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加工箱體內側孔的刀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1:04:17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加工箱體內側孔的刀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加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箱體內側孔加工的刀具。
背景技術:
在箱式結構件的加工中,如印刷機的箱式牆板、柴油機體及各種箱式結構。經常遇到在箱體內側倒鏜出(即鍃出)一個直徑比進刀口大的多的平面或沉頭孔。這一直是機加工中的難題。特別是一些大型生產企業,機加工是整個生產的核心,效率顯得尤為重要。標準刀具已不能滿足需要。在圖1的加工中,一個印刷機的箱式牆板中有若干個形狀相似、尺寸不同的孔,惟有非標專用刀具才能滿足。現在所常用的此類刀具有以下三種參見圖2、圖3。
圖2所示刀具用於數控加工中心。單刃切削,效率低。在進刀孔直徑D1與倒鏜直徑D2差值太大的情況下,刀體因太細而導致刀具太弱而無法使用。
圖3所示刀具是目前應用較廣的一種刀具。工作原理是首先取下小方刀杆,將刀體沿進刀孔D1插入工件,然後手動將小方刀杆插入刀體的方孔中,並用六角扳手擰頂絲直至小方刀杆緊固在刀體的方孔中。缺點是同樣單刃切削,效率低。而且操作繁瑣,刀具旋轉半徑R不易控制。有些工件,內部空間狹小,擰動扳手極其不便。加工完成後,同樣的辦法鬆開頂絲將小方刀杆取下,從孔中抽出刀體,開始加工下一個,並重複以上的過程。本發明能有效地解決此問題,克服現用國內生產的此類各種刀具的缺點。具有效率高、裝卸方便、加工精度高的優點。圖1為被加工工件的簡圖此外,還有其他加式方式,但也往往存在如下問題如扭矩傳遞部分細而短,極其薄弱,因應力集中而容易斷裂或工作一段時間導致頸部變形而失去稜角,進而不能傳遞扭矩,刀具耐用度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箱體內側孔快速加工的刀具,其結構緊湊、工作效率高、裝卸迅速方便、加工精度高且耐用度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加工箱體內側孔的刀具,包括杆狀刀體、刀頭和緊固件,刀所述頭套裝在刀體上並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刀體前端,其特點在於所述刀體的前端周邊設置有安裝部,前端面中間開有緊固孔,所述安裝部包括限位平面和定心圓弧面;所述刀頭為圓柱體,前端開有橫向定位凹槽,內設有中心通孔,後端安裝有刀片;所述緊固件設有定位部和緊固部,所述緊固部與所述緊固孔旋緊配合,所述通孔和定位部與所述安裝部具有相同的橫截面,所述定位部可旋轉進入所述定位凹槽中。
上述的刀具,其特點在於,所述限位平面為相對平行設置的平行平面;所述定心圓弧面相對設置在所述平行平面之間。
上述的刀具,其特點在於,所述緊固件為限位螺釘,所述緊固部與所述緊固孔為螺紋連接。
上述的刀具,其特點在於,所述橫向定位凹槽與所述限位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
上述的刀具,其特點在於,所述刀片為2個對稱設置的機夾可轉位刀片。
上述的刀具,其特點在於,所述橫向定位凹槽的深度小於所述定位部的長度。
採用上述結構的刀具,其刀頭和刀體之間接觸的平面部分大,能傳遞更大的扭矩。圓弧部分定心準確。刀頭裝卸迅速方便。此外,刀頭也可裝有兩個機夾可轉位刀片,可根據工件材質的不同,選用不同的刀片。總之,此設計具有結構緊湊、強度高、裝卸方便、效率高等優點。
下面結構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圖1為一種箱體內側孔加工形狀的示意圖圖2是現有的一種箱體內側孔加工刀具示意圖圖3是現有的另一種箱體內側孔加工刀具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刀具的組成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刀具的加工過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4和圖5中,本實用新型包括刀體1、刀頭2、限位螺釘3和被加工件4,其中,在刀體1的前端又包括安裝部11,在前端面中間開有緊固孔12,安裝部11又包括限位平面11a和定心圓弧面11b。