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及風力發電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0:20:19 3
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及風力發電機組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及風力發電機組。本發明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包括中心聯接件,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連接有葉片單元,所述葉片單元包括葉片支撐件,在所述葉片支撐件上通過變槳軸承連接有葉片,所述葉片支撐件柔性連接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每兩個相鄰的葉片單元的葉片支撐件通過至少一個彈性聯接器連接。本發明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各葉片單元不再相互獨立而是相互關聯,各葉片單元上的不均衡載荷能自動達到平衡,從而從根本上顯著減小傳遞到中心聯接件上的載荷波動,可有效地降低中心聯接件所承受的疲勞載荷和振動,實現葉輪載荷的平穩傳遞。
【專利說明】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及風力發電機組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葉輪,尤其涉及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及風力發電機組。
【背景技術】
[0002]風力發電機組(又稱風力渦輪機)主要由葉輪(又稱風輪)、發電機、機艙、塔架、電氣部件和控制系統等組成。現有的風力發電機組,無論是直驅式、雙饋式還是中速風力發電機組,其葉輪一般都包括一個輪轂和至少兩個葉片單元,為了能夠變槳,每個葉片單元中的葉片一般通過變槳軸承連接在輪轂上,變槳軸承的法蘭面一般通過螺栓剛性連接在輪轂上,因此各葉片單元之間沒有載荷傳遞而相對獨立,葉片上的載荷都直接傳遞到輪轂上。由於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在實際運行中會受到風剪切、湍流、尾流、塔影效應和偏航誤差等影響,葉輪的葉片本身也會受到重力和離心力的影響,因此風力發電機組的各個葉片單元受到的空氣動力載荷通常是不均衡的,這些不均衡的載荷會導致葉輪產生周期性振動和疲勞載荷,並傳遞到主軸、發電機、底座和塔架等關鍵部件,影響機組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一般從變槳的角度出發,採用獨立變槳控制系統和控制方法,通過獨立地控制各葉片的槳距角,使各葉片的槳距角不同,從而改善葉輪掃掠面上因風速不同(風速隨離地高度增加而增加)而產生的不均衡載荷。
[0004]在實現上述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0005]由於自然環境的多變性和風力發電機組運行狀態的複雜性,獨立變槳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需要根據特定環境和狀態進行定製,同時,要實現獨立變槳一般需要增加一套高可靠的載荷測量系統,這必然大幅增加變槳系統的成本和複雜性。另外獨立變槳需要變槳驅動裝置頻繁動作,這樣會使變槳驅動齒輪遭受頻繁的磨損,降低變槳驅動裝置的可靠性。
[0006]事實上正是由於獨立變槳系統及方法的上述諸多缺點,導致其尚未得到推廣,現代風力發電機組仍然普遍採用簡單的統一變槳控制系統及方法。但是隨著風力發電機組的功率不斷加大,尤其是主流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直徑很多都達到或超過了 100米,使得葉輪的各個葉片單元之間的受力不均衡表現得更為突出,機組的壽命和可靠性也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降低不均衡載荷、將載荷平穩傳遞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的風力發電機組。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包括中心聯接件,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連接有葉片單元,所述葉片單元包括葉片支撐件,在所述葉片支撐件上通過變槳軸承連接有葉片,所述葉片支撐件柔性連接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每兩個相鄰的葉片單元的葉片支撐件通過至少一個彈性聯接器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葉片單元還可以包括變槳驅動裝置,所述變槳驅動裝置固定在所述葉片支撐件上,各所述葉片單元的變槳驅動裝置均與統一變槳控制系統相連。
[0010]優選地,其中可以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液壓油缸和/或彈簧。
[0011]優選地,其中可以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
