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配置天線系統和方法
2023-10-07 19:09:34
專利名稱:可配置天線系統和方法
可配置天線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室內電視天線通常是位於電視附近,它們向電視傳輸所接收的信號。一些天線設計成擱在電視附近的表面上,一些設計成放在架子中,以及一些設計成掛在相鄰壁上。在每一種這些情形中,還必須相對於天線放置從天線到電視傳送電視信號的傳輸線。然而,室內電視天線通常缺少指示傳輸線從天線延伸的方式的裝置。儘管現有設備,例如上述那些,對它們所需的目的來說已經足夠,但在所有方面中並不完全令人滿意。本公開內容的實施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一個或多個缺點
發明內容
在一個示例性方面中,本公開內容涉及一種天線,用於通過信號接收部件接收傳輸的信號。天線可以包括信號線,電耦合到信號接收部件;以及殼體,布置在信號接收部件周圍並且與信號線牢固連接,殼體包括第一殼體部,形成殼體的第一側,第一殼體部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對的邊緣部;在第一和第二相對的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第三邊緣部;以及從第三邊緣部突出的多個間隔開的齒;殼體還可以包括第二殼體部,形成殼體的第二側,第二殼體部包括第四和第五相對的邊緣部;以及在第四和第五相對的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第六邊緣部,第六邊緣部包括與第四邊緣部相鄰的第一槽口以及與第五邊緣部相鄰的第二槽口。第一殼體部可以構造成耦合到第二殼體部,從而使得第一和第四邊緣部嚙合以便形成第一殼體邊緣部、第二和第五邊緣部嚙合以便形成第二殼體邊緣部、以及第一和第二殼體部在它們之間形成空腔,信號接收部件布置在空腔內。第一殼體部還可以構造成耦合到第二殼體部,從而使得第三和第六邊緣部協同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殼體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細長槽,槽構造成容納信號線,多個間隔開的齒延伸到槽中,並且構造成將信號線可釋放地固定在槽中,以及第一和第二槽口與槽連通以便允許信號線通過第一和第二槽口的一個離開槽。在一些實例中,第一殼體部可以包括與第三邊緣部相鄰的第一壁部,第一壁部包括第一孔部。第二殼體部可以包括與第六邊緣部相鄰的第二壁部,第二壁部包括第二孔部。第一殼體部可以進一步構造成耦合到第二殼體部,從而使得第一壁部嚙合第二壁部、以及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形成與槽連通的孔,信號線延伸通過孔並進入槽中。在其他實例中,天線可以包括可移除架子,該可移除架子具有第一和第二細長通道,結構上構造成在其中可釋放地固定信號線。可移除架子可以構造成容納殼體,從而使得第一槽口與第一細長通道對齊以及第二槽口與第二細長通道對齊,以便允許信號線延伸通過槽以及通過第一槽口並延伸通過第一細長通道或通過第二槽口並延伸通過第二細長通道。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中,本公開內容涉及一種天線系統,具有其中具有信號接收部件的殼體,殼體包括前表面部;後表面部,與前表面部分開以便在其之間形成空腔,信號接收部件布置在空腔內;邊緣部,在前表面部和後表面部之間延伸,邊緣部具有第一端和相對的第二端並且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間延伸的槽;其中,後表面部包括與槽連通的第一槽口。該天線系統還包括信號線,電耦合到布置在空腔內的信號接收部件,信號線延伸通過在槽內在邊緣部中形成的孔。該天線系統還包括架子,結構上構造成容納殼體。架子包括第一支架,結構上構造成可釋放地容納殼體;以及第一細長通道,延伸遠離第一支架並且結構上構造成在其中容納信號線,其中,架子可操作以容納殼體,從而使得後表面部上的第一槽口與第一細長通道對齊以便允許信號線延伸通過槽,通過第一槽口並且延伸通過第一細長通道。在一些實例中,殼體的後表面部包括與槽連通的第二槽口,其中,第一槽口與邊緣部的第一端相鄰以及其中,第二槽口與邊緣部的第二端相鄰。