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框架結構體系內使用的新型秸稈填充複合木牆板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3:07:11 2

本發明屬於建築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框架結構體系內使用的新型秸稈填充複合木牆板。
背景技術:
結構保溫板(structuralinsulatedpanels,簡稱sip)是由2層面板和1層芯板疊合而成的複合板材。sip板被廣泛用於住宅和商業建築物的填充牆體中,具有輕質高強、隔熱保溫等優點。但是傳統的sip板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僅採用木材作為面板,木材的防火性能難以保證,易發生蟲害、翹曲變形,且價格較貴,限制了sip的廣泛應用;
2.僅採用石膏作為面板,石膏板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因為開裂而失去整體性;
3.傳統芯材變形後不易恢復。
同時,針對我國秸稈年產率巨大而利用率低下、廢棄秸稈焚燒處理造成的空氣汙染等現狀,秸稈建築和建材產品應運而生。但目前將秸稈用於建築領域的成果,多數是將秸稈纖維作為改性摻料加入混凝土,並未充分發揮秸稈作為生物質材料的優良性能。少數成果也只考慮將秸稈壓制加工成類osb的板材,而忽視了秸稈作為建築材料本身,能夠起到隔熱保溫、緩衝等作用,同時也兼具輕質高強的優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充分利用材料,綠色環保的,具有輕質、變形能力強、抗震性能好、熱工性能好、吊掛力強的新型隔牆板。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框架結構體系內使用的新型秸稈填充複合木牆板,包括矩形框式的牆板木肋骨架,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的內框空間中設置有彼此緊密貼合的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和一層秸稈板,所述秸稈板夾在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中間。
進一步地,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外框體、平行地垂直連接在所述外框體兩端的外隔板。
進一步地,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的材料為木材。
進一步地,所述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板和一層秸稈板的總厚度與牆板木肋骨架的厚度相一致。
進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纖維石膏板與秸稈板的接觸面之間通過建築用膠相粘貼。
進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纖維石膏板與秸稈板之間還通過氣釘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纖維石膏板、秸稈板的外側面與牆板木肋骨架內表面之間通過建築用膠相粘貼。
進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纖維石膏板、秸稈板的外側面與牆板木肋骨架內表面還通過從外面釘入釘子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框體和外隔板均經過砂光機清理磨光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由2層面板(石膏)和1層芯板(秸稈板)疊合而成的複合板材,具有保溫隔熱性能優良、抗震性能優良、輕質高強等特點;
2.通過採用輕質的填充牆材料減輕自重,減少地震作用下因為自身慣性力而被破壞的可能性,減少震害;
3.新型sip牆板可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填充牆和內隔牆,取代混凝土和砌塊材料,具有施工速度快,安裝方便,抗震性能好等優點。
4.木材的延性較好,極限應變較大,因此,地震中不會輕易開裂甚至垮塌;
5.本發明石膏中加入玻璃纖維可以有效改善石膏抗折性能差的弱點。石膏填入木肋內,因為其強度低率先開裂,可以充當耗能元件,增大結構阻尼;
6.本發明內部填充有經過特殊處理的秸稈生物質材料,因此較實心木板有更好的保溫隔音效果和地震耗能效果,且具有良好的防蛀,防火,抗水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側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內部側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內部立體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中:1-外隔板;2-外框體;3-玻璃纖維石膏板;4-秸稈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參考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框架結構體系內使用的新型秸稈填充複合木牆板,其特徵在於:包括矩形框式的牆板木肋骨架,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的材料為木材。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的內框空間中設置有彼此緊密貼合的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3和一層秸稈板4,所述秸稈板4夾在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3中間,所述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3和一層秸稈板4的總厚度與牆板木肋骨架的厚度相一致。
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外框體2、平行地垂直連接在所述外框體2兩端的外隔板1。
所述玻璃纖維石膏板3的尺寸為30mm*530mm*2920mm,所述秸稈板4的尺寸為40mm*530mm*2920mm。
如圖1、2所示,牆板木肋骨架包括2條截面尺寸40mm*100mm,長度為610mm的外隔板1,2條截面尺寸40mm*100mm,長度為2920mm的外框體2。
所述外隔板1與外框體2用木工機械將木材加工成設定尺寸,經砂光機清理磨光。
所述玻璃纖維石膏板3的製作方法是:在固定尺寸的模具內塗刷界面劑,然後將調配好的石膏板原料澆築形成石膏板,待纖維增強石膏板養護至工藝要求的強度即完成生產。
所述秸稈板4首先使用電阻絲切割器械對芯板進行切割加工,保證芯材各平面平整、尺寸準確。
組裝成牆體構件時,如圖4所示,首先將外隔板1和外框體2用釘子連接形成牆板木肋骨架,再將秸稈板4外側面用膠居中粘貼在牆板木肋骨架結構內表面,然後再從外面釘入釘子以增大牆板木肋骨架和秸稈板4的連接強度,最後將養護好的玻璃纖維石膏板3用特殊的建築膠粘在牆板木肋骨架的內部和秸稈板4的上下表面,並用氣釘從外面釘接外框板2和玻璃纖維石膏板3,提高牆板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在牆板內部填充具有保溫、隔熱和隔音效果的經特殊冷壓處理的秸稈板4,用於提高本複合填充木牆板的保溫、隔熱、隔音性能。
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框架結構體系內使用的新型秸稈填充複合木牆板,包括矩形框式的牆板木肋骨架,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的內框空間中設置有彼此緊密貼合的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和一層秸稈板,所述秸稈板夾在兩層玻璃纖維石膏板中間。所述的牆板木肋骨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外框體、平行地垂直連接在所述外框體兩端的外隔板。本發明由2層面板(石膏)和1層芯板(秸稈板)疊合而成的複合板材,具有保溫隔熱性能優良、抗震性能優良、輕質高強等特點,施工速度快,安裝方便,抗震性能好且質量較輕;具有良好的防蛀,防火,抗水性能及隔音效果。
技術研發人員:李靜;王斯雅;朱睿懋;李澤玉;何俊;江偉銨;辛卓陽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華南理工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6.23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