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行車快拆件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9:59:14
一種自行車快拆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快拆件,包括一螺杆及操作部,所述螺杆具有下螺紋段,所述下螺紋段螺紋連接一阻擋塊,所述阻擋塊的內側端面上具有與所述阻擋塊同心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直徑大於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的直徑,所述環形槽內固設有第一臺階式擋圈;所述操作部與所述螺杆的連接處固設有第二臺階式擋圈;所述下螺紋段區分第一螺紋區、第二螺柱區,所述第二螺紋區直徑小於所述第一螺紋區直徑,且第一螺紋區、第二螺柱區螺紋方向相反,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外側具有非螺紋孔,所述非螺紋孔直徑大於所述螺紋孔直徑,所述非螺紋孔內設有內阻擋塊,所述內阻擋塊與所述螺杆的第二螺紋區相螺接。本實用新型安裝更加方便,且增連接穩定。
【專利說明】一種自行車快拆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自行車快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行車快拆件。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快拆件,由於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目前廣泛應於普通自行車,山地自行車以及其它各類自行車上,它為人們安裝自行車的配件提供了方便以及快捷的便利,在使用自行車快拆件時,通常會使用到擋圈或墊片,目前的快拆件在使用擋圈或墊片一般採用普通的平墊片或平擋圈直接套接在快拆件的螺杆體上配合使用,使用過程中存在安裝不便的問題,另外,由於使用平墊片或平擋圈是直接套接在快拆件的螺杆體上,與外側的擋塊與螺母配合不好,且快拆件的阻擋塊的容易鬆動,緊固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自行車快拆件。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自行車快拆件,包括一螺杆及與所述螺杆連接的操作部,所述螺杆具有下螺紋段,所述下螺紋段螺紋連接一阻擋塊,所述阻擋塊的內側端面上具有與所述阻擋塊同心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直徑大於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的直徑,所述環形槽內固設有第一臺階式擋圈;所述操作部與所述螺杆的連接處固設有第二臺階式擋圈;所述下螺紋段區分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所述第二螺紋區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螺紋區的直徑,且所述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外側具有非螺紋孔,所述非螺紋孔的直徑大於所述螺紋孔的直徑,所述非螺紋孔內設有內阻擋塊,所述內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二螺紋區相適應的內螺紋,所述內阻擋塊與所述螺杆的第二螺紋區相螺接。
[0006]所述環形槽的內壁上具有內螺紋,所述第一臺階式擋圈包括擋圈部以及與所述擋圈部一體形成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為柱體狀,所述安裝部的外壁上具有與所述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第一臺階式擋圈通過與所述安裝部與所述阻擋塊相螺接。
[0007]所述操作部具有手柄以及手柄安裝部,所述手柄安裝部上具有手柄安裝孔,所述手柄安裝在所述手柄安裝孔中後通過螺母連接固定。
[0008]所述手柄安裝部與所述螺杆的連接端的端面上具有一環狀槽,所述環狀槽的內壁上具有多個軸向設置的卡槽,所述第二臺階式擋圈包括擋圈體以及與所述擋圈體一體製成的與所述環狀槽相配合的卡接體,所述卡接體的外壁上具有與所述卡槽相適應的卡條。
[0009]本實用新型自行車快拆件通過在兩端的內側固設有第一、二臺階式擋圈,因而不需要單獨進行擋圈的套裝,使得快拆件的安裝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由於下螺紋段區分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所述第二螺紋區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螺紋區的直徑,且所述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外側具有非螺紋孔,所述非螺紋孔的直徑大於所述螺紋孔的直徑,所述非螺紋孔內設有內阻擋塊,所述內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二螺紋區相適應的內螺紋,所述內阻擋塊與所述螺杆的第二螺紋區相螺接,增加了連接的穩定性,防止了鬆動現象的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行車快拆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阻擋塊以及內阻擋塊與螺杆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性特點和優勢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所列的實施例。
[0013]請參閱圖1?2所示,一種自行車快拆件,包括一螺杆3及與所述螺杆連接的操作部I,所述螺杆3具有下螺紋段,所述下螺紋段螺紋連接一阻擋塊4,所述阻擋塊4的內側端面上具有與所述阻擋塊同心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直徑大於所述阻擋塊4的內螺紋孔的直徑,所述環形槽內固設有第一臺階式擋圈6 ;所述操作部I與所述螺杆3的連接處固設有第二臺階式擋圈5。
