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媒體終端及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9:07:39 5
專利名稱:一種媒體終端及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存儲技術,特別涉及數據同步技術,具體地講是一種媒體 終端及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媒體傳輸協議(MTP, Media Transfer Protocol)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項 數據同步技術。當用戶將支持MTP協議的媒體終端與安裝有視窗多媒體播放器 軟體(麗P, Windows Media Player)的計算機連接時,用戶可通過WMP軟體, 將計算機與媒體終端的物理存儲設備的同步方式設置為自動同步或手動同步。 如果用戶設置的同步方式為自動同步,則計算機與媒體終端執行雙向的自動同 步,即將媒體終端物理存儲設備文件自動同步到計算機以及將計算機文件自動 同步至媒體終端的物理存儲設備。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媒體終端文件被自動同步至計算機的流程,其 中,媒體終端將物理存儲設備中文件的永久唯一對象標識符(PUOID, Persistent Unique Object Identifier)發送給計算機,媒體終端再將物理存儲設備中與 PUOID對應的文件發送給計算機,使物理存儲設備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將具有兩個 以上的物理存儲設備的媒體終端的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時,計算機將PUOID 讀取命令發送給媒體終端後,媒體終端無法判斷計算機需要讀取哪個物理存儲 設備的文件PU0ID,因而媒體終端會將所有物理存儲設備文件的PUOID上報至計 算機,使未設置為自動同步的物理存儲設備文件也被自動同步至計算機,甚至 會產生將某個物理存儲設備文件在計算機中重複備份的數據同步錯誤。發明內容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於提供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方法,將媒體終端的兩 個以上物理存儲設備中被指定的物理存儲設備的文件同步至計算機。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媒體終端,將媒體終端的兩個以上 物理存儲設備中被指定的物理存儲設備的文件同步至計算機。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系統,將媒體 終端的兩個以上物理存儲設備中被指定的物理存儲設備的文件同步與外部計算 機進行數據同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方法,媒 體終端具有兩個以上的物理存儲設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外部計算機 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信息;根據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 標識;根據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查詢與存儲設備標識 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獲取目的存儲設備的同步記錄信息;根據同步記錄信息 將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的數據與外部計算機進行數據同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媒體終端,媒體終端具有兩 個以上的存儲設備;該媒體終端還包括數據同步信息接收單元,用於接收外 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信息;存儲設備標識提取單元, 用於根據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目的存儲設備査詢單元,根據提取 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查詢與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目的存儲 設備;同步信息記錄單元,用於記錄存儲設備對應的同步記錄信息;同步記錄 信息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目的存儲設備的同步記錄信息;數據同步處理單元, 用於根據同步記錄信息將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的數據發送至外部計算機,以完 成數據同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用於媒體終端數據同步的系 統,該系統包括外部計算機和媒體終端;外部計算機通過通訊接口與媒體終端連接;媒體終端具有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數據同步信息接收單元,用於接收 外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信息;存儲設備標識提取單 元,用於根據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目的存儲設備査詢單元,根據 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査詢與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目的 存儲設備;同步信息記錄單元,用於記錄存儲設備對應的同步記錄信息;同步 記錄信息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目的存儲設備的同步記錄信息;數據同步處理單 元,用於根據同步記錄信息將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的數據發送至外部計算機; 外部計算機包括數據同步命令發送單元,用於發送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 據同步命令至媒體終端;數據文件同步單元,用於接收媒體終端傳送的數據文 件並根據數據文件進行數據同步。本發明實施例將具有兩個以上的物理存儲設備的媒體終端的文件自動同步 至計算機,避免了媒體終端將未設置為自動同步的物理存儲設備文件同步至計 算機,以及能夠避免將某個物理存儲設備文件在計算機中重複備份而產生的數 據同步錯誤。