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5:50:01 3
專利名稱:一種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型涉及制動器,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摩託車、汽車、工具機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
目前,在摩託車、汽車、工具機等轉動機械上使用的摩擦制動器,大多採用液壓傳動方式,雖然平穩可靠,但結構複雜、成本高,因而也有採用機械傳動方式的摩擦制動器。採用機械傳動方式的摩擦制動器,必須解決操縱力小、操作行程短與制動力或承載力大的矛盾。為此,人們根據槓桿原理設計出了不同結構的增力機構,安裝在操縱部件和從動部件之間,實現用較小的操縱力獲得較大的制動力的目的。如中國專利局1999年3月24日公開的名稱為「機械盤式制動器和離合器」、公開號為CN1211691A的發明專利申請,其增力機構由楔塊,傳力件、槓桿塊、弧形條、滑塊和滾動體組成,控制支承板與槓桿機構上端間隙的限位片裝在殼體的內壁。其增力效果雖然顯著,但其結構複雜、可靠性差,抱死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時會發生向前翻車的危險,危及人生安全。仔細分析其結構,發生抱死現象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槓桿機構的結構複雜,槓桿塊容易卡死,而發生的抱死現象;二是限位片頂在支承板的螺紋的起扣處被卡死,槓桿塊不能回位而發生的抱死現象。這一致命弱點,影響了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的廣泛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結構簡單、容易製造、成本低廉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包括殼體、與殼體內腔配合的異徑活塞、分別固定在殼體和異徑活塞上並相對應的制動蹄片、裝在殼體上端的螺紋板和裝在殼體右側的操縱機構;螺紋板與殼體上端為螺紋配合連接,在螺紋板的上面的中心安裝有彈簧軸,補償彈簧裝在彈簧軸上,一端固定在螺紋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殼體上;其特徵在於異徑活塞伸入殼體內腔的一端開有槽口,在沿槽口的垂直方向設有半圓形槽;槓桿塊上端兩側設有的半圓弧凸輪與半圓形槽配合;在半圓弧凸輪的右上角設有與其偏心的小半圓形槽,小半圓形槽內安裝有一滾柱,滾柱與螺紋板的間隙由裝在異徑活塞上的限位銷限制,槓桿塊的下端與操縱機構連接。由於槓桿塊與操縱機構直接連接,制動和解除制動都不會受到限制,這樣就避免了一種制動抱死的情況發生。螺紋板在補償彈簧的作用下,可以自動向下旋轉,將異徑活塞向下推移,以補償制動片磨損產生的間隙。
所述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其特徵在於操縱機構包括安裝在殼體右側的彈簧套、裝在彈簧套內一端的回位彈簧和裝在該端外面的固定套、裝在彈簧套內中部的回位套、與回位套一端連接並穿過回位彈簧伸出彈簧套的鋼繩組合、一端與回位套的另一端連接的鋼片,鋼片的另一端與槓桿塊的下端鉸接。拉緊鋼繩組合即可制動,放鬆鋼繩組合即可解除制動。
所述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其特徵在於異徑活塞設有一階梯通孔,孔的中心位於活塞的邊緣,限位銷從下裝入,穿過異徑活塞的階梯通孔與螺紋板接觸,限位銷的下部裝有彈簧和螺釘。限位銷這樣安裝,不僅限定了螺紋板與滾柱的間隙,而且使限位銷不和螺紋板與殼體配合的絲口接觸,從而避免了另一種制動抱死的情況發生。
所述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其特徵在於分別固定在殼體和異徑活塞上並相對應的制動蹄片的邊緣和殼體上設有對應的定位孔,定位銷穿過定位孔使制動蹄片定位,安裝在殼體上的回位彈簧片與對應的制動蹄片的輪緣接觸,當解除制動後使活塞回位。
所述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其特徵在於限位銷可以用安裝在異徑活塞上的限位彈簧替代。這樣結構更簡單,加工更容易,成本更低。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簡化了槓桿機構,使槓桿塊與操縱機構的鋼片直接連接,槓桿塊不與異徑活塞上部槽口的底部接觸,所以,槓桿機構不會出現卡死現象;又由於限制螺紋板與槓桿塊上端滾柱之間的間隙的限位銷裝在異徑活塞上,並且不與螺紋板邊緣的螺紋接觸,所以,不會出現因限位銷頂住螺紋板起扣處,使槓桿塊不能回位的現象。因而,不會發生抱死現象,使用安全可靠。還具有容易加工裝配、成本低廉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可用於摩託車,汽車、工具機等轉動機械的制動。
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異徑活塞與限位銷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槓桿塊的構造圖。
圖4為回位彈簧片的構造圖。
圖5為限位彈簧構造圖。
圖6為異徑活塞與限位彈簧的裝配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在摩託車上的使用狀態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使用過程進行描述參見
