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吊環大底座電動車減震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9:42:19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震器,更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動車減震器,屬於減震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汽車工業中,為了使車架與車身的振動迅速衰減,改善電動車行駛的平順性和舒適性,電動車的懸架系統上一般都裝有減震器。減震器是電動車使用過程中的易損配件,且其工作狀態的好壞、性能的優劣,將直接影響電動車行駛的平穩性和其它機件的壽命。基於如此的考慮,應使減震器經常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減震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抑制彈簧吸震後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衝擊,用來抗衡曲軸的扭轉振動(即曲軸受汽缸點火的衝擊力而扭動的現象)。在懸架系統中,由於彈性元件受衝擊產生振動,為改善電動車行駛平順性,懸架中與彈性元件並聯安裝減震器,從而衰減了振動。
此外,有些減震器為了增加其導向性能,都使用中心導向軸,用以增加其運行的穩定性。但是,中心導向軸與殼體之間的摩擦較大,雖然一方面吸收了部分振動能量,但另一方面減震效果卻不理想,一旦中心導向軸與殼體形成剛性接觸,就會將振動傳遞到殼體上,從而導致減震效果差。
目前,人們對電動車減震器進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
CN202402539U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專用的永磁懸浮減震器,其包括連接支柱和外防塵罩,連接支柱和外防塵罩連接,所述外防塵罩內設置有阻尼挺杆和缸體,阻尼挺杆分別與外防塵罩和阻尼連接,阻尼與懸浮端磁鐵連接,缸體與固定端主磁鐵連接。通過利用永磁體的磁感現象以及永磁體之間的斥力來達到目的,具有良好的非線性剛度特性,且具有使用壽命長、技術實施要求不高、無噪聲等優點。
CN104141724A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改變性能力值的後減震器帶彈簧總成,其包括帶有下彈簧座的後減震器,以及後減震器上設有的後防塵罩,後防塵罩外端部設有上彈簧座,所述的上彈簧座內部設有彈簧上隔震墊,在所述的彈簧上隔震墊和下彈簧座之間,設有套接在後防塵罩和後減震器上的後螺旋彈簧,所述的後螺旋彈簧的節距大小不相同。其有益效果是電動汽車行駛過程中載重量增加前後的平順性和舒適性,對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觀,效果理想。
CN205064667U公開了一種用於電動車增程器的減震器,所述用於電動車增程器的減震器,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橡膠件,所述橡膠件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板下表面連接,所述橡膠件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表面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上表面設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二連接板下表面設有第二螺柱。所述減震器的結構簡單,橡膠件可採用簡單形狀的實心橡膠,加工方便,生產過程簡單,硫化方便,減低生產成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分別用於連接汽車支架和增程器,增程器發出的震動在通過橡膠件的時候發生損耗,減震降噪等效果明顯,並且不會將車體的上下震動傳遞到增程器。
如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公開了多種減震器,但是對於新型的減震器,仍存在繼續研究的必要和需求,這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價值,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工業應用潛力,這正是本發明得以完成的動力所在和基礎所倚。