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虎頭蘭的快繁栽培技術及其方法與流程
2023-10-09 04:01:09 7
本發明屬於林業科技領域,尤其是一種虎頭蘭的快繁栽培技術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虎頭蘭又名大花蕙蘭、黃蟬蘭,是一種優良的熱帶地生蘭。它以品種繁多、花大且多、花期長而著稱,開花可從11月直至翌年5月。然而,由於人們對虎頭蘭的熟悉不足,覺得虎頭蘭價格高且難以養護,而在開花後放棄,其實,虎頭蘭的栽培難度並不比其他蘭花高,只要了解它的習性,給予相應的措施,在開花後是可以成功栽培並繼續開花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精心管理,科學管理澆水、換盆、造型,根據虎頭蘭生長特性而採取的光照、溫度控制,肥水控施控淋,除蟲防病措施獲得花期長、朵大、鮮美、宜人的一種虎頭蘭的快繁栽培技術及其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虎頭蘭的快繁栽培技術及其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方法是:
步驟1, 溫度控制:生長溫度控制在37℃,高溫季節相對溼度控制在85%,日高溫度在29℃,花芽發育成花蕾到開花溫度在21℃;
步驟2,溼度在91%,根部無積水現象;
步驟3,光照控制:光照強度在18000勒克斯,高溫期遮光60%;
步驟4,肥料控制:在花後至下年開花前施肥,用氮磷鉀肥按1:3:3施肥,液肥每周噴一次;
步驟5,換盆和分株:開花期和夏季不施肥,花3~6月換盆和分株,用肥偏酸性,基質有腐殖質,肥分中和,換盆時把植株連同植料從盆中取出,除舊植料,剪去壞根,去除乾枯段鱗基,拼疊,用蔬菜處理,根莖用高錳酸鉀浸泡消毒22分鐘,陰乾後包裹根基放入新盆,增加植料,新盆放陰涼處,溫度在22℃,一潮花期結束,每月摘一次芽;
步驟6,入室保溫:秋季,氣溫底於8℃時放入室內,殺菌消毒;
步驟7,除蟲防病:(1)噴灑代森錳鋅溶液,每周一次,連續三周;(2)保溫,冬季氣溫在9℃以上,秋季花期形成期控制在26℃,生長發育期溫度控制在18℃;(3)換盆,花旋後於來年3月以後,消毒殺菌,用泥瓦盆,基質用樹皮、木炭、粗河沙,基質調溼芡實;
步驟8,澆水管理,冬春季4天澆1次水,初夏至深秋每天澆3次水,同時在葉面噴霧;
步驟9,用過磷酸鈣製成1釐米顆粒撒於盆面,每6天澆施複合肥液2次。
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科學管理,精心管護得到的一種優良的花朵大、花期長,鮮豔亮麗的虎頭蘭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出詳細描述。
1、溫度 :虎頭蘭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10-35℃皆可生長。以日間20-30℃,夜間8-20℃最適宜它的生長。高溫季節相對溼度應控制在85%左右,以利散熱。多數品種要在日夜溫差10-15℃,日最高溫度28℃以下,經過50天左右,才能完成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後至開花期間,也要在比較涼爽的環境下才能正常完成花朵的發育過程。虎頭蘭花期比較長,室溫在15℃左右可以開3個月以上。假如一直讓其開下去,會使植株的養分消耗過大,導致植株生長勢減弱,影響新芽的萌發和來年的開花。故最好在盛花期或花莖下部1-2朵花開始凋謝時將花莖剪下來,作為切花還可以觀賞2-3周。剪掉花莖後的植株可以更多地接受直射陽花店光,並經常保持盆栽基質微幹。花芽需要在高溫期形成(約在八月份左右),但花芽發育成花蕾到開花,卻需要在20℃以下。此時若溫度過高,極易落蕾。因此,高溫期種植,應放於涼爽的地方。花芽耐低溫能力也較差,在花芽生長期間溫度過低,就會變黑腐爛。