該架子可以包括構造成可釋放地容納殼體的第二支架,第二細長通道延伸遠離第二支架並且結構上構造成在其中容納信號線。該架子可以進一步操作以容納殼體,從而使得後表面部上的第二槽口與第二細長通道對齊以便允許信號線延伸通過槽,通過第二槽口並且延伸通過第 二細長通道。在其他實例中,天線系統的殼體可以包括第一組定位器,以及該架子可以包括構造成嚙合第一組定位器的第二組定位器。該架子可以進一步操作以容納殼體,從而使得第一組定位器哨合第二組定位器以便第一槽口與第一細長通道對齊以及減少殼體相對於該架子的移動。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中,本公開內容涉及一種使用天線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定位從天線殼體的邊緣部延伸的信號線,信號線電耦合到位於天線殼體內的信號接收部件。該方法還可以包括沿天線殼體的邊緣部,將信號線插入槽中,邊緣部包括突出到槽內以便在槽內可釋放地固定信號線的多個齒。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使信號線通過天線殼體中的槽口,槽口從槽大致垂直地延伸。該方法還可以包括將天線殼體可釋放地固定到架子以及將信號線插入架子上的細長通道中,以便信號線延伸遠離天線殼體,細長通道構造成可釋放地固定信號線。在一些實例中,將天線殼體可釋放地固定到架子可以包括將天線殼體定位在架子內以便將槽口與細長通道對齊。此外,定位天線殼體可以包括將天線殼體上的第一對定位器與架子上的第二對定位器嚙合。
圖I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天線系統的示意透視圖。圖2是圖I的天線系統的一方面的平板殼體的示意透視圖。圖3是圖2的平板殼體的示意後視圖。圖4是表示電纜管理槽的圖2的平板殼體的示意透視端視圖。圖5是表示電纜管理槽的圖2的平板殼體的局部示意透視後視圖。圖6是在移除前蓋的情況下的圖2的平板殼體的局部示意透視俯視圖。圖7是圖I的天線系統的一方面的可移除架子的示意透視側視圖。圖8是圖7的可移除架子的示意透視端視圖。圖9是位於圖7的可移除架子中的圖2的平板殼體的示意後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促使本公開內容的原理的理解的目的,現在,將參考在圖中示出的實施例,以及使用特定的語言來描述。不過將理解到,未預期限制本公開內容的範圍。預期所描述的設備、儀器、方法和如在此所述的本公開內容的原理的任何另外應用的任何變更和進一步改進,如本公開內容所涉及的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將想到的。特別地,充分預期相對於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特徵、部件和/或步驟可以與相對於本公開內容的其他實施例所述的特徵、部件和/或步驟結合。圖I是根據本公開內容的實施例的天線系統100的示意透視圖。天線系統100包括平板殼體102、可移除架子104、信號線106和位於信號線的端的耦合器108。將結合圖2-9更詳細地描述這些部件。通常,天線系統100可操作以接收電視信號以及將它們傳送到與耦合器108耦合的電視接收機。如在此所述,以大量不同布局構造天線系統100以便於用戶便捷地放置天線。現在參考圖2和3,示例說明了天線系統100的方面,特別是平板殼體102。圖2是殼體102的示意透視圖,以及圖3是殼體的示意後視圖。通常,平板殼體配置成保護容納在其中的信號接收部件。殼體102包括前蓋110和後蓋112。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用商業上可獲得的、耐用的塑料製成前後蓋110和112,但另外,它們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通常, 在它們的周邊,前蓋110和後蓋112向內彎曲約90度,以便彼此嚙合並且在其中形成空腔。更具體地說,殼體102包括底部邊緣部114,其包括將結合圖4-5所述的電纜管理槽。沿殼體102的相對邊緣115,前後蓋110和112分別包括協同彎曲邊緣部,構造成當將蓋耦合在一起時,邊緣部嚙合以形成殼體的連續邊緣115。但是,沿著底部邊緣部114,前後蓋110和112包括協同彎曲邊緣部,構造成以便當蓋耦合在一起時,邊緣部不嚙合,而是相反,形成在下文更詳細所述的電纜管理槽。將結合圖4-6描述上述邊緣部。