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研製新型的減震器,本發明人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創造性勞動後,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具體而言,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車減震器,其具有有效提高減震效果、易於零件更換、降低維護成本等諸多優點,具有良好的工業化推廣價值和應用潛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動車減震器,所述減震器包括通過緩衝套連接在車體上的緩衝器殼體,所述緩衝器殼體具有活塞導向腔,所述活塞導向腔內滑動安裝有中心導向軸,所述中心導向軸伸出所述緩衝器殼體的一端通過鉸接套連接電動車懸架,所述活塞導向腔內設有導向筒,所述導向筒與所述緩衝器殼體之間設有定位銷,所述中心導向軸的活塞上設有導向活塞,所述導向活塞滑動安裝於所述導向筒內,所述導向筒內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頂靠於所述導向活塞上,另一端頂靠於所述緩衝器殼體上,所述緩衝器殼體內設有連通所述活塞導向腔的活塞壓縮腔,所述中心導向軸伸入所述緩衝器殼體內的一端設有壓縮活塞,所述壓縮活塞滑動安裝於所述活塞壓縮腔內,所述緩衝器殼體內設有連通外界大氣和所述活塞壓縮腔的第一進氣通道,所述第一進氣通道內設有第一進氣單向閥,所述緩衝器殼體內設一氣體蓄能腔,所述氣體蓄能腔通過第二進氣通道連通所述活塞壓縮腔,所述第二進氣通道內設有第二進氣單向閥,所述氣體蓄能腔連通設置於所述緩衝器殼體內的出氣通道。
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從而使得當所述鉸接套受到衝擊時,所述中心導向軸回縮,壓縮所述復位彈簧,消除了部分振動,並且隨著所述中心導向軸的回縮,所述壓縮活塞壓縮所述活塞壓縮腔內空腔,使得這些壓縮空氣通過所述第二進氣單向閥進入所述氣體蓄能腔,儲存能量,並且該過程同時也提高了減震效果。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所述出氣通道可以連接其他潤滑管路;或者在不使用時,也可以使用堵塞將其封堵。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為了進一步提高緩衝減震效果,所述緩衝套和所述鉸接套均採用橡膠材料製成。
其中,所述橡膠材料是非常常規的常用材料,例如可為各種合成橡膠材料,在此不再進行詳細描述。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緩衝器殼體上設有透氣通道,所述導向筒上設有透氣孔,所述透氣孔連通所述透氣通道,所述透氣孔位於所述導向筒遠離所述導向活塞的一端。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可以使得所述導向活塞與所述緩衝器殼體之間連通外界大氣,避免了所述導向活塞縮回時產生背壓,從而減少了能量損耗。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緩衝器殼體內設有儲油槽,所述儲油槽位於所述導向筒的外側,所述導向筒上遠離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設有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連通所述儲油槽與所述活塞導向腔。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緩衝器殼體內設有供氣通道,所述供氣通道連通所述儲油槽和所述氣體蓄能腔,所述供氣通道內設有限定氣體由所述氣體蓄能腔流向所述儲油槽的供氣單向閥。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可利用所述氣體蓄能腔內的氣體能量,將所述儲油槽內的潤滑油通過所述進油孔泵入所述活塞導向腔、所述潤滑導向活塞以及所述中心導向軸。而所述定位銷起到了防止所述導向筒在運動過程中轉動而導致所述進油孔錯位,以保證所述導向筒上的所述進油孔始終能夠連通所述活塞導向腔與所述儲油槽,起到定位作用。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活塞導向腔的前後兩端分別設有前密封件和後密封件,所述前密封件和所述後密封件均套裝於所述中心導向軸上,所述緩衝器殼體上靠近所述前密封件的一端設有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回油通道連通所述活塞導向腔。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前密封件和所述後密封件均為油封。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總成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前密封件和所述後密封件均為橡膠材料或高分子彈性體材料。
其中,所述橡膠材料和高分子彈性材料是非常常規的常用材料,例如可為各種合成橡膠材料或高分子彈性體材料(例如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等),在此不再進行詳細描述。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所述中心導向軸與所述緩衝器殼體被所述前密封件和所述後密封件相隔開,並且所述前密封件和所述後密封件由於為橡膠材料或高分子彈性體材料,從而可以緩衝所述中心導向軸的振動,避免所述緩衝器殼體受到所述中心導向軸的衝擊而振動加劇。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緩衝器殼體具有一個向所述鉸接套延伸的伸出端,所述中心導向軸貫穿所述伸出端。