2、溼度和澆水 :虎頭蘭要求較高的空氣溼度,最佳溼度為80-90%,空氣溼度過低不利於生長發育,栽培場地可用噴霧、設置水池、放置水盆等辦法增加空氣溼度。但是,虎頭蘭具有半氣生性,栽培植料不能積水,積水會引起根系缺氧,窒息死亡。虎頭蘭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在生長期間不可過幹,原則上是見幹即澆,澆必澆透。春、秋、冬三季可3-4天澆一次,隨著溫度升高應逐漸增加澆水次數。炎夏時一天需澆水2至3次,並經常噴灑葉面水,增加空氣溼度,以免黃葉。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要注重通風良好,否則易感染病害。虎頭蘭對水質要求較高,喜微酸性水,澆灌用水以雨水、河水最好。若要用自來水,必須用存放過的自來水。
3、光照: 虎頭蘭生長適宜光照強度是15000-17000勒克斯,約相當於自然光強的一半,是蘭花中對光強要求較高的一種。在適宜的光照下,植株生長健壯,葉片短而寬,葉質較厚,假鱗莖充實飽滿,花朵數多,花色鮮豔。假如光照強度長期過弱,光合作花店用效率不高,植株營養不足,植株則表現徒長,葉片細長,缺乏光澤花店,最終使花朵數減少。高溫時節一般遮光50-70%,防止曬焦葉片。冬春弱光季節可不遮光。在華北地區,4月底至5月初可以將大虎頭蘭搬到室外或不封閉的陽臺的花架上栽培。通常給予50%左右的遮光,並注重良好的通風。
4、肥料:虎頭蘭植株高大,需肥較多,在春夏季節快速生長,需要足夠的養料供給,以促使後期蘭株假球莖充實肥大,進而才能促使花芽分化。在花後至下年開花前應施足肥,開花期和盛夏季節可不施肥。液肥應按1:1000稀釋,每周施液肥一次。氮磷鉀肥的比例為1:2:2。在開花前半年停施氮肥,促進植株從營養體生長轉向開花。生長期間應薄肥勤施。春夏季施用稀釋1000倍的複合肥,複合肥可向葉面噴灑,每周一次。秋季改用鉀含量高的肥料,每半月施一次。冬季應停止施肥。
5、換盆和分株:虎頭蘭花後要按苗的大小及多少,進行適時的換盆與分株,以利來年開出更好的花。3月底至5月初是換盆和分株的適宜時期,基質以含有大量腐殖質、疏鬆透氣、排水良好、肥分適宜、酸鹼性(pH值5.5左右)適宜、無病蟲害的材料最為理想,如樹皮和火山灰,用水浸泡24小時即可使用。換盆時把植株連同植料從盆中取出,除去舊植料,剪去壞根,除去乾枯的假鱗莖,按商品規格要求拼盆,並作疏芽處理,使養分集中到大鱗莖上,有利於開花。並把根系泡在0.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20分鐘,陰乾後用清潔水苔包裹根系,放入新盆中,填加植料,直至僅露出假鱗莖。換盆後,植株應放在半陰處,溫度以20℃左右為宜。前兩周不澆水,若太幹可向葉面噴水。這樣可以促進新根的萌發,防止老根的腐爛。虎頭蘭的假球莖一般都含有4個以上葉芽,應從開花期結束開始,每月摘一次芽,至新的花期前停止,徹底摘抹掉新生的小芽和它的生長點。這樣能使養分集中,母球莖壯大,花開得更大、更多。
6、入室:秋季當氣溫降至10℃左右時,便應將放在室外的虎頭蘭搬入室內。在搬入之前先將植株及花盆上的塵土等清洗乾淨,並用殺蟲劑、殺菌劑對植株進行徹底消毒。搬進的植株應放在窗前有直射陽花店光的地方。對出花劍的虎頭蘭,應用線將花劍捆在支柱上。
