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線蓮水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1:46:09 3
專利名稱:一種金線蓮水培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金線蓮的無公害水(霧)培生產技術。
背景技術:
有關金線蓮人工栽培報導,如《亞熱帶植物通訊》1994年23 (1)第46—51頁報導 的「金線蓮若干栽培技術研究」,以土壤為基質、平面栽培,每平方米收穫鮮品0. 36kg。《福建 農業科技》1998年(5)第41頁,報導「金線蓮的室內人工栽培技術」,室內人工栽培金線蓮 採用砂床栽種,每平方米定植200株。目前金線蓮的組培苗一般採用大苗(平均株重1.34g) 移植,成活率達92%以上,小苗移栽較難,存活率差異懸殊較大;人工栽培金線蓮一般畝產 鮮品250 300kg。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金線蓮水培技術,以提高金線蓮的組培苗移栽成活率。本發明的金線蓮水培技術,採用塑料盤和水槽為栽培容器,利用組織培養的金線 蓮種苗,經過清洗、消毒,移植到塑料盤中,所述塑料盤置於裝有營養液的水槽內;經過施 月巴、更換營養液、噴霧、光照、控溼、控溫、換氣的栽培方式進行管理。整個栽培過程包括 1. 種苗生產
1)脫毒培育金線蓮無菌苗;
2)繁殖金線蓮芽;
3)培育金線蓮種苗。2.種苗移栽
1)用清水衝洗去掉組培苗根部的培養基後,浸H液(即0.多菌靈溶液)8-15分鐘;
2)將浸過H液的金線蓮組培苗放入塑料盤中,將塑料盤置水槽內;
3)水槽內加入營養液。3.營養液配製(IOL)
(1)大量元素硝酸鈣[Ca(NO3) 2-4H20] 708mg,硝酸鉀(KNO3) 303mg,磷酸二氫銨 (NH4H2PO4) 115mg,硫酸鎂(MgS04-7H20) 370mg ;
(2)微量元素EDTA二鈉鐵(Na2FeEDTA)7mg,硫酸錳(MnS04_4H20)2mg,硼酸(H3BO3) 2mg, 硫酸銅(MgS04-5H20) 0. 2mg,硫酸鋅(MgS04-7H20) 0. 4mg,鉬酸(H2Mo04_4H20) 0. 2mg ;
(3)生長素NAA40ppm。4.栽培管理
1)定期噴葉肥每隔5-7天噴一次葉面肥;即0. 尿素+0. 05%磷酸 二氫鉀;
2)定期換營養液每隔10 15天換營養液一次;
3)定時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每隔2小時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1小時,一天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共8小時;
4)光照強度800— 15001x ;
5)空氣相對溼度85-95% ;
6)溫度23-25 °C ;
7)氧氣>20% ;每日換氣2-3次,每次0. 5-1小時。本發明的顯著優點
本發明採用上述栽培方法種植的金線蓮組培苗成活率高達98%以上,每平方米麵積成 品鮮重800g以上,本發明生產工藝簡便,產量高,用地少,適應於集約化無公害設施栽培或 農戶零散栽培。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以具有自動控溫、控溼、控光照和通風條件的栽培室為例,在栽培室內有規則地設立栽 培水槽,其排列密度、走向以符合生產操作的需要為宜,然後按以下1、2、3、4步驟要求進行 種苗生產、種苗移栽、營養液配製、水培管理。1. 種苗生產
1) 脫毒培育金線蓮無菌苗
選擇生長健壯的野生金線蓮或人工栽培的金線蓮植株為種苗,經消毒處理移植在MS 培養中培養無菌苗,30-40天切取新芽頂端轉接至芽繁殖培養基中。2) 繁殖金線蓮芽
金線蓮芽繁殖培養基為MS+6-BAl-4g+NAA0. 1-0. 5g+生物素50-100ppm,把新芽頂端接 到芽繁殖培養基中培養,40-50天繼代一次。3) 培育金線蓮種苗
金線蓮種菌培養基為1/2MS+6-BA0. lg+NAAO. 5-1. Og+生物素50-100ppm,把長出2-3個 葉片的芽苗移到種菌培養基中,培養50-60天即可出苗栽培。 2. 種苗移栽
1)用清水衝洗去掉組培苗根部的培養基後,浸H液(即0. 多菌靈溶液)10分鐘;
2)將浸過H液的金線蓮組培苗放入塑料盤中,將塑料盤置水槽內;
3)水槽內加入營養液。3. 營養液配製(10升)
(1)大量元素硝酸鈣[Ca(NO3) 2-4H20] 708mg,硝酸鉀(KNO3) 303mg,磷酸二氫銨 (NH4H2PO4) 115mg,硫酸鎂(MgS04-7H20) 370mg ;
(2)微量元素EDTA二鈉鐵(Na2FeEDTA)7mg,硫酸錳(MnS04_4H20)2mg,硼酸(H3BO3)2mg, 硫酸銅(MgS04-5H20) 0. 2mg,硫酸鋅(MgS04-7H20) 0. 4mg,鉬酸(H2Mo04_4H20) 0. 2mg ;
(3)生長素NAA40ppm。4.栽培管理
