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1:34:04 2
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中輪胎胎面由位於胎面中部並沿輪胎全圓周設置的兩條連續條形波浪溝和若干條沿輪胎周向分布的橫向花紋溝組成;所述兩條條形波浪溝設置在胎面中心線的兩側,而橫向花紋溝分布在各條形波浪溝的外側並延伸至胎側,胎面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以胎面中心任意點互為180°對稱設置,並且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呈錯位設置。其中條形波浪溝可保證輪胎接地面,使中心接地較連續,確保輪胎直進性和排水性能,另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呈反向並錯位設置,可確保輪胎牽引性能,避免出現橫滑現象。另輪胎胎面上分布有多個凸塊或/和凹入部,進一步提高輪胎牽引和溼地抓地性能。
【專利說明】
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胎胎面花紋,特別涉及一種可使輪胎達到防滑功能,有效提高輪胎牽引和溼地抓地性能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部分城市限摩制度的推行,城鎮車輛不斷增加,對於城鄉結合路面使用的輪胎綜合性能要求也越高,針對城鄉結合路面使用的輪胎,為確保輪胎直進性能和磨耗性能,輪胎胎面由橫溝組成,左右兩側橫溝交錯設置,中心接地區域較連續,但其排水性能不佳,易橫滑。另為確保輪胎直進性能和排水性能,將胎面由直溝和橫溝混合設計,直溝設置在胎面中心區域,橫溝設置在胎肩區域,但其直溝花紋邊緣成分低,在城鄉結合路面使用時,輪胎牽引性能不佳,同時輪胎接地面較大,在溼地路面行駛時,輪胎易出現打滑現象。基於以上問題,擬設計一款優化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樣式,以確保輪胎直進性和排水性能,提高輪胎牽引性能和溼地抓地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可使輪胎達到防滑功能,有效提尚輪胎牽引和溼地抓地性能。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中輪胎胎面由位於胎面中部並沿輪胎全圓周設置的兩條連續條形波浪溝和若干條沿輪胎周向分布的橫向花紋溝組成;所述兩條連續條形波浪溝設置在胎面中心線的兩側,而橫向花紋溝是分布在各連續條形波浪溝的外側並延伸至胎側,胎面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以胎面中心任意點180°對稱設置,並且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呈錯位設置;所述輪胎胎面上分布有多個凸塊或/和凹入部。
[0006]所述凸塊或/和凹入部設置在胎面中心接地區域,並分布在條形波浪溝的內外側呈波浪狀並順應條形波浪溝的紋路全圓周進行設置。
[0007]所述凸塊或/和凹入部的寬度設置為2.5mm?10mm,凸出或凹入的深度設置為
0.5mm ?1.5mm。
[0008]所述各凸塊和凹入部間隔設置。
[0009]所述在胎肩區域的凸塊或/和凹入部分布在橫向的花紋溝之間,各凸塊或/和凹入部與橫向的花紋溝垂直或/和平行。
[0010]所述在胎肩下區域的凸塊或/和凹入部呈漸縮分布。
[0011]所述凸塊或/和凹入部的寬度設置為5mm?10mm,其凸出或凹入的深度設置為
0.5mm ?1.5mm。
[0012]所述各凸塊和凹入部採用間隔設置。
[0013]所述各凸塊或/和凹入部上設有溝槽紋路。
[0014]所述各凸塊或/和凹入部可為圓形、矩形或三角形,圓形表面可為直面或弧面。
[0015]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輪胎胎面設置為由連續條形波浪溝和和橫向花紋溝組成,其中條形波浪溝全圓周設置並分布在胎面中心的兩側,保證輪胎接地面,使中心接地較連續,確保輪胎直進性和排水性能。另橫向花紋溝分布在條形波浪溝的外側,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與胎面中心任意點互為180°對稱設置,使得左右兩側橫向花紋溝呈反向並錯位設置,可確保輪胎牽弓I性能,避免出現橫滑現象。
[0016]另外,在輪胎胎面上增加多個凸塊或凹入部,可確保輪胎胎面接地連續性,提高胎面花紋邊緣成分,提升牽引性能,而各凸塊和凹入部間隔設置,可提高胎面花紋與地面的抓著性,提升溼地抓地性能。
[0017]再者,在凸塊或凹入部上增加各種溝槽,進一步提高花紋塊邊緣成分,提升抓地性會K。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輪胎的胎面花紋主構架配置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輪胎胎面花紋配置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中凸塊B-B』向剖視圖;
[0021]圖4為圖2中凹入部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橫向方向為輪胎軸向,豎直方向為輪胎周向,CL點劃線為胎面中心線,輪胎胎面I由位於胎面中部並沿輪胎全圓周設置的兩條連續條形波浪溝11和若干條沿輪胎周向分布的橫向花紋溝12組成;所述兩條條形波浪溝11設置在胎面中心線的兩側,而橫向花紋溝12是分布在各條形波浪溝11的外側並延伸至胎側,可保證接地面,使中心接地連續,確保輪胎直進性和排水性能。另外胎面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12以胎面中心任意點互為180°對稱設置,並且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12呈錯位設置,可確保輪胎牽弓I性能,避免出現橫滑現象。
