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薄片類產品自動正反排裝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23:46:18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薄片類產品自動正反排裝設備,用於粉末冶金成形階段薄片類產品的排裝。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製造工藝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客戶對於產品質量控制的要求日漸嚴格。以往粉末冶金成形階段薄片類產品的排裝都是採用人工裝料,不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不能實現批量生產,而且成本也較高,另外,產品的質量也不能得到保證,產品缺陷多,成品率較低。
為此在產品成形階段就需要引進自動排裝設備,而目前外購的排裝設備價格高昂、且維護較難。因此有必要設計出一種成本低、維護操作簡單的薄片類產品自動正反排裝設備,用於粉末冶金成形階段薄片類產品的排裝,便於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的薄片類產品自動正反排裝設備,成本較低,可實現薄片類產品的自動化連續裝料。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薄片類產品自動正反排裝設備,包括機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包括操作臺和支撐腳,在機架上操作臺的前側設有配電箱,機架上設置有安裝架、用於運送產品的傳輸機構、行程機構、夾持機構和旋轉機構,
其中安裝架設置在操作臺的前側,傳輸機構包括傳輸機,傳輸機安裝在配電箱上,傳輸機的後端側部與安裝架的前部相連接;
行程機構安裝在安裝架上,行程機構包括用於對傳輸機上的產品進行定位的薄形氣缸、帶動夾持機構上下前後移動的上下移動氣缸和前後移動氣缸、以及帶動夾持機構夾持或擺動的擺動氣缸,其中薄形氣缸安裝在安裝架的前端位於傳輸機的後端上方,前後移動氣缸、上下移動氣缸和擺動氣缸從上往下依次設置在安裝架的後端,前後移動氣缸的上端與安裝架的後端頂部相連接;
夾持機構為一擺動氣爪,擺動氣爪與擺動氣缸相連接,擺動氣爪在上下移動氣缸、前後移動氣缸和擺動氣缸的作用下移動並旋轉實現產品的夾持和正反翻轉;
旋轉機構設置在操作臺的後側位於夾持機構的下方,旋轉機構包括一轉盤以及伺服電機,轉盤設置在操作臺上方,轉盤上設有若干供產品裝入的料盒,驅動電機位於操作臺下方,轉盤的底部通過聯軸器與伺服電機相連接,轉盤通過伺服電機驅動旋轉實現料盒的切換。
作為改進,所述安裝架呈倒L形,包括並排安裝在操作臺上的左右立板以及架設在左右立板上的頂板,前後移動氣缸安裝在頂板的下端;所述傳輸機通過支架安裝在配電箱上,傳輸機的後端側部與左右立板相固定。
作為改進,所述左右立板的上部架設上下二塊橫板,薄型氣缸安裝在上方的橫板上,薄型氣缸的前端設有用於對產品進行定位的擋片,在下方的橫板上設有光電傳感器,當產品輸送到位時,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產品後即停止傳輸機傳送,薄型氣缸上移,前後移動氣缸前移帶動擺動氣爪前移夾持產品,當擺動氣爪在上下移動氣缸,前後移動氣缸和擺動氣缸的作用下將產品放入料盒並在上下移動氣缸及前後移動氣缸的帶動下恢復到待夾持位置時,薄型氣缸下移到原位置,傳輸機開始運行。
作為改進,所述轉盤上環向均勻間隔設有若干供料盒放置的定位槽,料盒內設有用於託住產品的墊塊,行程機構還包括一電動滑臺,電動滑臺安裝在操作臺上位於左右立板之間,電動滑臺的後端水平凸設有一便於將墊塊上的產品託住並下移的託板,料盒的外側開設有可供託板插入的槽孔。
再改進,所述操作臺上設有供聯軸器的上端穿置的通孔,轉盤的底部設有安裝有軸承的軸承座,軸承座固定在操作臺上位於通孔的位置,聯軸器的上端穿過軸承座、通孔與轉盤的底部相連接。
再改進,所述操作臺的底部設有供電機安裝架固定的擋板,伺服電機與聯軸器同軸設置在電機安裝架上,聯軸器的下端與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之間設有減速器。
再改進,所述操作臺上靠近擺動氣爪的轉盤的一側設有一立架,立架上安裝有用於檢測轉盤上的料盒內有無產品的傳感器,料盒通過傳感器檢測後通過轉盤的旋轉進行切換,以實現將空的料盒旋轉至與擺動氣爪對應的設定位置。
進一步改進,所述安裝架的左右立板的底部設有帶孔的翻邊,操作臺上設有對應的安裝孔,左右立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操作臺上。
進一步改進,所述左右立板的上端設有多個螺孔,頂板的前部左右兩側設有對應的沉孔,頂板通過螺釘安裝在左右立板上,頂板的後部設有若干用於安裝前後移動氣缸的安裝沉孔。