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中媒體終端文件同步到計算機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媒體終端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實施例2媒體終端數據同步至計算機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3媒體終端數據同步系統中外部計算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5A是本發明實施例4媒體終端數據同步系統中外部計算機結構示意圖; 圖5B是本發明實施例4媒體終端數據同步系統中媒體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媒體終端文件同步至計算機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 方式和附圖,對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發明實施例 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實施例,但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具有兩個以上物理存儲設備(圖2未示)的媒體終端210的結構,其中媒體終端210包括數據同歩信息接收單元211,用於接收外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信息;存儲設備標 識提取單元212,用於根據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目的存儲設備査詢 單元213,根據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査詢與存儲設備標 識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同步信息記錄單元214用於記錄各個存儲設備對應的 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同步記錄信息獲取單元215,用於從同步信息記錄單元 216中獲取目的存儲設備對應的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數據同步處理單元216, 用於根據目的存儲設備的己同步數據記錄信息,獲取目的存儲設備的未同步數 據,將目的存儲設備的未同步數據與外部計算機進行數據自動同步;同步記錄 信息更新單元217,用於更新同步信息記錄單元214中目的存儲設備對應的已同 步數據記錄信息。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於,該具有兩個以上的物理存儲設備的媒體終端 210,能夠將計算機指定的物理存儲設備的未同步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避免 將未設置為自動同步的存儲設備文件同步至計算機,以及將某個物理存儲設備 文件在計算機中重複備份而產生數據同步錯誤。實施例2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媒體終端數據同步流程,其中包括 步驟310,媒體終端接收外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f曰息;步驟311,媒體終端根據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步驟312,媒體終端根據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查詢與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步驟313,媒體終端獲取目的存儲設備中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步驟314,媒體終端根據已同步文件記錄信息,獲取目的存儲設備中未同步 數據,並將目的存儲設備中未同步數據與外部計算進行數據自動同步。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於,該具有兩個以上的物理存儲設備的媒體終端, 能夠將計算機指定的物理存儲設備的未同步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避免將未 設置為自動同步的存儲設備文件同步至計算機,以及將某個物理存儲設備文件 在計算機中重複備份而產生數據同步錯誤。實施例3本實施例中,媒體終端數據同步系統包括外部計算機400和媒體終端。外 部計算機400與媒體終端通過USB模塊連接。如圖4所示,為外部計算機400 的結構,該外部計算機400包括數據同步命令發送單元401,用於將包含有存 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命令發送給媒體終端410;數據文件接收同步單元402, 用於接收媒體終端傳410傳送的數據文件並根據數據文件進行數據同步。本實施例中媒體終端的結構與實施例1中媒體終端210結構相同,媒體終 端具有兩個以上物理存儲設備,該媒體終端包括數據同步信息接收單元,用 於接收外部計算機400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信息;存儲設備 標識提取單元,用於根據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目的存儲設備查詢 單元,根據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查詢與存儲設備標識 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同步信息記錄單元用於記錄各個存儲設備對應的已同步 數據記錄信息;同步記錄信息獲取單元,用於從同步信息記錄單元中獲取目的 存儲設備對應的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數據同步處理單元,用於根據目的存儲 設備對應的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獲取目的存儲設備的未同步數據,將目的存 儲設備的未同步數據與外部計算機進行數據自動同步;同步記錄信息更新單元 217,用於更新同步信息記錄單元中目的存儲設備對應的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於,該具有兩個以上的物理存儲設備的媒體終端能夠將計算機410指定的物理存儲設備的未同步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避免將 未設置為自動同步的存儲設備文件同步至計算機,以及將某個物理存儲設備文 件在計算機中重複備份而產生數據同步錯誤。實施例4本實施例中,媒體終端數據同步系統包括外部計算機500和手機510。 如圖5A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3中外部計算機500的結構,該計算機500 包括PUOID讀取單元501,用於向手機510發送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PUOID 讀取命令;PUOID接收單元502,用於接收由手機510發送的PUOID;讀取命令 單元503,用於根據接收的PUOID生成含有PUOID的Get Object命令並將Get Object命令發送給手機510;文件接收單元504,用於接收由手機510發送的文 件。如圖5B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3中手機510的結構,該手機510支持MTP 協議,手機510包括RAM存儲器511和SD卡512,用於存儲文件以及記錄關聯 標識碼(Relation ID)的麗P. INFO文件夾;數據同步信息接收單元513,用於 接收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Storage ID)的PUOID讀取命令;存儲設備標識提 取單元514,用於提取PUOID讀取命令包含的存儲設備標識;目的存儲設備查詢 單元515,用於根據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查詢與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RAM存儲器 511或SD卡512; PUOID獲取單元516,用於從PUOID記錄單元519中獲取RAM 存儲器511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或SD卡512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PUOID 發送單元517,用於將大於RAM存儲器511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或大於SD 卡512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的PUOID發送給計算機500;文件傳送單元518, 用於接收Get Object命令,查找Get Object命令中PUOID對應的文件並發送 給計算機500; PUOID記錄單元519,用於記錄RAM存儲器511已同步文件PUOID 最大值和SD卡512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PUOID更新單元520,用於更新 同步信息記錄單元518中RAM存儲器511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或SD卡512 己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手機510與計算機500通過USB模塊連接。