殼體102具有通常均勻的厚度116,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為約12-13_。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殼體102可以更厚或更薄。此外,信號線106電耦合至位於殼體102內的信號接收部件,通過底部邊緣部14中的孔,從殼體中的空腔通向殼體的外部(在下文參考圖6所述),以及電耦合至耦合器108。在所示的實施例中,信號線106是同軸傳輸線,以及耦合器108是同軸連接器。在另外的實施例中,信號線和耦合器可以是不同類型的電纜和耦合器。此外,如圖3所示,後蓋112包括多個孔118,分別與空腔內從前蓋110突起的螺紋支撐件對齊。可以通過穿過孔的螺釘,將前後蓋110和112耦合在一起,螺紋地嚙合前蓋上的螺紋支撐件,以及在孔118的每一個周圍壓縮地嚙合後蓋。此外,後蓋112包括一對掛槽120,構造成接收和嚙合螺釘或其他安裝設備的頭。使用槽120,用戶可以從牆壁或其他平面懸掛殼體102。後蓋112進一步包括一對凹定位器121。凹定位器121構造成與可移除架子104上的一對凸定位器配合,如結合圖8所述。此外,後蓋112包括與底部邊緣部114相鄰的兩個槽口 122和124。在所示的實施例中,信號線106通過槽口 122,但也可以通過槽口 124。將參考圖4-6更詳細地描述槽口 122和124。現在參考圖4和5,所示的是平板殼體102的一方面,特別是電纜管理槽136。圖4是平板殼體102的示意透視端圖,示出電纜管理槽136,以及圖5是殼體102的局部示意透視後視圖,示出電纜管理槽136。更具體地說,電纜管理槽136基本上從殼體102的一個邊緣115到相對邊緣115,沿平板殼體102的底部邊緣部114延伸,以便槽端在相對邊緣115的方向中打開和面向。如上所述,通過協同前後蓋110和112的彎曲邊緣部138和140,形成槽136。信號線106離開殼體並通過槽136內的孔進入槽136,局部在圖6中示出。槽136結構上構造成隨著在底部邊緣部114上延伸,引導信號線,如圖5所示。為將信號線保持在槽136內,後蓋112包括保持器,諸如多個間隔開的齒142,以及前蓋110包括保持器,諸如多個間隔開的齒144。齒142和144在槽136上,從蓋上突出以便將信號線106保持在槽內。此外,如圖4和5所不,多個間隔開的齒142與多個間隔開的齒144偏移。此外,後蓋112中的槽口 122和124位於底部邊緣部114的相對端上以及分別從槽136基本上垂直延伸。槽口 122和124的寬度僅稍大於信號線106的直徑,以便當信號線放在槽口的一個中時,可釋放地固定。槽口 122和124進一步結構上構造成當信號線通過它們中的一個時,以大致垂直於後蓋112的方式從殼體120延伸。槽136進一步結構上構造成信號線當離開殼體102時具有180度的自由度。例如,信號線可以以大致垂直方式,從槽136延伸,如圖4所示,或可以離開殼體102並且從槽136的任一端的開口的一個延伸出,以便以與槽的軸平行並沿槽的軸的方式,以圖2所示的方式,從殼體的左或右延伸。此夕卜,槽136可以結構上構造成信號線106可以通過槽延伸並且保持隱藏,直到通過槽口 122 和124的一個為止,實現乾淨和吸引人的外觀。由此,使用槽136和槽口 122和124,天線系統100的用戶可以定位信號線106以便以方便和可預測的方式,從殼體102延伸。現在參考圖6,所示的是在移除前蓋110的情況下的平板殼體102的局部示意透視俯視圖。如上所示,後蓋112包括相對彎曲邊緣部145,當將蓋稱合在一起時,哨合前蓋110上的協作相對彎曲邊緣部。此外,如圖6所示,信號線106電耦合到殼體102內的信號接收部件。然而,在信號線106離開殼體102前,它纏繞在應變減壓器146上。應變減壓器146包括信號線106延伸貫穿的圓形通道。應變減壓器146結構上構造成吸收從殼體102外施加到信號線106上的任何張力以及減小在殼體內的信號線的移動。用這種方式,即使當天線系統100的用戶強行調整時,信號線也可以保持電耦合到信號接收部件。此外,在信號線106通過應變減壓器146後,它通過在壁內形成的孔離開殼體102,沿著槽136向下延伸。更具體地說,後蓋112的內部包括壁部147和在壁部147中形成的半圓形孔部148。前蓋110的未示出內部包括匹配壁部和與壁部147和孔部148對應放置的半圓形孔部。當前後蓋110和112耦合在一起時,壁部嚙合以及半圓形孔部形成信號線106可以穿過的孔。現在參考圖7和8,所示的是天線系統100的另一方面,特別地,可移除架子104。