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6:04:04 1
專利名稱:一種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能源及潤滑系統的介質的汙染檢測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液壓 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故障大約有70%是由於油液汙染引起的,而固體顆粒物是 液壓和潤滑系統中最普遍、危害作用最大的汙染物,因此,對油液中的固體顆粒物的檢測是 非常有必要的。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 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所述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點是,所 述顆粒度檢測系統包括管道、用於控制管道內油液的流通速度的流量控制模塊、光學粒子 監測儀和主控模塊,其中,所述管道的一端連接儲油裝置,該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流量控 制模塊與光學粒子監測儀連通,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與主控模塊通訊連接。[0005]優選的是,所述流量控制模塊為流量閥,所述儲油裝置為在線液壓系統及潤滑系 統的油液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通過單向閥連接所述油液管道的測點,該管道的另一端通 過流量閥與光學粒子監測儀連通,形成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0006]優選的是,所述流量控制模塊包括與主控模塊通訊連接的伺服電機,以及由伺服 電機驅動的齒輪泵,所述儲油裝置為離線的取樣裝置,所述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取樣裝置, 該管道的另一端順次地經所述由伺服電機驅動的齒輪泵和過濾器與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 連通,形成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0007]優選的是,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流量控制模塊包 括流量閥、與主控模塊通訊連接的伺服電機和由伺服電機驅動的齒輪泵,所述儲油裝置包 括在線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油液管道和離線的取樣裝置,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梭 閥;[0008]所述第一管道、流量閥、梭閥、第三管道和光學粒子監測儀形成在線顆粒度檢測通 路;所述第二管道、齒輪泵、過濾器、梭閥、第三管道和光學粒子監測儀形成離線顆粒度檢測 通路;其中,[0009]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通過單向閥連接所述油液管道的測點,該第一管道的另一端 通過流量閥連接所述梭閥的第一輸入口;[0010]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取樣裝置,該第二管道的另一端順次地經所述由伺 服電機驅動的齒輪泵和過濾器連接所述梭閥的第二輸入口;並且,[0011]所述梭閥的輸出口通過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光學監測儀連通。[0012]優選的是,所述過濾器為碟片式濾油器,其過濾精度為400um。[0013]優選的是,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用於檢測所述伺服電機的工作電流的且與所述主控模塊通訊連接的檢測模塊,當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伺服電機的工作電流超過設定值且流量下降時,表示過濾器堵塞,所述主控模塊控制伺服電機停止運轉;並且,所述伺服電機與主控模塊通過CANOPEN通訊總線連接。優選的是,所述單向閥為插裝式單向閥,所述流量閥為插裝式流量閥,所述梭閥為插裝式梭閥。優選的是,所述管道、流量控制模塊、光學粒子監測儀和主控模塊均集成在一塊通油板上。優選的是,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觸摸顯示屏,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和主控模塊分別與所述觸摸顯示屏通訊連接;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微型印表機,所述微型印表機通過RS-232接口與所述觸摸顯示屏通訊連接。優選的是,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的供電電壓為DC24V ;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與主控模塊通過CANOPEN通訊總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應用所述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檢測油液中的油液顆粒的含量,不僅可以提高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可靠性和延長該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壽命,而且還可以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生產效率。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同時包括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和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圖2示出了圖1所示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的信號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所述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包括管道、用於控制管道內油液的流通速度的流量控制模塊、光學粒子監測儀7和主控模塊100。其中,所述管道的一端連接儲油裝置,該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流量控制模塊與光學粒子監測儀7連通,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7與主控模塊100通訊連接。所述管道、流量控制模塊、光學粒子監測儀7和主控模塊100均集成在一塊通油板上,使整個顆粒度檢測系統具有高集成度、結構小巧、穩定的優點。當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僅包括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時,具體模塊構成如下:所述流量控制模塊為流量閥2,所述儲油裝置為在線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油液管道14,所述管道的一端通過單向閥I連接所述油液管道14的測點,該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流量閥2與光學粒子監測儀7連通,以形成所述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具體地:通過單向閥I與測點連接產生2wpa的背壓後,通過流量閥2 (預置手動流量閥)控制通過光學粒子監測儀7的油液流量為200ml,即時得到以國際標準IS04066為標準的監測結果。當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僅包括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時,具體模塊構成如下:所述流量控制模塊包括與主控模塊100通訊連接的伺服電機6,以及由伺服電機6驅動的齒輪泵5,所述伺服電機6為離線動力模塊,所述儲油裝置為離線的取樣裝置15,所述管道的一 端連接所述取樣裝置15,該管道的另一端順次地經所述由伺服電機6驅動的齒輪泵5和過 濾器4與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7連通,以形成所述的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具體地,管路與 取樣裝置15相連後,通過控制伺服電機6的轉速使齒輪泵5達到最佳流量,以使檢測結果 的精度最高。在取樣前端設置的所述過濾器4,對管道內的油液進行預處理,從而在不影響 正常的檢測結果的同時起到保護儀表的作用。這裡,使用梭閥3控制油液的選向,機械控制 簡單可靠。