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00:54:5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為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
背景技術:
糖尿病作為人類健康的疾病殺手之一,已成為世界高發病之一。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多採用長期口服降糖藥與注射胰島素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效果依然不理想,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口服降糖藥物毒副作用大,容易引發併發症,比如損害肝腎功能,甚至引起肝昏迷和尿毒症的危險,而且如果長期服用,還可對腸胃造成傷害,導致腸胃吸收功能下降,營養難以吸收,再者這些傳統藥物通過刺激胰島分泌達到降糖的目的,會導致胰島功能退化;二是這些口服藥主要著眼於降低血糖,而不是主攻降低血脂、膽固醇、游離脂肪酸這些致病元兇,所以療效較差;三是口服降糖藥物是通過消化系統吸收治病,不但慢而且很難達到病灶,療效不明顯,而且長期服用,會出現耐藥性,降低藥物療效。
中醫上講,經絡聯繫全身、運行氣血、是人體屏障、反映內在、能調氣血。所以,經絡,是維持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古代就有"氣為血帥,氣行血行,血為氣母,血至氣至;氣若順,得意輕鬆,血若通,遠離病痛"的說法。經絡暢通了,氣血才能正常運行到身體的各個部分,這些部分得到精華的滋養才能正常發揮各自的功能,這樣的整體才稱得上是健康的,所以要保持健康,防治疾病,就要從疏通人體經絡系統開始,經絡暢通就是健康的關鍵、祛除疾病的關鍵。現代研究也證實,足心湧泉穴通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全身的經脈都直接或間接地匯聚足心部,因此作用於湧泉穴的各種刺激,可激活經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整臟腑虛實,平衡陰陽失調。早在春秋《禮記》中就詳實記
載了以中草藥煎湯燻、浸泡的"燻、蒸、浸、泡"療法;"足是人之根,足療治全身",古時候神醫扁鵲根據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現了用中草藥熱水泡腳的祛病方法,據說這就是中藥浴足、足療的前身,雖然現在用於泡腳的中草藥液有很多種,但是專門針對糖尿病患者的中藥泡腳液卻未曾見到。
針對當前對於糖尿病的治療手段,以及糖尿病的治癒率,如何利用中醫合理並有效的治療糖尿病,是當前疑難病症研究機構與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糖尿病採用長期口服降糖藥與注射胰島素的傳統方法治療,存在毒副作用大、易引發併發症以及會出現耐藥性、療效差等問題,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
本發明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物組成,水蛭15-20份、麝香18-22份、雞骨草10-15份、川椒20-23份、赤芍28-32份、艾葉8-ll份、川烏18-25份、龜鹿二仙膠45-55份、熟地8-12份、懷山藥100-150份、丹皮28-35份、人參35-45份、玉竹85-95份;所述中藥泡腳液的製備方法如下將上述中藥加水浸泡、軟化,去除土和雜質;然後將浸泡後的藥物均放入中藥真空提取機組,加水並淹沒藥物,以5(TC-65'C加熱,常壓濃縮;保持2-3小時後,待藥液呈淡褐色,將中藥真空提取機組封閉並採用逐漸升溫方式,對藥物進行真空濃縮,加熱溫度由80'C上升至125。C,加熱過程中在90。C、 100°C、 125。C各恆溫一次,時間均為2-3小時,最後冷卻、沉澱,循環回流提取藥液,所得褐色液體即為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泡
腳液。使用時,可直接採用所得到的藥液浸泡腳部,保持藥液溫度在45-50'C之間(或用電熱浴足盆),泡洗過程中不斷的對腳趾各縫、底部不適部位反覆的進行搓、捏、擠、壓,促使藥效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進而達到徹底根除疾病的目的。所述中藥真空提取機組為現有公知產品。
上述藥物中,水蛭鹹苦、平,有毒,主治症瘕腹痛、蓄血、損傷瘀血作痛、癰腫丹毒等症;麝香辛、溫,開竅,通經絡,消腫止痛,主治驚癰昏迷、中風痰厥、寒邪腹瀉、癰疽腫毒等症;雞骨草甘、微苦,涼,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於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川椒辛,溫,溫中止痛,燥溼殺蟲,主治脘腹冷痛吐瀉,蟲積腹痛,溼瘡瘙癢;赤芍苦,微寒,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症瘕腹痛,跌扑損傷,癰腫瘡瘍;艾葉苦辛,溫,理氣血,逐寒溼,主治心腹冷痛,癰瘍,疥癬;川烏性熱,味辛、苦,