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年味作文
2023-12-05 05:40:16 1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為公曆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曆新年。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中國的年味作文,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篇一:過年的味道作文
有人說:飽嘗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樂。我願意經歷寒冬,是因期盼呼吸過年的味道。過年,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又叫春節,是人們為歡慶春天的回歸而舉行的節日。每歲,還未到年底,還是農曆冬月的時候,家鄉的大人們就都積極地行動起來,或打掃衛生,或漿洗衣物,或宰殺年豬,或添置物品;娃娃們呢,內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構思起一個個過年計劃。還記得那時的我,常常會在想到激動處忍不住地笑將起來。就這樣,抬頭,就能準確地嗅到空氣中的年味漸漸濃烈了起來;張目,周圍的一切事物雖然十分寒冷,可也變得不盡的可愛。春節一到,家鄉自然是四處張燈結彩,炮仗聲聲,人來人往,隨處可見洋溢著幸福的臉。空氣中的年味濃到極致!還記得在非常小的時候,我最最期望的事情就是過年了。雖然那時還小,不啥懂事,但我就知道,一年中的那幾天,爸媽會給我買許多好吃的零食,還會給我買不少嶄新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我還可以得到壓歲錢,讓我在小朋友面前著實地去炫耀幾番。
當然,炫耀完了之後,我也不會忘記把自己是怎麼從一個小乞丐變成小地主的方法分享給小朋友們。這些感覺,應該是我幼小時留戀年的味道的最大理由吧。在我的家鄉,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春節的習俗。比如,過年那一天,要先去祭奠祖先,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敬重。正月初一,一整天都不能掃地,不能夠往外倒垃圾。由於,假設這樣做,就等於是在掃除、傾倒家中的財富,新的一年將不會賺到任何錢財。正月初二,深受小孩喜歡,由於從這一天開始,小孩就可以和大人們一起去走親戚了,同時也就會聽到許多關於長輩們小時過年的故事。然後就有紅包收穫了,再然後就是不斷地和小朋友們比紅包。再然後的然後,自然也就是不斷地收穫小夥伴的羨慕、讚美或鄙視、嘲諷。以上所說,就是我童年底版的年的味道,較之父輩、祖父輩不知甜蜜多少倍的年的味道。這些味道值得新時代的我一輩子去咂摸。想你年的味道,我一定會讓你變得更家有味道的!
篇二:過年的味道作文
—過年的時候,站在溫暖的家裡,悄悄地深吸一口氣,會發現空氣中瀰漫著許多味道。聞得到的,聞不到的,都爭先恐後地跑入你的鼻子內,不經意間化作一縷幸福的氣息,融在了你的心裡?
我最喜歡的就是看著媽媽把一塊塊晶瑩透亮的魚肉裹上一層雪白的澱粉外衣,然後丟進已經燒熱的油鍋裡,「霹靂啪啦」一陣響後,就像魔術師剛剛在這裡變了魔術一樣,滿屋子的炸魚香味。魚也換上了一身金黃的外衣,像個身穿黃金甲的將軍,驕傲地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引得我這隻小饞貓垂涎三尺,恨不得馬上撲上去。除此之外,看著媽媽炸雞腿、雞翅、燉雞、燉鴨、包餃子、炒年糕,順便燒一盤我最喜歡的紅燒排骨。都讓我不得不覺得,過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就是雞鴨魚肉輪番上陣的味道。
可有時候,我又覺得過年時另一種味道——火藥味。樓下的鞭炮總是炸不完,火藥味伴著鞭炮似的紅色的笑話,一朵朵盛開,充斥了整個世界;晚上的禮花也放不完,點亮了整個夜空。火藥味也隨著火星兒的降落,降到了人的鼻子裡;孩子們手裡各式各樣的火藥製成的小玩意兒,也在輪番地釋放著火藥味。說實話,我並不討厭這火藥味兒,相反的挺喜歡,由於它讓我感到非常喜慶,非常心安。我慶幸火藥沒有拿來製造武器成為人們悲傷的源頭,而是留在這裡製造讓人們歡悅的氣息,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事實上,我心裡過年真實的味道,應該是一種聞不到嘗不出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奔波勞累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在今天,停下匆忙的腳步,享受家的溫暖,放下身上重擔的輕鬆,忘記過去一年的辛酸,在今天細數我們的收穫,順便帶著美好的憧憬走向未來。一切的奮鬥努力都只為了在這一刻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他人??過年的味道,有非常多非常多種,有些是能嘗的味道,有些是能聞得到的,有些則是要用心去感受的。閉上眼睛,沉下心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特殊的過年的味道?是愛,是喜悅,或是溫暖?