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伸出端的端部固定有一防塵蓋,所述伸出端內設有油封,所述油封與所述防塵蓋相抵靠,所述中心導向軸貫穿所述油封和所述防塵蓋。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使用所述油封將所述中心導向軸與所述伸出端相隔開,可以緩衝所述中心導向軸的振動,避免所述緩衝器殼體受到所述中心導向軸的衝擊而振動加劇,進一步提高了緩衝效果。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伸出端內設有一隔套,所述隔套套裝於所述中心導向軸的外側,且所述隔套的端部頂靠於所述油封上,所述隔套與所述伸出端之間設有潤滑油腔,所述潤滑油腔通過第二進油通道連通所述儲油槽,所述潤滑油腔靠近所述油封的一端設有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回油通道連通所述第一回油通道,所述隔套上設有若干通孔。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可以使得所述潤滑油腔內的潤滑油進入所述隔套內,潤滑了所述中心導向軸,進一步提高了潤滑效果,避免了所述中心導向軸運行時的卡阻現象。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伸出端內設有一導向塊,所述導向塊固定於所述隔套的內壁上,所述導向塊上設置有與所述中心導向軸相適配的導向孔。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一方面,所述導向塊起到了支撐作用,提高了所述隔套的強度;另一方面,所述導向塊起到了導向作用。眾所周知,所述中心導向軸伸出長度越長,其擾度變形越大,會導致所述中心導向軸在伸縮過程中偏離軸線,從而造成對密封元件的損害,降低了密封元件的使用壽命,而所述導向塊則成了所述中心導向軸的一個支點,減小了所述中心導向軸的撓度變形,進而延長了本發明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鉸接套與所述緩衝器殼體的所述伸出端之間設有緩衝墊,所述中心導向軸伸出所述緩衝器殼體的部分貫穿所述緩衝墊。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所述緩衝墊可以阻擋塵埃等雜物附著在所述中心導向軸上,有利地保護了油封、橡膠圈等密封元件,延長了本發明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所述緩衝墊可為各種橡膠類材料或高分子彈性體材料,優選為丁腈橡膠或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材料。
在本發明的所述電動車減震器中,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鉸接套與所述緩衝器殼體之間設有壓縮彈簧,所述中心導向軸貫穿所述壓縮彈簧,並且所述壓縮彈簧位於所述緩衝墊的外側。
更進一步優選的,對於所述壓縮彈簧的設置方式,本申請人還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改進,從而設計了一種新穎的所述壓縮彈簧設置方式,具體為: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壓縮彈簧的具體設置方式如下:所述鉸接套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座,所述緩衝器殼體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彈簧座,所述第二彈簧座套裝於所述伸出端,所述壓縮彈簧夾壓於所述第一彈簧座與所述第二彈簧座之間。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所述壓縮彈簧可輔助緩衝器起到了減震作用,從而減小了緩衝器減震時潤滑油的油壓,減小了潤滑油潤滑系統的壓力波動。
當然,在所述鉸接套與所述緩衝器殼體之間還可以不設置所述壓縮彈簧,此時無非減震效果稍有降低,以及潤滑油的油壓所有增大而已。設置該壓縮彈簧是進一步的改進和改善。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車減震器,所述電動車減震器通過獨特的結構設計和相互配合,從而取得了諸多有益技術效果,例如:
1、由於設置了與中心導向軸相關聯的復位彈簧和氣體蓄能腔,當鉸接套受到衝擊時,中心導向軸回縮,壓縮復位彈簧,消除部分振動,並且隨著中心導向軸的回縮,壓縮活塞壓縮活塞壓縮腔內的空氣,使得這些壓縮空氣通過第二進氣單向閥進入氣體蓄能腔,儲存能量,並且該過程同時也提高了減震效果;又由於設置了導向筒,使得緩衝器殼體加工時工藝變得更加簡單容易,只需要將導向筒的內壁進行精加工即可,在使用過程中,導向筒磨損後可以單獨更換導向筒,而不必將整個緩衝器殼體更換掉,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
2、由於緩衝器殼體上設有透氣通道,可以使得導向活塞與緩衝器殼體之間連通外界大氣,避免導向活塞縮回時產生背壓,減少了能量損耗,提高了氣體蓄能效率。
3、又由於導向筒與緩衝器殼體之間設有定位銷,定位銷起到了防止導向筒在運動過程中轉動而導致進油孔錯位,以保證導向筒上的進油孔始終能夠連通活塞導向腔與儲油槽。
4、由於活塞導向腔的前後兩端分別設有前密封件和後密封件,將中心導向軸與緩衝器殼體通過前密封件和後密封件隔開,並且前密封件和後密封件都採用橡膠材料,可以緩衝中心導向軸的振動,避免緩衝器殼體收到中心導向軸的衝擊而振動加劇。
