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02:39:41 2
專利名稱: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民用高效節能除塵的水煤氣爐。
目前,在城鄉居民中廣泛使用的煤爐和預熱爐,因爐口溫度低、上火慢、燃燒不完全和熱效率低,以致耗煤量大,造成能源的大量損失,另外,除煙除塵結構不佳,排放的煙塵對城鄉居民家中和環境空氣造成嚴重的汙染。在無條件使用管道化煤氣的廣大城鄉居民中,急需更新使用燃煤煤氣爐灶,在CN86205250U中公告了一種燃煤煤氣灶,由於該灶只有一次進風,導致灶內溫度不高,對煤種的選擇性高,限制了該灶的使用範圍,所產生的煤氣一次混氧燃燒不完全,使能源的利用率也不高,常規的箱內出灰汙染室內外空氣。近年推出使用的各種燃煤煤氣爐灶,也因為爐內溫度低,對煤種的選擇性也高,使用煙煤和塊煤時易結焦死爐,維修不方便,所以,現在使用的各種燃煤煤氣爐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所使用的煤種具有選擇性和所產生的煤氣未能充分利用燃燒完全以及除塵效率低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煤種廣、上火快、爐內爐口溫度高,使加入的煤和所產生的煤氣能充分燃燒、熱效率高、溫度任意可調的水封式除塵、易組裝易維修和廣泛適用於城鄉居民使用的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如下實現的在現有蒸汽發生系統、煤氣產生系統、燃燒系統、供氣系統、餘熱利用系統、滿足烹飪、供淋浴、取暖和開水的基礎上,改進供氣系統、燃燒系統,將一次風管和二次風管連接相通,一次風管設置在爐箅子的下方,二次風管設置在爐芯與爐殼體之間,二次風管的一端頂部設有相連通的三次增氧管,而且接引通到燃燒系統中聚火盤的上方,在近頂部設有個連通的二次增氧管,其管口與託盤上的二次風口相連通。利用餘熱加熱二次風管中的空氣,利用風門手柄調節一次風管和二次風管中的風量,達到調節溫度,用爐芯上端支承著爐盤和聚火盤,使爐內產生的煤氣集中從集火孔排出供燃燒,將聚火盤的側邊製成20~40度夾角動配合在託盤上,託盤的邊緣內製有一個與二次增氧管相連通的二次風口。在爐體的下端設置有排渣口、封水板和與爐底成一斜面的封水底板,用水將封水板與封水底板之間的空腔密封形成水封式除塵結構,使灰塵不逸出汙染室內外環境。將聚火盤的一端面製成凹形,盤的中心處制有集火孔和均勻頒在盤內兩個以上的聚火盤增氧道,在聚火盤的周邊內設有聚火盤增氧圈,而且與聚火盤增氧道相連通,使二次風管中空氣經二次增氧和到達聚火盤上的凹面內與集中的煤氣進一步均勻混合燃燒,未燃燒完的煤氣再進一步與經二次管從三次增氧管中送出的空氣混合燃燒完止。爐箅子以上的二次風管、爐芯和蒸汽水包的周圍填充了保溫材料以及煤氣在聚火盤上的充分完全燃燒的熱輻射,提高了爐內溫度,爐臺面、熱水箱、聚火盤、託盤、爐芯、蒸汽水包、爐殼體以及水封除塵供氣部件採用組合方式,易安裝維修。
本技術與現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採用兩個風管送風三次增氧助燃混燃,一次風與蒸汽水包產生蒸汽和水封面受熱後產生的水蒸汽混合供爐內助燃燒產生煤氣,進入二次風管的空氣被預熱後進入二、三次增氧管在聚火盤上和其上方與煤氣兩次混合兩次燃燒,使所產生的煤氣快速燃燒完。充分完全的燃燒使爐口溫度保持在800~1000度,爐內燃燒逐步產生的熱量和爐口的熱輻射以及爐芯四周的保溫作用,進一步使爐內溫度提高到1000~1200度,加入爐內的煤在高溫、高氧有蒸汽的條件下快速燃燒而不結焦,至燃盡成為灰分後經過密封的空間後落入水中而除去無外逸,爐箅子以上的部件採用組裝式,所以該爐具有不選擇煤種、高效節能、高效除塵和安裝維修方便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水煤氣爐的剖視圖。
圖3a是圖2中的託盤和聚火盤的主剖視圖。
圖3b是圖2中的託盤和聚火盤的俯剖視圖。
圖4是2中的二次風管和二次增氧管以及三次增氧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排渣口(1)、爐門(2)、聚火盤(3)、淋浴水出口(4)、冷水進口(5)、煙道風門(6)、開水閥(7)、冷水箱(8)、鼓風機(9)、風門手柄(10)、排汙閥(11)、封水底板(12)、封水板(13)、蒸汽管(14)、蒸汽水包(15)、保溫材料(16)、託盤(17)、熱水箱(18)、爐臺面(19)、二次風管(20)、爐芯(21)、爐箅子(22)、一次風管(23)、集火孔(24)、聚火盤增氧道(25)、聚火盤增氧圈(26)、二次風口(27)、三次增氧管(28)及二次增氧管(29)。