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2:10:34 1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所屬領域.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材料測試儀器技術領域,特別是紡織行業 中,為測量化纖長絲條幹均勻度所用的加捻機構。
技術背景在紡織行業,紗線的條幹均勻度是衡量紗線等級的重要指標, 用來測試紗線條幹均勻度的儀器簡稱為條幹儀。化纖長絲相對於棉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①長絲纖維容易帶靜電,相互排斥,其自 身狀態易變;②品種眾多,有些長絲的截面形狀不是圓形,而是呈扁平狀或三角形,這樣的化纖長絲在通過條幹儀的檢測器時會隨機 變化,測得的數據穩定性差,不能真實反映長絲條幹的均勻度。因 此,在條幹儀的測試區域必須對化纖長絲進行有效、穩定的加捻。 早期的化纖長絲條幹儀都是利用氣流加捻裝置來對化纖長絲進行加捻,但這種加捻方式的缺點也很明顯,主要有以下幾點① 氣流的不穩定導致數據波動大,難以調至最佳狀態;②加捻機構的 調節難以量化,對儀器操作人員的依賴性較大;③'測試時氣流噪聲 大;④關鍵零部件加工難度大;⑤對於某些孔數較多的細旦絲、超 細旦絲根本無法正常測試。氣流加捻方式已經逐步被拋棄,轉而採用了各種形式的機械加捻方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設計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以克 服現有氣流加捻方式所帶來的數據波動大,穩定性差等缺點。
具體地說, 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其包括驅動動力
部分和加捻部分,驅動動力部分與加埝部分用支架(5 )連接為一體, 驅動動力部分包括電機(16 )和安裝於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帶輪(4 ); 加捻部分具有一空心軸(13 ),在空心軸(13 )—頭裝有被動帶輪(11 ), 主動帶輪(4)和被動帶輪(11)之間搭接有同步帶(17),兩個V 形陶瓷輪安裝在空心軸(13 )內並間隔豎直排放。
本實用新型中驅動動力部分的主動帶輪(4)在電機輸出軸上固 定結構為大錐套(2 )與主動帶輪擋邊(3 )套在電機輸出軸上將主 動帶輪(4)上下夾持,再用螺栓穿過主動帶輪(4)將大錐套(2) 與主動帶輪擋邊(3 )連接為一體。
加捻部分與支架(,5)連接採k軸承套(6)與支架(5)連接為 一體,空心軸(13 )通過高速軸承(15 )安裝在軸承套(6 )內'。 加捻部分的被動帶輪(11 )在空心軸(13 )上安裝結構為 小錐套(9);被動帶輪上擋邊(IO)、被動帶輪(ll)、被動帶輪下 擋邊(12 )依順序套裝在空心軸(13 )上,被動帶輪上擋邊(10 ) 的內軸孔為錐孔並與小錐套(9)外錐面配合,圓錐銷釘穿過被動
帶輪(11 )和被動帶輪上擋邊(10),將兩者連接為一i本,小錐套
(9)用螺母(18)定位在被動帶輪上擋邊(10)的內軸孔內。本實用新型優點是
a) 利用機械加捻方式來代替傳統的氣流加捻方式,以克服氣流 加捻方式所帶來的數據波動大,穩定性差等缺點。
b) 伺服電機驅動加捻機構的設計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加捻程 度,克服氣流加捻方式無法精確黴化的缺點。
.c)利用兩個間隔豎直排放的V形陶瓷輪,可以直觀、可靠地將 化纖長絲繞成"S"形或"Z"形。
d) 在電機與加捻機構之間採用了高速同步帶傳動,這樣就較好 地解決了高速傳動下所產生的震動及噪音。
e) 採用的電機可實現逆時針旋轉或順時針旋轉,這樣在電機的 帶動下可以使化纖長絲產生"S"捻或"Z"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加捻機構'側視圖。 圖號說明1-電機支板、2—大錐套、3 —主動帶輪擋邊、4-主動帶輪、5 —支架、6—軸承套、7—端蓋、8—軸套、9一小錐 套、10—被動帶輪上擋邊、11一被動帶輪、.12—被動帶輪下擋邊、 13—空心軸、14一V形陶瓷輪、15—高速軸承、16—電機、17— 同步帶、18—螺母、19一圓柱銷。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所示, 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其包括驅動動 力部分和加捻部分,驅動動力部鋒與加捻部分用支架5連接為一體,驅動動力部分包括電機16和安裝於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帶輪4;加 捻部分具有一空心軸13,在空心軸13—頭裝有被動帶輪11,主動帶 輪4和被動帶輪11之間搭接有同步帶17,兩個V形陶瓷輪安裝在空 心軸13內並間隔豎直排放。