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反派哲學解析(反派死於話多胖子總被懷疑)
2023-06-13 23:44:53
如果我問你,我們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每個人的回答可能並不相同,但有一個沒有爭議的回答是——我們都愛看能「看得懂」的電影。
為了讓絕大多數人能看懂,所以電影一定要有一些固定的套路,讓人覺得好接受。
這一期,我們繼續來盤點電影中的這些經典套路。
反派死於話多之誤 Fallacy of the Talking Kille反派一直夢想殺掉主角。他已經用槍把主角逼到了牆角,只需輕輕一扣扳機就大功告成了;但他開始詳細地闡述主角所犯的錯誤,然後嘲諷一番、冷笑幾聲。而所有這些嘴炮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主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該如何逃生,或者成功地被同伴解救。007系列電影中的詹姆斯·邦德先生就是這種現象的受益者。(吉恩·西斯克爾)
反派死於話多這個定律,大概在國產電影中也非常奏效。似乎很多主角擁有主角光環在最後時刻大難不死,都是被反派拖延時間造成的。於是,經常讓看電影的我們鬆一口氣,也覺得幸好反派這麼蠢。
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從來不會無緣無故地洗澡,除非與X愛、暴力、同X隱喻等內容相關的時候。(羅傑·伊伯特)
「領午飯的埃及豔后」現象 Cleopatra in the Commissary Phe-nomenon.如果這是一部講述拍電影過程的電影,那麼在一場涉及外景地拍攝的戲中,一定會有數不清的臨時演員穿著不知道放置了多少年的、怪異的古代戲服走來走去。我們也一定會有幸得見埃及豔后、林肯、拿破崙之類的大人物集體「穿越」,並且在餐車前乖乖排隊領午飯。例如,電影《矮子當道》(Get Shorty)中出現的獨立戰爭時期的英國士兵。(格雷格·布朗,芝加哥市)
在這種「古裝片」片場,經常會看到這類花絮。比如《絕代艷后》中就出現過這類反差萌。這種帶著穿越感的反差,也正是幕後花絮的有趣之處,要不然我們為什麼要看花絮呢?
「誰讓你是個胖子」定律 Fat Man Formula.在一部有很多人居住在一起的電影裡,首先受到懷疑的一定是個胖子。可見《無處可逃》(No Escape)等電影。(羅傑·伊伯特)
仔細想想,好像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都喜歡以貌取人,光環效應總是不自覺影響人的判斷。胖子,就代表那個被懷疑和不信任的對象的化身。
電影中的課堂戲從來都不會超過5分鐘。無論多麼引人入勝的課堂,每次進行到一半兒就會被下課鈴聲打斷。(丹尼斯·沃德)
這種情節在校園劇中非常常見。比如《歌舞青春》中,戲劇課的老師還沒有說完話,但下課鈴響了,放暑假了,於是學生們毫不猶豫的踏著鈴聲便走出了課堂。老師呢,雖然一臉無奈但也無可奈何。大概課堂被打斷的目的,就是顯出大家的叛逆。
下一期,我們繼續聊電影中的經典套路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