5、由於伸出端內設有一導向塊,導向塊固定於隔套的內壁上,導向塊上設置有與中心導向軸相適配的導向孔,一方面,導向塊起到了支撐作用,提高了隔套的強度,另一方面,導向塊起到了導向作用。
6、由於鉸接套與緩衝器殼體之間設有緩衝墊,緩衝墊套裝於中心導向軸伸出緩衝器殼體的部分,一方面緩衝墊可以阻擋塵埃附著在中心導向軸上,有效的保護了緩衝器中油封、橡膠圈等的密封元件,延長了本發明減震器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當中心導向軸回縮時,隔開了鉸接套與緩衝器殼體,減小了衝擊力。
7、由於鉸接套與緩衝器殼體之間設有壓縮彈簧,輔助緩衝器起到了減震作用,從而減小了緩衝器減震時潤滑油的油壓,減小了潤滑油潤滑系統的壓力波動。
8、潤滑油系統的動力由氣體蓄能腔提供,也可以供排至其他潤滑點,藉助衝擊力,節省了潤滑動力,不必頻繁啟用潤滑油泵即可實現潤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車減震器,所述電動車減震器通過獨特的結構設計和相互配合,從而取得了諸多有益技術效果,在汽車工業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工業化生產潛力,也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動車減震器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在圖1至圖3中,各個數字標號分別指代如下的具體含義、元件和/或部件。
圖中:1、鉸接套,2、定位銷,3、第一彈簧座,4、緩衝器殼體,401、活塞導向腔,402、活塞壓縮腔,403、第一進氣通道,404、儲油槽,405、出氣通道,406、第二進氣通道,407、供氣通道,408、透氣通道,409、氣體蓄能腔,410、第一回油通道,411、第二回油通道,5、中心導向軸,501、導向活塞,502、壓縮活塞,6、導向筒,601、透氣孔,602、進油孔,7、復位彈簧,8、緩衝墊,9、伸出端,901、防塵蓋,902、油封,903、導向塊,904、潤滑油腔,10、第二彈簧座,11、壓縮彈簧,12、第一進氣單向閥,13、第二進氣單向閥,14、供氣單向閥,15、前密封件,16、後密封件,17、隔套,18、緩衝套。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附圖僅僅是對本發明優選方式的描述,並不意味著其它非優選方式,例如常規方式不能實現本發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但這些例舉性實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僅用來例舉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並非對本發明的實際保護範圍構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將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局限於此。
如圖1、圖2和圖3共同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車減震器,其包括通過緩衝套18連接在車體上的緩衝器殼體4,緩衝器殼體4具有活塞導向腔401,活塞導向腔401內滑動安裝有中心導向軸5,中心導向軸5伸出緩衝器殼體4的一端通過鉸接套1連接電動車懸架;在此,為了進一步提高緩衝減震效果,緩衝套18和鉸接套1均採用橡膠材料製成;活塞導向腔401內設有導向筒6,導向筒6與緩衝器殼體4之間設有定位銷2,中心導向軸5的活塞上設有導向活塞501,導向活塞501滑動安裝於導向筒6內,導向筒6內設有復位彈簧7,復位彈簧7一端頂靠於導向活塞501上,另一端頂靠於緩衝器殼體4上,緩衝器殼體4內設有連通活塞導向腔401的活塞壓縮腔402,中心導向軸5伸入緩衝器殼體4內的一端設有壓縮活塞502,壓縮活塞502滑動安裝於活塞壓縮腔402內,緩衝器殼體4內設有連通外界大氣和活塞壓縮腔402的第一進氣通道403,第一進氣通道403內設有第一進氣單向閥12,緩衝器殼體4內設一氣體蓄能腔409,氣體蓄能腔409通過第二進氣通道406連通活塞壓縮腔402,第二進氣通道406內設有第二進氣單向閥13,氣體蓄能腔409連通設置於緩衝器殼體4內的出氣通道405。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從而使得當所述鉸接套1受到衝擊時,所述中心導向軸5回縮,壓縮所述復位彈簧11,消除了部分振動,並且隨著所述中心導向軸5的回縮,所述壓縮活塞502壓縮所述活塞壓縮腔內402的空腔,使得這些壓縮空氣通過所述第二進氣單向閥13進入所述氣體蓄能腔409,儲存能量,並且該過程同時也提高了減震效果
所述出氣通道405可以連接其他潤滑管路,不使用時,也可以使用堵塞將其封堵。當鉸接套1受到衝擊時,中心導向軸5回縮,壓縮復位彈簧7,消除部分振動,並且隨著中心導向軸5的回縮,壓縮活塞502壓縮活塞壓縮腔402內空腔,使得這些壓縮空氣通過第二進氣單向閥13進入氣體蓄能腔409,儲存能量,並且該過程同時也提高了減震效果。
