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0:45:17 2
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包括託盤、連杆、千斤頂、機架和軌道,用於中小型圓形及橢圓形線圈的裝卸,所述託盤,具有折彎成一定角度的託板,用於託住線圈,防止其滾動;所述連杆,具有上連杆和下連杆,所述上連杆和下連杆兩端分別與所述託盤和所述機架可轉動的軸接,同側的所述軸接部位構成平行四邊形,確保在脫卸和裝入線圈的過程中,線圈的平穩升降;所述機架,用於承受線圈的重量及安裝機構所有零件的作用,並與所述軌道配合實現直線移動。
【專利說明】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用於變壓器線圈繞制時的裝卸機構,具體為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一般沒有配備專用的變壓器線圈裝卸機構,線圈半成品或成品的裝卸通常是藉助車間內的天車吊裝來完成,由於繞線模具與繞線軸之間的配合間隙很小,只有2mm左右,在吊裝過程中線圈的中心線與繞線軸心線應保持一致,因此很難做到精確控制,經常會出現由於吊升過高而損壞繞線軸,使繞線軸發生彎曲變形而失效,嚴重時會損壞繞線設備。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變壓器圓筒式線圈在臥式繞制過程中的裝卸問題,提供了 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託盤、連杆、千斤頂、機架和軌道,用於中小型圓形及橢圓形線圈的裝卸,所述託盤,具有折彎成一定角度的託板,用於託住線圈,防止其滾動;
[0005]所述連杆,具有上連杆和下連杆,所述上連杆和下連杆兩端分別與所述託盤和所述機架可轉動的軸接,同側的所述軸接部位構成平行四邊形,確保在脫卸和裝入線圈的過程中,線圈的平穩升降;
[0006]所述機架,用於承受線圈的重量及安裝機構所有零件的作用,並與所述軌道配合實現直線移動。
[0007]作為優選,所述託盤由託板、加強板一、加強板二、鋼板一、鋼板二、連接板焊接而成,
[0008]所述連接板具有2對通孔,用於放置軸銷,所述連接板與所述鋼板二固定連接,所述鋼板二與所述鋼板一垂直並固定連接,所述加強板二位於所述鋼板二與所述鋼板一的直角位置內,用於支撐二者,所述加強板一位於所述鋼板一和所述託板之間,用於維持所述託板的開口的對稱中心垂直於地面。
[0009]作為優選,所述上連杆包括2個相互平行的杆件和2個相互平行的軸套,所述杆件和所述軸套相互垂直,並在裝配後電焊固定。
[0010]作為優選,所述下連杆包括2個相互平行的杆件、2個相互平行的軸套、橫軸和2列軸承,所述杆件和所述軸套相互垂直,並在裝配後電焊固定,所述橫軸平行於所述軸套,通過螺栓固定在2個所述杆件的中間位置之間,所述軸承的內圈安裝在所述橫軸上,所述軸承的外圈與在所述千斤頂的頂杆的頂端接觸,通過軸承的轉動消除了位移的產生,從而避免所述千斤頂的頂杆在上升過程中與所述軸發生位移產生摩擦力。
[0011]作為優選,所述機架由限位扁鋼、槽鋼、墊高架、千斤頂固定板、2個底軸、面板、車輪組成,
[0012]所述槽鋼上具有2對通孔,用於放置軸銷;
[0013]所述限位扁鋼,焊接在所述槽鋼上的兩個通孔之間,當上升過程中下連杆的上沿觸碰到所述限位扁鋼時便產生機械限位而停止上升,用於防止所述千斤頂上升過高而發生頂杆與軸承脫尚;
[0014]所述墊高架,用於設置所述千斤頂的高度,在其頂部焊接有所述千斤頂固定板,用於所述千斤頂的自動定位,使所述千斤頂的頂杆與軸承在上升過程中接觸充分;
[0015]所述底軸安裝於所述機架的底部,並在兩端安裝有由球軸承構成的車輪。
[0016]作為優選,所述機架底部的車輪內側與地面鋼板上的軌道外側牴觸,從而引導所述機架沿導軌直線移動。
[0017]作為優選,所述軌道由30X3扁鋼焊接在鋼板上,固定於地面形成。
[0018]作為優選,所述千斤頂為手動液壓千斤頂。
[0019]作為優選,所述上連杆、下連杆與託盤、機架分別通過4根軸銷裝配後,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連杆機構,所述軸銷一端用一根開口銷插入後作軸向固定。
[002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如下:變壓器線圈的繞制過程中應用了線圈裝卸機構,利用平行四邊形連杆機構及液壓傳動的原理,達到了裝卸線圈的目的。採用平行四邊形連杆機構的好處是通過較小的液壓頂出獲得較大的升降範圍,相同的液壓頂出獲得的升降範圍與連杆長度成正比,連杆設計越長,升降範圍越大,可以合理設計連杆的長度獲得所需的升降範圍。採用手動液壓千斤頂的好處是在上升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調整高度,其控制完全掌握在操作者的手中,可以精確的控制升降而不會發生上升過高損壞繞線軸的現象。