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溼痺、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龜鹿二仙膠用於強筋健骨,下部無力,虛勞少精,痿靡不振,神疲氣弱,滋補氣血,陰虛貧血,集氣歸元,扶正袪邪,骨折愈後,加速復原;熟地味甘,性微溫,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消渴等;懷山藥河南省焦作市境內所產山藥最為地道,被稱為懷山藥,藥效優於普通山藥,甘,平,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主治脾虛洩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丹皮性寒,味苦、辛,清熱涼血,活血行瘀,用於溫毒發斑、吐、衄、便血,骨蒸勞熱,癰腫瘡毒,跌扑傷痛;人參味甘,氣溫、微寒,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玉竹甘、平,無毒,主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止消渴,潤心肺。
本發明結合中醫理論,優選多種中草藥並採用本發明所特有的現代加工方法製成外用藥,各藥物合理配伍,相輔相成,採用泡腳、足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對人體有疏肝調氣、生津止渴、恢復糖代謝功能、平衡血糖、降低血脂、促進胰島素分泌、保持血糖長期穩定的作用,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力,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不會引起併發症,避免了傳統口服藥物的所有弊端。
為表明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治療效果,收集了 160例病例,其中男95例,女65例,年齡最小的35歲,最大的75歲,病史在1-15年,上述患者經臨床檢査確定為糖尿病,經採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液及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後,療程一般為1-3個月,血糖、血脂、血壓恢復正常,可完全停用降糖口服藥,總的一次根治除疾率可達98%以上,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1、 鄧某,男,72歲,糖尿病史12年,經飲食控制以及常年服用糖好膠囊,餐前血糖控制在5.8mmol/L,餐後血糖控制在11.0mmol/L,還是有些偏高,而且長期服用藥物,引發了很多併發症,後採用本發明所述的泡腳液及治療方法治療一個月後,餐前血糖為4.4mmol/L,餐後血糖為8.3mmol/L,鞏固治療一個月後,餐前血糖為4.9mmol/L,餐後血糖為7.8mmol/L,並且已完全停用了口服藥物,睡眠質量提高,精神狀態較好,隨訪一年,無復發。
2、 宗某,男,72歲,患者渾身無力,腰酸腿軟,視力下降,於2006年4月診斷為糖尿病,發病時餐後血糖高達23.0mmol/L,血壓為140/80mmHg, 一直服用二甲雙胍,停藥就會反彈,後採用本發明所述的泡腳液及治療方法治療一個月後,餐前血糖為5.3mmol/L,餐後血糖為7.6mmol/L,腿腳麻木明顯減輕,睡眠較好,而且血壓有所下降,為130/65mmHg,血糖比較平穩,鞏固治療一個月後,已完全停用了口服藥物,症狀基本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
3、 石某,女,62歲,於2004年3月開始生病,消瘦、乏力、四肢麻木、冰涼、視力模糊、左膝外傷痛,經醫院確診為糖尿病,發病時餐後血糖達13.8mmol/L,血壓為140/110mmHg,服用各種降糖藥物,血糖時好時壞,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後採用本發明所述的泡腳液及治療方法治療一個半月後,餐前血糖為7.3mmol/L,餐後血糖8.3mmol/L,腿腳麻木明顯減輕,睡眠較好,而且血壓有所下降,為135/75mmHg,血糖比較平穩,渾身有勁,面色紅潤,肌膚有光澤,鞏固治療半個月後,已完全停用了口服藥物,症狀基本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
4、 陳某,女,68歲,糖尿病史5年,屬於遺傳,發病時餐後血糖達20mmol/L,血壓為156/110mmHg,症狀為消瘦、多尿、肢體麻木、乏力、口渴, 一直服用胰復康,後採用本發明所述的泡腳液及治療方法治療半月後,肢體麻木明顯改善,疼痛消失,然後再治療一個月後,血壓明顯下降、平穩,為125/70mmHg,血糖平穩,所口服的藥物已減半,餐前血糖為7.3mmol/L,餐後血糖7.0mmol/L,經鞏固治療一個月後,血糖、血壓恢復正常,且非常平穩,隨訪一年,無復發。