圖1,將鋼繩組合17穿過固定套15、回位彈簧14與回位套16的一端連接,回位套16的另一端與鋼片18的一端連接,鋼片18的另一端與槓桿塊6的下端鉸接;然後,將上述連接好的零件從彈簧套13穿過,槓桿塊6和與其鉸接的鋼片18伸出彈簧套13並從殼體1右側的孔插入殼體1內,使彈簧套13的一端與殼體1連接,固定套15連接在彈簧套13的另一端;參見圖2,將限位銷10從異徑活塞2下面的孔裝入並伸出異徑活塞2的上端,在限位銷10的下部依次裝入彈簧19和螺釘20;參見
圖1圖6,將異徑活塞2裝入殼體1的內腔,使槓桿塊6處於異徑活塞2上端的槽口5內;參見圖3和圖2,槓桿塊6上端兩側的半圓弧凸輪7與於異徑活塞2上端的半圓形槽26配合,用鋼絲將滾柱9卡在半圓弧凸輪7右上角的偏心小半圓形槽8上;參見
圖1,將兩片制動蹄片3分別固定在異徑活塞2的下端和殼體1與之對應的位置,定位銷21穿過兩片制動蹄片3邊緣的孔將其定位在殼體1上,然後,將回位彈簧片22裝在兩片制動蹄片3的輪緣與殼體相應的位置之間;參見
圖1,將螺紋板4裝在殼體1上端,螺紋板4的下面與限位銷10頂端接觸,與裝在槓桿塊6上端的小半圓弧槽8內的滾柱9保持一定間隙,然後,將補償彈簧12裝在螺紋板的上面的彈簧軸11上,補償彈簧12的一端固定在螺紋板4上,另一端固定在殼體1上,最後,扣上端蓋24。
參見圖7,將上述裝配好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裝在摩託車上,使鋼繩組合17與操縱把手連接,制動盤25處於兩片制動蹄片3之間。握緊操縱把手即可拉動鋼片18,使槓桿塊6反時針轉動,其上端的滾柱9頂住螺紋板4,並使異徑活塞2向下移動,兩片制動蹄片3即將制動盤25夾住,從而實現制動。鬆開操縱把手,鋼片18在回位彈簧14的作用下回位,使槓桿塊6順時針轉動,其上端的滾柱9脫離螺紋板4,異徑活塞2在回位彈簧片22的作用下回位,兩片制動蹄片3鬆開,制動盤25即隨轉動輪轉動,從而解除制動。
當使用一段時間後,粘在制動蹄片3上的摩擦片會磨損,兩制動蹄片間的間隙會逐漸增大,但螺紋板4在補償彈簧12的作用下可自動向下旋轉,將異徑活塞2向下推移,以補償摩擦片磨損產生的間隙。參見圖6,本實用新型的限位銷10可以用安裝在異徑活塞上的限位彈簧23替代。這樣結構更簡單,加工更容易,成本更低。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包括殼體(1)、與殼體內腔配合的異徑活塞(2)、分別固定在殼體和異徑活塞上並相對應的制動蹄片(3)、裝在殼體上端的螺紋板(4)和裝在殼體右側的操縱機構;螺紋板(4)與殼體(1)上端為螺紋配合連接,在螺紋板的上面的中心安裝有彈簧軸(11),補償彈簧(12)裝在彈簧軸上,一端固定在螺紋板(4)上,另一端固定在殼體(1)上;其特徵在於異徑活塞(2)伸入殼體內腔的一端開有槽口(5),在沿槽口的垂直方向設有半圓形槽(26);槓桿塊(6)上端兩側設有的半圓弧凸輪(7)與半圓形槽(26)配合;在半圓弧凸輪(7)的右上角設有與其偏心的小半圓形槽(8),小半圓形槽內安裝有一滾柱(9),滾柱與螺紋板的間隙由裝在異徑活塞上的限位銷(10)限制,槓桿塊(6)的下端與操縱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其特徵在於操縱機構包括安裝在殼體(1)右側的彈簧套(13)、裝在彈簧套內一端的回位彈簧(14)和裝在該端外面的固定套(15)、裝在彈簧套內中部的回位套(16)、與回位套一端連接並穿過回位彈簧伸出彈簧套的鋼繩組合(17)、一端與回位套另一端連接的鋼片(18),鋼片的另一端與槓桿塊(6)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其特徵在於異徑活塞(2)設有一階梯通孔,孔的中心位於活塞的邊緣,限位銷(10)從下裝入,穿過異徑(2)活塞的階梯通孔與螺紋板(4)接觸,限位銷(10)的下部裝有彈簧(19)和螺釘(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其特徵在於分別固定在殼體和異徑活塞上並相對應的制動蹄片(3)的邊緣和殼體上設有對應的定位孔,定位銷(21)穿過定位孔使制動蹄片定位,安裝在殼體上的回位彈簧片(22)與對應的制動蹄片的輪緣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摩託車、汽車、工具機的機械傳動摩擦制動器,包括殼體(1)、異徑活塞(2)、分別固定在殼體和異徑活塞上並相對應的制動蹄片(3)、裝在殼體上的螺紋板(4)和操縱機構;在螺紋板的上面的中心安裝有彈簧軸(11),補償彈簧(12)裝在彈簧軸上;其特徵在於異徑活塞(2)伸入殼體內腔的一端開有槽口(5),在沿槽口的垂直方向設有半圓形槽(26);槓桿塊(6)上端兩側設有的半圓弧凸輪(7)與半圓形槽(26)配合;在半圓弧凸輪(7)的小半圓形槽(8)內安裝有一滾柱(9),滾柱與螺紋板的間隙由限位銷(10)限制,槓桿塊(6)的下端與操縱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由於簡化了槓桿機構,限制螺紋板與滾柱(9)間隙的限位銷不會頂住螺紋板起扣處,使槓桿塊能順利能回位,不出現卡死現象,因而,使用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F16D55/24GK2535604SQ0124766
公開日2003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21日
發明者李成浣 申請人:鄭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