圖7是可移除架子104的示意透視側視圖,以及圖8是可移除架子104的示意透視端視圖。通常,可移除架子104結構上可構造成放在平面上並相對於該平面,以基本上垂直的方式保持平板殼體102。更詳細地說,架子104包括矩形基座200,具有構造成放在平面上的兩個共面細長部。基座200進一步包括兩個弧形部,分別位於並連接細長部的相對端。架子104包括支架202和支架204,分別位於基座200的弧形部的頂點。支架202和204包括間隔開的元件,結構上構造成與殼體102的前後蓋110和112嚙合,以便當殼體位於支架元件之間的空間中時,位於基本上垂直於基座200所處的表面的平面中。此外,支架202和204的元件間的空間僅稍微大於殼體102的寬度116,以便元件可操作以可釋放地固定殼體。此夕卜,支架202包括電纜槽206以及支架204包括電纜槽208。當殼體102優選地位於架子104中時,後蓋112上的槽口 122將與電纜槽206對齊,以及槽口 124將與電纜槽208對齊。架子104進一步包括連接支架202和204並且當通過支架嚙合時,可操作以進一步支撐殼體102的支柱210。更具體地說,支柱210結構上構造成嚙合殼體102的後蓋112。支柱210包括一對凸定位器212,凸定位器212結構上構造成當殼體102擱於支架202和204中時,與後蓋112上的凹定位器121 (圖3)配合。凸定位器208可操作以將殼體102定位在可移除架子104內,以便電纜槽206與槽口 122對齊和以及電纜槽208與槽口 124對齊,以及防止殼體相對於架子移動。可移除架子104進一步包括電纜通道214,從電纜槽206沿著基座200的弧形部向下延伸,以及電纜通道216,從電纜槽208沿著相對的弧形部向下延伸。電纜通道的寬度僅稍微大於信號線106的直徑,以便當位於通道的任何一個中時,可以可釋放地固定信號線。在所示的例子中,電纜通道214和216分別包括保持器,諸如齒218,以便當位於通道的一個中時,進一步固定信號線106。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可移除架子104是由商業上可獲得的、耐用塑料形成的單片、模塑的部件,但可選地,可以由另外的材料形成。現在參考圖9,所示的是在一個用戶結構中的天線系統100。 更詳細地說,圖9是位於架子104中的殼體102的示意後視圖。如圖9所示,當殼體102擱在架子104中時,支架202和204可釋放地嚙合前後蓋110和112以及支柱210嚙合後蓋112。此外,凸定位器212 (圖8)嚙合凹定位器121 (圖3),以便將後蓋112上的槽口 122與架子104上的電纜槽206以及槽口 124與電纜槽208對齊。因為架子104的材料屬性,當引入殼體102時,支柱210可以稍微偏斜。當適當地放置殼體102時,凸定位器212卡入凹定位器121中,向用戶提供觸覺反饋。定位器121和212以將兩者機械地耦合在一起的方式,將殼體102固定和保持在架子104中。在圖9所示的用戶結構中,信號線106延伸通過電纜管理槽136,通過槽口 122和電纜槽206,以及延伸通過電纜通道214,其中,由它齒218保持在適當的位置。此外,用戶可以選擇天線系統100的不同用戶結構,其中,信號線以不同的方式從殼體102延伸。例如,如圖9中的虛線所示,可以將信號線106放置成延伸通過電纜管理槽136,通過槽口 124和電纜槽208,以及延伸通過電纜通道216。另外,也如圖9中的虛線所示,可以將信號線106構造成延伸通過槽136並從殼體102的任一側出來,而不通過架子104上的任一電纜通道。該後一用戶結構也在圖I中示出。用這種方式,天線系統100的用戶對信號線106從殼體102延伸的方式有控制。即,用戶可以基於天線系統100操作的環境,為信號線106選擇多個預定路徑的任何一個。例如,如果用戶從架子104移除殼體102,並且使用後蓋112上的槽120,將殼體掛在壁上,則可以使用槽136以及齒142和144將信號線106放置成沿底部邊緣部在任何點延伸遠離殼體。或者,如果用戶將殼體102掛在壁上,或將殼體放置在架子中,信號線106可以在與槽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中,從槽136的另一端延伸,由此似乎從相對的殼體邊緣115的任一側離開殼體。或者,如果用戶將殼體102放在架子104中,並且將架子擱在電視附近的表面上,則可以使用電纜通道214和216的任何一個將信號線106放置成在大致垂直於平板殼體102的側面的方向中,延伸遠離殼體102。而且,只要在電纜通道214或216的一個中固定信號線106,即使在擱置架子的表面上四處移動架子時,信號線106相對於殼體102也能保持在大約相同的位置中。