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
2023-12-09 10:02:26 2
專利名稱: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
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醫學研究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
背景技術:
膽囊結石病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隨著發病率的日趨增加,嚴重影響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近年來膽囊結石成因的研究有了較大進展,如喬鐵等報導了華支睪吸蟲卵與膽囊結石有密切相關性,但目前對膽囊結石的形成機制仍不十分明了,沒有對華支睪吸蟲卵與膽囊結石形成機制進行微觀結構的研究。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譜儀對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分析,為探討華支睪吸蟲卵與膽囊結石的形成機制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其步驟是
(I)按常規製作膽囊結石標本並進行鍍膜;
(2)將樣品臺置於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艙內,抽取負壓,打開燈絲,對焦後,先在 20 40倍下對膽囊結石標本進行定位;
(3)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分別放大至400倍,1000倍,3000倍,6000倍,10000 倍,20000倍進行掃描電子 顯微鏡觀察和X射線能譜儀分析。
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步驟(3)具體包括
a.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400倍,發現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膽囊結石中碳酸鈣結晶、膽固醇結晶及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由於華支睪吸蟲卵大小平均為 29 μ mX 17 μ m,膽囊結石中碳酸鈣結晶直徑為5 15um,膽固醇結晶厚O. 2 2um,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為無定形結構,因此需要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400倍,以便發現華支辜吸蟲卵及各種晶體;
b.觀察到有華支睪吸蟲卵後,繼續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1000倍,觀察幾個蟲卵及其周圍碳酸鈣結晶、膽固醇結晶及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的相互關係;
c.接著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3000倍,觀察單個蟲卵與周圍碳酸鈣結晶、 膽固醇結晶及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的相互關係,並使用能譜儀對蟲卵整體,蟲卵粘附物及蟲卵周圍顆粒及無蟲卵部位膽囊結石取六個以上微區進行能譜分析;
d.再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6000倍和10000倍,分別觀察華支睪吸蟲卵腹部、華支睪吸蟲卵蓋移行處及華支睪吸蟲卵尾部的結構特徵及粘附顆粒;
e.最後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20000倍,觀察蟲卵網狀結構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顆粒,每個放大倍數均掃描並保存圖片,並使用能譜儀對華支睪吸蟲卵腹部、華支睪吸蟲卵蓋移行處及華支睪吸蟲卵尾部的網狀結構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顆粒進行能譜分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譜儀對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研究,根據華支睪吸蟲卵大小、形態及膽囊結石結晶大小、形態,有序逐漸放大的分析,為探討華支睪吸蟲卵與膽囊結石形成機制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圖2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400倍鏡下微觀結構形態示意圖3、圖4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1000倍鏡下微觀結構形態示意圖5、圖6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3000倍鏡下微觀結構形態示意圖7 圖12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6000倍鏡下微觀結構形態示意圖13 圖18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10000倍鏡下微觀結構形態示意圖19 圖24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20000倍鏡下微觀結構形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述的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其具體步驟是
(I)按常規製作膽囊結石標本,並進行鍍膜。
(2)將標本臺置於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艙內,抽取負壓,打開燈絲,對焦後,先在 20 40倍下對膽囊結石標本進行定位。
(3)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400倍,以便於發現華支睪吸蟲卵及各種晶體。 如圖1、2所示的鏡下組織圖片,圖中I為華支睪吸蟲卵,2為碳酸鈣結晶,3為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由於華支睪吸蟲卵大小平均為29 μ mX 17 μ m,膽囊結石中碳酸鈣結晶直徑為5 15um,膽固醇結晶厚O. 2 2um,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為無定形結構,因此需要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400倍,以便發現華支睪吸蟲卵及各種晶體;
