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接地體與接地引下線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6:58:50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接地體與接地引下線連接結構,屬於接地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架空輸電線路防雷接地體與接地引下線,是當線路被雷擊時,通過避雷線(即架空地線)傳輸雷電流經過杆塔的接地引下線這樣一個通道來洩放雷電流,使得雷電流能夠快速流入大地從而保護導線、絕緣子等輸電線路設施不被擊壞的一個載體,目前在110kV及以下線路鐵塔和水泥杆的接地體和接地引下線的連接全部使用的是焊接,即用鍍鋅接地體(Φ10mm圓鋼和Φ12mm圓鋼兩種)與接地引下線(Φ10mm圓鋼)用自發電焊機雙面燒焊連接的方式。
從多年的運行情況來看,接地體在入土和泥土覆蓋的表層部分200mm處容易鏽蝕。究其原因:①由於泥土的酸鹼不平衡,產生了對鍍鋅圓鋼的腐蝕;②雨水對鍍鋅圓鋼產生的腐蝕;③有汙染的工廠附近汙染物或空氣對鍍鋅圓鋼產生的腐蝕。使得接地體運行3年後逐漸鏽蝕,5--8年鏽斷,造成接地通道的縮小和不通。
而接地引下線與接地體焊接有如下弊端:
①用焊接工藝,焊機笨重不便野外高山大嶺作業;
②焊工作業必須取證,而作業人員大多無焊工證;
③作業時需使用汽油,而且會產生明火,有失火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接地體與接地引下線連接結構,更加耐鏽蝕,更利於雷擊時雷電流的洩放,降低安全隱患,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成本更低,避免了無焊工證而進行電焊作業造成的違章風險,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接地體與接地引下線連接結構,包括採用圓鋼製作的接地體和扁形結構的合金管,開挖出入土部分的接地體,將接地體的鏽蝕部分斷開,對接地體斷開的上下側圓鋼進行打磨除鏽並將其穿入合金管後進行搭接,並在合金管和搭接的圓鋼間的空隙內設置導電膏層,對合金管的扁平面中線進行壓接凹點。
優選的,上述合金管兩對稱扁平面通過壓接鉗壓接出多個對稱的凹點,凹點在每個扁平面上沿著長度方向間隔均勻地布置。
優選的,上述合金管的截面為條形的鍵槽結構,由兩半圓段和兩直線段構成,其長為300mm、管壁厚為1.5mm和半圓段內半徑為Φ10mm或Φ12mm。
優選的,上述凹點在合金管的每個扁平面上設置八個。
優選的,上述合金管表面和接地體表面設置防腐油漆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效果如下:
(1)安全效益方面: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扁形的合金管實施冷壓接連接到接地體的圓鋼上後,將搭接的兩端圓鋼進行連接,搭接面積增大了接地線入土處的橫截面積(Φ10mm圓鋼2根,橢圓形合金管1根,總橫截面積為161mm²),抵禦金屬鏽蝕的強度大大增加;增大了雷擊時雷電流的洩放直徑;避免了因野外電焊帶來的如火災、環境汙染等風險,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無焊工證而進行電焊作業造成的違章風險;
(2)經濟效益方面:在高山大嶺上運送電焊機,重量在45公斤以上,搬運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下;手動壓接鉗輕便小巧,便於攜帶,能減輕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電焊作業使用汽油和電焊條,冷壓接則不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合金管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介紹。
實施例:如圖1-圖3所示, 一種接地體與接地引下線連接結構,包括採用圓鋼製作的接地體1和扁形結構的合金管2,開挖出入土部分的接地體1,將接地體1的鏽蝕部分斷開,對接地體1斷開的上下側圓鋼進行打磨除鏽並將其穿入合金管2後進行搭接,並在合金管2和搭接的圓鋼間的空隙內設置導電膏層3,對合金管2的扁平面中線進行壓接凹點4。
優選的,上述合金管2兩對稱扁平面通過壓接鉗壓接出多個對稱的凹點4,凹點4在每個扁平面上沿著長度方向間隔均勻地布置,通過對稱的凹點能夠大大提高連接可靠性和穩定性,避免鬆動導致導電效果差。
優選的,上述合金管2的截面為條形的鍵槽結構,由兩相等的半圓段和兩直線段構成,其長為300mm、管壁厚為1.5mm和半圓段內半徑為Φ10mm或Φ12mm,直線段長度為10.5mm或12.5mm,能夠滿足接地體和接地引下線直徑Φ10mm或Φ12mm兩種規格的要求,壁厚薄,便於壓接。
優選的,上述凹點4在合金管2的每個扁平面上設置八個,連接可靠穩定。
優選的,上述合金管2表面和接地體1表面設置防腐油漆層,防腐油漆層通過噴刷而成,能夠進一步提高防腐效果,提高接地體的使用壽命。
110kV及以下線路鐵塔和水泥杆的接地體和接地引下線入土處普遍鏽蝕嚴重,線路運行3年後,Φ10mm圓鋼鏽蝕程度達到50%及以上,對於雷電流的洩放通道減少50%。
本實用新型能夠產生如下效益:
1)安全效益:
①實施冷壓接後增大了接地線入土處的橫截面積(Φ10mm圓鋼2根,橢圓形合金管1根,總橫截面積為161mm²),抵禦金屬鏽蝕的強度大大增加;增大了雷擊時雷電流的洩放直徑;
②避免了因野外電焊帶來的如:火災、環境汙染等風險;
③避免了無焊工證而進行電焊作業造成的違章風險。
2)經濟效益:
①在高山大嶺上運送電焊機,重量在45公斤以上,搬運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下;
②手動壓接鉗輕便小巧,便於攜帶,能減輕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
③電焊作業使用汽油和電焊條,冷壓接則不需要。
傳統熱的電焊搭接方法存在以下缺點:A、汽油燒焊排出尾氣影響環境;B、電焊時發出噪聲;C、在野外電焊有失火的風險;D、在高山大嶺上抬運焊機及附件耗時費力,作業人員摔絆風險高;E、自發電式焊機維修保養費用高(做一次維修保養花費700元--1000元,每年至少一次),壽命短(平均工作3-5年後就不出力或不發電了)。
本實用新型通過冷壓接實現,具有以下優點:A、無尾氣排放;B、無噪音;C、杜絕了火災風險;D、攜帶方便(自重8kG--10kG);E、維修保養費用極低(每年塗抹潤滑油)。
採用本實用新型增大接地線入土部分的橫截面積,以Φ10mm圓鋼為例,2根圓鋼,橢圓形合金管1根,壓接後總橫截面積為161mm²,比原來的截面積增大2倍,大大延長了壓接部分(即入土部分)鏽蝕年限(6年--10年)。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