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8:52:16
專利名稱: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水產養殖技術領域,主要涉及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
背景技術:
泥鰍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被譽為「水中人參」。泥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脂肪及膽固醇含量極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泥鰍含一種類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人體抗血管衰老,故有益於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鰍體內還含有豐富的核苷,核苷是各種疫苗的主要成份,能提高身體抗病毒能力。此外,泥鰍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除溼退黃、益腎助陽、祛溼止瀉、暖脾胃、療痔、止虛汗之功效。泥鰍以其 極佳的食用價值與藥用價值,受到越多越多的人們的喜愛。近年來,泥鰍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價格也隨之上揚,有效推動了泥鰍人工養殖業的繁榮發展。泥鰍人工養殖包括魚卵孵化、魚苗培育、魚種養殖、成鰍養殖四個階段。魚苗培育是將魚苗培育成夏花魚種,該過程大約持續I個月。魚苗,又稱為水花苗,是剛孵化的泥鰍幼仔,由於水花苗個體細小、遊動能力差、攝食範圍小、攝食能力低、抵禦外界侵害能力弱,其成活率較低。因此,在泥鰍人工養殖過程中魚苗培育難度最大,成活率最低,僅為O 20%,是泥鰍人工養殖技術中的核心階段,直接決定泥鰍人工養殖的成敗與否。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該法利用夜間光照,誘使池塘內微生物聚集在池面上,便於泥鰍夜間進食。在魚苗培育期內,基本不需要投撒任何飼料;在魚種養殖過程中,僅需投撒少量飼料,大大節約了養殖成本。本發明要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泥鰍的生物養殖方法,該法包括魚苗培育,即從水花苗培育至夏花魚種的過程,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I)消毒對池塘乾池處理後,按100 150kg/畝池塘的比例向池塘中投撒生石灰,加水至水深為10 20cm,消毒7 14天;2)換水將池塘中的水抽排乾淨,加注新水;3)施肥向換水後的池塘中,按照8 12kg幹黃豆/畝池塘的比例,將幹黃豆打漿後全池潑灑,再按照8 12kg雜食性魚飼料/畝池塘的比例,全池均勻投撒雜食性魚飼料,堆肥7 10天;4)投加光合細菌按照8 12kg/畝池塘的比例,往池塘中投撒光合細菌;5)放苗對池面開展5 10天的夜間照明作業,打撈害蟲,以5 IOkg/畝池塘的比例,將幹黃豆打漿後全池潑灑,再以5 IOkg/畝池塘的比例,全池均勻投撒雜食性魚飼料,最後按照50 100萬尾水花苗/畝池塘的比例,將水花苗投放至池塘中;6)育苗對水花苗育苗30天,得到夏花魚種;在育苗期內,按8 12kg/畝池塘的比例向池塘每隔5 7天投加光合細菌,並且在育苗期間內的第I 20天,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
上述技術方案的步驟I)中,往池塘中投加的生石灰與水反應,會釋放大量的熱量並生成氫氧化鈣,高溫以及強鹼雙重作用能使細菌中的蛋白質變性,達到殺滅細菌的效果,利用石灰水(氫氧化鈣溶液)對池塘消毒7 14天,有害昆蟲、昆蟲幼仔及微生物滅活效果較好。為進一步增強本發明的消毒效果,上述步驟I)中,對乾池處理後、投加生石灰消毒之前,還可以對池塘進行5 6天的暴曬,不僅可以殺滅池底的有害微生物,還可以加速有機物分解,提聞底質的肥力。上述技術方案的步驟2)中,將池塘中石灰水抽排乾淨後,可以用水反覆衝洗後,再加注新水,確保池塘的PH < 8為佳。新水一般選用經60 80目網篩過濾後的河水或地下水,因為網篩可濾過河水或地下水中的有害生物,防止入池傷害魚苗,新水的加入量至水深為60 80cm為宜。上述技術方案的步驟3)中,向池塘中潑灑黃豆打漿以及投加雜食性魚飼料培肥水 質,7 10天後,水體顏色變深,水體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含有較多的浮遊生物,尤其是水花 苗的開口餌料生物。上述技術方案的步驟4)中,向池塘投加光合細菌,其投加量為8 12kg/畝池塘。