在示例性實施例中,用戶可以以下述方式配置天線系統100。初始地,用戶必須決定實現天線系統100的許多用戶結構的哪一種。例如,用戶可以以與圖9中所示的方式構造天線系統。首先,通過使可移除架子104與殼體102分離,用戶可以在槽136中定位信號線106離開殼體102的點。然後,用戶可以將信號線106插入槽136中,以便通過齒142和144固定它,並沿底部邊緣部114延伸到槽口 122。接著,用戶可以彎曲信號線大致90度,以便通過槽口 122並以基本上垂直的方式從後蓋112延伸。通過擱在表面上的架子104,然後,用戶可以將殼體102放在支架202和204中,並且優選地將殼體放在架子內。特別地,將殼體102優選地放在架子104內包括使架子104上的凸定位器212與後蓋112上的凹定位器121配合,以及使信號線106向下通過支架202中的電纜槽206。一旦殼體102被放置於架子內,可以將信號線106插入電纜通道214中並在此由齒218固定。最後,用戶可以將同軸耦合器108連接到與電視接收機耦合的同軸傳輸線。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示例性實施例,但就上述公開內容,可以預期寬範圍改進、改變和替代,並且在一些實例中,在不相應地使用其他特徵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本公開內容的一些特徵。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公開內容的天線系統的部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尺 邊的圓形、方形或其他形狀。應理解到,在不背離本公開內容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在上文中做出如此改變。因此,寬泛地並且以與本公開內容的範圍一致的方式解釋所附權利要求是適當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天線,用於通過信號接收部件接收傳輸的信號,所述天線包括 信號線,電耦合到信號接收部件;以及 殼體,布置在所述信號接收部件周圍並且與所述信號線牢固連接,所述殼體包括 第一殼體部,形成所述殼體的第一側,所述第一殼體部包括 第一和第二相對的邊緣部;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對的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第三邊緣部;以及 從所述第三邊緣部突出的多個間隔開的齒; 第二殼體部,形成所述殼體的第二側,所述第二殼體部包括 第四和第五相對的邊緣部;以及 在所述第四和第五相對的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第六邊緣部,所述第六邊緣部包括與所述第四邊緣部相鄰的第一槽口以及與所述第五邊緣部相鄰的第二槽口; 其中,所述第一殼體部構造成耦合到所述第二殼體部,從而使得所述第一和第四邊緣部嚙合以便形成第一殼體邊緣部、所述第二和第五邊緣部嚙合以便形成第二殼體邊緣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殼體部在它們之間形成空腔,所述信號接收部件布置在所述空腔內,並且,所述第三和第六邊緣部協同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殼體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細長槽,所述槽構造成容納所述信號線,所述多個間隔開的齒延伸到所述槽中,並且構造成將所述信號線可釋放地固定在所述槽中,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槽口與所述槽連通以便允許所述信號線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槽口中的一個離開所述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天線, 其中,所述第一殼體部包括與所述第三邊緣部相鄰的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包括第一孔部; 其中,所述第二殼體部包括與所述第六邊緣部相鄰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包括第二孔部;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殼體部進一步構造成耦合到所述第二殼體部,從而使得所述第一壁部嚙合所述第二壁部並且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形成與所述槽連通的孔,所述信號線延伸通過所述孔並進入所述槽中。