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的製作方法與工藝
2023-05-12 19:29: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屬於機械配套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機電系統是在以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高度發展並逐步向傳統機械工業滲透的過程中形成的新概念。機電系統告知實現了機械技術與微電子、信息、軟體等技術的有機結合,擴展了機械系統的發展空間。在機電系統設備中都需要支承底座進行支撐,而很多機電系統設備的電纜都是從支撐座底部分接入的,而其中有些設備的底座中還安裝了旋轉軸,並且旋轉軸需要能夠無限制地旋轉,以達到系統的功能要求,如三自由度直升機、關節式坐標測量機等設備就需要這樣的底座,但是,一般的底座在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震動幅度較大,導致機電系統的工作效率很不穩定,此外,內部的電纜會扭絞在一起,甚至可能造成電纜扭斷的現象。為此,需要設計一種新的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能夠綜合性地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存在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在滿足使用方便的前提下,能夠減緩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震動的幅度,提高了機電系統工作效率的穩定,同時也能夠避免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電纜扭絞扭斷的現象,延長了機電系統的使用壽命,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包括箱體、滑環、支撐座、編碼器、帶圓形座軸承、直線軸以及旋轉軸,所述滑環與箱體通過螺栓相連接,所述支撐座與箱體通過螺栓相連接;所述支撐座內部設置有階梯孔,所述階梯孔底部鑲嵌有帶空心層的碗狀座,所述帶圓形座軸承設置在階梯孔內的碗狀座底部,所述碗狀座與階梯孔內側壁之間形成的間隙處設置有第一減震元件,所述碗狀座與帶圓形座軸承之間形成的間隙處均設置有第二減震元件,所述第一減震元件和第二減震元件對碗狀座形成包覆加緊結構,且第二減震元件與帶圓形座軸承之間設置有彈性限位板;所述直線軸安裝於所述支撐座的頂部,所述旋轉軸穿過所述直線軸、支撐座,並通過帶圓形座軸承設置在支撐座上,所述編碼器套設在旋轉軸上並安裝在帶圓形座軸承下面的軸端,所述旋轉軸下端面正對滑環設置。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箱體一側面上鉸連接設置有工藝門,所述箱體頂部設置有與所述碗狀座空心層相連通的連接管,所述滑環採用帽式滑環安裝於所述箱體上表面。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支撐座為階梯型空心圓柱體,所述旋轉軸為空心軸。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減震元件和第二減震元件對碗狀座形成包覆加緊結構是指第一減震元件和第二減震元件是圍繞且包覆在碗狀座上,對碗狀座具有夾緊作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碗狀座的弧度設置為120-135度之間。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在滿足使用方便的前提下,通過第一減震元件和第二減震元件圍繞且包覆在碗狀座設置,能夠減緩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震動的幅度,而且碗狀座本身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根據三角形穩定性好的原理),提高了機電系統工作效率的穩定,同時通過空心層和連接管的配合能夠避免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電纜扭絞扭斷的現象,延長了機電系統的使用壽命,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 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中箱體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包括:箱體10、滑環20、支撐座30、編碼器34、帶圓形座軸承40、直線軸50以及旋轉軸60,滑環20與箱體10以及支撐座30與箱體10均通過螺栓相連接;支撐座30內部設置有階梯孔35,階梯孔35底部鑲嵌有帶空心層71的碗狀座70,帶圓形座軸承40設置在階梯孔35內的碗狀座70底部,碗狀座70與階梯孔35內側壁之間形成的間隙處設置有第一減震元件32,碗狀座70與帶圓形座軸承40之間形成的間隙處設置有第二減震元件31,第一減震元件32和第二減震元件31對碗狀座70形成包覆加緊結構,且第二減震元件31與帶圓形座軸承40之間設置有彈性限位板33;直線軸50安裝於支撐座30的頂部,旋轉軸60穿過直線軸50、支撐座30,並通過帶圓形座軸承40設置在支撐座30上,編碼器34套設在旋轉軸60上並安裝在帶圓形座軸承40下面的軸端,旋轉軸60下端面正對滑環20設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在滿足使用方便的前提下,通過第一減震元件32和第二減震元件31圍繞且包覆在碗狀座70設置,能夠減緩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震動的幅度,而且碗狀座70本身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根據三角形穩定性好的原理),提高了機電系統工作效率的穩定,同時通過空心層71和連接管12的配合能夠避免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電纜扭絞扭斷的現象,延長了機電系統的使用壽命,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如圖2所示,箱體10一側面上鉸連接設置有工藝門11,箱體10頂部設置有與碗 狀座70空心層71相連通的連接管12,滑環20採用帽式滑環安裝於箱體10上表面。工藝門11便於隨時打開箱體10觀察箱體10內部情況,空心層71與連接管12相連通設置,方便安裝機電系統所攜帶的電纜線,能夠避免旋轉軸無限制轉動時內部電纜扭絞扭斷的現象,延長了機電系統的使用壽命,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適用於無限制旋轉機電系統的支承底座,支撐座30為階梯型空心圓柱體,旋轉軸60為空心軸。便於安裝設備,提高機電系統支承底座的穩定性能。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僅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