裝卸機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使線圈在裝卸過程中安全可靠,避免由於天車升降控制不當造成繞線軸彎曲變形而失效,嚴重時造成繞線設備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機構結構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託盤結構主視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託盤結構側視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連杆結構主視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連杆結構俯視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下連杆結構主視圖;
[0027]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下連杆結構俯視圖;
[0028]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架結構主視圖;
[0029]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架結構俯視圖;
[0030]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軌道結構主視圖;
[0031]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軌道結構側視圖;
[0032]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託盤、連杆、機架裝配主視圖;
[0033]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託盤、連杆、機架裝配俯視圖;
[0034]其中,在圖1-13中,1:待裝卸線圈;2:託盤;3:上連杆;4:下連杆;5:機架;6:軌道;7:千斤頂;8:繞線機;9:開口銷;10:軸銷;11:鋼板;2.1:託板;2.2:加強板一 ;2.3:鋼板一 ;2.4:加強板二 ;2.5:連接板;2.6:鋼板二 ;3.1:杆件;3.2:軸套;4.1:杆件;4.2:軸套;4.3:軸承;4.4:橫軸;4.5:螺栓;5.1:限位扁鋼;5.2:槽鋼;5.3:墊高架;5.4:千斤頂固定板;5.5:底軸;5.6:面板;5.7: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6]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託盤、連杆、千斤頂、機架和軌道,用於中小型圓形及橢圓形線圈的裝卸,
[0037]所述託盤,具有折彎成一定角度的託板,用於託住線圈,防止其滾動;
[0038]所述連杆,具有上連杆和下連杆,所述上連杆和下連杆兩端分別與所述託盤和所述機架可轉動的軸接,同側的所述軸接部位構成平行四邊形,確保在脫卸和裝入線圈的過程中,線圈的平穩升降;
[0039]所述機架,用於承受線圈的重量及安裝機構所有零件的作用,並與所述軌道配合實現直線移動。
[0040]如圖2、3所示,所述託盤由託板、加強板一、加強板二、鋼板一、鋼板二、連接板焊接而成,
[0041]所述連接板具有2對通孔,用於放置軸銷,所述連接板與所述鋼板二固定連接,所述鋼板二與所述鋼板一垂直並固定連接,所述加強板二位於所述鋼板二與所述鋼板一的直角位置內,用於支撐二者,所述加強板一位於所述鋼板一和所述託板之間,用於維持所述託板的開口的對稱中心垂直於地面;
[0042]如圖4、5所示,所述上連杆包括2個相互平行的杆件和2個相互平行的軸套,所述杆件和所述軸套相互垂直,並在裝配後電焊固定;
[0043]如圖6、7所示,所述下連杆包括2個相互平行的杆件、2個相互平行的軸套、橫軸和2列軸承,所述杆件和所述軸套相互垂直,並在裝配後電焊固定,所述橫軸平行於所述軸套,通過螺栓固定在2個所述杆件的中間位置之間,所述軸承的內圈安裝在所述橫軸上,所述軸承的外圈與在所述千斤頂的頂杆的頂端接觸,通過軸承的轉動消除了位移的產生,從而避免所述千斤頂的頂杆在上升過程中與所述軸發生位移產生摩擦力。
[0044]如圖8、9所示,所述機架由限位扁鋼、槽鋼、墊高架、千斤頂固定板、2個底軸、面板、車輪組成;
[0045]所述槽鋼上具有2對通孔,用於放置軸銷;
[0046]所述限位扁鋼,焊接在所述槽鋼上的兩個通孔之間,當上升過程中下連杆的上沿觸碰到所述限位扁鋼時便產生機械限位而停止上升,用於防止所述千斤頂上升過高而發生頂杆與軸承脫尚;
[0047]所述墊高架,用於設置所述千斤頂的高度,在其頂部焊接有所述千斤頂固定板,用於所述千斤頂的自動定位,使所述千斤頂的頂杆與軸承在上升過程中接觸充分,處於最佳狀態;
[0048]所述底軸安裝於所述機架的底部,並在兩端安裝有由球軸承構成的車輪;
[0049]如圖10、11所示,所述機架底部的車輪內側與地面鋼板上的軌道外側牴觸,從而引導所述機架沿導軌直線移動;[0050]所述軌道由30X3扁鋼焊接在鋼板上,固定於地面形成;
[0051]所述千斤頂為手動液壓千斤頂;
