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21:50:11 1
專利名稱: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坐便器,特別是一種主要適用於公共衛生間的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坐便器一般包括坐便器主體、座圈和上蓋,且座圈和上蓋一般需要手動翻起。 當此結構的坐便器應用到男性公共衛生間時,如果在不翻起座圈就往坐便器小便的話,容易造成小便濺落到座圈上,造成座圈骯髒,氣味難聞,影響他人使用。另外,當坐便器應用到公共衛生間時,由於上蓋的應用不大,而坐便器上安裝有上蓋則大大增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方便衛生、成本低的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所述座圈通過鉸鏈與坐便器主體翻轉連接,其結構特徵是鉸鏈內部或者鉸鏈與座圈之間或者座圈內部設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轉裝置。所述扭轉裝置為扭簧;扭簧兩端分別設置有相對座圈靜止的第一偏心連接端和相對坐便器主體靜止的第二偏心連接端。所述鉸鏈包括固定連接在坐便器主體上的連接橋和至少設置在連接橋一端的鉸鏈軸組件;鉸鏈軸組件包括與連接橋固定連接的固定套、轉動設置在固定套內的轉軸以及固定設置在固定套內的卡塞;轉軸外端與座圈靜配合連接,內端套設有所述扭簧,扭簧的第一偏心連接端與轉軸連接,第二偏心連接端與卡塞連接。所述轉軸表面設置有與固定套內壁轉動配合的環形凸緣,環形凸緣端面設置有與扭簧第一偏心連接端連接的第一偏心孔;卡塞端面設置有與扭簧第二偏心連接端連接的第二偏心孔。所述鉸鏈還包括圓軸,所述鉸鏈軸組件和圓軸分別設置在連接橋兩端;圓軸內端與連接橋固定連接,外端與座圈轉動連接;座圈一側對應鉸鏈軸組件的轉軸外端設置有方孔,座圈另一側對應圓軸外端設置有圓孔。所述鉸鏈包括連接橋、鉸鏈軸組件、第一軸座和第二軸座;連接橋與座圈下沿固定連接,連接橋一端與第一軸座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軸組件與第二軸座相接;第一、第二軸座固定設置在馬桶主體上,並分別位於連接橋左右兩側;鉸鏈軸組件包括與連接橋固定連接的固定套、轉動設置在固定套內的轉軸以及固定設置在固定套內的卡塞;轉軸外端與第二軸座靜配合連接,內端套設有所述扭簧,扭簧的第一偏心連接端與轉軸連接,第二偏心連接端與卡塞連接。所述連接橋與座圈一體成型;連接橋呈套筒狀,其一端延伸出銷軸與第一軸座轉動連接。[0011]所述鉸鏈軸組件還包括阻尼器和後蓋,轉軸、扭簧、卡塞、阻尼器和後蓋套入固定套內;固定套內壁軸向設置有一條以上的導向凹槽,卡塞和阻尼器外壁分別設置有與導向凹槽配合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轉軸內端穿過卡塞與阻尼器的阻尼軸心連接。所述後蓋與固定套內壁旋轉扣合連接。所述固定套的導向凹槽均布設置有兩條以上,其中,至少兩條導向凹槽的一側開口,開口處設置有L形的鎖止槽;所述後蓋外壁至少對應設置有所述開口的導向凹槽設置有凸扣,凸扣依次經導向凹槽及其開口旋轉扣入鎖止槽中。所述後蓋後端面設置有扳手。所述固定套外壁軸向設置有一條以上的定位凸起,連接橋內壁設置有與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凹坑。本實用新型的座圈始終具有一個向上翻轉的力,當用者離開坐便器時,則座圈自動向上翻起;當需要使用坐便器時,將座圈翻下,然後座上去就可以。平常座圈處於翻起狀態,即使男性站立向坐便器小便,也不會導致小便濺落到座圈上表面。另外,在鉸鏈中設置阻尼器,可使其座圈自動翻起的過程比較平緩。結構簡單合理、方便衛生、成本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鉸鏈軸組件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座圈與鉸鏈連接後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鉸鏈左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第一實施例參見圖1-圖6,本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所述座圈1通過鉸鏈與坐便器主體翻轉連接,鉸鏈內設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轉裝置。