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穴奇功袋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21:08:21 3
專利名稱:貼穴奇功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病外治的中藥外用保健用品,尤其是一種專治性功能減退症的貼穴奇功袋。
在現有技術中,對於陽萎、早洩等性功能減退症疾病,臨床治療除中藥、西藥外,還有體外性功能減退治療儀。雖然這些治療方法取得一定的療效,但也有其不足之處,如治療周期甚長,服藥費用較高,不少病員經濟能力不可支付;儀器治療不能大面積普及,部分病人經治後症狀有反覆;由於性功能減退病因複雜,而藥物治療多為固定處方,無法辯證施治,藥用範圍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內病外治的中醫原理,採用貼穴奇功袋,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局部供血和營養,促進藥物對人體的揮發和透入,作為一種專門治療性功能減退的保健產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內盛中草藥物的主副藥芯2和5裝在主副貼1和4內,一個主貼1和二個副貼4彼此由布帶3相連,鬆緊布帶6縫製在一副貼4外端,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粘緊布帶6和對應的另一藥貼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包括呈六邊形近似橢圓囊形的主貼1中縫製有圓形主藥芯2,呈八角稜形的附貼4中裝有圓形副藥芯5,主貼1和二個副貼4依次由布帶3縫製相連,鬆緊布帶6縫製在靠外的副貼4上,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對應的主貼1上。
呈六邊形近似橢圓囊形的主貼1中裝有圓形或正八邊形藥芯2,呈近似圓形副貼4中裝有圓形或正八邊形藥芯5,主貼1和二個副貼4依次由布帶3縫製相連,鬆緊布帶6縫製在靠外的副貼4上,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對應的主貼1上。
呈八邊形的主貼1中裝或縫製有圓形或正五邊形藥芯2,呈正八邊形的副貼4中裝或縫製有圓形或正五邊形藥芯2、副貼4、主貼1和另一個副貼4依次由布帶3縫製相連,二個副貼4外端分別縫製鬆緊布帶6和布帶3,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布帶3上。
裝有中草藥物的主副藥芯2和5的厚度為0.5至0.7釐米,藥芯上縫製成2×2釐米均勻的小方格,圓形藥芯直徑為12釐米。
在使用中,二副貼4之間中心距為15~23釐米,副貼4與主貼1之間中心距為23~31釐米。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展開示意圖。
圖2是另一例展開示意圖。
圖3是再一例展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如下1-主貼,2-主藥芯,3-布帶,4-副貼,5-副藥芯,6-鬆緊布帶,7-尼龍粘貼布。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說明如下實施例1由裡面兩層白色平布縫製成主、副藥芯2和5,在主藥芯2內裝有巴戟天、肉蓯蓉、肉桂、山茱萸、焦杜仲等60克中草藥,在副藥芯5內裝有五靈脂、黃芪、黨參、茯神、補骨脂、知母、紅花等60克中草藥。主副藥芯2和5的厚度為0.6釐米,直徑為12釐米,其上縫製2×2釐米左右均勻的小方格,將主、副藥芯2和5分別嵌入呈橢圓囊形的主貼1和呈八角稜形的副貼4內,上下兩端與貼布縫在一起,藥芯固定在中央位置。見
圖1所示,主貼1由四個弧形和二個短直邊組成橢圓囊形,長24釐米,最寬處為16釐米;二個副貼4形狀大小相同,均呈八角稜形,長14釐米,寬16釐米,兩副貼4之間以8釐米長、寬3~4釐米的布帶3連接,副貼4與主貼1之間以5釐米長、寬3~4釐米的布帶3連接,這樣三貼似呈鏈狀,在外側的副貼4上縫製10釐米長、寬3~4釐米的鬆緊布帶6,將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主貼7上。主貼1和副貼4的面料採用印花軟緞、裡料採用白或紅色平布。
實施例2基本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是,由二個短直邊和二個圓弧組成近似呈圓形的副貼4,參看圖2所示,主、副藥芯2和5可以呈圓形或呈正八邊形。兩個副貼4之間用1~3釐米長的布帶3連接,副貼4與主貼1之間用10~12釐米長的布帶3連接,在外側的副貼4上縫製15釐米長的鬆緊布帶6,或者縫製5釐米長的鬆緊布帶6。
實施例3基本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是,呈八邊形的主貼1中裝有圓形或正五邊形的主藥芯2,呈正八邊形的副貼4中裝有圓形或正五邊形的副藥芯5,以主貼1為中心,其兩側用長度為4或8或12釐米的布帶3縫製連接副貼4,二副貼4外側分別縫製鬆緊布帶6和布帶3,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布帶3上。鬆緊布帶6和布帶3的長度根據人體腰的粗細不同,制出不同長度的系列產品。
使用方法是這樣的,將主貼1中間部位對準神厥穴,即肚臍眼或臍中,另外二副貼4對準人體腰部腎臟位置,經調節鬆緊布帶6,扣住尼龍粘貼布7,可晝夜使用,一至三個月為一療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經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成都西藏軍區泌尿專科門診部、陝西省建材局職工醫院和西安市第三職工醫院等單位試用,對308例陽萎、早洩、痛經、月經不調和性淡漠病症進行試用治療觀察,治癒80例,顯效108例,有效97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92.53%。
2、在使用中未見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對患者來說,使用方便,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也易於推廣,是一種理想的保健用品。
權利要求1.一種貼穴奇功袋,內盛中草藥物的藥芯裝在藥貼內,其特徵是主副藥芯2和5縫製在主副貼1和4內,一個主貼1和二個副貼4彼此由布帶3相連,鬆緊布帶6縫製在一副貼外端,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對應的另一藥貼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穴奇功袋,其特徵是呈六邊形近似橢圓囊形的主貼1中縫製有圓形主藥芯2,呈八角稜形的附貼4中裝有圓形副藥芯5,主貼1和二個副貼4依次由布帶3縫製相連,鬆緊布帶6縫製在靠外的副貼4上,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對應的主貼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穴奇功袋,其特徵是呈近似橢圓囊形的主貼7中裝有正八邊形藥芯2,呈近似圓形副貼4中裝有正八邊形藥芯5,主貼1和二個副貼4依次由布帶3縫製相連,鬆緊布帶6縫製在靠外的副貼4上,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對應的主貼1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穴奇功袋,其特徵是呈八邊形的主貼1中縫製有圓形藥芯2,呈正八邊形的副貼4中縫製有圓形藥芯2,副貼4、主貼1和另一個副貼4依次由布帶3縫製相連,二個副貼4外端分別縫製鬆緊布帶6和布帶3,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布帶3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穴奇功袋,其特徵是裝有中草藥物的主副藥芯2和5的厚度為0.5至0.7釐米,藥芯上縫製成2×2釐米均勻的小方格,圓形藥芯直徑為12釐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穴奇功袋,其特徵是在使用中,二副貼4之間中心距為15~23釐米,副貼4與主貼1之間中心距為23~31釐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病外治的中藥外用保健用品。目的是採用貼穴奇功袋。促進藥物對人體的揮發和透入,專治性功能減退的保健產品。技術方案是盛有中草藥物的主副藥芯2和5裝在主副貼1和4內,一個主貼和二個副貼彼此由布帶3相連。鬆緊布帶6縫製在副貼4外端,正反尼龍粘貼布7分別縫製在鬆緊布帶6和藥貼上。使用方便,無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
文檔編號A61M37/00GK2118542SQ9220395
公開日1992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199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1992年3月5日
發明者雷振華 申請人:雷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