5、 石某,男,55歲,患者渾身無力、汗多、頭暈、眼花、全身發癢、口渴、夜尿多、長期失眠,餐前血糖18mmol/L,尿糖(++++),採用本發明所述的泡腳液及治療方法治療兩個月後,經驗血糖、尿糖, 一切正常,併發症也徹底消失,精神百倍,鞏固一個月後,停藥至今,隨訪半年無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每份l克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物組成,水蛭15克、麝香18克、雞骨草10克、川椒20克、赤芍28克、艾葉8克、川烏18克、龜鹿二仙膠45克、熟地8克、懷山藥100克、丹皮28克、人參35克、玉竹85克;所述中藥泡腳液的製備方法如下將上述中藥加水浸泡、軟化,去除土和雜質;然後將浸泡後的藥物均放入中藥真空提取機組,加水並淹沒藥物,以5(TC-65'C加熱,常壓濃縮;保持2-3小時後,待藥液呈淡褐色,將中藥真空提取機組封閉並採用逐漸升溫方式,對藥物進行真空濃縮,加熱溫度由8(TC上升至125。C,加熱過程中在90。C、 100°C、 125。C各恆溫一次,時間均為2-3小時,最後冷卻、沉澱,循環回流提取藥液,所得褐色液體即為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泡腳液。可直接採用所得到的藥液浸泡腳部,保持藥液溫度在45-5(TC之間(或用電熱浴足盆),泡洗過程中不斷的對腳趾各縫、底部不適部位反覆的進行搓、捏、擠、壓,
實施例2:每份l克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物組成,水蛭20克、麝香22克、雞骨草15克、川椒23克、赤芍32克、艾葉11克、川烏25克、龜鹿二仙膠55克、熟地8-12克、懷山藥150克、丹皮35克、人參45克、玉竹95克;製備方法及泡腳液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l。
實施例3:每份l千克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物組成,水蛭17千克、麝香20千克、雞骨草13千克、川椒21千克、赤芍30千克、艾葉10千克、川烏20千克、龜鹿二仙膠50千克、熟地10千克、懷山藥120千克、丹皮30千克、人參40千克、玉竹卯千克;製備方法及泡腳液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4:每份l斤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物組成,水蛭15
斤、麝香22斤、雞骨草10斤、川椒20斤、赤芍28斤、艾葉9斤、川烏18斤、龜鹿二仙膠55斤、熟地11斤、懷山藥140斤、丹皮32斤、人參35斤、玉竹95斤;製備方法及泡腳液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l。實施例5:每份1千克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物組成,水蛭16千克、麝香21千克、雞骨草12千克、川椒20千克、赤芍29千克、艾葉ll千克、川烏23千克、龜鹿二仙膠48千克、熟地8千克、懷山藥135千克、丹皮28千克、人參42千克、玉竹85千克;製備方法及泡腳液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物組成,水蛭15-20份、麝香18-22份、雞骨草10-15份、川椒20-23份、赤芍28-32份、艾葉8-11份、川烏18-25份、龜鹿二仙膠45-55份、熟地8-12份、懷山藥100-150份、丹皮28-35份、人參35-45份、玉竹85-95份;所述中藥泡腳液的製備方法如下將上述中藥加水浸泡、軟化,去除土和雜質;然後將浸泡後的藥物均放入中藥真空提取機組,加水並淹沒藥物,以50℃-65℃加熱,常壓濃縮;保持2-3小時後,待藥液呈淡褐色,將中藥真空提取機組封閉並採用逐漸升溫方式,對藥物進行真空濃縮,加熱溫度由80℃上升至125℃,加熱過程中在90℃、100℃、125℃各恆溫一次,時間均為2-3小時,最後冷卻、沉澱,循環回流提取藥液,所得褐色液體即為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泡腳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為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泡腳液,解決現有糖尿病採用長期口服降糖藥與注射胰島素的傳統方法治療,存在毒副作用大、易引發併發症以及會出現耐藥性、療效差等問題,由水蛭、麝香、雞骨草、川椒、赤芍、艾葉、川烏、龜鹿二仙膠、熟地、懷山藥、丹皮、人參、玉竹等14味藥組成,採用中藥真空提取機組將浸泡過的藥物進行常壓濃縮和真空濃縮,提取藥液,結合中醫理論,優選多種中草藥並採用特有的現代加工方法製成外用藥,採用泡腳、足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對人體有疏肝調氣、生津止渴、恢復糖代謝功能、平衡血糖、降低血脂、促進胰島素分泌、保持血糖長期穩定的作用,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避免了傳統口服藥物的所有弊端。
文檔編號A61K36/88GK101579477SQ200910074749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9日
發明者楊朝暉 申請人:楊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