步地,所述毒死蜱微囊懸浮劑為球體或橢球體。
[0010] 其中,所述開孔的尺寸為0.5-8微米。
[0011] 在本實用新型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中,所述內層殼為開孔空心陶瓷微球。即帶有 孔洞的陶瓷空心微球。高性能空心陶瓷微球是一種中空的圓球粉末狀超輕質無機非金屬材 料,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用途廣泛、性能優異的新型輕質材料。其真密度在0. 15-0. 60g/ cm3,粒徑在2-120 μ m之間,具有重量輕、體積大、導熱係數低、抗壓強度高、流動性好等特 點。
[0012] 其中,所述外層殼設有阻水結構。
[0013] 或者,所述外層殼為聚氨酯層或聚脲層。
[0014] 本實用新型利用毛細管原理,使用吸附法首先將毒死蜱活性成分吸入進帶有小孔 的陶瓷空心微球中,讓後通過界面聚合法製備微膠囊後,將陶瓷空心微球包裹起來。異氰酸 酯反應得到的聚脲樹脂將陶瓷微球包覆起來,同時封堵了陶瓷空心微球的小孔,使毒死蜱 活性成份與水隔離,阻止其繼續水解導致有效成分的過早分解而失效。
[001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由於對有效成分毒死蜱的控制釋放因而有著較長的持效期;(2)有效成分被 包裹在囊壁中提高了安全性;(3)減少了 30%?70%的有機溶劑使用,從而提高了環境效 應;(4)毒死蜱屬有機磷類農藥,包裹在囊殼材料後在環境中(如紫外光)的分解率大大降 低;(5) -些不愉快氣味和對皮膚刺激性物質可被有效的降低;(6)減少由於蒸氣揮髮帶來 有效成分的損失;(7)減少對作物的藥害;
[0017] 本實用新型將油溶性的毒死蜱包覆於空心微球內部,通過農藥微膠囊化後提高農 藥的穩定性。抑制了許多環境因素如光、熱、空氣、雨水、土壤、微生物和其它化學物質對毒 死蜱活性成分的不利影響,降低了毒死蜱的揮發、分解、氧化、降解和流失的速率,從而增強 了農藥的穩定性,擴大了使用範圍。
[0018] 通過微膠囊化降低對人和家畜的毒性。由於微膠囊劑具有控制釋放能力,從而可 以使高毒農藥低毒化,降低原藥的急性毒性。加工成微膠囊劑以後,農藥的揮發性受到很大 的抑制,原有的異味也被掩蔽,減少了對人畜的刺激性、對環境的汙染和對農作物的藥害, 使製劑對魚類的毒性也大為減輕。即不論對人畜還是生態環境,都更為安全可靠。
[0019] 通過微膠囊化使製劑的持效期延長。光解,氧化,水解則是影響農藥持效期的主要 因素。微膠囊化後毒死蜱有效成分通過孔洞上的囊壁材料向外滲透,其滲透率可人為控制, 緩釋速度可事先設計。由於囊皮的保護,有效成分降解速度減緩,農藥持效期可延長3-10 倍。持效期延長,就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減少施藥次數,降低農業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 圖中,1外層殼,2內層殼,3內核。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3]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微膠囊懸浮劑包括內核3以及包覆於核外的雙層殼,即 外層殼1和內層殼2。內核3為毒死蝶液滴,內層殼2緊貼所述內核3外,為一具有開孔的 球體結構或類似球體結構,外層殼1包裹於所述內層殼2外。外層殼2具有阻水結構,或者 由具有阻水性能的聚氨酯層或聚脲層構成。
[0024] 實施例1
[0025] 其中內核3為油溶性的毒死蜱液滴;內層殼2為陶瓷層,由開孔空心陶瓷微球構成 (註:該空心微球平均粒徑為20 μ m),開孔尺寸1微米。
[0026] 內層殼1是異氰酸酯與多元胺的聚合反應物;內層殼1是經高速剪切機乳化一控 溫攪拌,完成異氰酸酯和多元胺的縮聚一添加增稠體系等步驟製得。
[0027] 該微囊懸浮劑液滴的粒徑在5 μ m。
[0028] 實施例2
[0029] 內核3為油溶性的毒死蜱液滴;內層殼2為陶瓷層,由開孔空心陶瓷微球構成 (註:該空心微球平均粒徑為20 μ m)。開孔尺寸2微米。
[0030] 外層殼1為聚氨酯層,是異氰酸酯與多元胺的聚合反應物;內層殼2是經高速剪切 機乳化一控溫攪拌,完成異氰酸酯和多元醇的縮聚一添加增稠體系等步驟製得。
[0031] 該微囊懸浮劑液滴的粒徑在20 μ m。
[0032] 實施例3
[0033] 內核3為油溶性的毒死蜱液滴;內層殼2陶瓷層,由開孔空心陶瓷微球構成(註: 該空心微球平均粒徑為30 μ m)。開孔尺寸5微米。
[0034] 外層殼1為聚氨酯層,是異氰酸酯與多元醇的聚合反應物;內層殼2是經高速剪切 機乳化一控溫攪拌,完成異氰酸酯和多元醇的縮聚一添加增稠體系等步驟製得。
[0035] 該微囊懸浮劑液滴的粒徑在30 μ m。
[0036] 實施例4 :
[0037] 內核3為油溶性的毒死蜱液滴;內層殼2陶瓷層,由開孔空心陶瓷微球構成(註: 該空心微球平均粒徑為40 μ m)。開孔尺寸6微米。
[0038] 外層殼1為聚脲層,是異氰酸酯與多元胺的聚合反應物;內層殼是經高速剪切機 乳化一控溫攪拌,完成異氰酸酯和多元胺的縮聚一添加增稠體系等步驟製得。
[0039] 該微囊懸浮劑液滴的粒徑在40 μ m。
[0040]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不限於上述的幾個實施例,其外層的壁材可以有多種 形式的等效變換。如微膠囊的外殼可以由多元胺和多元醯氯聚合而成的聚醯胺殼,也可以 由多元醇和多元醯氯聚合而成的聚酯殼。內層的空心微球的直徑可以根據產品需要,選擇 不同細度的陶瓷空心微球產品。
【權利要求】
1. 一種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包括內核(3),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核(3)外依次包覆有內 層殼⑵和外層殼(1);所述內核⑶為毒死蜱液滴,所述內層殼⑵緊貼所述內核⑶外, 為一具有開孔的球體結構或類似球體結構,所述外層殼(1)包裹於所述內層殼(2)夕卜。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層殼(1)與內層殼 (2)之間設有間隙。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毒死蜱微囊懸浮劑的 粒徑為5?40微米。
4. 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其特徵在於,所述毒死蜱微囊 懸浮劑為球體或橢球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孔的尺寸為0. 5-8微 米。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層殼(2)為開孔 空心陶瓷微球。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層殼(1)設有阻水結 構。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層殼(1)為聚氨酯層 或聚脲層。
【文檔編號】A01N25/04GK203884538SQ201420263743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1日
【發明者】曹雄飛, 仲蘇林, 曹新梅, 章東生, 胥亞雲 申請人:南通聯農農藥製劑研究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