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式直升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7:32:09 3
專利名稱:一體式直升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升降裝置,尤其是指用於垂直運載的一種一體式直升車。
背景技術:
鋼絲繩廣泛應用於提升機械中以克服重力的下墜作用,其驅動形式主要是卷揚驅動和曳引驅動。前者需要設置大型的機房和捲筒來收卷鋼絲繩,而後者則需要配置對重裝置,因此使用上不免出現一些局限性,特別是在高揚程或井道布置受限制的場合下運用受到的限制較多。隨著體積小、重量輕、動力大的永磁電機和內燃機的出現,依賴大型的固定機房來傳遞垂直運輸工具動力的方式有了改進的條件。因此,改變傳統的曳引方式來是垂直運輸機械的設計更加靈活,對垂直運輸工具的技術改進有重要的意義。對此狀況,本申請的發明人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種「防墜對滾輪」的專利申請(申請號200510035020.3,申請日2005年6月6日),該技術方案徹底改變了現有技術的局限性,在此基礎上,發明人設計出利用該技術的新型直升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適用面廣的一種一體式直升車。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一體式直升車,包括轎箱,其中所述的轎箱兩側設有對稱的、在垂直向延伸的鋼筋混凝土路基;在轎箱上方設有驅動託架,驅動託架兩側分別設有一組防墜對滾輪,兩組防墜對滾輪的輪緣分別與鋼筋混凝土路基的兩側面壓接;兩組防墜對滾輪的前、後滾輪分別通過連接軸連接,連接軸由設置在驅動託架兩側的支架活動支撐,防墜對滾輪的加力裝置通過拉杆與轎箱緩衝連接;其中的至少一條連接軸在與支架的動連接處留有水平移動的空隙;在至少一條滾輪連接軸上連接有由控制裝置控制且帶常閉式制動器的驅動裝置,控制裝置、驅動裝置固定安裝在驅動託架上;所述的轎箱設有限速裝置。
上述的一體式直升車中所述的限速裝置為兩組導向輪限速器,兩組導向輪限速器對稱的安裝在轎箱的兩側;該導向輪限速器是由滾輪、槽輪、導向輪、支承座、雙斜面鋼滑軌、契塊和拉繩組成,滾輪、導向輪分別由支承座設置在轎箱同側的上下兩端,槽輪與滾輪輪軸動連接,在槽輪的內側輪緣上設有兩個在徑向相對的棘輪爪,在棘輪爪內側的滾輪輪軸上設有兩個同步轉動的離心重塊,離心重塊的外側設有與棘輪爪相配合的突塊;雙斜面鋼滑軌固定在轎箱側面,契塊設置在雙斜面鋼滑軌的低端位置上,拉繩兩端分別與契塊固定連接後繞在糟輪和導向輪上。
上述一體式直升車中所述的兩組導向輪限速器的槽輪之間繞有連動鋼絲繩。
上述一體式直升車中所述的支承座由底座和兩條旋轉臂構成,底座與轎箱固定連接,旋轉臂中部與底座動連接,旋轉臂一端與滾輪的輪軸動連接,旋轉臂的另一端與底座彈性連接;在槽輪側的底座上設有支架,在支架上設有轉軸,在轉軸上固定有圓滾輪和偏心輪,圓滾輪與槽輪的外輪緣相接觸,偏心輪的下緣通過小滾柱與旋轉臂彈性端動連接。
上述的一體式直升車中所述的轎箱上方兩側設有常開式防墜板,該常開式防墜板由兩側的防墜板、兩端分別與防墜板和轎箱側立柱鉸接的兩條平行張力斜撐杆、設置在兩邊防墜板上部的L型頂杆組成,在L型頂杆上部設有觸發輪,觸發輪與設置在拉杆下端上的斜面塊相接觸;在兩邊的L型頂杆之間設有兩條同步連動杆,同步連動杆的兩端分別與一側L型頂杆的上部觸發端和另一側L型頂杆的下部脫扣端相鉸接。
上述的一體式直升車中所述的轎箱下方兩側設有常閉式防墜板,該常閉式防墜板由兩側的防墜板、兩端分別與防墜板和轎箱側立柱鉸接的兩條平行張力斜撐杆組成,兩邊防墜板下部的張力斜撐杆延伸有釋放控制杆,釋放控制杆外端連接有鐵芯,鐵芯設置在電磁線圈內。
上述的一體式直升車中所述的加力裝置為鉸接斜杆重力加力裝置、雙斜面鍥板重力加力裝置、帶滑輪組的重力加力裝置、彈力加力裝置、帶槓桿機構的彈力加力裝置、槓桿重力加力裝置、帶槓桿機構的重力加力裝置、流體加力裝置中的一種或組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1.無需採用鋼絲繩即可實現垂直驅動,可以實現無機房無對重布置,既不需要大型的機房和捲筒來收卷鋼絲繩,也不需要配置對重裝置就能實現曳引,從而能在同樣的井道面積內安裝更寬敞的電梯轎箱,其出入口的安排和轎箱造型也更靈活多變。
