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故宮遊記作文
2025-02-01 11:01:09
北京最令我嚮往的是那古代龐大的建築群—故宮,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故宮遊記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故宮遊記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許多多值得回憶的往事。每當我想起這些事,都覺得十分有意義。其中有這樣一件事,讓我非常難忘,回味無窮。
寒假終於到了,爸爸媽媽打算帶我去故宮,我一聽就特別高興。早就聽說故宮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明清兩代24個皇帝居住過。我也想看看皇帝的宮殿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上了公交車,就向故宮方向駛去,一路上我心潮澎湃,心情無比激動。快到天安門時,我就看到城門樓前人山人海。下了車,我們走過金水橋,又穿過端門,來到午門前,看著雄偉壯觀的午門樓子,我想起小說和電視劇裡經常說的那句「推出午門斬首」,有多少佞臣或是忠臣在這裡被問斬呢?就來到了故宮的前面。故宮周圍人山人海,但是人再多也打消不了我激動的心情,穿過午門,我們就正式進入故宮。
首先看到的正中第一座大殿叫太和殿,是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它的規模比我們後來看到的幾個殿都要大,為了保護它,它的窗戶已經被密封,看不到裡面。後來看到的乾清宮是皇帝居住和休息的地方,我們終於看到了裡面,在皇帝的寶座上面有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正大光明」四個大字,意思是皇帝要做明君必須清正廉明。
看了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宮殿後,我們就來到了故宮的「藏寶區」—鐘錶館和珍寶館。一進鐘錶館,迎面的一個大鐘把我震住。這個大鐘分上下兩層,第二層掛著鐘面,四個指針分別指向東西南北。在鐘錶館我們還看到有許多外國製造的千奇百怪的鐘表。出了鐘錶館,我們順路來到珍寶館,有珍珠、瑪瑙、玉石、鼻煙壺等。這時,爸爸在三塊小石頭前站住了。他說這叫田黃三聯璽,末代皇帝溥儀曾經隨身攜帶,以此證明他的皇帝身份。解放後溥儀曾被勞動改造,他曾把這三塊田黃璽給了看管他的人,這個人後來上交國家。我聽得簡直入了迷。看來,故宮的每件東西背後都有故事。
出了珍寶館,我們又到了故宮西區曾是皇帝嬪妃們居住的地方,其中一處叫儲秀宮,是慈禧太后曾住過的地方,雖然是四合院的形式,但是並不像老百姓住的四合院,那種極度奢華就不用說了。從故宮西區出來,我們過了御花園,就出了故宮北門。
通過這次遊故宮,讓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也讓我領略了已前皇家生活的環境。故宮真是一座雄偉的建築,它是我國古代時人民智慧的結晶,真讓我難忘。
第二篇:難忘的故宮遊記
金秋的一個周末,陽光明媚,秋風送爽。媽媽和我來到了位於市中心的故宮博物院參觀遊覽,我高興極了。
走進故宮的大門,「哇!這裡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說。媽媽說:「最壯觀的還在後面哪的還在後面哪!」我們首先參觀了故宮的建築模型和它的建築構建。我知道了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全部木質結構,而且所有的木質構架沒有一個釘子。宮殿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黃色的琉璃瓦,到處是龍的圖案,並飾以金壁輝煌的色彩。我觀察了所有的宮殿,發現這些宮殿都是沿著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微笑地點點頭,說:「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幾乎貫穿了整個市區。它的氣勢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我們從御花園一直遊覽到太和殿,真是嘆為觀止呀!在故宮裡,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遠望去猶如神話中的瓊樓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人們稱它為「金鑾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還
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子撐著樓頂。其中,圍繞在御座的6根直徑為1米的大柱子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基上,前有造型優美的仙鶴、爐鼎,後面是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壁輝煌,既莊嚴又富麗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時,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這僅僅是故宮的建築,而殿中所擺設的稀世珍寶又是數不勝數,媽媽說:「這些珍寶僅僅是一部分,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掠走了宮中的許多珍寶,還有一些流失在國外」。聽到這裡我的心一陣陣疼痛,我為這些寶物的流失而感到難過。什麼時候這些失去的珍寶能回歸到祖國的懷抱?我更期盼著,期盼著臺灣和大陸儘快團圓,寶物儘快回到家園。