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是用金屬板材製作400×390的爐殼體,正面開制395×85的排渣口(1),右側面安裝O120×90的半圓形冷水箱(8)和O6×50的風門手柄(10)以及排汙閥(11),後面安裝微型鼓風機(9);用金屬板材製作395×390的封水底板(12)、390×80的封水板(13)、O43×220的一次風管(23)、O27×320的二次風管(20)、O12×30的二次增氧管(29)、O12×30的三次增氧管(28),並將封水底板(12)與爐底成一斜面焊接在爐殼體上,將三次增氧管(28)和二次增氧管(29)焊接在二次風管(20)的一端,另一端焊接在一次風管(23)上,整個管道內成相通狀況,然後將一次風管(23)連接在封水底板(12)的一端並通過爐殼體接鼓風機(9),二次風管(20)連接並通過支承板,在支承板的另一端焊接上封水板(13),使與封水底板(12)之間呈396×270的空隙;用金屬板材製作150×60×180×R100的半圓形蒸汽水包(15),並安接上O27×175的蒸汽管(14),然後固定並通過支承板;澆鑄O175×O150×20內緣側邊成20~40度角的託盤(17),並且在外邊緣制有30×15的二次風口(27);澆鑄並製成O150×O40×20一個端面呈凹形外邊緣呈20~40度角的聚火盤(3),在其中心處制有O40的集火孔(24),其周邊內製有寬10的聚火盤增氧圈(26),其盤內製有均勻分布在盤內兩個以上的聚火盤增氧道(25);製作460×460×110的方形熱水箱(18),在其上安裝爐門(2)、淋浴水出口(4)、冷水進口(5)、開水閥(7)、90×85的煙道和煙道風門(6),製成560×560×20的爐臺面(19)。在支承板上安裝爐箅子(22)、蒸汽水包(15)、爐芯(21)、託盤(17)上的二次風口(27)與二次增氧管(29)相接通,在其上面安裝聚火盤(3)並使二次風口(27)與聚火盤增氧圈(26)相接通,用保溫材料(16)填充滿支承板以上的空隙,最後用螺栓將熱水箱(18)、爐臺面(19)和爐殼體連接成一體,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便製作安裝完畢。
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的使用過程是將自來水接入冷水進口並向爐內注水,淋浴出水口與淋浴管路或取暖管路接通,向冷水箱加入少量供蒸汽水包用的水,向封水底板的上面加入水至淹沒封水板懸空的一端止,打開煙道風門,啟動風機送風,從爐門經集火孔向爐內加入燃料和煤進行燃燒,蒸汽水包受熱後產生的蒸汽經過蒸汽管與水封面預熱蒸發的水蒸汽被風送入爐內進行水煤氣燃燒,產生的煤氣在集火孔下部燃燒,二次風管中受預熱的空氣,經二次增氧管進入託盤的二次風口,再進入聚火盤增氧圈進一步加熱,進入均勻分布在聚火盤內的聚火盤增氧道,到達集火孔處與煤氣進行二次混合燃燒,未燃燒完的煤氣,又與經二次風管預熱了並通過三次增氧管的空氣再次混合在聚火盤上方燃燒至完止,爐內的煤燃燒成灰分後經爐箅子落入水中而除去,打開排汙閥即可將裝滿的溼灰分排出爐外或由排渣口排出爐外,需檢修時,御下連接螺栓可實現對爐臺面、熱水箱、聚火盤、託盤、蒸汽水包、蒸汽管、爐芯、爐箅子、二次風管、二次增氧管和三次增氧管的分別維修,達到該爐不選擇煤種和高效節能除塵易組裝拆御、維修方便的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由蒸汽發生系統、煤氣產生系統、燃燒系統、供氣系統、餘熱利用系統、水封式除塵系統構成,其特徵在於一次風管(23)和二次風管(20)連接相通,一次風管(23)設置在爐箅子(22)的下方,二次風管(20)設置在爐芯(21)與爐殼體之間,空氣由鼓風機(9)送入一次風管(23)和二次風管(20),兩個風管中的風量大小由風門手柄(10)進行調節;在爐芯(21)的上端支承著託盤(17)和聚火盤(3)的側邊成20~40度夾角動配合在託盤(17)上,託盤(17)的邊緣內製有一個與二次增氧管(29)相連通的二次風口(27);在爐體的下端設置有排渣口(1)、封水板(13)和與爐底成斜面的封水底板(12),用水將封水板(13)與封水底板(12)之間的空腔密封形成水封式除塵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其特徵在於聚火盤(3)的一個端面呈凹形,盤的中心處有集火孔(24)和均勻分布在 盤內兩個以上的聚火盤增氧道(25),在聚火盤(3)的周邊內設置有聚火盤增氧圈(26)而且與聚火盤增氧道(25)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其特徵在於在二次風管(20)的一端頂部設置有連通的三次增氧管(28)而且接引到燃燒系統中聚火盤(3)的上方,在近頂部設置有相連通的二次增氧管(29),二次增氧管(29)的管口與託盤(17)上的二次風口(27)相連通。
專利摘要一種高效節能除塵水煤氣爐,採用三次送風,一次供爐內,二、三次被加熱後與煤氣在聚火盤上進行兩次均勻混合和兩次燃燒完止,爐口溫度達800~1000度,爐內溫度達1000~1200度,加入的各種煤在此條件下迅速燃燒產生煤氣後成為灰分落入水中除出,各部件組合連接,每日三餐耗煤3公斤,耗電0.01度,所以該爐不但能滿足供淋浴、烹飪、取暖和開水的需要,而且具有不選擇煤種、高效節能除塵和安裝維修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F24B7/00GK2146670SQ9122291
公開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1991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1991年12月6日
發明者蘭國安, 龔為群 申請人:雲南省曲靖市電機電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