[0014]所述下螺紋段區分第一螺紋區31以及第二螺柱區32,所述第二螺紋區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螺紋區的直徑,且所述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41外側9具有非螺紋孔42,所述非螺紋孔的直徑大於所述螺紋孔的直徑,所述非螺紋孔內設有內阻擋塊10,所述內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二螺紋區32相適應的內螺紋,所述內阻擋塊10與所述螺杆的第二螺紋區32相螺接。
[0015]進一步的,所述阻擋塊4的外表面上具有方便操作的防滑槽。
[0016]通過以上將螺紋段區分第一、二螺紋區技術方案,並通過設有內阻擋塊嵌入在所述阻擋塊中後,與第二螺紋區相接,使得該快拆件安裝後更加穩固,而不會出現阻擋塊的鬆動情況或現象的發生。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所述環形槽的內壁上具有內螺紋,所述第一臺階式擋圈包括擋圈部以及與所述擋圈部一體形成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為柱體狀,所述安裝部的外壁上具有與所述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第一臺階式擋圈通過與所述安裝部與所述阻擋塊相螺接。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所述操作部I具有手柄8以及手柄安裝2部,所述手柄安裝部2上具有手柄安裝孔7,所述手柄I安裝在所述手柄安裝孔7中後通過螺母連接固定。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所述手柄安裝部與所述螺杆的連接端的端面上具有一環狀槽,所述環狀槽的內壁上具有多個軸向設置的卡槽,所述第二臺階式擋圈包括擋圈體以及與所述擋圈體一體製成的與所述環狀槽相配合的卡接體,所述卡接體的外壁上具有與所述卡槽相適應的卡條。
[0020]本實用新型自行車快拆件通過在兩端的內側固設有第一、二臺階式擋圈,因而不需要單獨進行擋圈的套裝,使得快拆件的安裝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由於下螺紋段區分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所述第二螺紋區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螺紋區的直徑,且所述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外側具有非螺紋孔,所述非螺紋孔的直徑大於所述螺紋孔的直徑,所述非螺紋孔內設有內阻擋塊,所述內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二螺紋區相適應的內螺紋,所述內阻擋塊與所述螺杆的第二螺紋區相螺接,增加了連接的穩定性,防止了鬆動現象的發生。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快拆件,其特徵在於,包括一螺杆及與所述螺杆連接的操作部,所述螺杆具有下螺紋段,所述下螺紋段螺紋連接一阻擋塊,所述阻擋塊的內側端面上具有與所述阻擋塊同心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直徑大於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的直徑,所述環形槽內固設有第一臺階式擋圈;所述操作部與所述螺杆的連接處固設有第二臺階式擋圈;所述下螺紋段區分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所述第二螺紋區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螺紋區的直徑,且所述第一螺紋區以及第二螺柱區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阻擋塊的內螺紋孔外側具有非螺紋孔,所述非螺紋孔的直徑大於所述螺紋孔的直徑,所述非螺紋孔內設有內阻擋塊,所述內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二螺紋區相適應的內螺紋,所述內阻擋塊與所述螺杆的第二螺紋區相螺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快拆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槽的內壁上具有內螺紋,所述第一臺階式擋圈包括擋圈部以及與所述擋圈部一體形成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為柱體狀,所述安裝部的外壁上具有與所述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第一臺階式擋圈通過與所述安裝部與所述阻擋塊相螺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自行車快拆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部具有手柄以及手柄安裝部,所述手柄安裝部上具有手柄安裝孔,所述手柄安裝在所述手柄安裝孔中後通過螺母連接固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自行車快拆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安裝部與所述螺杆的連接端的端面上具有一環狀槽,所述環狀槽的內壁上具有多個軸向設置的卡槽,所述第二臺階式擋圈包括擋圈體以及與所述擋圈體一體製成的與所述環狀槽相配合的卡接體,所述卡接體的外壁上具有與所述卡槽相適應的卡條。
【文檔編號】F16B39/28GK203975099SQ201420330388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9日
【發明者】康學森 申請人:天津市質悅誠金屬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