如圖6所示,為本實施例中RAM存儲器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的流程,當 手機510中有文件生成時,手機510記錄文件的PUOID、存儲地址(數據在RAM 存儲器和SD卡上的存儲路徑)和文件名,手機510可以通過記錄的存儲地址判 斷文件的存儲區域為RAM存儲器511或SD卡512。其中,圖6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601,計算機500讀取RAM存儲器511中記錄的關係標識符(Relation ID , Relation Identifier)。將計算機500與手機510通過MTP連接,通過麗P軟體,計算機500與RAM 存儲器511自動同步,計算機500在RAM存儲器511中查找WMP. INFO文件夾並 讀取WMP. INFO文件夾中記錄的Relation ID。計算機500判斷讀取的Relation ID與計算機500中已存儲的Relation ID 是否一致。如果計算機500判斷讀取的Relation ID與計算機500中已存儲的Relation ID—致,則表示計算機500與RAM存儲器511已進行過數據同步,計算機500 則不再下發Relation ID至手機510。如果計算機500判斷讀取的Relation ID與計算機500中已存儲的Relation ID不一致,則表示計算機500與RAM存儲器511未進行過數據同步,計算機500 生成並存儲新Relation ID,將新RelationID發送給手機510,手機510將接 收的Relation ID記錄在RAM存儲器511的麗P. INFO文件中,以替換麗P. INFO 文件中已存儲的RelationID。如果計算機500在MM存儲器511中沒有查找到麗P. INFO文件夾,則表示 RAM存儲器511尚未與任何一臺計算機進行過數據同步,計算機500生成並存儲 新Relation ID,將新Relation ID發送給手機510,手機510在手機RAM存儲 器511中建立WMP. IMFO文件夾,將接收的Relation ID存儲在麗P. IMFO文件 夾中。本實施例中,計算機500的判斷結果為讀取的Relation ID與存儲的 Relation ID不一致,則計算機500沒有與RAM存儲器511進行過數據同步。步驟S602,計算機500生成並存儲新Relation ID,將新Relation ID發送 給手機510。手機510將接收的新RelationID存儲在RAM存儲器511的WMP. INFO文件 中,並將RAM存儲器511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設置為零。步驟S603,計算機500讀取手機510的存儲設備標識符(Storage ID)。 步驟S604,手機510將RAM存儲器511的存儲設備ID (Storage ID)發送至 計算機500。手機510的存儲設備ID發送單元(圖5B未示)將RAM存儲器511的存儲 設備ID "0"通過USB模塊發送至計算機500;計算機500的存儲設備標識符存 儲單元(圖5A未示)用於存儲手機存儲器511存儲設備ID "0"。計算機500的文件顯示模塊(圖5A未示),從存儲設備標識符存儲單元中, 讀取RAM存儲器511的存儲設備ID"0",在計算機500的顯示單元(圖5A未示) 中顯示與RAM存儲器511的對應的媒體庫。計算機500的文件信息顯示單元(圖 5A未示)讀取RAM存儲器511中文件的文件信息(例如歌曲文件的專輯名稱、 歌手姓名、文件類型等信息)並將讀取的文件信息顯示在媒體庫中。本實施例中存儲設備ID "0"表示RAM存儲器511,存儲設備ID "1"表示 SD卡512,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本實施例中列舉的存儲設備ID進行變化。步驟S605,計算機500將包含有存儲設備ID "0"的PUOID讀取命令發送 給手機510。計算機500從存儲設備標識符存儲單元中讀取RAM存儲器的存儲設備ID "0",將包含有存儲設備ID "0"的PUOID讀取命令發送給手機510,要求手 機510上報RAM存儲器511未同步文件的PUOID。步驟S606,手機510將RAM存儲器511未同步文件的PUOID發送給計算機500。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手機中文件的PUOID是遞增。手機510根據記錄的 文件存儲地址,查找RAM存儲器511所有文件的PUOID,手機510將大於RAM存儲器511己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0"的所有文件的PUOID都發送至計算機 500。步驟508,手機510根據發送的PUOID更新手機510記錄的R雄存儲器511 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步驟S607,計算機500將Get Object命令發送給手機510。手機510將Get Object命令中PUOID所對應的文件發送給計算機500,使RAM存儲器文件自動 同步至計算機500,完成數據自動同步。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圖6所示方法,將手機510中SD卡512 的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計算機500讀取SD卡512中記錄的Relation ID; 如果計算機500的判斷結果為讀取的Relation ID與存儲的Relation ID—致, 則計算機500則不再下發Relation ID。計算機將Storage ID讀取命令發送給手機510,手機510將SD卡512的存 儲設備ID發送至計算機500。計算機500的顯示單元顯示與SD卡512的對應的 媒體庫。計算機500讀取SD卡512中文件的文件信息並將讀取的文件信息顯示 在媒體庫中。計算機500將包含有存儲設備ID "1"的PUOID讀取命令發送給手機510, 要求手機510上報SD卡512未同步文件的PUOID。手機510根據記錄的文件存 儲地址,查找SD卡512所有文件的PUOID,手機510將大於SD卡512已同步文 件PUOID最大值的所有文件的PUOID都發送至計算機500。手機510根據發送的 PUOID更新手機510記錄的SD卡512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計算機500向手機510發送Get Object命令,手機510將Get Object命 令中PUOID所對應的文件發送給計算機500,將SD卡512的文件自動同步至計 算機500,完成數據自動同步。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施例內容,對本實施例中的PUOID進行變化, 例如,通過編碼的方式,根據各存儲器中每個文件的生成時間生成編碼,將每 個文件與一個編碼唯一對應;或者,根據手機資料庫記錄的文件索引生成編碼,將文件與編碼唯一對應;或者,將文件名、文件大小及文件創建時間通過哈希編碼(hash)生成唯一編碼與文件對應。當手機與計算機進行數據同步時,手機只記錄已同步文件中的最大編碼。