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攪拌罐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3:52:26 1
專利名稱:混凝土攪拌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罐。
背景技術:
現有的混凝土攪拌罐包括有由前錐、中筒和後錐相互連接構成的罐體,前錐的端 部由封頭封閉,進料口位於後錐的端部並連接有伸向罐體內部的進料口延伸筒,在罐體的 內壁焊接有呈雙螺旋形狀的葉片。這種結構的攪拌罐再工作過程中,僅僅依靠葉片對混凝 土進行攪拌,攪拌的均勻性比較弱,容易出現離析的現象。另外混凝土再進料和出料時都直 接順著罐體內葉片螺旋線進出,對位於罐體前錐部分的封頭和罐體後錐部分的罐壁造成一 定的衝擊力,並加大罐體這些部位的磨損,影響整個罐體的穩定性,縮短罐體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攪拌罐,它能夠提高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減少罐體 的局部磨損,延長罐體的使用壽命。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方案是包括有由前錐、中筒和後錐相互連 接構成的罐體,前錐的端部由封頭封閉,進料口位於後錐的端部並連接有伸向罐體內部的 進料口延伸筒,在罐體的內壁焊接有呈雙螺旋形狀的葉片,在所述罐體的前錐部分靠近封 頭處位於所述的兩個葉片之間焊接有至少兩塊擋板,該擋板的板面與料流方向垂直;在與 所述進料口延伸筒的端頭連接的所述葉片上連接有進料口擋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進料口擋板與所述葉片之間的夾角α可以為40度。由於採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於在罐體的前錐部分靠近封頭處位於兩個葉片之間焊接有至少兩塊板面與料 流方向垂直擋板,因此提高了罐體對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減少了混凝土的離析現象,同時 也降低了再進料時混凝土對罐體前錐部分的封頭的衝擊力,而連接在與進料口延伸筒的端 頭連接的葉片上的進料口擋板又降低了進料時混凝土對罐體後錐部分罐壁的衝擊力,減少 罐體的磨損,提高罐體進料時的穩定性,延長了罐體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前錐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後錐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2的B向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4的C-C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進一步詳述[0014] 本實用新型的罐體由前錐4、中筒和後錐7相互連接構成,前錐4的端部由封頭1 封閉,進料口位於後錐的端部並連接有伸向罐體內部呈錐形結構的延伸筒6,在罐體內壁焊 接有呈雙螺旋形狀的葉片2。在圖1、圖3所示的結構中,在前錐部分內靠近封頭1處位於 兩個葉片2之間焊接有兩塊擋板3,這兩塊擋板3的板面與料流方向垂直。在圖2、圖4、圖 5所示的結構中,在與進料口延伸筒6的端頭連接的葉片2上連接有進料口擋板5,這塊進 料口擋板5與葉片2之間的夾角α為40度。
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攪拌罐,包括有由前錐、中筒和後錐相互連接構成的罐體,前錐的端部由 封頭封閉,進料口位於後錐的端部並連接有伸向罐體內部的進料口延伸筒,在罐體的內壁 焊接有呈雙螺旋形狀的葉片,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罐體的前錐部分靠近封頭處位於所述的 兩個葉片之間焊接有至少兩塊擋板,該擋板的板面與料流方向垂直;在與所述進料口延伸 筒的端頭連接的所述葉片上連接有進料口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攪拌罐,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料口擋板與所述葉片之 間的夾角α為4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攪拌罐,其特點是包括有由前錐、中筒和後錐相互連接構成的罐體,前錐的端部由封頭封閉,進料口位於後錐的端部並連接有伸向罐體內部的進料口延伸筒,在罐體的內壁焊接有呈雙螺旋形狀的葉片,在所述罐體的前錐部分靠近封頭處位於所述的兩個葉片之間焊接有至少兩塊擋板,該擋板的板面與料流方向垂直;在與所述進料口延伸筒的端頭連接的所述葉片上連接有進料口擋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夠提高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減少罐體的局部磨損,延長罐體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8C5/18GK201856297SQ201020583540
公開日2011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9日
發明者屈葵林, 莫慶煌, 蔣春玲, 雷燕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柳州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