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天線,其中,所述殼體包括在所述空腔內部的應變減壓器,所述應變減壓器結構上構造成減少所述信號線在所述空腔內的移動。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天線,其中,所述殼體包括構造成與懸掛設備嚙合的懸掛槽。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天線, 包括可移除架子,所述可移除架子具有第一和第二細長通道,所述第一和第二細長通道結構上構造成在其中可釋放地固定所述信號線; 其中,所述可移除架子構造成容納所述殼體,從而使得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一細長通道對齊以及所述第二槽口與所述第二細長通道對齊,以便允許所述信號線延伸通過所述槽,以及通過所述第一槽口並延伸通過所述第一細長通道或者通過所述第二槽口並延伸通過所述第二細長通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 其中,所述殼體包括與所述第六邊緣部相鄰的第一組定位器; 其中,所述可移除架子包括構造成與所述第一組定位器嚙合的第二組定位器;以及其中,所述可移除架子進一步構造成容納所述殼體,從而使得所述第一組定位器嚙合所述第二組定位器,以便將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一細長通道對齊、將所述第二槽口與所述第二細長通道對齊以及減少所述殼體相對於所述架子的移動。
7.一種天線系統,包括 殼體,其中具有信號接收部件,所述殼體包括 前表面部; 後表面部,與所述前表面部分開以便在其之間形成空腔,所述信號接收部件布置在所述空腔內; 邊緣部,在所述前表面部和所述後表面部之間延伸,所述邊緣部具有第一端和相對的第二端並且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間延伸的槽; 其中,所述後表面部包括與所述槽連通的第一槽口 ; 信號線,電耦合到布置在所述空腔內的所述信號接收部件,所述信號線延伸通過在所述槽內在所述邊緣部中形成的孔;以及 架子,結構上構造成容納所述殼體,所述架子包括 第一支架,結構上構造成可釋放地容納所述殼體;以及 第一細長通道,延伸遠離所述第一支架並且結構上構造成在其中容納所述信號線;其中,所述架子可操作以容納所述殼體,從而使得所述後表面部上的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一細長通道對齊以便允許所述信號線延伸通過所述槽、通過所述第一槽口並且延伸通過所述第一細長通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 其中,所述後表面部包括與所述槽連通的第二槽口 ; 其中,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邊緣部的所述第一端相鄰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槽口與所述邊緣部的所述第二端相鄰; 其中,所述架子包括構造成可釋放地容納所述殼體的第二支架; 其中,所述架子包括延伸遠離所述第二支架並且結構上構造成在其中容納所述信號線的第二細長通道;以及 其中,所述架子可進一步操作以容納所述殼體,從而使得所述後表面部上的所述第二槽口與所述第二細長通道對齊以便允許所述信號線延伸通過所述槽、通過所述第二槽口並且延伸通過所述第二細長通道。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 其中,所述殼體包括第一組定位器; 其中,所述架子包括構造成嚙合所述第一組定位器的第二組定位器;以及其中,所述架子可進一步操作以容納所述殼體,從而使得所述第一組定位器嚙合所述第二組定位器以便將所述第一槽口與所述第一細長通道對齊以及減少所述殼體相對於所述架子的移動。