[0012]優選地,其中可以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第一液壓油缸,所述第一液壓油缸的兩端分別通過可轉動的聯接接頭連接在兩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
[0013]優選地,其中可以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第二液壓油缸,所述第二液壓油缸的缸體通過可轉動的聯接接頭連接在其中一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所述第二液壓油缸的活塞與第二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
[0014]優選地,所述聯接接頭可以為萬向接頭。
[0015]優選地,所述聯接接頭可以包括第一聯接部和第二聯接部,在所述第一聯接部上設有兩塊聯接板,所述第二聯接部位於所述兩塊聯接板之間,在所述兩塊聯接板和所述第二聯接部上共同穿設有銷軸。
[0016]優選地,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可以設有固定座,所述葉片支撐件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0017]進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座上可以設有軸承孔,在所述葉片支撐件上設有銷體部,所述銷體部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孔中。
[0018]優選地,所述葉片支撐件可以通過彈性阻尼器連接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
[0019]進一步地,每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連接的彈性阻尼器的個數可以至少為四個,其中至少有兩個彈性阻尼器連接在所述葉片支撐件的前部,其中至少有兩個彈性阻尼器連接在所述葉片支撐件的後部。
[0020]優選地,所述中心聯接件可以為輪轂或者主軸。
[0021]本發明還提供了包括任一上述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風力發電機組。
[0022]本發明提供的上述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主要有益效果在於,其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構思來降低疲勞載荷和振動,各葉片單元不再相互獨立而是相互關聯,各葉片單元上的不均衡載荷能自動達到平衡,從而從根本上顯著減小傳遞到中心聯接件上的載荷波動,可有效地降低中心聯接件所承受的疲勞載荷和振動,實現葉輪載荷的平穩傳遞。
[0023]本發明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能夠承接上述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優點,整機的疲勞載荷和振動能夠得到減小,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相對得到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彈性聯接器的第一種布置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彈性聯接器的第二種布置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彈性聯接器的第三種布置結構示意圖;
[0028]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種聯接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種聯接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1]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左視圖結構示意圖;
[0032]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五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0035]附圖標號說明:
[0036]1-中心聯接件;11-輪轂;12_主軸;121-前軸承;122_後軸承;13_固定座;
14-軸承安裝座;2-葉片單元;21_葉片支撐件;211-銷體部;212_支撐軸承;22_變槳軸承;23_葉片;3-彈性聯接器;31_第一液壓油缸;32_第一彈簧;33_第二液壓油缸;331_缸體;332_活塞;34_第二彈簧;4_聯接接頭;41_第一聯接部;411_聯接板;42_第二聯接部;43_銷軸;5_彈性阻尼器;6_底座;61_發電機支座;7_偏航軸承;8_塔架;9_發電機;91-發電機轉子;92_發電機定子;101-聯軸器;102_齒輪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及風力發電機組進行詳細描述。
[0038]實施例一
[0039]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包括中心聯接件I (例如圖1中所示的輪轂11),在中心聯接件I上連接有葉片單元2,葉片單元2包括葉片支撐件21,在葉片支撐件21上通過變槳軸承22連接有葉片23,葉片支撐件21柔性連接在中心聯接件I上,每兩個相鄰的葉片單元2的葉片支撐件21通過至少一個(例如圖1中所示為一個)彈性聯接器3連接。
