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插秧機鏈條移箱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4:31:01 1
專利名稱:人力插秧機鏈條移箱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人力插秧機移箱機構。
通常所使用的水稻帶土苗人力插秧機移箱機構是由與秧箱相固定的齒條和與機架相接的棘齒構成,由於齒條和棘齒相互受到磨損,導致秧箱移動時換向不靈敏,工作不可靠,磨損嚴重,工作阻力大,影響插秧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人力插秧機鏈條移箱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圓周設置有六個輪齒的從動鏈輪12和主動鏈輪16分別套接在與船板機架相接的從動鏈輪軸以及主動鏈輪軸上,設置有六個輪齒的棘輪和主動鏈輪同軸轉動,棘輪擺杆的兩端分別與主動鏈輪軸和連杆相鉸接,棘爪和棘輪擺杆相鉸接,並與棘輪相嚙合,驅動鏈條與從動鏈輪以及主動鏈輪相鉸接,驅動鏈條上的一個鏈節是由外緣呈圓形的滑塊構成,滑塊被置於兩側設置有圓弧形凹槽的滑槽的內側,滑槽和秧箱相固定,秧箱通過移箱輪與固定在船板機架上的導軌構成滾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因採用鏈條滑塊機構,設置有六個齒的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可使秧箱在換向前以及換向後所產生的位移相等,並保證秧箱在換向時能夠自動停歇一次,以達到每次移箱距離相等的目的,運行可靠,操作輕便,並延長了插秧機的壽命,提高了插秧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結合附圖做進一步敘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1-a為本實用新型從動鏈輪結構圖。
圖1-b為本實用新型主動鏈輪結構圖。
圖1-c為本實用新型滑塊結構圖。
圖2為人力插機結構示意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摘要附圖。
牽引杆5和船板機架3相固定,擺杆21的一端設置有接觸點,可與固定在主動杆2上的滾輪4相接觸。回位彈簧22套裝在擺杆21的一端,擺杆21另一端和連杆20的一端相鉸接,連杆20的另一端和棘輪擺杆19的一端用連杆軸33相鉸接,從動鏈輪軸和主動鏈輪軸28與船板機架3相接,棘輪擺杆19的另一端和主動鏈輪軸28相鉸接,設置有六個輪齒的從動鏈輪12和主動鏈輪16分別套裝在從動鏈輪軸和主動鏈輪軸28上,設置有六個輪齒的棘輪17和主動鏈輪16同軸傳動,棘爪18通過棘爪軸31與棘輪擺杆相鉸接,並和棘輪17相嚙合,驅動鏈條13和從動鏈輪12以及主動鏈輪16相嚙合,驅動鏈條13的一鏈節是由外緣呈園形的滑塊15用兩個鏈銷27分別通過滑塊15上的兩個鏈銷孔被鉸接在驅動鏈條13之上,滑塊15中心偏置在兩鏈銷連心線(鏈條中心)外側,滑塊15被置於兩側設置有圓弧形凹槽的滑槽14內側,並能在換向時沿其兩側進行上下滑動,滑槽14通過螺栓34被固定在秧箱11上,外緣設置有凹槽的移箱輪29在秧箱11上下兩導軌32上滾動,移箱輪29套裝在移箱輪軸30上,移箱輪軸30固定在滑槽14上構成滾動連接,操縱杆6的下端和主動杆2相鉸接,設置有滾輪4的主動杆2的一端和船板機架3相鉸接,主動杆2的另一端與槓桿26以及秧爪排組合9相鉸接,秧爪排組合9上固定有四個墊塊,墊塊兩側設置有凹槽,脫秧器24插入墊塊兩側的凹槽內,墊塊上固定有分秧針10,槓桿26和脫秧器24相鉸接,脫秧觸點25通過主動杆2擺動可與船板機架3上的固定碰鐵23相接觸,轉角上碰鐵7以及轉角下碰鐵8和主動杆2相鉸接,並以鉸接中心軸35為園心可與主動杆2相接觸,槓桿26的上端和與船板機架3相鉸接的阻尼器1相接。
工作原理為,當搬操縱杆6時,主動杆2上的滾輪4與擺杆21一端碰撞迫使擺杆21帶動連杆20以及棘輪擺杆19向下進行擺動,棘爪18驅動圓周設置有六個輪齒的棘輪17轉動,並帶動與其同軸傳動的圓周設置有六個輪齒的主動鏈輪16轉動,驅使驅動鏈條13帶動圓周設置有六個輪齒的從動鏈輪12轉動,滑塊15通過滑槽14帶動秧箱進行橫嚮往復運動,藉以實現送秧任務,滑塊15可使旋轉運動轉變為間歇等距往復運動,當滑塊15在主動鏈輪16和從動鏈輪12中心距範圍內運動時,運動距離為常量,當滑塊15在主、從動鏈輪半徑的範圍內運動時,滑塊15則按正弦曲線規律運動,這使秧箱11在換向時的移箱距離經常發生變化,為了克服上述弊病,在滑塊15水平中心的下方設置有兩個鏈銷孔,以提高滑塊15的相對高度,兩個鏈銷孔也分別用兩個鏈銷27把滑塊15鉸接在驅動鏈條13之上,外緣呈園形的滑塊15被置於兩側設置有園弧形凹槽的滑槽14內,這樣結構能促使當秧箱11移動到導軌32的每一端時(在主、從動鏈輪半徑範圍內),送秧距離始終保持一致,並實現自動停歇一次,這裡應該指出實現自動停歇的原理是滑塊15在滑槽14內,僅當滑塊運動到以主(從)動輪為園心並繞該園心迴轉進入滑槽園弧段內才可實現停歇,即達到秧箱在換向前,以及換向後始終保持移箱距相等,使送秧均勻。
秧箱11中的秧苗通過移箱實現分苗,又被分秧針10勾取,而後被分秧針植入田中,在脫秧器24的作用下秧苗與分秧針10相脫離,一個插秧動作完成後,用手拉動牽引杆5使插秧機前進。
權利要求一種人力插秧機鏈條移箱機構,其特徵在於圓周設置有六個輪齒的從動鏈輪12和主動鏈輪16分別套裝在與船板機架3相接的從動鏈輪軸及主動鏈輪軸28上,設置有六個輪齒的棘輪17和主動鏈輪16同軸傳動,棘輪擺杆19的兩端分別與主動鏈輪軸28和連杆20相鉸接,棘爪18和棘輪擺杆19相鉸接,並與棘輪17相嚙合,驅動鏈條13與從動鏈輪12以及主動鏈輪16相鉸接,驅動鏈條13上的一個鏈節是由外緣呈園形的滑塊15構成,滑塊15被置於兩側設置有圓弧形凹槽的滑槽14內,滑槽14和秧箱11相固定,秧箱11通過移箱輪29與固定在船板機架3上的導輪32構成滾動連接。
專利摘要人力插秧機鏈條移箱機構屬於人力插秧機移箱機構,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分別套裝在主動鏈輪軸以及從動鏈輪軸上,並與驅動鏈條相嚙合,主動鏈輪和棘輪為同軸傳動,與棘輪擺杆相鉸接的棘爪和棘輪相嚙合,驅動鏈條上的外緣呈圓形的滑塊被置於兩側設有圓弧形凹槽的滑槽內,滑槽和秧箱相固定,秧箱通過移箱輪與固定在船板機架上的導軌相接,該機構可保證秧箱在換向前,以及換向後位移(送秧)距離相等並停歇一次。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85594SQ90226808
公開日1991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1990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1990年12月24日
發明者王繼學, 左立文 申請人:延吉插秧機製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