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牢記的太極拳修煉的8要點
2025-08-03 00:50:09
太極拳是文化、武術、養生融為一體的一門學問,每個動作,都深涵著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深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傳統武學兵法、傳統道家養生術。要練好太極拳必須抓住三個基本原則:守規矩,明拳理,懂勁道。其要訣,我總結了最重要的八條。今天同大家談談,拋磚引玉,共同研究。
一、假想
太極拳最大的特點是一切從假開始,最明顯的特點是緩慢的運動,而最重要的特點是」用意不用力」。動作的緩慢,對拳術來說,豈非無異近乎假,而外形之尚慢而假,則其內意才能深愈真,因此,太極拳架練習時,雖身前無人,宜添加太極木老師微信號:taijiquanjiaoxue假想與人應對似,這叫做無人當有人的練法,身、手、腳的外形動作,皆以意令腰的主宰而為之,而非以手臂局部之活動,這樣才能內外相合.協調一致,產生有慣性一動無有不動的開合張弛,從而才能具有綿綿不斷.滔滔不絕之勢,動之雖緩,而意則敏,久假則藏真,一旦遇上真打,便能條件反射,產生自動化之應用矣.斯猶似珠算之熟練者,其運珠之速度有超乎思索之情況相同,亦如鋼琴家之彈奏,其手指之飛舞,幾乎令人不可思議.太極拳達到了具有藝術性的境界後,亦就有種種令人不可思議的發揮。
二、鬆柔
松,其原義為使松(放鬆)或解開、放開。相關詞有鬆柔、松活、松融、松垂、松靜等,還有鬆散、松馳、鬆懈、松垮等。太極拳的松,應為前者而非後者。
楊振鐸老師講「放鬆是練好太極拳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手段,但不是目的」。那麼松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更好的緊!是為了打擊對方時,渾身如鑄般瞬間的緊。
那麼如何做到松呢。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含意:一是意念的放鬆;二是肢體的放鬆關節的靈活。具體的要經過,肢體的放長、關節的靈活、意念的放鬆、周身貫通、百骸輕靈這樣一個過程。
三、輕沉
太極拳講輕沉兼備,太極拳講緩慢柔活。緩慢是指速度,柔活是指不輕不重。輕沉兼備是速度和輕重起了變化。練拳時要顯得輕靈柔活,柔化剛發。
剛要純,剛是通過上面講的螺旋摺疊,對拉拔長產生的勁,是純剛是彈性的剛,而不是鐵。柔也是通過螺旋運動練出來的柔。要求無意求剛,有意求柔。
剛不需要用很大功夫去練,而柔要用很大功夫去練才行。柔到極時剛自生。
柔不是無力,不是軟,是在螺旋纏絲運動中產生的。當推手時,通常講的「不松」,「不松」不是無力,無力是丟勁,有力是頂勁。
四、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人們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是事物客觀規律的反映。太極拳的規矩是每一個練拳的人必須遵守的「法則」,特別是初學者更應該首先明規矩、守規矩,嚴格按規矩學拳練拳,通過長期磨鍊規矩成了習慣、成了本能,就可以脫規矩、靈活運用,但這時已經處處合規矩而不會違反規矩了。
五、整勁
太極拳的修煉,也應像形意拳一樣,從整勁入手,而至內勁完備(內勁是由內氣順達和外形之整協同作用所形成的勁),具體方法是快慢兼練,慢則練其意氣運用,渾身一如(整勁),快則練其圓活通融,動作順達,著法(招法,技法)的運用。太極拳有其修煉的次序和原則,只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太極拳能達到實際應用也不是很難,而不是非等上十年八年。
六、中正
「中正」是中國傳統功夫練功方法中一個重要的名詞,也是衡量練功者功夫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太極拳極為推崇形式的「中正」美,強調「立身中正安舒」。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守身形。守身形是練功入門的一個最基本的階梯,對於初練內家拳的人來說,守身形是一種得功夫的重要手段,它能添加太極木老師微信號:taijiquanjiaoxue使練功者逐步從外形而練出內在的功夫。並非姿勢做得正直就算是學會了「中正」,那只是外形上的表現,而不是真正的中正。一味地注意外形而忽略內在的功夫,就容易產生形式化練拳:在外人眼裡,拳打得四平八穩,但實際上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動作上的中正是在沒有外力影響的前提下做出來的,如遇到外力,身體就會失去平衡。而內在的功夫是以守身形的練功方法為基礎,由意念引導而逐漸產生出來的東西。有了功夫後,守身形依然重要,只是這個階段的守身形與當初的練功內涵已大不一樣了。前期的守身形是為了從外找內;有了內在的功夫後.守身形則是由內向外練。而最終的結果是內外一家,無所謂內外之分。
在練功或練拳的過程中要達到中正,關鍵在於不斷勁。要想達到中正,首先要解決動作上的斷勁問題。
七、平衡
平衡動作在中華武術中佔據重要地位,太極拳也不例外。平衡動作,是指一隻腿支撐身體,另一隻腿懸起,形成各種造型的靜止姿勢。平衡動作是衡量每個太極拳愛好者拳技術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拳諺說:「練拳不練腿,如同冒失鬼。」因此,首先要加強踝 部和腿部鍛練。如壓腿、踢腿、搬腿、控腿、拍腿以及劈腿等。但應因人制宜,不可強求一致。通過這些腿功練習,拉長下肢各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擔高下肢以髖關節為軸心的運動幅度和蹬踢力量;增強大腿有關肌群和韌帶的柔韌性,提高腿的靈活性、舉控高度動能力。在此基礎上,循序添加太極木老師微信號:taijiquanjiaoxue漸近,先練單式,然後再進行組合練習。
八、虛實
太極拳中的「虛實」變化包括重心的變化、內勁運用的變化等很多方面,在這裡先談重心的變化,也就是說,在行拳走架中,始終要分清虛實,在虛實的轉換中完成整套拳的習練。
那如何做到虛實分清呢?也就是在行拳走架時,如何轉換自己的重心位置,使支撐身體重量的兩腿做到「全實」、「全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楊澄甫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說:「體重移於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於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姿勢。」
最後把練拳的基本態度的三句話送給大家:練拳的目的,就是為了自身健康;喜歡它,就作為一門學問相伴終身去研究它;有人要學,你就熱心的傳一傳,奉獻愛心,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