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電器操作機構的手柄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7:18:4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關電器操作機構的手柄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提供的開關電器操作機構的手柄一般在其底部設置有卡扣腳,裝配後卡扣腳扣在外殼上,這種手柄在後期維護更換時需要拆卸外殼,再解鎖卡扣腳才能完成手柄的更換,更換過程繁瑣不便,而且手柄容易受外力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便於維護的開關電器操作機構的手柄結構。
為此,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開關電器操作機構的手柄結構,包括外殼、操作杆和活動設於外殼上的手柄,所述手柄下部具有套筒,所述操作杆可插入套筒內,所述外殼上設有容套筒插入的導孔,其特徵是:所述導孔內壁橫向設置有弧形限位塊,所述套筒外壁橫向設置有可與弧形限位塊配合的弧形擋塊。
所述導孔內壁縱向設置有限位塊,所述套筒外壁縱向設置有可與限位塊配合的擋塊。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當手柄的套筒未與操作杆裝配時,套筒通過導孔可在外殼上插入或取出,當套筒與操作杆裝配後,由於操作機構的操作杆轉動角度受限制,在限制轉動角度內弧形限位塊始終擋住弧形擋塊,因此手柄無法取出,需要維護更換時將套筒和操作杆分離,轉動手柄使弧形限位塊和弧形擋塊錯開即可取出手柄,結構簡單且便於維護。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外殼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開關電器操作機構的手柄結構包括外殼1、操作杆2和活動設於外殼1上的手柄3,手柄3下部具有套筒4,操作杆2可插入套筒4內,外殼1上設有容套筒4插入的導孔5,導孔5內壁橫向設置有弧形限位塊6,套筒4外壁橫向設置有可與弧形限位塊6配合的弧形擋塊7,導孔5內壁縱向設置有限位塊8,套筒4外壁縱向設置有可與限位塊8配合的擋塊9。
在本實施例中,當手柄3的套筒4未與操作杆2裝配時,套筒4通過導孔5可在外殼1上插入或取出,當套筒4與操作杆2裝配後,由於操作機構的操作杆2轉動角度受限制,在限制轉動角度內弧形限位塊6始終擋住弧形擋塊7,因此手柄3無法取出,需要維護更換時將套筒4和操作杆2分離,轉動手柄3使弧形限位塊6和弧形擋塊7錯開即可取出手柄3,結構簡單且便於維護,另外,限位塊8和擋塊9配合可限制手柄3的旋轉角度,避免因旋轉力過大而損壞操作杆2、手柄3或外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