[0040]本實施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構思來降低疲勞載荷和振動,其葉片單元2的葉片支撐件21與中心聯接件I是柔性連接的,並且彈性聯接器3將每兩個相鄰的葉片單元2的葉片支撐件21連接,使得各葉片單元2不再相互獨立而是相互關聯,這樣可使各葉片單元2上因高度不同而導致的不均衡載荷自動達到平衡,從而從根本上顯著減小傳遞到中心聯接件I上的載荷波動,可有效地降低中心聯接件I所承受的疲勞載荷和振動,實現葉輪載荷的平穩傳遞,有利於提高風力發電機組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葉片單元2中採用葉片支撐件21,彈性聯接器3連接在葉片支撐件21上,不會影響葉片23的變槳,使用本實施例的葉輪,可以採用現有的簡單的統一變槳控制系統對葉片23進行變槳控制,而不必採用獨立變槳控制系統進行變槳控制。
[0041 ] 為了便於理解,在此進一步對本實施例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若其中有一個葉片單元2上承受有不均衡載荷,該葉片單元2會相對於中心聯接件I運動並帶動與該葉片單元2連接的彈性聯接器3的一端,同時該彈性聯接器3會對該葉片單元2產生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會削弱該葉片單元2傳遞到中心聯接件I上的載荷,因此該不均衡載荷中只有一部分載荷會通過該葉片單元2傳遞到中心聯接件I上,而不均衡載荷中的另一部分載荷會通過彈性聯接器3的另一端傳遞到相鄰的葉片單元2上,從而會有一部分載荷會通過相鄰的葉片單元2傳遞到中心聯接件I上,依此類推,不均衡載荷總會在兩個相鄰的葉片單元2之間分配和傳遞,因此最終每個葉片單元2傳遞到中心聯接件I上的載荷將是趨於均等的,這樣就能夠大幅降低傳遞到中心聯接件I上的載荷波動,從而降低中心聯接件I所承受的疲勞載荷和振動,使得葉輪的載荷平穩傳遞。
[0042]進一步地,對於採用統一變槳控制方法的葉輪,葉片單元2還可以包括變槳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變槳驅動裝置固定在葉片支撐件21上,各葉片單元2的變槳驅動裝置可以均與統一變槳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相連,變槳驅動裝置及統一變槳控制系統均屬於已有的和正在普遍應用的現有技術,因此該結構方案避免了採用獨立變槳控制系統所帶來的諸多缺點,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具有較佳的應用前景。此處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提供的葉輪方案可以替代獨立變槳方案而使載荷更平穩地傳遞,但並不代表本發明提供的葉輪方案不能夠和獨立變槳方案同時使用,也就是說,本發明提供的葉輪既可以通過統一變槳控制方法進行變槳控制,也可以與獨立變槳控制方法結合起來共同降低傳遞到中心聯接件1、發電機、底座、機艙和塔架等部件上的載荷波動。
[0043]具體地,彈性聯接器3可以採用各種總長度可變且能夠提供反作用力的連接裝置,例如,彈性聯接器3可以是彈簧,可以是液壓油缸,也可以是彈簧和液壓油缸的組合,SP彈性連接器3可以包括液壓油缸和/或彈簧。當彈性聯接器3採用彈簧時,其既可以是壓縮彈簧,也可以是拉伸彈簧,因為無論是壓縮還是拉伸均可以產生反作用力,使各葉片單元2相互關聯起來。類似地,當彈性聯接器3採用液壓油缸時,其液壓油的作用力既可以是向著使活塞杆外伸的方向,也可以是向著使活塞杆縮回的方向。可見,彈性聯接器3的結構形式可以有多種。此處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包括有液壓油缸的彈性聯接器3,「如何控制液壓油缸中的液壓使液壓油缸工作」為液壓機械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知曉,因此在本發明揭示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使液壓油缸實現「彈性連接」的功能,例如,可以使各液壓油缸與液壓站連通,液壓站與控制器相連,通過控制器控制液壓站輸出的液壓,從而控制液壓油缸內的壓力,在液壓油缸的總長度變化的同時向葉片支撐件21提供反作用力,使本發明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達到平穩傳遞載荷的目的。
[0044]相鄰的葉片支撐件21之間的彈性聯接器3的個數可以如圖1中所示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相鄰的葉片支撐件21之間若採用多個彈性聯接器3,各彈性聯接器3的結構也可以不一樣。
[0045]本實施例進一步給出了三種彈性聯接器3的布置結構,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0046]參見圖2,作為第一種布置結構,相鄰的葉片支撐件21之間採用了一個彈性聯接器3,該彈性連接器3包括第一液壓油缸31,第一液壓油缸31的兩端分別通過可轉動的聯接接頭4連接在兩個葉片支撐件21上。具體地,第一液壓油缸31既可以如圖中所示為雙作用液壓油缸,也可以為單作用液壓油缸,無論是單作用液壓油缸還是雙作用液壓油缸,其總長度均可以變化且均能夠由液壓油產生反作用力。