1)定期噴葉肥每隔5-7天噴一次葉面肥;即0. 尿素+0. 05%磷酸二氫鉀;
2)定期換營養液每隔10 15天換營養液一次;
3)定時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每隔2小時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1小時,一天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共8小時;
4)光照強度800— 15001x ;
5)空氣相對溼度85-95% ;
6)溫度23-25 °C ;
7)氧氣>20% ;每日換氣2-3次,每次0. 5-1小時。按上述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施肥,換營養液,定時水旋環流動和噴霧,定時排氣,並 控制光、溫、溼、氣等環境條件。實施例2
以具有防止動物侵害的簡易遮蔭網棚栽培為例,在栽培網棚內有規則地設立多層栽 培水槽,其排列密度、走向以符合生產操作的需要為宜,利用自然光和遮蔭網控制二陽八陰 環境,通過人工噴霧或機械加溼控制空氣相對溼度、夏季要注意降溫通風;然後按實施例1 所述1、2、3、4步驟要求進行種苗生產、移栽、營養液配製、管理即可。
權利要求
一種金線蓮水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採用塑料盤和水槽為栽培容器,利用組織培養的金線蓮種苗,經過清洗、消毒,移植到塑料盤中,所述塑料盤置於裝有營養液的水槽內;經過施肥、更換營養液、噴霧、光照、控溼、控溫、換氣進行栽培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線蓮水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金線蓮種苗的組織培養 過程如下(1)脫毒培育金線蓮無菌苗;(2)繁殖金線蓮芽;(3)培育金線蓮種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線蓮水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消毒是將金線蓮種苗浸 泡於質量濃度為0. 的多菌靈溶液中8 15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線蓮水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營養液的配製如下(1)大量元素硝酸鈣[Ca(N03) 2-4H20] 708mg,硝酸鉀(KN03) 303mg,磷酸二氫銨 (NH4H2P04) llSmg,硫酸鎂(MgS04_7H20) 370mg ;(2)微量元素EDTA二鈉鐵(Na2FeEDTA)7mg,硫酸錳(MnS04_4H20)2mg,硼酸(H3B03) 2mg, 硫酸銅(MgS04-5H20) 0. 2mg,硫酸鋅(MgS04-7H20) 0. 4mg,鉬酸(H2Mo04_4H20) 0. 2mg ;(3)生長素NAA40ppm; 配製成10L的營養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線蓮水培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栽培管理具體如下1)定期噴葉肥每隔5-7天噴一次葉面肥;所述葉面肥為0. 尿素+0. 05%磷酸二氫鉀;2)定期更換營養液每隔10 15天換營養液一次;3)定時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每隔2小時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 霧加溼1小時,一天水槽中液體旋環流動和水霧加溼共8小時;4)光照強度800— 15001x ;5)空氣相對溼度85-95% ;6)溫度23-25 °C ;7)氧氣>20%;每日換氣2-3次,每次0. 5-1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線蓮水培技術,涉及了一種中藥材金線蓮的無公害水(霧)培生產技術。本發明採用塑料盤和水槽為栽培容器,利用組織培養的金線蓮種苗,經過清洗、消毒,移植到塑料盤中,所述塑料盤置於裝有營養液的水槽內;經過施肥、更換營養液、噴霧、光照、控溼、控溫、換氣進行栽培管理。本發明可提高金線蓮的組培苗移栽成活率,金線蓮組培苗成活率高達98%以上,每平方米麵積成品鮮重800g以上,本發明生產工藝簡便,產量高,用地少,適應於集約化無公害設施栽培或農戶零散栽培。
文檔編號A01H4/00GK101828509SQ20101017222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4日
發明者周以飛, 張緒璋, 潘大仁 申請人: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