故宮一遊使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實在是無以倫比的傑作,它真是一個奇蹟。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為古人建造這麼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保護這些文物古蹟不受到破壞,讓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萬古流傳。
第三篇:難忘的故宮遊記
北京最令我嚮往的是那古代龐大的建築群—故宮,在我六歲時我就想去故宮遊玩了,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正好今年暑假媽媽單位要去北京旅遊,我就趁著這個機會跟著媽媽去了趟北京。圓了自己心中的夢想。
穿過天安門,就來到了端門,再穿過午門就來到了故宮。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個寬廣的「廣場」,據導遊說,這就是文武百官進行早朝的地方。走進去,仿佛進入了大會堂,大約能站800人左右。前面就是著名的太和殿,裡面金碧輝煌,金燦燦的寶座邊上立著兩隻活靈活現的丹頂鶴,兩邊還有四根被金龍環繞的大柱子,足足要兩人拉手才能環繞一圈。下面是從太湖底運來打磨過的太湖石,在中國這種太湖石非常珍稀,據說比黃金還貴重。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太和殿,一邊走一邊參觀,各個宮殿的布局都差不多,但都比不上前面的太和殿。
走著走著,我感到非常的疲憊了,這時一股清涼的風迎面吹來,我頓時精神一振,才發現我走進了御花園。大片大片的綠色植被讓人眼睛一亮,在外面蒸得我透不過氣來的熱風一下子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樹蔭帶來的清涼。石板兩旁都是茂盛的側柏,一座座假山上長滿了翠綠的植被,假山是太湖石壘起來的,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摸起來仍是那麼的光滑,可見古代工匠們花了多少心血進行打磨,拋光的啊!帝王的安逸生活是多少老百姓的艱辛換來的。帶著留戀不舍的心情我走出了故宮。
這個暑假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去北京參觀故宮,因為它不僅圓了我心中的夢想,而且讓我感受到了故宮這件宏偉精美工藝品的魅力,更讓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們精湛的技藝和辛勞。百姓的生活是貧困的,被壓迫在社會的最底層,深受剝削。而帝王將相們的生活是安逸的,是奢侈的。這故宮就是用老百姓的汗水和血水澆灌而成的,也是被壓迫被剝削的象徵,也是帝王統治階級生活的一個縮影。
第四篇:難忘的故宮遊記
踏上趕京的路上,心裡或多或少有了幾百年前科舉的緊張感,我的第一站,故宮。
故宮也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築群。作為藝術類博物館,故宮內收藏有歷代文物,如鐘錶、玉器、青銅器、書法等珍貴文物。
故宮沿著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紫禁城。規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傑作。它標誌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
走進故宮的大門,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寬闊的廣場,兩邊對稱著兩頭銅獅,金碧輝煌的大門有81個門釘,繼續往裡走,就是太和殿,那造型獨特,五彩繽紛的大殿讓我們大開了眼界,太和殿是皇宮內建築等級最高的宮殿,是整個紫禁城中最高的宮殿,在宮殿中,是皇帝坐的龍椅,太和殿是皇帝舉行節日慶典時使用的宮殿。
繼續往裡走是坤寧宮,坤寧宮是皇帝娶王妃時用的地方,整個坤寧宮顯得小巧、別致,雖然沒有太和殿那種大氣的氣氛,但是到處都不失自己的特色,真不愧為中華宮殿的瑰寶。
再往裡走是御花園,御花園有奇花異草、亭臺樓閣、嶙峋山石、石子畫為路,這御花園中,有彎彎曲曲盤成一圈奇特的樹木,也有供人休息的小巧涼亭,有奇形怪狀的各種塑像,也有形狀奇異的山石假山。
由御花園出去就是神武門了,神武門上高高懸掛著「故宮博物館」的牌子。對面是景山公園。一座座山在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下,漂亮極了。
故宮的建築實在是無以倫比的傑作,我們要讚嘆先祖巧奪天工的設計,讚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讚嘆中華兒女的聰慧,我們更應該為古人建造這麼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