[0047]參見圖3,作為第二種布置結構,相鄰的葉片支撐件21之間採用了兩個彈性聯接器3,其中一個彈性連接器3包括第一液壓油缸31,第一液壓油缸31的兩端分別通過可轉動的聯接接頭4連接在兩個葉片支撐件21上,其中另一個彈性連接器3包括第一彈簧32,第一彈簧3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葉片支撐件21上。
[0048]參見圖4,作為第三種布置結構,相鄰的葉片支撐件21之間也採用了兩個彈性聯接器3,其中一個彈性連接器3包括第一彈簧32,第一彈簧3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葉片支撐件21上,其中另一個彈性連接器3包括第二液壓油缸33,第二液壓油缸33的缸體331通過可轉動的聯接接頭4連接在其中一個葉片支撐件21上,第二液壓油缸33的活塞332與第二彈簧34的一端連接,第二彈簧34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個葉片支撐件21上。
[0049]具體地,聯接接頭4可以為萬向接頭,例如可以為圖5所示的球頭萬向接頭,也可以為十字軸萬向接頭等,除此之外,聯接接頭4也可以採用銷軸結構,如圖6所示,聯接接頭4可以包括第一聯接部41和第二聯接部42,在第一聯接部41上設有兩塊聯接板411,第二聯接部42位於兩塊聯接板411之間,在兩塊聯接板411和第二聯接部42上共同穿設有銷軸43。
[0050]如圖1所示,為了將葉片支撐件21柔性連接在中心聯接件I上,優選地,在中心聯接件I上可以設有固定座13,葉片支撐件21可轉動地連接在固定座13上,這樣當葉片單元2承受不均衡載荷時,葉片單元2會相對固定座13轉動一定的角度,從而實現柔性連接。參見圖9,具體地,在固定座13上可以設有軸承孔(圖中未標出),在葉片支撐件21上設有銷體部211,銷體部211通過支撐軸承212安裝在軸承孔中。具體地,支撐軸承212既可以採用滾動軸承,也可以採用滑動軸承。
[0051]具體地,葉片單元2的個數可以為兩個或以上,對於葉片單元2的個數為兩個的情況,彈性聯接器3的結構可以呈現一定的彎曲(例如彈簧本身就可以彎曲),此外在兩個葉片支撐件21之間也可以設置過渡部件而將多個彈性聯接器3連接起來。優選地,葉片單元2的個數為三個。
[0052]實施例二
[0053]如圖7和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與實施例一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區別在於柔性連接的方式不同,為了將葉片支撐件21柔性連接在中心聯接件I上,葉片支撐件21也可以通過彈性阻尼器5連接在中心聯接件I上,彈性阻尼器5可以使葉片支撐件21能夠相對中心聯接件I產生一定的位移,從而同樣能夠實現柔性連接。為了使連接更為穩定可靠,優選地,每個葉片支撐件21上連接的彈性阻尼器5的個數可以至少為四個(例如圖中所示為四個),其中至少有兩個(例如圖中所示為兩個)彈性阻尼器5連接在葉片支撐件21的前部,其中至少有兩個彈性阻尼器5連接在葉片支撐件21的後部。
[0054]除了上述兩個實施例給出的兩種柔性連接方式之外,葉片支撐件21與中心聯接件I之間還可以通過帶有彈性的懸架等部件實現柔性連接。
[005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均可以應用到現有的各種類型的風力發電機組中,下面分別進行舉例說明。
[0056]實施例三
[0057]如圖9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包括上述實施例的葉輪,該葉輪的中心聯接件I為輪轂11,輪轂11可轉動地連接在主軸12上,主軸12固定在底座6上,底座6通過偏航軸承7連接在塔架8上,在輪轂11上連接有發電機轉子91,在主軸12上連接有發電機定子92。具體地,發電機轉子91和發電機定子92均位於輪轂11的後側。為了將輪轂11連接在主軸12上,具體地,主軸12伸入輪轂11內,在主軸12和輪轂11之間設有軸承,該軸承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採用兩個軸承的情況較為常見,本實施例採用了兩個軸承,它們分別為前軸承121和後軸承122。根據上述實施例中闡述的工作原理可知,本實施例的風力發電機組,其葉輪的各葉片23上的載荷會較平穩地傳遞到輪轂11上,進而在前軸承121、後軸承122、主軸12、發電機轉子91、發電機定子92、底座6、偏航軸承7乃至塔架8上造成的載荷波動都會得到有效降低,因而整個風力發電機組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都會得到提高。具體地,本實施例的風力發電機組為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
[0058]實施例四
[0059]如圖10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風力發電機組與實施例三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區別在於,輪轂11固定在軸承安裝座14上,軸承安裝座14可轉動地連接在主軸12上,發電機轉子91包含在輪轂11內,發電機定子位於輪轂11中。具體地,主軸12伸入軸承安裝座14內,在主軸12和軸承安裝座14之間分別設有前軸承121和後軸承122。具體地,本實施例的風力發電機組為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
[0060]實施例五