光合細菌是一種營養豐富、營養價值高的細菌,菌體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葉酸、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l2和生物素含量較高,還有生理活性物質輔酶Q。光合細菌的體積為小球藻的二十分之一,特別適合作為水花苗的開口餌料。光合細菌所含的酶類,可以促進魚苗對飼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餌料係數,同時還可顯著提高魚苗的生長速度,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同時,光合細菌能降解水體中的殘存飼料、水花苗的代謝廢物及其他有機物,還可以吸收利用水體中的氨、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能有效避免固體有機物和有害物質的積累,達到淨化水質,提高水體透明度的作用。另外,水體中施入光合細菌後,硅藻、小球藻等魚苗喜歡攝食的藻類成為優勢藻類,而藍藻等有害藻類則受到抑制。上述技術方案的步驟5)中,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對池面開展夜間照明,可將大量的有害昆蟲如水蜈蚣、水蜻蜓、水金龜成蟲吸引到池面上,便於人工打撈。經過5 10天的打撈後,池面上的有害昆蟲基本捕撈乾淨,泥鰍水花苗方可下塘。為進一步增強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步驟3)之後、步驟5)之前,可以對池塘進行全池對角拉網;網孔徑以60 80目為最佳。在水花苗下塘之前對角拉網,可再一次濾除水中的有害昆蟲、蛙卵、蝌蚪和野生雜魚等有害生物危害水花苗,影響其存活率。上述技術方案的步驟6)中,對水花苗育苗30天,期間每隔5 7天投加8 12kg/畝池塘的光合細菌。育苗期第I 20天,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由於微生物的趨光性,池內的微生物(水花苗的開口餌料)會大量地聚集到池面上,便於水花苗夜間捕食,同時燈光會害蟲成蟲聚集在水面上,便於人工打撈,防止害蟲吞食魚苗,增加水花苗存活率。放苗前的夜間打撈害蟲作業時遺漏的害蟲,在30天的育苗期內基本上可以打撈殆盡。在育苗期的前3天,也可以不用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因為水花苗剛孵化出來的前3天,魚體帶有卵黃囊,腰點(鰾)還沒形成,無法靈活遊動,且內源營養可供代謝需要,無需進食。育苗期第21 30天,由於水花苗在經過20天的培育之後,體型增大,從單純的腮呼吸過渡到全身性呼吸,遊動能力增強,遊動範圍擴大,且水花苗開始發生食性的轉變,逐步由肉食性過度到雜食性,開始吃食池底大量繁殖絲狀藻類、植物根、莖、葉及腐殖質。在育苗期的後10天,魚苗不需要遊到水面捕食浮遊生物,因此停止夜間照明。經過30天的培育,水花苗成長為夏花魚種,其體長為3 6cm,存活率在50%以上,這個階段不需要投撒任何魚飼料。本發明所述的魚苗培育過程中,多次投加光合細菌,可保證該過程中水體乾淨透明,因此該過程不需要換水。本發明還包括魚種養殖,該過程持續30天,在此過程中對池塘恢復夜間照明作業,在夜間照明期間每晚投撒夏花魚種總重1% 2%的雜食性魚飼料。由於在魚苗培育後期,池底青苔、藻類被水花苗消耗殆盡,夏花魚種必須再次浮動到池面上尋覓食物,因此恢復夜間照明。夏花魚種體型較大,食量較魚苗期大大增加,池內的微生物已經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因此需要適當補充雜食性魚飼料。在夜間照明期間,燈光照到池面上,大量的微生物、昆蟲(基本上是益蟲,如水蚊子等,如有水金龜、水蜻蜓、水蜈蚣,就繼續打撈)、昆蟲幼蟲以及夏花魚種聚集在池面上,各種生物形成一個食物鏈,此時向池面投撒飼料,各種生物在搶奪食物時會呈現球狀,成群的泥鰍夏花魚種在搶食過程中,將吞食大量的微生物、昆蟲幼蟲以及飼料。當這一群泥鰍吃飽後,會潛入池底,下一群泥鰍浮遊至水面覓食,繼續投撒飼料,直至不再有泥鰍浮遊至水面覓食為止。投撒的飼料除了充當泥鰍的食物以外,也可以作為微生物的養料,促進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維繫池塘生態系統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平均每晚飼料的投加量為夏花魚種總重量的1% 3%,經過30天的魚種養殖,泥鰍的體長長 至6 12cm,即可進入成鰍養殖階段,夏花魚種的存活率達到90%以上。上述魚種養殖過程中,前20天投撒的雜食性魚飼料為沉料,其蛋白質含量為30%左右,隨著夏花魚種的不斷生長,沉料的蛋白質不足以供給魚種生長發育,從第21天起,將沉料換成浮料,浮料的蛋白質含量為39%。