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
2024-02-28 14:58:15
專利名稱: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甘蔗是一種依靠蔗莖蔗芽繁殖生長的多年生宿根性作物,甘蔗大田栽培新
植當年每畝需要投入種苗10000芽,折合蔗莖1噸。目前,由於甘蔗大田生產
因其用種量較大,現有大田常規繁殖倍數和效率低,成本高,甘蔗新良種的繁 殖推廣速度緩慢,在一個蔗區引進推廣一個甘蔗新良種往往需要多年時間才能 形成規模推廣。
在甘蔗良種的繁殖推廣中,目前,國內外採用的甘蔗良種繁殖技術主要有 組織培養和大田常規栽培繁殖兩種途經。前者雖然可以進行工廠化生產,實現 甘蔗良種的快速繁重,但是,由於工廠化繁殖生產技術成本和組培苗田間栽培 管理技術要求高等因素制約,甘蔗良種工廠化組培繁殖技術仍難於面向蔗區農 民大規模應用推廣。而目前蔗區廣泛應用的大田常規栽培繁殖技術,由於其傳 統的常規栽培管理技術,下種方式採用多芽雙行接頂下種,甘蔗種苗用種量大,
繁殖倍數和效率較低,新植當年每畝需要投入種芽10000芽左右,折合蔗莖大 約1. 0噸/畝。採種後下季宿根爛蔸、敗蔸嚴重,採種時平均每畝有效蔗株僅5000 株左右,平均每株有效芽15個左右,每畝新繁殖有效蔗芽75000芽,繁殖倍數 為下種量的7. 5倍,繁殖用種量大,繁殖速度緩慢,難於滿足糖廠快速推廣新 良種的要求。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通過改變傳統 的多芽雙行接頂下種方式為雙芽單行稀播下種方式,每畝下種量4000—5000芽, 折合蔗莖0. 4—0. 5噸/畝,種植行距90-110cm,深30-40cm,溝底寬20-30cm, 種苗雙芽單行平植溝底,用細土覆蓋2-5cm,再用寬45cm,厚0. 008cm的地膜 覆蓋。通過利用地膜覆蓋保溼增溫的作用,促進早萌發出苗、早分櫱、早生長, 提高萌發出苗率,充分利用甘蔗分櫱的生物學特性增殖單位面積蔗株數量,促 進單株生長,達到增加單位面積蔗株數量和單株有效蔗芽數量,提高甘蔗種芽
繁殖倍數的目的。
通過一季繁殖,甘蔗採種時平均每畝有效蔗株可達6000株左右,每株有效 芽17個左右,每畝有效芽達10.2萬芽,有效蔗芽數量達下種量的20. 4—25. 5 倍。與傳統常規繁殖相比,繁殖倍數提高2倍以上,每畝節省種芽5000-6000 芽,相當於每畝節省蔗莖用種量500—600千克。
本發明提出的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在甘蔗生長全生育期分基 肥和追肥兩次施肥,基肥在新植下種或宿根開壟曬篼後進行,施用複合肥80千 克/畝,追施在甘蔗生長進入伸長期時,施用尿素60-80千克/畝。其他田間管理 與大田甘蔗常規栽培管理相同。
本發明提出的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是一項繁殖倍數高,節省用 種,低成本,效率高,操作技術簡單易行的實用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每畝下種量4000~5000芽,折合蔗莖0.4~0.5噸/畝,種植行距90~110cm,溝深30~40cm,溝底寬20~30cm,種苗雙芽單行平植溝底,用細土覆蓋2~5cm,再用寬45cm,厚0.008cm的地膜覆蓋。
全文摘要
一種甘蔗良種雙芽單行稀播繁殖方法,通過改變傳統的多芽雙行接頂下種方式為雙芽單行稀播下種方式,每畝下種量4000-5000芽,折合蔗莖0.4-0.5噸/畝,種植行距90-110cm,深30-40cm,溝底寬20-30cm,種苗雙芽單行平植溝底,用細土覆蓋2-5cm,再用寬45cm,厚0.008cm的地膜覆蓋;通過利用地膜覆蓋保溼增溫的作用,促進早萌發出苗、早分櫱、早生長,提高萌發出苗率,充分利用甘蔗分櫱的生物學特性增殖單位面積蔗株數量,促進單株生長,達到增加單位面積蔗株數量和單株有效蔗芽數量,提高甘蔗種芽繁殖倍數的目的;與傳統常規繁殖相比,繁殖倍數提高2倍以上,每畝節省種芽5000-6000芽,相當於每畝節省蔗莖用種量500-600千克。
文檔編號A01G1/00GK101180932SQ20071006647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7日
發明者劉少春, 尹興祥, 張躍彬 申請人: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