[0061]如圖1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包括上述實施例的葉輪,該葉輪的中心聯接件為主軸12,主軸12可轉動地連接在底座6上,底座6通過偏航軸承7連接在塔架8上,主軸12依次通過聯軸器101和齒輪箱102與發電機9連接,發電機9安裝在發電機支座61上,發電機支座61安裝在底座6上。具體地,發電機支座61可以如圖中所示安裝在底座6裡面,除此之外,發電機支座61還可以位於底座6之外並位於底座6後面。具體地,主軸12伸入底座6內,在主軸12與底座6之間設有軸承(例如圖中所示為前軸承121和後軸承122)。具體地,本實施例的風力發電機組可以為雙饋式風力發電機組或中速風力發電機組。根據本實施例的說明可知,本發明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中的中心聯接件也可以不是輪轂而是主軸。
[0062]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和風力發電機組具有以下優點:
[0063]1、使得各葉片單元不再相互獨立,可明顯減小葉片單元相互間的因不同高度而導致的不均衡載荷,實現葉輪載荷的平穩性,有效降低輪轂、主軸、發電機、機艙、塔架等部件的振動和疲勞,有利於提高風力發電機組的可靠性和壽命。
[0064]2、使得可以應用統一變槳控制方法而降低葉輪的不均衡載荷,避免了為特定場址的風力發電機組定製特定的獨立變槳控制系統,可降低控制系統的複雜性。
[0065]3、使用統一變槳控制方法,避免了獨立變槳控制方法所需要的載荷測量裝置,也避免了變槳驅動裝置的頻繁動作的必要性,因此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
[006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包括中心聯接件,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連接有葉片單元,所述葉片單元包括葉片支撐件,在所述葉片支撐件上通過變槳軸承連接有葉片,所述葉片支撐件柔性連接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每兩個相鄰的葉片單元的葉片支撐件通過至少一個彈性聯接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葉片單元還包括變槳驅動裝置,所述變槳驅動裝置固定在所述葉片支撐件上,各所述葉片單元的變槳驅動裝置均與統一變槳控制系統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其中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液壓油缸和/或彈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其中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其中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第一液壓油缸,所述第一液壓油缸的兩端分別通過可轉動的聯接接頭連接在兩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其中至少有一個所述彈性連接器包括第二液壓油缸,所述第二液壓油缸的缸體通過可轉動的聯接接頭連接在其中一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所述第二液壓油缸的活塞與第二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在另一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聯接接頭為萬向接頭。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聯接接頭包括第一聯接部和第二聯接部,在所述第一聯接部上設有兩塊聯接板,所述第二聯接部位於所述兩塊聯接板之間,在所述兩塊聯接板和所述第二聯接部上共同穿設有銷軸。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設有固定座,所述葉片支撐件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固定座上設有軸承孔,在所述葉片支撐件上設有銷體部,所述銷體部通過支撐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孔中。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葉片支撐件通過彈性阻尼器連接在所述中心聯接件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葉片支撐件上連接的彈性阻尼器的個數至少為四個,其中至少有兩個彈性阻尼器連接在所述葉片支撐件的前部,其中至少有兩個彈性阻尼器連接在所述葉片支撐件的後部。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聯接件為輪轂或者主軸。
14.一種包括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風力發電機組的葉輪的風力發電機組。
【文檔編號】F03D11/00GK104389746SQ201410549977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彭雲, 武青虎 申請人: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