為進一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魚種養殖過程中,每隔5 7天投加一次光合細菌,每次投加量為8 12kg/畝池塘。本發明所述的夜間照明為天黑後利用照明燈對池塘開燈照明;照明燈安裝在垂直距離水面上方30 40cm處,為了方便投撒魚飼料,照明燈安裝在水平距離岸邊150cm為宜,每畝池塘安裝8 16盞照明燈,照明燈選用100 200W的白熾燈。一般情況下,夜間照明時長為3 6小時/晚,可據泥鰍浮遊至池面數量可適當延長照明時長。當氣溫較高時,可延後開燈時間,待水溫降至25 32°C後,再開燈照明,防止水面溫度過高,傷害泥鰍。在本發明所述的養殖過程中,夜間照明期間,可以清楚觀察到池面的微生物數量,當發現微生物數量較少時,需要不定期對池塘追肥,每次追加8 12kg幹黃豆/畝池塘打漿後全池潑灑,並向池塘投撒8 12kg雜食性魚飼料/畝池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發明往水體中施以豆漿和飼料為肥料,培肥水體,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大量繁殖,為水花苗快速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適口餌料。2、夜間照明作業,能引誘浮遊生物聚集在池面上,便於水花苗夜間捕食;同時,大量的昆蟲也聚集到池面上,便於人工打撈,防止害蟲吞噬魚苗,提高水花苗存活率。3、本發明所述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中水花苗的存活率能達到50%以上,夏花魚種的存活率可達90%以上。在魚苗培育期,不需要額外投撒任何飼料,在魚種養殖期,飼料投加量少,大大節約了養殖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例。實施例I魚苗培育期間,其步驟如下I)消毒對I畝的池塘乾池處理後,將IOOkg生石灰分堆投放至池內,加水至水深為10cm,生石灰與反應,得到氫氧化鈣,攪拌均勻,即為石灰水,用石灰水浸泡消毒7天。2)換水將池塘中的石灰水抽排乾淨,加水反覆衝洗,直至pH值< 8,將水抽乾,力口注經60目網篩過濾後的河水至水深為60cm。3)施肥將8kg幹黃豆加水打漿後全池潑灑,再將8kg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全池均勻投撒,堆肥7天。水體顏色變深,水體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含有較多的浮遊 生物,尤其是水花苗的開口餌料生物。4)往池塘中第一次投加8kg光合細菌。5)放苗在池塘垂直距離池面30cm、水平距離岸邊150cm處,環繞池塘四周均勻分布8盞100W照明燈,從夜間8點到11點開燈照明3小時,利用夜間燈光的作用誘使昆蟲聚集池面,人工打撈水金龜、水蜻蜓、水蜈蚣成蟲,連續打撈5天,害蟲基本消失,停止夜間照明及打撈。再將5kg幹黃豆打漿後和5kg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一併潑灑至池塘中,將50萬尾泥鰍水花苗投放至池塘中。6)育苗對水花苗育苗30天,育苗期內每隔5天投加8kg光合細菌,且育苗期內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具體操作如下育苗期第I 20天,對池塘進行開燈進行夜間照明作業,;育苗期第21 30天,對池塘停止夜間照明;經30天的培育後得到夏花魚種,測量夏花魚種的體長為3 6cm,其數量約為30萬尾,大約1000條/斤,期間不需要投撒任何飼料。 魚種養殖期間,其步驟如下該過程持續30天,每隔5天添加8kg光合細菌,在此過程中夜間開燈照明3小時,在夜間照明期間每晚向池塘內投加夏花魚種總重1%的雜食性魚飼料,前20天投加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沉料,後10天投加塘蝨O號(錦峰飼料廠)-浮料。測量養殖I個月後的泥鰍的體長為6 12cm,其數量約為28萬尾,每100條/斤,飼料的投加總量約為45kg (沉料為30kg、浮料為15kg)。實施例2魚苗培育期間,其步驟如下I)消毒對I畝的池塘乾池處理後,暴曬5天,將150kg生石灰分堆投放至池內,加水至水深為20cm,得到石灰水,用石灰水浸泡池塘消毒14天。2)換水將池塘中的石灰水抽排乾淨,加水反覆衝洗,直至pH值< 8,將水抽乾,力口注經80目網篩過濾後的地下水至水深為80cm。3)施肥將12kg幹黃豆加水打漿後全池潑灑,再將12kg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全池均勻投撒,堆肥10天。10天後,水體顏色變深,水體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含有較多的浮遊生物,尤其是水花苗的開口餌料生物。