篇三:過年的味道作文
悽楚寒風骨凜冽,煙火飛濺惹思念。——題記
依稀憶及孩提時年,是單純快樂的時年。可斑駁的回憶卻在矢口否認著。新年除舊歲,瑞雪兆豐年。春節非常是守約,如期而至。可人卻總不守約,承諾不過謊言。「外婆,爸媽今年又不回來了是嗎?」我似乎忘記了沮喪,言語之間僅是熟悉的木訥。
外婆的臉上流露出些許難堪。「嗯,今年任務重,不過他們給你??」「啪」空氣中的塵埃四處逃竄,鐵鎖與木門沉重的撞擊,撕裂了爆竹的歡騰與喜慶,我未等外婆說完,奪門而去。是有五年了吧,五歲起,過年的歡慶給我帶來無限的恐懼,它是我眼中永恆的悲哀。熟知的面孔,我害怕會忘記。我再一次準備獨自點燃為爸媽準備的禮花煙火,將大型的禮花放置好後,一句話便不由自主地從嘴中蹦出。「爸,爸,快拿火機來,媽,你若是害怕,去一旁捂好耳朵吧!」
風似乎收斂了些,悄悄止住了,雪靜靜地融化著,我不知如何是好,呆若木雞地站在禮花旁,拼命地回憶以往過年的味道。話語依舊迴蕩於浮躁的空氣中,人卻遲遲不願出現。
遠處的煙花不停地綻放旋擺在歡騰的夜空中。爆竹整夜未消。鄰家的團圓歡笑像是譏諷的話語,刺穿我薄弱的心。不知是眼眶木訥,還是眼淚早已流盡。外婆望著電視發愣,飯菜早已冰冷。誰也無心吃下這所謂的團圓飯,享受年夜歡。我想,過年的味道,不該是這樣的。
工作忙,對,是,總之大人都非常忙,你們也的確未空閒過。由於整個家的物質需求全靠你們來承擔。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個家的精神需求更需要你們來支撐完善。我不知道你們的時間是有多麼寶貴,我只明白五年你們從未回來過。我這算是懇求嗎?
無法顧及的時光,何止思念。
篇四:過年的味道
在中國那麼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過年。過年的名字洋溢著幸福的味道,總能令人聯想到美好的事物。它象徵著新年的伊始,同時也代表去年所有的悲歡離合都已謝幕,化作記憶留在生命的史冊上。
儘管是寒冷的冬日,可是過年的出現仿如一輪暖日,高掛在空中,融化了街道兩旁的積雪。路人們的腳步踩著輕快的節拍,飛揚的嘴角寫滿了無法控制的喜悅心情。
過年了!過年了!爺爺奶奶從老家趕回來,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樂得我合不攏嘴。爸爸媽媽商討著需要購置的年貨,列了一張長長的單子。喜愛乾淨的外婆指揮無所事事我和舅舅把房子裡裡外外打掃一遍,然後摸了摸亮得能映出人影的窗戶,點了點頭,欣慰地說:「這樣才好,除去了去年的汙垢,乾乾淨淨地迎來新年。」
過年的味道是多元的香。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到頭來終於可以休息休息,例外的是那些勤勞的主婦們。媽媽把從超市買來的花生倒入鍋內,熟練地翻炒它們,出鍋後再撒鹽入盤。夾上一顆,脆脆的外皮裹著乳白的果仁,香濃四溢。她還想炸魚,可是對生熟情況掌握不到位,只好請來奶奶作指導。奶奶笑眯眯地接過鏟子,演示起來。奶奶站在一旁認真虛心地接受奶奶的言傳身教。客廳裡放著大小不一的果盤,裡面堆著小山一般的果乾和水果。我滿足地吸吸鼻子。走在陽臺上看下面,幾個小孩子在玩小煙花,火光流離之間燃出快樂的花朵。一陣
