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圓券為什麼會發行失敗?金圓券還有收藏價值嗎?
2023-03-30 23:36:24
金圓券是民國政府在解放戰爭後期中為了爭取更多的軍費而發行的一種貨幣,從1948年開始,一共發行20億,意圖來換取人民手中的黃金白銀,由於大量的發行金圓券,而且沒有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而導致通貨膨脹,金圓券在發行了不到一年時間裡就停止了,時至今日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時間,金圓券現在只剩下了收藏的價值而沒有流通的價值了。
金圓券是什麼?
金圓券是解放戰爭後期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支撐起崩潰的局面而發行的一種本位貨幣,自1948年8月19日開始發行,政府下令實行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強制將黃金、白銀和外幣兌換為金圓券,但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停止了流通。
金圓券發現經過:
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召開中央政治會議,通過由翁文灝、王雲五提出的貨幣改革方案。當晚即由蔣介石以總統名義發布「財政經濟緊急令」,作出全國廣播,並公布「金圓券發行法」,主要內容為:金圓券每元法定含金0.22217釐,由中央銀行發行,發行總額定為20億元,金圓券一元折法幣300萬元,東北流通劵三十萬元。禁止私人持有黃金、白銀、外匯。凡私人持有者,限於9月30日前收兌成金圓券,違者沒收。
金圓券發行的初期,在沒收法令的威脅下,大部分的城市小資產階級民眾皆服從政令,將積蓄之金銀外幣兌換成金圓券。與此同時,國民黨政府試圖凍結物價,以法令強迫商人以8月19日以前的物價供應貨物,禁止抬價或囤積。資本家在政府的壓力下,雖然不願意,也被迫將部分資產兌成金圓券。在上海,蔣經國將部分不從政令的資本家收押入獄以至槍斃,以作殺一儆百。杜月笙之子杜維屏也因囤積罪入獄。蔣經國在上海嚴厲「打老虎」,曾稍微得到人民對金圓券的信心。
金圓券為什麼會發行失敗?
金圓券是國民黨為挽救其財政經濟危機,維持日益擴大的內戰軍費開支而發行的一種紙幣,由於沒有遵循紙幣發行規律的做法,使得市場上供大於求,使得法比貶值而導致通貨膨脹。這其實也可以理解,戰爭需要人力物力,為了彌補經費孔雀只能大量發行鈔票,而國民政府希望發現金圓券從人民那得到黃金白銀作戰,給人們的金圓券卻每時每刻都在貶值,造成人們都不想再持有金圓券,這也是金圓券被淘汰的直接原因。
金圓券還有收藏價值嗎?
金圓券雖然年代不算是太久遠,但也有快70年的歷史了,但凡是一些有年代的東西其實都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怎麼說也算是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到了以後時間更久一點傳給後代子孫,也算是保留了它的歷史價值,告訴後人當時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