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於,手機510根據計算機TOOID讀取命令中的 StorageID將分別RAM存儲器510或SD卡512未同步文件PUOID上報至計算機, 避免了將未設置為自動同步的存儲設備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由於本發明實 施例中分別記錄了 RAM存儲器511和SD卡512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當 RAM存儲器511與計算機自動同步時,手機510收到計算機500下發的 RelationID後,只將RAM存儲器511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設置為零,而不會 將SD卡512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也設置為零;當SD卡512再與計算機500 自動同步時,手機510可以根據記錄的SD卡512已同步文件PUOID最大值,將 SD卡512未同步文件PUOID發送至計算機,避免了將SD卡512中己同步文件重 復再計算機中進行備份的數據同步錯誤。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 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而已, 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方法,所述的媒體終端具有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外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信息;根據所述的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根據所述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所述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查詢與所述的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獲取所述的目的存儲設備的同步記錄信息;根據所述的同步記錄信息將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的數據與外部計算機進行數據同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獲取所述的目的存儲設備的 數據同步信息是指獲取目的存儲設備中己同步數據記錄信息。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所述的數據同步信息將 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的數據與外部計算機進行數據同步是指根據所述的已同 步數據記錄信息獲取所述的目的存儲設備中未同步數據,並將未同步數據與外 部計算進行數據同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 目的存儲設備同步數據更新目的存儲設備對應的所述的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
5. —種媒體終端,所述的媒體終端具有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媒體終端還包括數據同步信息接收單元,用於接收外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 的數據同步信息;存儲設備標識提取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的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 目的存儲設備查詢單元,根據所述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 設備中查詢與所述的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同步信息記錄單元,用於記錄所述的存儲設備對應的同步記錄信息; 同步記錄信息獲取單元,用於獲取所述的目的存儲設備的所述的同步記錄"(曰息 ,數據同步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的同步記錄信息將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 的數據發送至外部計算機,以完成數據同步。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同步記錄信息獲取單 元獲取的數據同步信息為目的存儲設備中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數據同步處理單元根據所述的已同步數據記錄信息獲取所述的目的存儲設 備中未同步數據,並將未同步數據與外部計算進行數據同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同步記錄 信息更新單元,用於更新所述的同步記錄信息存儲單元記錄的與所述目的存儲 設備對應的所述的同步記錄信息。
8. —種用於媒體終端數據同步的系統,所述的系統包括外部計算機和所述 的媒體終端;所述的外部計算機通過通訊接口與所述的媒體終端連接;所述的 媒體終端具有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媒體終端還包括數據同步信息接收單元,用於接收外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 的數據同步信息;存儲設備標識提取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的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 目的存儲設備査詢單元,根據所述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查詢與所述的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同步信息記錄單元,用於記錄所述的存儲設備對應的同步記錄信息; 同步記錄信息獲取單元,用於獲取所述的目的存儲設備的所述的同步記錄{曰息;數據同步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的同步記錄信息將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的數據發送至外部計算機;所述的外部計算機包括數據同步命令發送單元,用於發送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命令至所述的媒體終端;數據文件同步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的媒體終端傳送的所述的數據文件並根 據所述的數據文件進行數據同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媒體終端及媒體終端的數據同步方法和系統,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外部計算機傳來的包含有存儲設備標識的數據同步信息;根據所述數據同步信息提取存儲設備標識;根據所述提取的存儲設備標識在兩個以上的存儲設備中查詢與存儲設備標識對應的目的存儲設備;獲取目的存儲設備的同步記錄信息;根據同步記錄信息將目的存儲設備中存儲的數據與外部計算機進行數據同步。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於,將具有兩個以上的物理存儲設備的媒體終端的文件自動同步至計算機時,避免了媒體終端將未設置為自動同步的存儲設備文件同步至計算機以及將某個存儲設備文件在計算機中重複備份而產生的數據同步錯誤。
文檔編號H04L29/06GK101404648SQ20081017427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7日
發明者魁 王 申請人:深圳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