輕煙消失在空氣中,我在二樓聞到了那種專屬煙花的清香,心情在閒情逸緻中得到了放鬆,我開心地笑了。那樣溫暖的情緒還殘留在我心間。然而,曾幾何時,這份濃鬱的過年味道淡了些許。我喜歡過年,更迷戀它多姿多彩的味道。
篇五:作文過年的味道
寒假已經過半了,一直宅在家裡——過年!可怎麼都覺得這「年」過的沒有了一點兒興致,除了赴宴、逛街,就是睡覺,真有點兒害怕過年了。我一直認為現在只是時間上的過年,真正的過年是在童年的時光裡。
在兒時的老家,一到臘月,對村裡人來說就是放了長假,地裡、湖裡(就是老家的莊稼地)都空了,只有小麥苗,其他的都歸倉了,偶爾有未成年的驢兒、牛兒、狗兒在湖裡和孩子們玩耍,大人們就開始打掃院子,碼好柴禾,窖好山芋,盤算著今年的年怎麼個過法。
那時,對我來說,等待過年的日子是難熬的。從天已變冷開始,就算著放寒假的日子,算著離過年的天數。那時,我最期盼的就是我小舅過年回老家,由於我和姥姥住在一起,他回去就是到我們家。他來了除了帶我玩之外,還會從他大大的皮包裡掏出一份城裡帶來的禮物,在那時,一份從城裡帶回的禮物會讓我的心裡漫溢著驚喜。只在過年,生活的日曆上才會出現這一抹亮色,只在過年,我的童年才能開啟這份驚喜。
終於到了期盼的過年,在兒時老家的過年是從臘月底開始的。
年前的幾天,是家裡比較忙的。父親是名教師,天一冷,學校就給孩子們放假了,父親安排好學校的事情,就會順便帶些年貨回家,父親購置的多是豬肉和家裡沒有的蔬菜,豬肉帶回家後,父親會用繩子掛在屋裡的梁上,主要是防止老鼠和貓給先吃了,由於這塊肉要用來過年招待客人,但是有時也防不勝防。一回到家,父親就會張羅給村裡的人寫春聯,老家叫寫對了,由於父親是村裡的文化人,寫得一手好字。父親在案上寫,我也在旁邊幫忙裁紙、牽紙,到了上三、四年級了,一些門邊、門楣上字我也給寫幾個呢。這一寫就是三五天,全免費的,父親到去世前幾十年一直堅持這件事,而且樂此不彼。
母親和姥姥在年前工作,我的記憶中就是熬糖、蒸饃,油炸一些麵食等。印象比較深的是農村過年蒸饃,每家都會蒸好幾籠屜,先放在外面晾,然後放在缸裡儲藏,一直能吃到出了正月。那時經濟條件差,家裡都會蒸兩樣饃,一種是純山芋面的,有時也有玉米面的,一種是山芋或玉米面外面包裹著一層小麥麵的,後來條件好了,也會蒸一些純小麥麵的,主要用於家裡招待客人的。前一種饃,剛蒸出來的
吃懶做,妻子為了教育丈夫改邪歸正,想一計策,假裝生病迫使其丈夫為她擀麵葉。從此以後兩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大路上來了我陳士鐸,一去趕會三天多」,這個出名的唱段村裡的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
年,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過著,我們在企盼中由小孩子長成了大人,年的味道也在年輪中,不知不覺地漸漸淡了。也許是人們現在的日子過好了的緣故吧,對年的那種祈盼、期待、欣喜都被眼下富足安康的生活情趣湮沒了。也正是由於如此,現在每每想起兒時在鄉下過年的生活就感到分外的甜蜜、親切和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