所述緩衝器殼體4上設有透氣通道408,導向筒6上設有透氣孔601,透氣孔601連通透氣通道408,透氣孔601位於導向筒6遠離導向活塞501的一端。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可以使得導向活塞501與緩衝器殼體4之間連通外界大氣,避免導向活塞501縮回時產生背壓,減少了能量損耗。
所述緩衝器殼體4內設有儲油槽404,儲油槽404位於導向筒6的外側,導向筒6上遠離復位彈簧7的一端設有進油孔602,進油孔602連通儲油槽404與活塞導向腔401。
所述緩衝器殼體4內設有供氣通道407,供氣通道407連通儲油槽404和氣體蓄能腔409,供氣通道407內設有限定氣體由氣體蓄能腔409流向儲油槽404的供氣單向閥14。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可利用氣體蓄能腔409內的氣體能量,將儲油槽404內的潤滑油通過進油孔602泵入活塞導向腔401、潤滑導向活塞501以及中心導向軸5。而定位銷2起到了防止導向筒6在運動過程中轉動而導致進油孔602錯位,以保證導向筒6上的進油孔602始終能夠連通活塞導向腔401與儲油槽404,起到定位作用。
所述活塞導向腔401的前後兩端分別設有前密封件15和後密封件16,前密封件15和後密封件16在此優選為油封,前密封件15和後密封件16均套裝於中心導向軸5上,將中心導向軸5與緩衝器殼體4通過前密封件15和後密封件16相隔開,並且前密封件15和後密封件16都採用橡膠材料,可以緩衝中心導向軸5的振動,避免緩衝器殼體4受到中心導向軸5的衝擊而振動加劇,緩衝器殼體4上靠近前密封件15的一端設有第一回油通道410,第一回油通道410連通活塞導向腔401。
所述緩衝器殼體4具有一個向鉸接套1延伸的伸出端9,中心導向軸5貫穿伸出端9。
所述伸出端9的端部固定有一防塵蓋901,伸出端9內設有油封902,油封902與防塵蓋901相抵靠,中心導向軸5貫穿油封902和防塵蓋901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使用油封902將中心導向軸5與伸出端9相隔開,可以緩衝中心導向軸5的振動,避免緩衝器殼體4受到中心導向軸5的衝擊而振動加劇,進一步提高了緩衝效果。
所述伸出端9內設有一隔套17,隔套17套裝於中心導向軸5的外側,且隔套17的端部頂靠於油封902上,隔套17與伸出端9之間設有潤滑油腔904,潤滑油腔904通過第二進油通道連通儲油槽404,潤滑油腔904靠近油封902的一端設有第二回油通道411,第二回油通道411連通第一回油通道410,隔套17上設有若干通孔,可以使得潤滑油腔904內的潤滑油進入隔套17內,潤滑中心導向軸5,進一步提高了潤滑效果,避免了中心導向軸5運行時的卡阻現象。
所述伸出端9內設有一導向塊903,導向塊903固定於隔套17的內壁上,導向塊903上設置有與中心導向軸5相適配的導向孔。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一方面,導向塊903起到了支撐作用,提高了隔套17的強度;另一方面,導向塊903起到了導向作用,眾所周知,中心導向軸5伸出長度越長,其擾度變形越大,會導致中心導向軸5在伸縮過程中偏離軸線,從而造成對密封元件的損害,降低了密封元件的使用壽命,而導向塊903則成了中心導向軸5的一個支點,減小了中心導向軸5的撓度變形,進而延長了本發明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所述鉸接套1與緩衝器殼體4的伸出端9之間設有緩衝墊8,中心導向軸5伸出緩衝器殼體4的部分貫穿緩衝墊8。
通過如此的結構設計,緩衝墊8可以阻擋塵埃等雜物附著在中心導向軸5上,有利地保護了油封、橡膠圈等密封元件,延長了本發明減震器的使用壽命。
所述緩衝墊可8為各種橡膠類材料或高分子彈性體,優選為丁腈橡膠或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
所述鉸接套1與緩衝器殼體4之間設有壓縮彈簧11,中心導向軸5貫穿壓縮彈簧11,並且壓縮彈簧11位於緩衝墊8的外側。
更優選地,除了上述的設置方式之外,所述壓縮彈簧11還可採用如下的優選設置方式,具體如下:鉸接套1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座3,緩衝器殼體4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彈簧座10,第二彈簧座10套裝於伸出端9,壓縮彈簧11夾壓於第一彈簧座3與第二彈簧座10之間。
所述壓縮彈簧11輔助緩衝器起到了減震作用,從而減小了緩衝器減震時潤滑油的油壓,減小了潤滑油潤滑系統的壓力波動。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車減震器,所述電動車減震器通過獨特的結構設計和相互配合,從而取得了諸多有益技術效果,在汽車工業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工業化生產潛力,也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應當理解,這些實施例的用途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非意欲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此外,也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修改和/或變型,所有的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