2.整體結構更加簡單、緊湊,適合各種使用場合,包括傾角有變化的路軌或軌基,在提升高度增加時,成本的優勢更明顯。更可在同一井道中實現多車同時運行,大大提高運載效率。
3.驅動裝置和控制裝置與轎箱連成一整體,其優越性在於,轎頂相當於機房,操作、維修和緊急救援比較方便;便於實現流水作業性的批量生產,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大量的品質控制工作可以在出廠前完成,以確保運行質量;便於實現無棚架施工,減少現場的安裝工作量和施工期;動力源跟隨轎箱移動,可以採用類似汽車或電動車的驅動方式。
4.不會出現上行超速的情況,只須採用電氣或機械限位器來防止越程。
5.軌基可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可與大廈的牆體或立柱聯成一體,既能增強建築物的結構強度而又不需要使用鋼軌。
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下部結構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導向輪限速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導向輪限速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5的左視圖;圖8是圖5的B-B向剖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導向限速輪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轎箱、2-防墜對滾輪、3-連接軸、4-加力裝置、5-拉杆、6-驅動託架、7-支架、8-控制裝置、9-驅動裝置、10-導向輪限速器、11-滾輪、11A-離心重塊、11B-突塊、12-槽輪、12A-棘輪爪、13-導向輪、14-支承座、140-底座、140A-支架、140B-轉軸、140C-圓滾輪、140D-心輪、140E-小滾柱、141-旋轉臂、15-雙斜面鋼滑軌、16-契塊、17-拉繩、18-連動鋼絲繩、20-常開式防墜板、21-防墜板、22-張力斜撐杆、23-L型頂杆、24-觸發輪、25-斜面塊、26-同步連動杆、30-常閉式防墜板、31-防墜板、32-張力斜撐杆、33-釋放控制杆、34-鐵芯、35-電磁線圈、40-路基。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直升車,在轎箱1兩側設有對稱的、在垂直向延伸的鋼筋混凝土路基40;在轎箱1上方設有驅動託架6,驅動託架6兩側分別設有一組防墜對滾輪2,兩組防墜對滾輪2的輪緣分別與鋼筋混凝土路基40的兩側面壓接;兩組防墜對滾輪2的前、後滾輪分別通過連接軸3連接,連接軸3由設置在驅動託架6兩側的支架7活動支撐,防墜對滾輪2的加力裝置4通過拉杆5與轎箱1緩衝連接,加力裝置4為鉸接斜杆加力裝置和彈簧加力裝置相迭加構成;其中的至少一條連接軸3在與支架7的動連接處留有水平移動的空隙;在兩條滾輪連接軸3上均連接有由控制裝置8控制且帶常閉式制動器的驅動裝置9,控制裝置8、驅動裝置9固定安裝在驅動託架6上;滾輪連接軸3分別由驅動裝置9作無齒輪同步驅動,兩組防墜對滾輪2通過設置在驅動託架6上的控制裝置8控制轎箱1的上升、下降和停止。在轎箱1上方兩側設有常開式防墜板20,該常開式防墜板20由兩側的防墜板21、兩端分別與防墜板21和轎箱1側立柱鉸接的兩條平行張力斜撐杆22、設置在兩邊防墜板21上部的L型頂杆23組成,在L型頂杆23上部設有觸發輪24,觸發輪24與設置在拉杆5下端上的斜面塊25相接觸;在兩邊的L型頂杆23之間設有兩條同步連動杆26,同步連動杆26的兩端分別與一側L型頂杆23的上部觸發端和另一側L型頂杆23的下部脫扣端相鉸接。在轎箱1下方兩側設有常閉式防墜板30,該常閉式防墜板30由兩側的防墜板31、兩端分別與防墜板31和轎箱1側立柱鉸接的兩條平行張力斜撐杆32組成,兩邊防墜板31下部的張力斜撐杆32延伸有釋放控制杆33,釋放控制杆33外端連接有鐵芯34,鐵芯34設置在電磁線圈35內。
