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23:04:41 1
專利名稱: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輪發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尾氣是環境的主要汙染源,隨著汽車使用數量的增加,這一汙染勢必會越來 越嚴重。在這一情況下,如今很多廠家推出了新能源汽車,以電力作為動力能源的電動車就 是其中一種。[0003]電動車以電力作為動力能源,解決了尾氣排放問題,綠色、環保、無汙染,但最大行 駛裡程、續航能力是現有電動車存在的核心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電動車將很難普及和繼 續發展。[0004]現在設有充電站為電動車充電,但必須高密度的建造充電站才能滿足電動車的充 電需要,這樣不僅投入大還解決不了根本為題。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為了解決現有技術行駛裡程短、續航能力差的缺點,提供的 一種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 包括兩個相連的輪轂,輪轂上裝有輪胎,其中一個輪轂的一側連接輪轂連接器,其特徵在 於[0007]a.每個輪轂上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支撐盤;[0008]b.輪轂的凹槽中設有一組行星齒輪和一組對應相配合的過橋齒輪,每個行星齒輪 軸連接於支撐盤和輪轂上,每個過橋齒輪軸連接於輪轂上;[0009]c.每個輪轂上分別設有一組取力單元,每個取力單元由滾輪、曲柄、Z型連杆、短 曲柄組成;曲柄的一端連接滾輪、另一端和輪轂連接,曲柄中部與Z型連杆一端連接,Z型連 杆另一端與短曲柄一端連接,短曲柄的另一端與相應的行星齒輪軸連接;[0010]d.輪轂的軸線位置設有傳輸軸,傳輸軸上設有中心齒輪,中心齒輪和過橋齒輪連 接配合;[0011]e.輪轂上設有一組擋銷,每個擋銷分別和取力單元中的Z型連杆限位配合。[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如下進一步的方案[0013]1.行星齒輪的齒輪孔內設有棘輪裝置。[0014]2.在曲柄上設有回力彈簧和輪轂相連。[0015]所述的支撐盤可通過螺釘與輪轂連接。[0016]所述的傳輸軸連接發電機。[0017]所述的Z型連杆採用Z字型結構可節省空間。[0018]所述滾輪到輪轂軸線的最大距離大於輪胎半徑。[0019]所述的回力彈簧可幫助滾輪迴位。[002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採用了機械式取力,車輪轉動就會為之提供動能, 可延長電動車的行駛裡程,提高電動車的續航能力。[0021]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為了表明結構關係,省略了輪胎;[0023]圖2為圖1的俯視圖;[0024]圖3為行星齒輪、過橋齒輪、中心齒輪的連接配合關係示意圖;[0025]圖4為一個取力單元和輪轂、支撐盤、行星齒輪連接的示意圖;[0026]圖5為曲柄的形狀結構圖。[0027]具體實施方式
[002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包括兩個相連的 輪轂1,其中一個輪轂的一側連接輪轂連接器2,每個輪轂I上分別設有一組取力單元3。[0029]如圖2所示,每個輪轂I上設有圓形凹槽la,凹槽Ia用螺釘連接支撐盤5,凹槽Ia 中設有行星齒輪6和與之對應配合連接的過橋齒輪7,過橋齒輪軸7a連接在輪轂I上。輪 轂的軸線位置設有傳輸軸4,傳輸軸4上設有中心齒輪8。[0030]如圖2及圖3所示,每兩個行星齒輪6和一個過橋齒輪7連接配合,四個過橋齒輪 和傳輸軸4上的中心齒輪8連接配合。[0031]如圖2及圖4所示,每個行星齒輪軸6a連接於支撐盤5和輪轂I上。每個取力單 元3由滾輪9、曲柄10、Z型連杆11、短曲柄12組成,曲柄10的形狀參見圖5,為L型和一 折型的組合形狀,每個曲柄10上有設有回力彈簧和輪轂I連接,曲柄10 —端連接滾輪9、另 一端和輪轂I連接,曲柄10中部與Z型連杆11 一端連接,Z型連杆11的另一端與短曲柄 12 一端連接,短曲柄12的另一端與星齒輪軸6a連接。每個輪轂I上設有8個擋銷13,每 個擋銷13分別和Z型連杆11限位配合。[0032]當車輪轉動時帶動滾輪9轉動,滾輪9與地面接觸後向中心方向擺動,同時帶動曲 柄10相對於輪轂I轉動並通過Z型連杆12、短曲柄13帶動行星齒輪6轉動一定角度,行星 齒輪6帶動過橋齒輪7轉動,過橋齒輪7通過中心齒輪8帶動傳輸杆4轉動,這樣,就可以 把機械能轉化為發電機的電能而供電動車使用。
權利要求1.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包括兩個相連的輪轂(I),每個輪轂上裝有輪胎,其中一個輪轂的一側連接輪轂連接器(2),其特徵在於 a.每個輪轂(I)上設有凹槽(la),凹槽(Ia)內設有支撐盤(5); b.輪轂(I)的凹槽(Ia)中設有一組行星齒輪(6)和一組對應相連的過橋齒輪(7),每個行星齒輪軸(6a)連接於支撐盤(5)和輪轂(I)上,每個過橋齒輪軸(7a)連接於輪轂上; c.每個輪轂(I)上分別設有一組取力單元(3),每個取力單元(3)由滾輪(9)、曲柄(10),Z型連杆(11)、短曲柄(12)組成;曲柄(10)的一端連接滾輪(9)、另一端和輪轂(I)連接,曲柄(10)中部與Z型連杆(11) 一端連接,Z型連杆(11)另一端與短曲柄(12) —端連接,短曲柄(12)的另一端與相應的行星齒輪軸(6a)連接; d.輪轂的軸線位置設有傳輸軸(4),傳輸軸(4)上設有中心齒輪(8),中心齒輪(8)和過橋齒輪(7)連接配合; e.輪轂(I)上設有一組擋銷(13),每個擋銷分別和取力單元(3)中的Z型連杆(11)限位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曲柄(10)上設有回力彈簧(14)和輪轂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車輛自發電輪式取力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輪轂(1)的凹槽(1a)內設有支撐盤(5)和一組行星齒輪(6),每個輪轂(1)上設有曲柄(10),曲柄(10)的一端連接滾輪(9)、另一端和輪轂(1)連接,曲柄(10)的中部通過Z型連杆(11)、短曲柄(12)與相應的行星齒輪軸(6a)連接。輪轂的軸線位置設有傳輸軸(4),傳輸軸(4)用於連接發電機。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採用了機械式取力,車輪轉動就會為之提供動能,可延長電動車的行駛裡程,提高電動車的續航能力。
文檔編號B60K25/10GK202847443SQ20122041249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0日
發明者賀和平, 賀雲鵬, 賀雲飛 申請人:賀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