(4)觀察到有華支睪吸蟲卵後,繼續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1000倍,觀察幾個華支辜吸蟲卵及其周圍晶體和顆粒的相互關係。如圖3、圖4所不,圖中I為華支辜吸蟲卵,2為碳酸鈣結晶,3為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5)進一步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3000倍,觀察單個蟲卵與周圍晶體及顆粒的相互關係,並使用能譜儀對蟲卵整體,蟲卵粘附物及蟲卵周圍顆粒及無蟲卵部位膽囊結石取六個以上微區進行能譜分析。如圖5、圖6所示,圖中I為華支睪吸蟲卵,2為碳酸鈣結晶,3為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6)然後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6000倍,10000倍,分別觀察蟲卵腹部、卵蓋移行處及蟲卵尾部的結構特徵及粘附顆粒。圖7 圖12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6000倍示意圖,其中在圖7、圖8中,I為華支睪吸蟲卵腹部,2為碳酸鈣結晶,3為膽紅素及鹽類顆粒;在圖9、圖10中5為華支睪吸蟲卵卵蓋移行處,2為碳酸鈣結晶,3為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在圖11、圖12中,6為華支睪吸蟲卵尾部,2為碳酸鈣結晶,3為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圖13至圖18是是本發明中放大倍數為10000倍鏡下組織示意圖,其中在圖13和圖14中,7為華支睪吸蟲卵腹部網狀結構的突起,8為華支睪吸蟲卵腹部網狀結構的凹陷,3 為粘附顆粒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在圖15及圖16中,7為華支睪吸蟲卵卵蓋移行處網狀結構的突起,8為華支睪吸 蟲卵卵蓋移行處網狀結構的凹陷,3為粘附顆粒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在圖17及圖18中,7為華支睪吸蟲卵尾部網狀結構的突起,8為華支睪吸蟲卵尾 部網狀結構的凹陷,3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的粘附顆粒。
(7)最後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20000倍,觀察蟲卵網狀結構的突起,凹陷 及粘附顆粒,每個放大倍數均掃描並保存圖片,並使用能譜儀對蟲卵的腹部表面、卵蓋移行 處、蟲卵尾部的網狀結構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顆粒進行能譜分析。圖19 圖24是本發明中 放大倍數為20000倍鏡下組織示意圖。
其中,在圖19及圖20中,7為華支睪吸蟲卵腹部網狀結構的突起,8為華支睪吸蟲 卵腹部網狀結構的凹陷,3為粘附顆粒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在圖21和圖22中,7為華支睪吸蟲卵卵蓋移行處網狀結構的突起,8為華支睪吸 蟲卵卵蓋移行處網狀結構的凹陷,3為粘附顆粒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在圖23及圖24中,7為華支睪吸蟲卵尾部網狀結構的突起,8為華支睪吸蟲卵尾 部網狀結構的凹陷,3為粘附顆粒膽紅素及鹽類顆粒。
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發明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發明 的精神和範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於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範圍之內,則本發 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按常規製作膽囊結石標本,並進行鍍膜;(2)將樣品臺置於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艙內,先在20 40倍下對膽囊結石標本進行定位;(3)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分別放大至400倍,1000倍,3000倍,6000倍,10000倍, 20000倍進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和X射線能譜儀分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步驟(3)具體包括a.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400倍,發現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膽囊結石中碳酸鈣結晶、膽固醇結晶及膽紅素及鹽類顆粒;b.觀察到有華支睪吸蟲卵後,繼續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1000倍,觀察幾個蟲卵及其周圍碳酸鈣結晶、膽固醇結晶及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的相互關係;c.接著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3000倍,觀察單個蟲卵與周圍碳酸鈣結晶、膽固醇結晶及膽紅素及鹽類顆粒的相互關係,並使用X射線能譜儀對蟲卵整體,蟲卵粘附物及蟲卵周圍顆粒及無蟲卵部位膽囊結石取六個以上微區進行能譜分析;d.再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6000倍和10000倍,分別觀察華支睪吸蟲卵腹部、 華支睪吸蟲卵蓋移行處及華支睪吸蟲卵尾部的結構特徵及粘附顆粒;e.最後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放大至20000倍,觀察蟲卵網狀結構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顆粒,每個放大倍數均掃描並保存圖片,並使用X射線能譜儀對華支睪吸蟲卵腹部、華支睪吸蟲卵卵蓋移行處及華支睪吸蟲卵尾部的網狀結構的突起、凹陷及粘附顆粒進行微區能譜分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一種醫學研究方法,具體公開一種研究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的方法,其步驟是(1)按常規製作膽囊結石標本,並進行鍍膜;(2)將結石標本臺置於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艙內,先在20~40倍下對膽囊結石標本進行定位;(3)選擇局部膽囊結石標本分別放大至400倍,1000倍,3000倍,6000倍,10000倍,20000倍進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和X射線能譜儀分析。本發明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及X射線能譜儀對膽囊結石中華支睪吸蟲卵微觀結構進行研究,根據華支睪吸蟲卵大小、形態及膽囊結石結晶大小、形態,有序逐漸放大的分析,為探討華支睪吸蟲卵與膽囊結石的形成機制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
文檔編號G01N23/22GK102998319SQ20111027293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明者喬鐵, 謝景夏, 羅小兵, 馬瑞紅 申請人:廣州市番禺區膽囊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