最後,所述配電箱上、傳輸機的一側安裝有一顯示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操作臺上設置傳輸機構、行程機構、夾持機構和旋轉機構,通過多個機構實現產品的自動裝料,與傳統的人工裝料相比,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穩定性較高,維護操作簡單便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操作維護方便,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產品缺陷少、產品質量大為提高,並且成本低,可實現自動裝料,滿足薄片類產品連續批量裝料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行程機構和夾持機構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旋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傳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5所示,一種薄片類產品自動正反排裝設備,包括機架1,機架1包括操作臺11和支撐腳12,在機架1上操作臺11的前側設有配電箱9,配電箱9設置在機架1的支撐腳12上與操作臺11相齊平,機架1上設置有安裝架2、用於運送產品的傳輸機構3、行程機構4、夾持機構和旋轉機構6,其中安裝架2設置在操作臺1的前側,安裝架2呈倒L形,包括左右立板21以及架設在左右立板21上的頂板22,左右立板21的底部設有帶孔的翻邊211,操作臺1上設有對應的安裝孔,左右立板21通過螺栓固定在操作臺1上,左右立板21的上端設有多個螺孔,頂板22的前部左右兩側設有對應的沉孔221,頂板22通過螺釘安裝在左右立板21上;傳輸機構3包括傳輸機31、支架32,傳輸機31通過支架32安裝在配電箱9上,傳輸機31的後端兩側與左右立板21相連接固定,在配電箱9上、傳輸機31的一側安裝有一顯示屏10;
行程機構4安裝在安裝架2上,行程機構4包括用於對傳輸機31上的產品進行定位的薄形氣缸41、帶動產品上下前後移動的上下移動氣缸43和前後移動氣缸42、帶動夾持機構夾持或擺動的擺動氣缸44和電動滑臺45,其中薄形氣缸41安裝在安裝架1的前端位於電動滑臺45的上方,前後移動氣缸42、上下移動氣缸43和擺動氣缸44從上往下依次設置在安裝架2的後端位於頂板22的下方,前後移動氣缸42的上端與頂板22的底部相連接,頂板22的後部設有若干用於安裝前後移動氣缸42的安裝沉孔222;
夾持機構為一擺動氣爪5,擺動氣爪5與擺動氣缸44相連接,擺動氣爪5在上下移動氣缸43、前後移動氣缸42和擺動氣缸44的作用下移動並旋轉實現產品的夾持和180°翻轉;左右立板21的上部架設上下二塊橫板23和24,薄型氣缸41安裝在上方的橫板23上,薄型氣缸41的前端設有用於對產品進行定位的擋片,在下方的橫板24上設有光電傳感器,當產品輸送到位時,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產品後即停止傳輸機31傳送,薄型氣缸41上移,前後移動氣缸42前移帶動擺動氣爪5前移夾持產品;
旋轉機構6設置在操作臺11的後側位於夾持機構的下方,旋轉機構6包括一轉盤61、料盒62、伺服電機63、減速器64和聯軸器65,轉盤61設置在操作臺1上方,本實施例的料盒62為6個,轉盤61上環向均勻間隔設有6個供料盒62放置的定位槽,料盒62內設有用於託住產品的墊塊,電動滑臺45安裝在操作臺11上左右立板21之間,電動滑臺45的後端水平凸設有一便於將墊塊上的產品託住並下移的託板451,料盒62的外側開設有可供託板91插入的槽孔621;操作臺11上設有供聯軸器65的上端穿置的通孔111,轉盤61的底部設有安裝有軸承67的軸承座66,軸承座66固定在操作臺11上位於通孔111的位置,聯軸器65的上端過軸承座66、通孔111與轉盤61的底部相連接,聯軸器65的下端與減速器64相連接,操作臺1的底部設有供電機安裝架8固定的擋板13,伺服電機63設置在電機安裝架8上,減速器64安裝在伺服電機63的輸出軸上,轉盤61通過伺服電機63驅動旋轉實現料盒62的切換;
操作臺11上靠近擺動氣爪5的轉盤61的一側設有一立架7,立架7上安裝有用於檢測轉盤61上的料盒62內有無產品的傳感器,料盒62通過傳感器檢測後通過轉盤61的旋轉進行切換,以實現將空的料盒62旋轉至與擺動氣爪5對應的設定位置。
具體操作過程為:產品成形壓機將鐵粉成形後由傳輸機31運送產品,運動到薄型氣缸41所在位置後由薄型氣缸41前端擋片擋住進行產品定位,此時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產品後即停止傳輸機31傳送,薄型氣缸41上移,前後移動氣缸42前移,擺動氣爪5開始夾持產品,由前後移動氣缸42帶動擺動氣爪5和產品移動至料盒62的上方,此時根據設定程序擺動氣爪5選擇是否進行180°旋轉,與此同時薄型氣缸41下移到原位置,傳輸機31開始運行;隨後上下移動氣缸43下移,產品放入料盒62內,產品由料盒62內墊塊託住,隨電動滑臺45下移設定距離,擺動氣缸5在上下移動氣缸43及前後移動氣缸42的帶動下恢復到待夾持位置,如此往復若干次後料盒62裝滿,在伺服電機63的帶動下轉盤61旋轉60°切換至下一料盒62,與此同時傳感器檢測下一料盒62是否有產品未取出,若無,下次切換料盒62時旋轉60°即停止;若有,旋轉60°後檢測下一料盒62後繼續旋轉,重複此動作直至切換到空的料盒62為止,一定時間後操作工取出料盒,推動料盒62內墊塊將產品放入工裝內,空的料盒62重新放入轉盤61。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