4)採用孔徑為80目的網篩對池塘進行全池對角拉網一次。往池塘中第一次投加12kg光合細菌。5)放苗在池塘垂直距離池面40cm、水平距離岸邊150cm處,環繞池塘四周均勻分布16盞200W照明燈,從夜間8點至第二天凌晨2點開燈照明6小時,利用夜間燈光的作用誘使昆蟲聚集池面,人工打撈水金龜、水蜻蜓、水蜈蚣等害蟲成蟲,連續打撈10天,害蟲基本消失,停止夜間照明及打撈。再將IOkg幹黃豆打漿後和IOkg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一併潑灑至網箱中,然後將80萬尾泥鰍水花苗投放至網箱中。6)育苗對水花苗育苗30天,期間每隔7天投加12kg/畝池塘的光合細菌,得到夏花魚種;在育苗期內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具體操作如下;a、育苗期第I 20天,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b、育苗期第21 30天,對池塘停止夜間照明。
培育30天後,得到夏花魚種,測量夏花魚種的體長為3 6cm,其數量約為50萬尾,每800條/斤。魚種養殖過程中,其步驟如下該過程持續30天,在此過程中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6小時,且每隔7天添加12kg光合細菌,在夜間照明期間每晚向池塘內投加夏花魚種總重2%的雜食性魚飼料,前20天投加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一沉料,後10天投加塘蝨O號(錦峰飼料廠)一浮料。養殖30天後的泥鰍的體長為6 12cm,其數量約為45萬尾,每80條/斤,飼料的投加總量約為190kg (沉料為126kg、浮料為64kg)。實施例3魚苗培育期間,其步驟如下I)消毒對I畝的池塘乾池處理後,暴曬7天,將125kg生石灰分堆投放至池內,加水至水深為15cm,得到石灰水,用石灰水浸泡消毒10天。2)換水將池塘中的石灰水抽排乾淨,加水反覆衝洗,直至pH值< 8,將水抽乾,力口注新水至水深為70cm。3)施肥將IOkg幹黃豆加水打漿後全池潑灑,再將IOkg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全池均勻投撒,堆肥8天。8天後,水體顏色變深,水體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含有較多的浮遊生物,尤其是水花苗的開口餌料生物。4)向池塘投加IOkg光合細菌。5)放苗在池塘垂直距離池面35cm、水平距離岸邊150cm處,環繞池塘四周均勻分布12盞150W照明燈,從夜間9點至第二天凌晨I點開燈照明4小時,利用夜間燈光的作用誘使昆蟲聚集池面,人工打撈水金龜、水蜻蜓、水蜈蚣成蟲,連續打撈7天,害蟲基本消失,停止夜間照明及打撈。再將8kg幹黃豆打漿和8kg雜食性魚飼料一併投加至池塘中,再將60萬尾的泥鰍水花苗投放至池塘中。6)育苗對水花苗育苗30天,期間每隔6天投加IOkg的光合細菌,得到夏花魚種;在育苗期內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具體操作如下;a、育苗期第I 20天,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b、育苗期第21 30天,對池塘停止夜間照明。培育30天後,得到夏花魚種,測算夏花魚種的數量為34萬尾,其體長為3 6cm,約900條/斤。
魚種養殖過程中,其步驟如下該過程持續30天,在此過程中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5小時,在夜間照明期間每晚向池塘內投加夏花魚種總重I. 5%的雜食性魚飼料,前20天投加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一沉料,後10天投加塘蝨O號(錦峰飼料廠)一浮料。養殖30天後的泥鰍的體長為6 12cm,其數量約為30. 6萬尾,每90條/斤,飼料的投加總量約為85kg(沉料為57kg、浮料為28kg)。實施例4魚苗培育期間,其步驟如下I)消毒對I畝的池塘乾池處理後,將IOOkg生石灰分堆投放至池內,加水至水深為20cm,生石灰與反應,得到氫氧化鈣並釋放大量的熱量,攪拌均勻,即為石灰水,用石灰水浸泡消毒7天。