扭轉裝置為扭簧6 ;扭簧兩端分別設置有相對座圈1靜止的第一偏心連接端6. 1和相對坐便器主體靜止的第二偏心連接端6. 2。鉸鏈包括固定連接在坐便器主體上的連接橋3和設置在連接橋兩端的鉸鏈軸組件和圓軸10。圓軸內端與連接橋固定連接,外端與座圈1轉動連接。鉸鏈軸組件包括與連接橋固定連接的固定套4、轉動設置在固定套內的轉軸5以及固定設置在固定套內的卡塞 7 ;轉軸外端與座圈1靜配合連接,內端套設有所述扭簧6,扭簧的第一偏心連接端6. 1與轉軸連接,第二偏心連接端6. 2與卡塞連接。轉軸5表面設置有與固定套4內壁轉動配合的環形凸緣5. 1,環形凸緣端面設置有與扭簧6第一偏心連接端6. 1連接的第一偏心孔5. 2 ; 卡塞7端面設置有與扭簧第二偏心連接端6. 2連接的第二偏心孔7. 2。座圈一側對應鉸鏈軸組件的轉軸5外端設置有方孔1. 1,座圈另一側對應圓軸10外端設置有圓孔1. 2。鉸鏈軸組件還包括阻尼器8和後蓋9,轉軸5、扭簧6、卡塞7、阻尼器和後蓋套入固定套4內;固定套內壁均布且軸向設置有四條導向凹槽4. 1,卡塞和阻尼器外壁分別設置有與導向凹槽配合的第一凸筋7. 1和第二凸筋8. 1 ;轉軸內端穿過卡塞與阻尼器的阻尼軸心 8. 2連接。後蓋9與固定套4內壁旋轉扣合連接。固定套4兩條相對的導向凹槽4. 1的一側開口,開口處設置有L形的鎖止槽4. 2 ;所述後蓋9外壁對應設置有所述開口的導向凹槽設置有凸扣9. 1,凸扣依次經導向凹槽及其開口旋轉扣入鎖止槽中。後蓋9後端面設置有扳手 9.2。固定套4外壁軸向設置有一條定位凸起4. 3,連接橋3內壁設置有與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凹坑3. 1。後蓋9安裝時,將凸扣9. 1對準固定套4帶所述開口的導向凹槽4. 1後,插入固定套內,並將扭簧6略壓縮,直至凸扣對準鎖止槽4. 2的開口,最後,將凸扣旋入鎖止槽中,鬆手後,扭簧回彈,則後蓋鎖止在固定套內。第二實施例參見圖7,本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所述座圈20通過鉸鏈與坐便器主體翻轉連接,座圈內部設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轉裝置。鉸鏈包括連接橋21、鉸鏈軸組件、第一軸座30和第二軸座40 ;連接橋與座圈20下沿固定連接,連接橋一端與第一軸座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軸組件與第二軸座相接;第一、第二軸座固定設置在馬桶主體上,並分別位於連接橋左右兩側;鉸鏈軸組件包括與連接橋固定連接的固定套4、轉動設置在固定套內的轉軸5以及固定設置在固定套內的卡塞7 ;轉軸外端與第二軸座靜配合連接,內端套設有所述扭簧6,扭簧的第一偏心連接端6. 1與轉軸連接,第二偏心連接端6. 2與卡塞連接。連接橋21與座圈20 —體成型;連接橋呈套筒狀,其一端延伸出銷軸22與第一軸座30轉動連接。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上述坐便器用於公共場合時,可考慮不用安裝上蓋,以降低成本。參見圖3,為座圈 2相對坐便器主體的水平面L呈翻起的狀態。另外,根據不同場合需求,可以在座圈上鉸接有上蓋;或者,座圈不設置有向上翻起的結構,而將向上翻起的結構應用到上蓋與座圈的連接中,使上蓋始終具有向上翻起的力。
權利要求1.一種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所述座圈(1、20)通過鉸鏈與坐便器主體翻轉連接,其特徵是鉸鏈內部或者鉸鏈與座圈之間或者座圈內部設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轉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扭轉裝置為扭簧(6);扭簧兩端分別設置有相對座圈(1)靜止的第一偏心連接端(6. 1)和相對坐便器主體靜止的第二偏心連接端(6. 