[0052]如圖12、13所示,所述上連杆、下連杆與託盤、機架分別通過4根軸銷裝配後,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連杆機構,所述軸銷一端用一根開口銷插入後作軸向固定。
[0053]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線圈脫卸:高低壓套繞在同一臺繞線機上完成時,線圈在繞線機上繞制完畢後,將本實用新型的裝卸機構推入線圈低部,調節手動液壓千斤頂的高度,使託盤緩慢上升直至託住線圈,鬆開繞線模具,移去繞線機尾架頂尖,推動裝卸機構緩慢將線圈平移出軸,完成線圈脫卸過程。
[0054]線圈裝入:當高低壓線圈套繞分別在不同繞線機上完成時,繞制高壓線圈時必須將低壓線圈半成品連同繞線模具一起,吊至本裝卸機構的託盤上放好,調節手動液壓千斤頂的高度,使其與繞線機軸心線高度一致時,將本裝卸機構推入到繞線軸上裝配固定,完成線圈裝入過程。
[0055]採用手動液壓千斤頂的好處是在上升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調整高度,其控制完全掌握在操作工的者中,而不會發生上升過高損壞繞線軸的現象,當千斤頂卸荷時,連杆機構由於自重,自動復回到最低極限位置,整個機構結構合理,簡單實用,使線圈在裝卸過程中安全可靠。
[0056]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包括託盤、連杆、千斤頂、機架和軌道,用於中小型圓形及橢圓形線圈的裝卸,其特徵在於: 所述託盤,具有折彎成一定角度的託板,用於託住線圈,防止其滾動; 所述連杆,具有上連杆和下連杆,所述上連杆和下連杆兩端分別與所述託盤和所述機架可轉動的軸接,同側的所述軸接部位構成平行四邊形,確保在脫卸和裝入線圈的過程中,線圈的平穩升降; 所述機架,用於承受線圈的重量及安裝機構所有零件的作用,並與所述軌道配合實現直線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託盤由託板、加強板一、加強板二、鋼板一、鋼板二、連接板焊接而成, 所述連接板具有2對通孔,用於放置軸銷,所述連接板與所述鋼板二固定連接,所述鋼板二與所述鋼板一垂直並固定連接,所述加強板二位於所述鋼板二與所述鋼板一的直角位置內,用於支撐二者,所述加強板一位於所述鋼板一和所述託板之間,用於維持所述託板的開口的對稱中心垂直於地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連杆包括2個相互平行的杆件和2個相互平行的軸套,所述杆件和所述軸套相互垂直,並在裝配後電焊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連杆包括2個相互平行的杆件、2個相互平行的軸套、橫軸和2列軸承,所述杆件和所述軸套相互垂直,並在裝配後電焊固定,所述橫軸平行於所述軸套,通過螺栓固定在2個所述杆件的中間位置之間,所述軸承的內圈安裝在所述橫軸上,所述軸承的外圈與在所述千斤頂的頂杆的頂端接觸,通過軸承的轉動消除了位移的產生,從而避免所述千斤頂的頂杆在上升過程中與所述軸發生位移產生摩擦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由限位扁鋼、槽鋼、墊高架、千斤頂固定板、2個底軸、面板、車輪組成, 所述槽鋼上具有2對通孔,用於放置軸銷; 所述限位扁鋼,焊接在所述槽鋼上的兩個通孔之間,當上升過程中下連杆的上沿觸碰到所述限位扁鋼時便產生機械限位而停止上升,用於防止所述千斤頂上升過高而發生頂杆與軸承脫離; 所述墊高架,用於設置所述千斤頂的高度,在其頂部焊接有所述千斤頂固定板,用於所述千斤頂的自動定位; 所述底軸安裝於所述機架的底部,並在兩端安裝有由球軸承構成的車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底部的車輪內側與地面鋼板上的軌道外側牴觸,從而引導所述機架沿導軌直線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軌道由30X3扁鋼焊接在鋼板 上,固定於地面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千斤頂為手動液壓千斤頂。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臥式繞制的線圈裝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連杆、下連杆與託盤、機架分別通過4根軸銷裝配後,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連杆機構,所述軸銷一端用一根開 口銷插入後作軸向固定。
【文檔編號】B25B27/00GK203726411SQ201320596079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5日
【發明者】黃仲遠, 戴軍 申請人:三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