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0:36:0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面板機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及社會的不斷進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各種各樣的物質消費品,以滿足人們的個性化追求,而電子設備就是諸多物質消費品中的一種。
其中,對於電子設備來說,例如手機、平板電腦、車載導航儀、MP4或電子書等,其上一般都帶有如玻璃面板或金屬面板的零部件,為了使玻璃面板或金屬面板的零部件更好地整合於電子設備中,故常常藉助精雕機(其是數控工具機中的一種)對這類零部件進行自動化加工,以滿足玻璃面板或金屬面板的零部件的各種複雜外形的工藝需求,因此,精雕機在對玻璃面板或金屬面板的零部件進行加工場合中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
眾所周知,在精雕機對玻璃面板或金屬面板的零部件進行加工處理時,離不開真空閥及真空泵的使用,通過它們配合而創造出真空場合,以滿足面板機加工的各種工藝要求。
但是,現有的真空閥是由電磁閥與真空缸體做成的一體結構,且眾所周知,電磁閥為敏感的電子元件,其在真空閥工作過程中是靠閥芯去控制真空缸體處的輸入口與輸出口間通斷,故真空閥經常面對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的影響,因此,電磁閥最容易發生損壞。
因此,急需要一種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來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工作更可靠的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包括電磁閥、氣缸及呈中空結構的真空缸體。所述中空結構形成出具有腔口的真空腔,所述真空缸體開設有與所述真空腔連通的輸入口及輸出口,所述真空缸體安裝於所述氣缸的缸體上,所述氣缸的活塞從所述腔口伸置於所述真空腔內並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所述輸入口與所述輸出口間的連通,所述電磁閥安裝在一安裝座上並控制所述氣缸的活塞的伸縮運動。
較佳地,所述輸入口位於所述真空缸體的頂端處,所述輸出口位於所述真空缸體的側壁處。
較佳地,所述輸入口及輸出口各組裝有一外接接頭。
較佳地,所述電磁閥與所述氣缸間組接有第一氣管及第二氣管。
較佳地,所述氣缸的缸體安裝在所述安裝座上,所述電磁閥的縱向沿所述氣缸的活塞伸縮方向布置。
較佳地,所述真空腔沿所述氣缸之活塞的伸出方向依次包含同軸布置的圓柱腔及圓臺腔,所述圓臺腔之下底面的半徑與所述圓柱腔的半徑相等,所述活塞包含與所述圓臺腔匹配的圓臺部及與所述圓柱腔匹配的圓柱部。
較佳地,所述輸入口位於所述圓臺腔之上底面正中處。
較佳地,所述圓柱部與所述圓柱腔間設有環型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包括電磁閥、氣缸及呈中空結構的真空缸體。真空缸體安裝於氣缸的缸體上,氣缸的活塞從腔口伸置於真空腔內並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輸入口與輸出口間的連通,電磁閥安裝在一安裝座上並控制氣缸的活塞的伸縮運動,使得電磁閥與由真空缸體及氣缸構成的結構相互獨立起來,電磁閥只需控制氣缸的活塞做伸縮運動即可,不受到真空缸體的真空腔內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影響,故使得本實用新型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的工作更可靠;又由於電磁閥不受到真空缸體的真空腔內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影響,故真空缸體的真空腔可以做得更大,不容易受到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堵塞,進一步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的工作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100包括電磁閥10、氣缸20及呈中空結構的真空缸體30。中空結構形成出具有腔口41的真空腔40,真空缸體30開設有與真空腔40連通的輸入口42及輸出口43;具體地,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輸入口42位於真空缸體30的頂端處,輸出口43位於真空缸體30的側壁處,以滿足頂部吸入而側部排走的目的,但不以此為限。真空缸體30安裝氣缸20的缸體21上,較優的是,如圖3所示,安裝於氣缸20之缸體21上的真空缸體30的腔口41朝下布置,並被氣缸20之缸體21所遮蓋,狀態見圖3所示,但不以此為限。
如圖3所示,氣缸20的活塞22從腔口41伸置於真空腔40內,活塞22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輸入口42與輸出口43間的連通,以滿足工作要求。電磁閥10安裝在一安裝座50上,且電磁閥10控制氣缸20的活塞22的伸縮運動,以達到精準控制輸入口42與輸出口43間通斷的目的。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電磁閥10與氣缸20間組接有第一氣管70及第二氣管80,以藉助第一氣管70及第二氣管80去實現電磁閥10控制氣缸20的目的;且氣缸20的缸體21安裝在安裝座50上,則此時的電磁閥10的縱向(即圖2中真空缸體30處的雙箭頭所指方向)沿氣缸20的活塞22伸縮方向布置,以使得電磁閥10、真空缸體30及氣缸20於安裝座50處的布置緊湊、合理及整潔,但不以此為限。為了使得真空缸體30與外界的連接更便捷,故輸入口42及輸出口43各組裝有一外接接頭60。
又如圖3所示,真空腔40沿氣缸20之活塞22的伸出方向依次包含同軸布置的圓柱腔40a及圓臺腔40b,圓臺腔40b之下底面的半徑與圓柱腔40a的半徑相等,活塞22包含與圓臺腔40b匹配的圓臺部222及與圓柱腔40a匹配的圓柱部221。輸入口42位於圓臺腔40b之上底面正中處。圓柱部221與圓柱腔40a間設有環型密封圈90,以藉助圓臺腔40b增加真空腔40的大小,有利於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吸入及排走,更不容易被堵。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100包括電磁閥10、氣缸20及呈中空結構的真空缸體30。真空缸體30安裝於氣缸20的缸體21上,氣缸20的活塞22從腔口41伸置於真空腔40內並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輸入口42與輸出口43間的連通,電磁閥10安裝在一安裝座50上並控制氣缸20的活塞22的伸縮運動,使得電磁閥10與由真空缸體30及氣缸20構成的結構相互獨立起來,電磁閥10隻需控制氣缸20的活塞22做伸縮運動即可,不受到真空缸體30的真空腔40內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影響,故使得本實用新型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100的工作更可靠;又由於電磁閥10不受到真空缸體30的真空腔40內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影響,故真空缸體30的真空腔40可以做得更大,不容易受到切削液、切削微粒等雜質堵塞,進一步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面板機加工用真空閥100的工作可靠性。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範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