7、病蟲害防治:虎頭蘭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灰黴病。防治方法主要是改良環境,加強通風降溫工作。並適時噴灑代森錳鋅1000倍溶液或普力克800倍液、多菌靈1000倍溶液,每周一次,連續三次。
如何使開花後的虎頭蘭來年再開花 , 50 虎頭蘭為蘭科蘭屬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豪華高雅型蘭花,在國際花卉市場十分暢銷,深受花卉愛好者喜愛。但不少養花者稱虎頭蘭花謝後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死了,成了「一次性花卉」。其實,虎頭蘭的栽培難度並不比其他蘭花高,只要了解它的習性,給予相應的措施,是可以成功使其來年再開花的。一、去花莛。春節前買來的虎頭蘭,一般花期可保持1-3個月,花謝後,要及時將花莛剪掉。花莛俗稱「箭」、「夷」或「花箭」,它包括兩個部分:花軸和花序。但在一般園藝栽培上常將兩者混為一談。花莛是由假鱗莖的基部生出;通常在1個假鱗莖上只生1枝,有時有多枝的。在一叢中,常常出現多個花莛。花莛下部為鞘(俗稱「殼」或「包衣」)所包圍。鞘有多片,主要的功用是保護幼嫩的花蕾。
二、保好溫。虎頭蘭喜溫暖環境,冬季室溫應不低於8℃,特別是初春停暖氣後,如不採取防寒措施,極易導致植株遭凍害而死掉。較簡單的保溫方法是,在停暖氣後立即用塑料薄膜將整個花盆罩起來,放置於向陽的室內。若溫度仍然較低,則應用開空調等措施來提高室溫,使室溫保持在10℃以上。
三、換好盆。虎頭蘭花謝後不可急於換盆,應等到清明時節氣溫基本穩定後進行,花盆應用透氣性好的泥瓦盆,盆底用碎盆片做好排水層,栽培基質可用松樹皮或木炭、細碎石、粗河沙和經退火的陶粒,按1:1:3:1比例配製,使用前要噴藥消毒。需要注意的是,栽培基質在使用前要用水浸透,植株上盆後則不必澆透水,只需要少量澆水使花盆基質自然密實即可。
四、栽培管理技術
1、澆水:多數虎頭蘭品種需要較高的溼度,因此一年四季皆需對成株充足給水。一般冬季和早春每1-3天澆2次水,初夏至深秋每天澆3次水,並在每天澆水的同時進行2次葉面噴水。
2、施肥:生長旺季用腐熟的餅肥,稀釋成0.02%濃度的液肥澆施3次。平時用發酵過的油粕類有機肥混合骨粉或過磷酸鈣配製成直徑約1釐米的丸粒置於盆面,每星期結合澆水澆施濃度0.1-0.2%的複合肥液2次。
3、光照:虎頭蘭生長需充足的散射光,若光照不足,易導致葉片發黃,故應將其放置於南窗臺上,使其充分接受光照。夏秋季用遮陽網遮陽60%左右,陰天或冬春季陽光柔和時要打開遮陽網接受直射光。開花期應將蘭株置於較弱光照的地方,以使其開花鮮麗。
4、溫度:虎頭蘭喜溫暖環境,一般26℃時生長旺盛,夏季能忍受的最高溫度為36℃,秋季在24℃以上時花芽會停止生長並變黃枯萎,所以秋季在花芽形成期控制在24℃以下,虎頭蘭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是26℃。
5、病蟲害防治:①白絹病。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易發生白絹病,可用12%松脂酸銅乳油850倍液噴灑和灌根,過6天後,再噴灌1次。②斑病和蘭頭黑爛病。可用70%甲基託布津900倍液,或50%多菌靈900倍液噴灑,每隔16天噴灑1次,以預防其發生。③介殼蟲。用風油精稀釋850倍液噴殺。④紅蜘蛛。用中性洗衣粉對水160倍噴殺。⑤蚜蟲。用白頭翁根550克煮沸半小時,過濾後取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