2)換水將池塘中的石灰水抽排乾淨,加水反覆衝洗,直至pH值< 8,將水抽乾,力口注新水至水深為80cm。3)施肥將8kg幹黃豆加水打漿後全池潑灑,再將12kg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全池均勻投撒,堆肥7天。堆肥7天後,水體顏色變深,水體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含有較多的浮遊生物,尤其是水花苗的開口餌料生物。4)往池塘中第一次投加12kg光合細菌。5)放苗在池塘垂直距離池面30cm、水平距離岸邊150cm處,環繞池塘四周均勻分布16盞100W照明燈,從夜間10點至第二天凌晨2點開燈照明4小時,利用夜間燈光的作用誘使昆蟲聚集池面,人工打撈水金龜、水蜻蜓、水蜈蚣成蟲,連續打撈5天,害蟲基本消失,停止夜間照明及打撈。再將5kg幹黃豆打漿和IOkg雜食性魚飼料一併投加至池塘中,再將100萬尾的泥鰍水花苗投放至池塘中。6)育苗對水花苗育苗30天,期間每隔5天投加12kg/畝池塘的光合細菌,得到夏花魚種;在育苗期內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具體操作如下;a、育苗期第I 20天,對池塘進行上述夜間照明;b、育苗期第21 30天,對池塘停止夜間照明。培育30天後,得到夏花魚種,測算夏花魚種的數量為50萬尾,其體長為3 6cm,約1000條/斤。魚種養殖過程中,其步驟如下 該過程持續30天,在此過程中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在夜間照明期間每晚向池塘內投加夏花魚種總重2%的雜食性魚飼料,前20天投加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一沉料,後10天投加塘蝨O號(錦峰飼料廠)一浮料。養殖30天後的泥鰍的體長為6 12cm,其數量為45萬尾,約100條/斤,飼料的投加量大約為150kg (沉料為100kg、浮料為50kg)。在魚種養殖過程中,第10天時,觀察池塘內微生物數量明顯減少,立即向池塘追肥一次,將12kg幹黃豆打漿全池潑灑,以及投撒12kg泰豐牌雜食性魚飼料(錦峰飼料廠)。
權利要求
1.一種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包括魚苗培育過程,其特徵在於該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消毒對池塘乾池處理後,按100 150kg/畝池塘的比例向池塘中投撒生石灰,力口水至水深為10 20cm,消毒7 14天; 2)換水將池塘中的水抽排乾淨,加注新水; 3)施肥向換水後的池塘中,按照8 12kg幹黃豆/畝池塘的比例,將幹黃豆打漿後全池潑灑,再按照8 12kg雜食性魚飼料/畝池塘的比例,全池均勻投撒雜食性魚飼料,堆肥7 10天; 4)投加光合細菌按照8 12kg/畝池塘的比例,往池塘中投撒光合細菌; 5)放苗對池面開展5 10天的夜間照明作業,打撈害蟲,以5 IOkg/畝池塘的比例,將幹黃豆打漿後全池潑灑,再以5 IOkg/畝池塘的比例,全池均勻投撒雜食性魚飼料,最後按照50 100萬尾水花苗/畝池塘的比例,將水花苗投放至池塘中; 6)育苗對水花苗育苗30天,得到夏花魚種;在育苗期內,按8 12kg/畝池塘的比例向池塘每隔5 7天投加光合細菌,並且在育苗期間內的第I 20天,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魚種養殖過程,該過程持續30天,在此過程中對池塘進行夜間照明作業,在夜間照明期間每晚向池塘內投加夏花魚種總重1% 2%的雜食性魚飼料。
3.根據權利用要求2所述的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其特徵在於在魚種養殖過程中,每隔5 7天投加一次光合細菌,每次投加量為8 12kg/畝池塘。
4.根據權利用要求I 3所述的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夜間照明為天黑後利用照明燈對池塘開燈照明;所述的照明燈安裝在池塘上方距離水面30 40cm處,每畝池塘安裝8 16盞照明燈,照明燈選用100 200W的白熾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夜間照明時長為3 6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泥鰍的夜間燈光養殖法,該法包括魚苗培育過程,該過程包含消毒、換水、施肥、投加光合細菌、放苗、育苗等步驟,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夜間燈光,吸引水花苗的適口餌料(浮遊生物)聚集在池面,供給水花苗夜間捕食,因此不需要投撒任何飼料。本發明還包括魚種養殖過程,魚種攝食量增大,在夜間照明時,投撒少量飼料,促進其生長。採用本發明所述方法養殖泥鰍,水花苗的存活率可達到50%以上,夏花魚種的存活率在90%以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805046SQ20121027979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明者謝添福 申請人:黃櫳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