[0025]當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同時包括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和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時, 具體模塊構成如圖1所示,信號連接關係如圖2所示: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 12和第三管道13,所述流量控制模塊包括流量閥2、與主控模塊100通訊連接的伺服電機6 和由伺服電機6驅動的齒輪泵5,所述儲油裝置包括在線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油液管道 14和離線的取樣裝置15,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梭閥3,所述梭閥3為對介質進行在線 及離線分配的模塊。所述第一管道11、流量閥2、梭閥3、第三管道13和光學粒子監測儀7 形成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所述第二管道12、齒輪泵5、過濾器4、梭閥3、第三管道13和光 學粒子監測儀7形成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其中:[0026]所述第一管道11的一端通過單向閥I連接所述油液管道14的測點,該第一管道 11的另一端通過流量閥2連接所述梭閥3的第一輸入口。所述第二管道12的一端連接所 述取樣裝置15,該第二管道12的另一端順次地經所述由伺服電機6驅動的齒輪泵5和過濾 器4連接所述梭閥3的第二輸入口 ;並且,所述梭閥3的輸出口通過所述第三管道13和所 述光學監測儀連通。[0027]特別地,所述過濾器4為碟片式濾油器,其過濾精度為400um。上述提到的閥件中, 單向閥I優選為插裝式單向閥1,所述流量閥2優選為插裝式流量閥2,所述梭閥3優選為 插裝式梭閥3。[0028]並且,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用於檢測所述伺服電機6的工作電流的且與所 述主控模塊100通訊連接的檢測模塊10,當所述檢測模塊10檢測到伺服電機6的工作電 流超過設定值(該設定值為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採用的值)且流量下降時,表示過濾器4堵 塞,所述主控模塊100控制伺服電機6停止運轉。[0029]所述伺服電機6與主控模塊100通過CANOPEN通訊總線連接;所述光學粒子監測 儀7與主控模塊100也通過CANOPEN通訊總線連接,通訊先進穩定,具有較高的可靠性。[0030]另外,為了便於檢測結果的顯示和操控的方便,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觸摸 顯示屏8,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7和主控模塊100分別與所述觸摸顯示屏8通訊連接。同 時,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微型印表機9,所述微型印表機9通過RS-232接口與所述觸 摸顯示屏8通訊連接,以便將檢測分析結果列印出來進行分析和留檔。[0031]值得說明的是,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的供電電壓為DC24V,即系統內所有用電模塊 的電源統一為直流24V,接線簡潔。由於工作人員常常需要攜帶本系統進行野外作業,因此 使用400wh的電池,能保護系統正常工作4小時,實用性強。[0032]另外,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7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為現有技術,在本文中不再贅述。[0033]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除了上述核心模塊外,還包括箱體、接頭和副件、面板、安裝 板、電源等模塊,該系統通過油管連接儲油裝置,將油液引入系統,從而通過上述各模塊完成油液汙染程度的檢測、保存數據和即時通訊。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包括管道、用於控制管道內油液的流通速度的流量控制模塊、光學粒子監測儀和主控模塊,其中,所述管道的一端連接儲油裝置,該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流量控制模塊與光學粒子監測儀連通,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與主控模塊通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流量控制模塊為流量閥,所述儲油裝置為在線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油液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通過單向閥連接所述油液管道的測點,該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流量閥與光學粒子監測儀連通,形成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流量控制模塊包括與主控模塊通訊連接的伺服電機,以及由伺服電機驅動的齒輪泵, 所述儲油裝置為離線的取樣裝置,所述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取樣裝置,該管道的另一端順次地經所述由伺服電機驅動的齒輪泵和過濾器與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連通,形成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流量控制模塊包括流量閥、與主控模塊通訊連接的伺服電機和由伺服電機驅動的齒輪泵,所述儲油裝置包括在線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油液管道和離線的取樣裝置,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梭閥;所述第一管道、流量閥、梭閥、第三管道和光學粒子監測儀形成在線顆粒度檢測通路; 所述第二管道、齒輪泵、過濾器、梭閥、第三管道和光學粒子監測儀形成離線顆粒度檢測通路;其中,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通過單向閥連接所述油液管道的測點,該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流量閥連接所述梭閥的第一輸入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取樣裝置,該第二管道的另一端順次地經所述由伺服電機驅動的齒輪泵和過濾器連接所述梭閥的第二輸入口 ;並且,所述梭閥的輸出口通過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光學監測儀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器為碟片式濾油器,其過濾精度為400um。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用於檢測所述伺服電機的工作電流的且與所述主控模塊通訊連接的檢測模塊,當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伺服電機的工作電流超過設定值且流量下降時,表示過濾器堵塞,所述主控模塊控制伺服電機停止運轉;並且,所述伺服電機與主控模塊通過CANOPEN通訊總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單向閥為插裝式單向閥,所述流量閥為插裝式流量閥,所述梭閥為插裝式梭閥。
8.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道、流量控制模塊、光學粒子監測儀和主控模塊均集成在 一塊通油板上。
9.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觸摸顯示屏,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和主控模塊分別與所述觸摸顯示屏通訊連接;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還包括微型印表機,所述微型印表機通過RS-232接口與所述觸摸顯示屏通訊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顆粒度檢測系統的供電電壓為DC24V ;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與主控模塊通過CANOPEN通訊總線連接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其包括管道、用於控制管道內油液的流通速度的流量控制模塊、光學粒子監測儀和主控模塊,其中,所述管道的一端連接儲油裝置,該管道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流量控制模塊與光學粒子監測儀連通,所述光學粒子監測儀與主控模塊通訊連接。應用所述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介質顆粒度檢測系統檢測油液中的油液顆粒的含量,不僅可以提高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可靠性和延長該液壓系統及潤滑系統的壽命,而且還可以降低事故發生率,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G01N15/06GK202974808SQ2012206056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6日
發明者肖敏, 範新秀 申請人:北京博納啟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