刀頭2為圓柱體,前端開有橫向定位凹槽21,內部中間開有通孔22,後端設有刀架23,刀架23上安裝有刀片24;限位螺釘3作為一個緊固件,包括定位部31和緊固部32,緊固部32與刀體1上的緊固孔12配合鎖緊,刀頭2上的通孔22和限位螺釘3上的定位部31,以及刀體1上的安裝部11具有相同的橫截面,限位螺釘3上的定位部31可旋轉進入定位凹槽21中。由於刀體1前端的安裝部11與刀頭2內通孔22截面形狀一致,酷似田競場跑道。限位平面11a用來傳遞扭矩,定心圓弧面11b用於使刀頭2定心,由於限位螺釘3和刀體1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從而限位螺釘3限制了刀頭2的軸竄動。同時,刀頭2前端的定位凹槽21限制了限位螺釘3的徑向轉動。最終達到切削的目的。
該刀具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將限位螺釘3擰入刀體1中,使限位螺釘3的限位平面11a與刀體1前端的平面部分相平行。加工時,將其沿工件4的小孔插入(參見圖5)然後,手動將刀頭2裝入刀體1上,並順勢旋轉限位螺釘3於90度,使其沉入刀頭2前端的定位凹槽21中,該刀具便可旋轉工作加工沉頭孔(參見圖5)。加工完畢,退刀使限位螺釘3退出定位凹槽21並逆時針旋轉位螺釘3於90度,將刀頭2從刀杆上取下,刀體1從孔中退出。重複前面的過程加工下一個孔。
在本實施例中,刀頭2上的刀架23可以設計為2個,安裝2個刀片24,以提高加工效率。
該刀具結構緊湊,裝卸迅速方便,雙切削刃,不但加工效率高,而且精度準確。利用相同的結構,通過相應改變每一個零件的尺寸,可以解決所有箱式結構件的倒鏜形式的加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於刀頭2和刀體1之間接觸的平面部分大,能傳遞更大的扭矩。圓弧部分定心準確。刀頭2裝卸迅速方便。刀頭2裝有兩個機夾可轉位刀片,可根據工件材質的不同,選用不同的刀片。總之,此設計具有結構緊湊、強度高、裝卸方便、效率高等優點。
上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可以進行相同或相似的改變或修改,故不必一一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加工箱體內側孔的刀具,包括杆狀刀體、刀頭和緊固件,刀所述頭套裝在刀體上並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刀體前端,其特徵在於所述刀體的前端周邊設置有安裝部,前端面中間開有緊固孔,所述安裝部包括限位平面和定心圓弧面;所述刀頭為圓柱體,前端開有橫向定位凹槽,內設有中心通孔,後端安裝有刀片;所述緊固件設有定位部和緊固部,所述緊固部與所述緊固孔旋緊配合,所述通孔和定位部與所述安裝部具有相同的橫截面,所述定位部可旋轉進入所述定位凹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平面為相對平行設置的平行平面;所述定心圓弧面相對設置在所述平行平面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件為限位螺釘,所述緊固部與所述緊固孔為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定位凹槽與所述限位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刀片為2個對稱設置的機夾可轉位刀片。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橫向定位凹槽的深度小於所述定位部的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加工箱體內側孔的刀具,包括杆狀刀體、刀頭和緊固件,刀所述頭套裝在刀體上並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刀體前端,刀體的前端周邊設置有安裝部,前端面中間開有緊固孔,安裝部包括限位平面和定心圓弧面;刀頭為圓柱體,前端開有橫向定位凹槽,內設有中心通孔,後端安裝有刀片;緊固件設有定位部和緊固部,緊固部與緊固孔旋緊配合,通孔和定位部與安裝部具有相同的橫截面,定位部可旋轉進入所述定位凹槽中。其結構緊湊、工作效率高、裝卸迅速方便、加工精度高且耐用度好。
文檔編號B23B27/16GK2626650SQ0326227
公開日2004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6日
發明者孟繁強 申請人:北人印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