參閱圖5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轎箱1設有限速裝置,該限速裝置為兩組導向輪限速器10,兩組導向輪限速器10對稱的安裝在轎箱1的兩側;該導向限速器10是由滾輪11、槽輪12、導向輪13、支承座14、雙斜面鋼滑軌15、契塊16和拉繩17組成,滾輪11、導向輪13分別由支承座14設置在轎箱1同側的兩端,槽輪12與滾輪11輪軸動連接,在槽輪12的內側輪緣上設有兩個在徑向相對的棘輪爪12A,在棘輪爪12A內側的滾輪11輪軸上設有兩個同步轉動的離心重塊11A,離心重塊11A的外側設有與棘輪爪12A相配合的突塊11B;雙斜面鋼滑軌15固定在轎箱1側面,契塊16設置在雙斜面鋼滑軌15的低端位置上,拉繩17兩端分別與契塊16固定連接後繞在槽輪12和導向輪13上;在兩組導向輪限速器10的槽12之間繞有連動鋼絲繩18;當槽輪12轉動時(即在轎箱發生超速運行時),可以通過拉繩17拉動契塊16沿雙斜面鋼滑軌15滑動,從而增加契塊16對路基40的壓力,增加轎箱1運動的阻力,達到制動的目的,契塊16外側表面可以粘貼橡膠墊層,以增加摩擦阻力。
上述的支承座14由底座140和兩條旋轉臂141構成,底座140與轎箱1固定連接,旋轉臂141中部與底座140動連接,旋轉臂141一端與滾輪11的輪軸動連接,旋轉臂141的另一端與底座140彈性連接;在槽輪12側的底座140上設有支架140A,在支架140A上設有轉軸140B,在轉軸140B上固定有圓滾輪140C和偏心輪140D,圓滾輪140C與槽輪12的外輪緣相接觸,偏心輪140D的下緣通過小滾柱140E與旋轉臂141彈性端動連接。這樣當槽輪12轉動時(即在轎箱發生超速運行時),可以通過偏心輪140D壓迫旋轉臂141,使旋轉臂141發生偏轉,從而增加滾輪11對路基40的壓力,以增強拉繩17的拉力,確保達到減速制動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使用時,參閱圖1所示,可以在轎箱1兩側設置對稱的、在垂直向延伸的混凝土路基40上,使兩組防墜對滾輪2的前、後滾輪壓接在路基40的兩側面,這樣防墜對滾輪2通過重力加力裝置4,由轎箱1自身的重力使兩邊的防墜對滾輪2對路基40產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正壓力。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部件,如緩衝器、終端限位器、隨行電纜、門機構和門鎖機構等均可採用現有電梯技術中的常用結構(圖示中略去)。
權利要求1.一種一體式直升車,包括轎箱(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轎箱(1)兩側設有對稱的、在垂直向延伸的鋼筋混凝土路基(40);在轎箱(1)上方設有驅動託架(6),驅動託架(6)兩側分別設有一組防墜對滾輪(2),兩組防墜對滾輪(2)的輪緣分別與鋼筋混凝土路基(40)的兩側面壓接;兩組防墜對滾輪(2)的前、後滾輪分別通過連接軸(3)連接,連接軸(3)由設置在驅動託架(6)兩側的支架(7)活動支撐,防墜對滾輪(2)的加力裝置(4)通過拉杆(5)與轎箱(1)緩衝連接;其中的至少一條連接軸(3)在與支架(7)的動連接處留有水平移動的空隙;在至少一條滾輪連接軸(3)上連接有由控制裝置(8)控制且帶常閉式制動器的驅動裝置(9),控制裝置(8)、驅動裝置(9)固定安裝在驅動託架(6)上;所述的轎箱(1)設有限速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直升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速裝置為兩組導向輪限速器(10),兩組導向輪限速器(10)對稱的安裝在轎箱(1)兩側;該導向輪限速器(10)是由滾輪(11)、槽輪(12)、導向輪(13)、支承座(14)、雙斜面鋼滑軌(15)、契塊(16)和拉繩(17)組成,滾輪(11)、導向輪(13)分別由支承座(14)設置在轎箱(1)同側的上下兩端,槽輪(12)與滾輪(11)輪軸動連接,在槽輪(12)的內側輪緣上設有兩個在徑向相對的棘輪爪(12A),在棘輪爪(12A)內側的滾輪(11)輪軸上設有兩個同步轉動的離心重塊(11A),離心重塊(11A)的外側設有與棘輪爪(12A)相配合的突塊(11B);雙斜面鋼滑軌(15)固定在轎箱(1)側面,契塊(16)設置在雙斜面鋼滑軌(15)斜面的低端位置上,拉繩(17)兩端分別與契塊(16)固定連接後繞在槽輪(12)和導向輪(13)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體式直升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組導向輪限速器(10)的槽輪(12)之間繞有連動鋼絲繩(18)。