大錐套2與主動帶輪擋邊3套在電機輸 出軸上將主動帶輪4上下夾持,再用螺栓穿過主動帶輪4將大錐套2 與主動帶輪擋邊3連接為一體。加'捻部分與支架5連接採用軸承套6 與支架5連接為一體,空心軸13通過高速軸承(15 )安裝在軸承套 6內。加捻部分的被動帶輪11在空心軸13上安裝結構為小錐套9、 被動帶輪上擋邊IO、被動帶輪ll、被動帶輪下擋邊12依順序套裝在 空心軸13上,被動帶輪上擋邊10的內軸孔為錐孔並與小錐套9外錐 面配合,圓錐銷釘穿過被動帶輪11和被動帶輪上擋邊10,將兩者連 接為一體,小錐套9用螺母18定位在被動帶輪上擋邊10的內軸孔內。 該機械加捻機構主要由圖1所示19項零部件組成。化纖長絲經 過原理圖中件13的A端穿入,從p端穿出,並在兩個件14(V形陶 瓷輪)之間被繞威"S"形或"Z"形。當件16 (電機)高速旋轉時, 會帶動件13(空心軸),從而帶動化纖長絲自身旋轉,產生測試所需 要的捻度。
如圖2所示,化纖長絲被繞成"S"形的機械加捻機構側視圖。 化纖長絲從A端到B端被繞成"S"形。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
高速伺服電機的旋轉,通過同步帶帶動加捻機構旋轉。由於兩個v形陶瓷輪與加捻機構固定在一起,因此,兩個v形陶瓷輪就會 同步高速旋轉。此時繞在其上呈"s"形或"z"形的化纖長絲就跟
隨加捻機構一起旋轉。
在化纖長絲條幹儀上使用時,由於化纖長絲的下端被一對羅拉 夾持,因此,化纖長絲因旋轉產生的捻回只能向上傳遞。
如果化纖長絲所形成的捻回速度大於化纖長絲被羅拉牽引的 速度,那麼化纖長絲上所加的捻回會向上傳遞到檢測區域。在這一 區域化纖長絲將被捻成均勻、緊密的狀態,有利於化纖長絲條幹均 勻度的儀器化重複測量。
權利要求1、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其特徵是包括驅動動力部分和加捻部分,驅動動力部分與加捻部分用支架(5)連接為一體,驅動動力部分包括電機(16)和安裝於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帶輪(4);加捻部分具有一空心軸(13),在空心軸(13)一頭裝有被動帶輪(11),主動帶輪(4)和被動帶輪(11)之間搭接有同步帶(17),兩個V形陶瓷輪安裝在空心軸(13)內並間隔豎直排放。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其特 徵是驅動動力部分的主動帶輪(4)在電機輸出軸上固定結構為大 錐套(2)與主動帶輪擋邊(3)套在電機輸出軸上將主動帶輪(4) 上下夾持,再用螺栓穿過主動帶輪(4)將大錐套(2)與主動帶輪擋 邊(3 )連接為一體。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其特 徵是加捻部分與支架(5)連接採用軸承套(6)與支架(5)連接為 一體,空心軸(13 )通過高速軸承(15 )安裝在軸承套(6 )內。
4、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其特徵 是加捻部分的被動帶輪(11 )在空心軸(13 )上安裝結構為小錐 套(9)、被動帶輪上擋邊(10)、被動帶輪(11)、被動帶輪下擋邊(12 )依順序套裝在空心軸(13 )上,被動帶輪上擋邊(10 )的內 軸孔為錐孔並與小錐套(9)外錐面配合,圓錐銷釘穿過被動帶輪(11)和被動帶輪上擋邊(10),將兩者連接為一體,小錐套(9) 用螺母(18)定位在被動帶輪上擋邊(10)的內軸孔內。
專利摘要一種實現化纖長絲機械加捻的機構,其驅動動力部分與加捻部分用支架(5)連接為一體,驅動動力部分包括電機(16)和安裝於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帶輪(4);加捻部分具有一空心軸(13),在空心軸(13)一頭裝有被動帶輪(11),主動帶輪(4)和被動帶輪(11)之間搭接有同步帶(17),兩個V形陶瓷輪安裝在空心軸(13)內並間隔豎直排放。本實用新型為測量化纖長絲條幹均勻度所用的加捻機構。利用機械加捻方式來代替傳統的氣流加捻方式,以克服氣流加捻方式所帶來的數據波動大,穩定性差等缺點。可以直觀、可靠地將化纖長絲繞成「S」形或「Z」形。
文檔編號D06H3/00GK201148491SQ20072030339
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9日
發明者楊曉峰, 郭紅生 申請人:陝西長嶺軟體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