[0024]如圖2,如圖3所示,為進一步提高輪胎的牽引和抓地性能,在輪胎胎面I上分布有多個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其中胎面中心接地區域的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設置在條形波浪溝11的內外側呈波浪狀並順應條形波浪溝11的紋路全圓周進行設置,如圖3所示為凸塊,凹入即為凸塊的反向設置(如圖4),其中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的寬度W優選為2.5mm?1mm,凸出或凹入的深度h設置為0.5_?1.5mm,可確保胎面接地連續性,提高胎面中心區域的花紋邊緣成分,提升直行牽引性能;另各凸塊13和凹入部13可間隔設置,以提高胎面花紋與地面的抓著性,提升溼地抓地性能。
[0025]另外,為提高胎肩區域15及胎肩下區域16的牽引性能,在胎肩區域15的橫向的花紋溝12之間設置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其中各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與橫向的花紋溝12垂直或/和平行,在胎肩下區域16的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呈漸縮分布,如圖3所示為凸塊,凹入即為凸塊的反向設置(如圖4),其中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的寬度W優選為5mm?10mm,其凸出或凹入的深度h設置為0.5_?1.5_,可提高胎肩區域和胎肩下區域的花紋邊緣成分,提高胎肩部及胎肩下區域的牽引性能,同時各凸塊13和凹入部13同樣可採用間隔設置,以提尚胎肩區域及胎肩下區域的花紋與地面的抓著性,提尚抓地性能。
[0026]為更進一步提高輪胎胎面的牽引和抓地性能,可在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上增加各種溝槽紋路14,各凸塊13或/和凹入部13可為圓形、矩形或三角形,圓形表面可為直面或弧面。進一步提尚花紋塊邊緣成分,提升抓地性能。
[0027]使用本實用新型技術以後,實施例之輪胎牽引性能和抓地性能均比以往例優異。
[002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所做的變化或修飾,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輪胎胎面由位於胎面中部並沿輪胎全圓周設置的兩條連續條形波浪溝和若干條沿輪胎周向分布的橫向花紋溝組成;所述兩條條形波浪溝設置在胎面中心線的兩側,而橫向花紋溝是分布在各條形波浪溝的外側並延伸至胎偵U,胎面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以胎面中心任意點互為180°對稱設置,並且左右兩側的橫向花紋溝呈錯位設置;所述輪胎胎面上分布有多個凸塊或/和凹入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塊或/和凹入部設置在胎面中心接地區域,並分布在條形波浪溝的內外側呈波浪狀並順應條形波浪溝的紋路全圓周進行設置。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塊或/和凹入部的寬度設置為2.5mm?10mm,凸出或凹入的深度設置為0.5mm?1.5mm。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凸塊和凹入部間隔設置。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在胎肩區域的凸塊或/和凹入部分布在橫向的花紋溝之間,各凸塊或/和凹入部與橫向的花紋溝垂直或/和平行。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在胎肩下區域的凸塊或/和凹入部呈漸縮分布。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塊或/和凹入部的寬度設置為5mm?10mm,其凸出或凹入的深度設置為0.5mm?1.5mm。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凸塊和凹入部採用間隔設置。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凸塊或/和凹入部上設有溝槽紋路。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輪胎胎面花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凸塊或/和凹入部為圓形、矩形或三角形,圓形表面為直面或弧面。
【文檔編號】B60C11/14GK205706011SQ20162054422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7日
【發明人】陳秀雄
【申請人】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