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體式直升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承座(14)由底座(140)和兩條旋轉臂(141)構成,底座(140)與轎箱(1)固定連接,旋轉臂(141)中部與底座(140)動連接,旋轉臂(141)一端與滾輪(11)的輪軸動連接,旋轉臂(141)的另一端與底座(140)彈性連接;在槽輪(12)側的底座(140)上設有支架(140A),在支架(140A)上設有轉軸(140B),在轉軸(140B)上固定有圓滾輪(140C)和偏心輪(140D),圓滾輪(140C)與槽輪(12)的外輪緣相接觸,偏心輪(140D)的下緣通過小滾柱(140E)與旋轉臂(141)彈性端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式直升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轎箱(1)上方兩側設有常開式防墜板(20),該常開式防墜板(20)由設置在轎箱(1)兩側的防墜板(21)、兩端分別與防墜板(21)和轎箱(1)側立柱鉸接的兩條平行張力斜撐杆(22)、設置在兩邊防墜板(21)上部的L型頂杆(23)組成,在L型頂杆(23)上部設有觸發輪(24),觸發輪(24)與設置在拉杆(5)下端上的斜面塊(25)相接觸;在兩邊的L型頂杆(23)之間設有兩條同步連動杆(26),同步連動杆(26)的兩端分別與一側L型頂杆(23)的上部觸發端和另一側L型頂杆(23)的下部脫扣端相鉸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式直升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轎箱(1)下方兩側設有常閉式防墜板(30),該常閉式防墜板(30)由兩側的防墜板(31)、兩端分別與防墜板(11)和轎箱(1)側立柱鉸接的兩條平行張力斜撐杆(32)組成,兩邊防墜板(11)下部的張力斜撐杆(32)延伸有釋放控制杆(33),釋放控制杆(33)外端連接有鐵芯(34),鐵芯(34)設置在電磁線圈(35)內。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體式直升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轎箱(1)下方兩側設有常閉式防墜板(30),該常閉式防墜板(30)由兩側的防墜板(31)、兩端分別與防墜板(31)和轎箱(1)側立柱鉸接的兩條平行張力斜撐杆(32)組成,兩邊防墜板(31)下部的張力斜撐杆(32)延伸有釋放控制杆(33),釋放控制杆(33)外端連接有鐵芯(34),鐵芯(34)設置在電磁線圈(35)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7所述的一體式直升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力裝置(4)為鉸接斜杆重力加力裝置、雙斜面鍥板重力加力裝置、帶滑輪組的重力加力裝置、彈力加力裝置、帶槓桿機構的彈力加力裝置、槓桿重力加力裝置、帶槓桿機構的重力加力裝置、流體加力裝置中的一種或組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體式直升車,包括轎箱,其中轎箱兩側有對稱的、在垂直方向延伸的鋼筋混凝土路基;轎箱上方有驅動託架,驅動託架兩側分別有一組防墜對滾輪,兩組防墜對滾輪的輪緣分別與鋼筋混凝土路基的兩側面壓接;兩組防墜對滾輪的前、後滾輪分別通過連接軸連接,連接軸由設置在驅動託架兩側的支架活動支撐,防墜對滾輪的加力裝置通過拉杆與轎箱緩衝連接;其中的至少一條連接軸在與支架的動連接處留有水平移動的空隙;在至少一條滾輪連接軸上連接有由控制裝置控制且帶常閉式制動器的驅動裝置,控制裝置、驅動裝置固定在驅動託架上;轎箱設有限速裝置和防墜板。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適用面廣的優點,用於垂直運輸。
文檔編號B66B11/04GK2873723SQ20062005442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5日
發明者周友仁 申請人:周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