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脈蜻蜓:史前最大的飛行昆蟲 為什麼很快就滅絕了?
2023-03-31 00:22:07 2
巨脈蜻蜓是世界上最大的蜻蜓,生活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巨脈蜻蜓與現如今的蜻蜓接近,但是體型上卻要大上好幾倍,巨脈蜻蜓的翼展最長可以達到75釐米,由於先天的優勢基本上沒有天敵,除了吃一些昆蟲以外,巨脈蜻蜓也會襲擊兩棲類小型生物,巨脈蜻蜓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
巨脈蜻蜓介紹:
巨脈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一種昆蟲,與現今的蜻蜓接近。它的翅膀展開闊達75釐米,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現最大的昆蟲物種,但是早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就已滅絕。它以其他昆蟲及細小的兩棲動物為食物。
巨脈蜻蜓的化石:
巨脈蜻蜓的化石是於1880年在法國發現,於1885年法國古生物學家Charles Brongniart描述及命名了這個化石。另一個化石標本是於1979年在德比郡的博爾索弗發現,完模標本現正存放在巴黎的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
巨脈蜻蜓有多大?
巨脈蜻蜓是已知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飛行昆蟲,它的平均翼展大約在0.65米左右,最大可達到0.75米,它們的翼展雖然很大,可是身體卻不是特別大,更恐怖的是有研究指出,巨脈蜻蜓並不是跟現在的蜻蜓一樣,它們不只是以昆蟲為食,甚至還會吃一些較小的早期兩棲類動物。對於巨脈蜻蜓為何能長這麼大,科學家認為是當時石炭紀的空氣中氧氣含量較高的原因所致,當時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大約比現在高20%左右,而巨大畸形症及可獲取氧氣之間關係的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說法。
巨脈蜻蜓是如何滅絕的?
巨脈蜻蜓憑藉著空中優勢,大肆捕食其它昆蟲、甚至小型兩棲動物,而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天敵,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空中霸主在石炭紀末期產生後,很快就滅絕了。目前的一個假說是石炭紀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很高,因而可以支持具有相對簡單呼吸系統的昆蟲維持較大的體型,而隨後大氣中氧氣含量的降低直接導致了它們無法適應,最後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