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其中,所述殼體包括在所述空腔內的應變減壓器,所述應變減壓器結構上構造成防止所述信號線在所述空腔內的移動。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細長通道包括構造成進一步將所述信號線可釋放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細長通道內的保持器。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其中,所述架子進一步構造成以垂直於所述架子所擱置的表面的方式定位所述殼體。
13.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其中,所述殼體包括構造成與懸掛設備嚙合的懸掛槽。
14.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細長通道構造成定位所述信號線,從而使得所述信號線以大致垂直的方式延伸遠離所述殼體的所述後表面部。
15.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其中,所述架子可操作以容納所述殼體,從而使得允許所述信號線延伸通過所述槽、並且以大致平行於所述前後表面部的方式延伸遠離所述殼體而不通過在所述架子上的所述第一細長通道。
16.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系統,其中,所述殼體包括從所述前後表面部中的至少一個突出到所述槽中的多個齒,其中,所述多個齒構造成將所述信號線可釋放地固定在所述槽內。
17.一種使用天線系統的方法,包括 定位從天線殼體的邊緣部延伸的信號線,所述信號線電耦合到布置在所述天線殼體內的信號接收部件; 沿所述天線殼體的所述邊緣部將所述信號線插入槽中,所述邊緣部包括突出到所述槽內以便在所述槽內可釋放地固定所述信號線的多個齒; 使所述信號線通過所述天線殼體中的槽口,所述槽口從所述槽大致垂直地延伸; 將所述天線殼體可釋放地固定到架子;以及 將所述信號線插入在所述架子上的細長通道中,以便所述信號線延伸遠離所述天線殼體,所述細長通道構造成可釋放地固定所述信號線。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天線殼體可釋放地固定到所述架子包括將所述天線殼體插入結構上構造成可釋放地容納所述殼體的一對支架中。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天線殼體可釋放地固定到所述架子包括將所述天線殼體定位在所述架子內以便將所述槽口與所述細長通道對齊。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位所述天線殼體包括將所述天線殼體上的第一對定位器與所述架子上的第二對定位器嚙合。
21.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信號線插入所述細長通道中包括通過與所述細長通道關聯的保持器,可釋放地固定所述信號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可配置天線系統和方法。一種天線,用於通過信號接收部件接收傳輸的信號,包括在信號接收部件周圍布置的殼體。殼體包括第一殼體部,形成殼體的第一側,第一殼體部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對的邊緣部;在第一和第二相對的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第三邊緣部;以及第二殼體部,形成殼體的第二側,第二殼體部包括第四和第五相對的邊緣部;以及在第四和第五相對的邊緣部之間延伸的第六邊緣部,其中,第一殼體部構造成與第二殼體部耦合,從而使得第一和第四邊緣部嚙合、第二和第五邊緣部嚙合、以及第三和第六邊緣部協同形成構造成容納信號線的細長槽。
文檔編號H01Q1/42GK102751571SQ20111019924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1日
發明者林萬隆, 林文泰, 王偉達 申請人:唐德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