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薯黑斑病的防治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07 04:09:21 2
本發明屬於甘薯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為國內檢疫對象之一。危害性強,傳播速度快。不但影響甘薯的品質,而且嚴重影響甘薯的產量。給甘薯生產造成極大威脅,直接影響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多年來,生產上施用多菌靈浸種薯和薯苗的方法,甘薯黑斑病得到有效控制。可近年來,由於品種變化、病菌抗藥性、種植制度等因素的變化,甘薯黑斑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找到一條有效地防治辦法已成為甘薯生產上的一個重要議題。
技術實現要素: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研製一種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的試驗條件為: ⑴試驗地土質中壤,有機質16.4g/Kg,鹼解氮47mg/Kg,速效磷18.2mg/Kg,速效鉀102mg/Kg;⑵試驗品種為當地主推農家品種「北京553」;⑶目標產量為30000kg/hm2生產水平條件下,除有機肥35000kg/hm2作基肥外,按照45%(15-15-15)硫酸鉀複合肥按750 kg/ hm2的用量全部作底肥;
所述的防治方法是:
第一步、整地施肥:將全部有機肥和化肥一同做底肥施入,深耕25cm,耙平、起壟;
第二步、育苗:育苗前將種薯用70%甲基託布津500~800倍液浸種薯5分鐘;
第三步、刨坑:密度45000穴/hm2,株距33cm,行距70cm;
第四步、澆藥水:每穴澆25%苯醚甲環唑乳油1500~3000倍液0.50千克;
第五步、放薯苗;用80%已蒜素200~300倍浸薯苗5分鐘;
第六步、封土;
第七步、甘薯團棵期用50%苯菌靈800~1000倍噴霧,藥水30kg/667m2。
田間管理和收穫按常規技術進行。
本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1)本發明方法簡單易行,比原來慣用的栽植僅是在藥劑種類上做些調整,無需增加勞力和投入,推廣中農民很易接受;
2)本發明的經濟、社會效益顯著,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效益,可增收1000多元/667m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所述的試驗條件為:⑴試驗地土質中壤,有機質16.4g/Kg,鹼解氮47mg/Kg,速效磷18.2mg/Kg,速效鉀102mg/Kg;⑵試驗品種為當地主推農家品種「北京553」;⑶目標產量為30000kg/hm2生產水平條件下,除有機肥35000kg/hm2作基肥外,按照45%(15-15-15)硫酸鉀複合肥按750 kg/ hm2的用量全部作底肥。
實施例1 在上述試驗條件下,一種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整地施肥:將全部有機肥和化肥一同做底肥施入,深耕25cm,耙平、起壟;
第二步、育苗:育苗前將種薯用7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浸種薯5分鐘;
第三步、刨坑:密度45000穴/hm2,株距33cm,行距70cm;
第四步、澆藥水:每穴澆25%苯醚甲環唑乳油1500倍液0.50千克;
第五步、放薯苗;用80%已蒜素200~300倍浸薯苗5分鐘;
第六步、封土;
第七步、甘薯團棵期用50%苯菌靈800倍噴霧,藥水30kg/667m2。
田間管理和收穫按常規技術進行。
實施例2 在上述試驗條件下,一種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整地施肥:將全部有機肥和化肥一同做底肥施入,深耕25cm,耙平、起壟;
第二步、育苗:育苗前將種薯用70%甲基託布津700倍液浸種薯5分鐘;
第三步、刨坑:密度45000穴/hm2,株距33cm,行距70cm;
第四步、澆藥水:每穴澆25%苯醚甲環唑乳油2000倍液0.50千克;
第五步、放薯苗;用80%已蒜素200~300倍浸薯苗5分鐘;
第六步、封土;
第七步、甘薯團棵期用50%苯菌靈900倍噴霧,藥水30kg/667m2。
田間管理和收穫按常規技術進行。
實施例3 在上述試驗條件下,一種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整地施肥:將全部有機肥和化肥一同做底肥施入,深耕25cm,耙平、起壟;
第二步、育苗:育苗前將種薯用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浸種薯5分鐘;
第三步、刨坑:密度45000穴/hm2,株距33cm,行距70cm;
第四步、澆藥水:每穴澆25%苯醚甲環唑乳油3000倍液0.50千克;
第五步、放薯苗;用80%已蒜素200~300倍浸薯苗5分鐘;
第六步、封土;
第七步、甘薯團棵期用50%苯菌靈1000倍噴霧,藥水30kg/667m2。
田間管理和收穫按常規技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