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鉸鏈包括固定連接在坐便器主體上的連接橋C3)和至少設置在連接橋一端的鉸鏈軸組件;鉸鏈軸組件包括與連接橋固定連接的固定套G)、轉動設置在固定套內的轉軸(5)以及固定設置在固定套內的卡塞(7);轉軸外端與座圈(1)靜配合連接,內端套設有所述扭簧(6),扭簧的第一偏心連接端 (6. 1)與轉軸連接,第二偏心連接端(6. 2)與卡塞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轉軸( 表面設置有與固定套(4)內壁轉動配合的環形凸緣(5. 1),環形凸緣端面設置有與扭簧(6)第一偏心連接端(6. 1)連接的第一偏心孔(5. 2);卡塞(7)端面設置有與扭簧第二偏心連接端(6. 2)連接的第二偏心孔(7. 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鉸鏈還包括圓軸(10), 所述鉸鏈軸組件和圓軸分別設置在連接橋C3)兩端;圓軸內端與連接橋固定連接,外端與座圈(1)轉動連接;座圈一側對應鉸鏈軸組件的轉軸( 外端設置有方孔(1. 1),座圈另一側對應圓軸外端設置有圓孔(1. 2)。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鉸鏈包括連接橋(21)、 鉸鏈軸組件、第一軸座(30)和第二軸座00);連接橋與座圈00)下沿固定連接,連接橋一端與第一軸座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軸組件與第二軸座相接;第一、第二軸座固定設置在馬桶主體上,並分別位於連接橋左右兩側;鉸鏈軸組件包括與連接橋固定連接的固定套 G)、轉動設置在固定套內的轉軸(5)以及固定設置在固定套內的卡塞(7);轉軸外端與第二軸座靜配合連接,內端套設有所述扭簧(6),扭簧的第一偏心連接端(6. 1)與轉軸連接, 第二偏心連接端(6. 2)與卡塞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連接橋與座圈 (20) 一體成型;連接橋呈套筒狀,其一端延伸出銷軸0 與第一軸座(30)轉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3或7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鉸鏈軸組件還包括阻尼器(8)和後蓋(9),轉軸(5)、扭簧(6)、卡塞(7)、阻尼器和後蓋套入固定套內;固定套內壁軸向設置有一條以上的導向凹槽(4. 1),卡塞和阻尼器外壁分別設置有與導向凹槽配合的第一凸筋(7. 1)和第二凸筋(8. 1);轉軸內端穿過卡塞與阻尼器的阻尼軸心(8. 2) 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後蓋(9)與固定套(4) 內壁旋轉扣合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固定套的導向凹槽(4.1)均布設置有兩條以上,其中,至少兩條導向凹槽的一側開口,開口處設置有L形的鎖止槽(4.2);所述後蓋(9)外壁至少對應設置有所述開口的導向凹槽設置有凸扣(9. 1), 凸扣依次經導向凹槽及其開口旋轉扣入鎖止槽中。
專利摘要一種坐便器的座圈連接結構,所述座圈通過鉸鏈與坐便器主體翻轉連接,其鉸鏈內部或者鉸鏈與座圈之間或者座圈內部設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轉裝置。所述扭轉裝置為扭簧;扭簧兩端分別設置有相對座圈靜止的第一偏心連接端和相對坐便器主體靜止的第二偏心連接端。本實用新型的座圈始終具有一個向上翻轉的力,當用者離開坐便器時,則座圈自動向上翻起;當需要使用坐便器時,將座圈翻下,然後座上去就可以。平常座圈處於翻起狀態,即使男性站立向坐便器小便,也不會導致小便濺落到座圈上表面。另外,在鉸鏈中設置阻尼器,可使其座圈自動翻起的過程比較平緩。結構簡單合理、方便衛生、成本低。
文檔編號A47K13/12GK202051651SQ20112015944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3日
發明者劉旺霞, 李勇華 申請人:周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