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3:38:06 1
專利名稱: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護岸工程,特別是涉及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
背景技術:
由於水流、風浪等作用會對堤防或河岸產生衝刷破壞,這種破壞不僅會造成大量的岸邊耕地毀壞,加重下遊河道淤積,而且還會危及到兩岸的防洪、工農業生產以及航運的安全。因此,對堤岸進行適當防護是非常有必要的。用於保護堤岸的建築物統稱為護岸工程。護岸工程是防止堤岸被衝刷破壞的有效措施。隨著我國的汽車普及,每年換下的廢舊汽車輪胎無計其數。長期以來,廢舊輪胎似乎是「黑色汙染」的代名詞。如何讓廢舊輪胎有效利用,防止汙染,已被世界各國所重視。·
傳統護岸工程只注重工程的耐久性,多採用水泥、砂漿、石料、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浙青等建築材料修築而成,使用這些建築材料修築的護岸建築物在保持岸坡的穩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保證防洪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沒有考慮到這些建築物對生物及生態環境的影響,忽略了河流也是具有生命的生態系統。這些不透水建築物隔斷了水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的聯繫,破壞了河流的各種生態過程,導致河流的自我淨化及自我恢復能力降低、河流水體汙染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按照地形和河流形態採用該生態型護岸結構,可以形成一種「可滲透性」的界面,使河岸趨於自然形態,能有效地改善傳統護岸工程對河流環境及生態所帶來的負面效果。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包括鋪設在岸坡上的多個相互連接的廢舊輪胎,其中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下的所述輪胎的空腔內和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回填碎石料;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上的所述輪胎的空腔內和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回填土料;所述土料上種植有固土植物。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所述固土植物為矮株灌木。所述固土植物為草皮。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①解決了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問題,且造價低;②廢舊輪胎作護岸構件,既耐久性強,又具有較強的抗衝能力可以自然彎曲,適用天然河岸形狀;④水面以上廢舊輪胎空腔回填土,可種植植物,植物的根系具有固土作用,同時植物還具有景觀美化作用;水面以下輪胎的空腔內回填碎石料,耐衝透水,符合生態設計原理;⑤有一定的結構強度,耐衝刷適應岸坡變形能力強,整體性和穩定性好溝通水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的聯繫,對水質汙染有一定的天然淨化作用。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廢舊輪胎護岸,既有效利用了廢舊輪胎,又保護堤岸免受衝刷破壞,而且還強調了護岸的自然性、生態性。
圖I為本發明廢舊輪胎之間用螺栓連接的示意圖;圖2為圖I的側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廢舊輪胎在堤岸上平鋪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I自然原型護岸結構的橫斷面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2坡式護岸結構的工程效果圖。圖中I、廢舊輪胎,2、螺栓,3、回填碎石料,4、土料,5、矮株灌木,6、草皮,7、封頂。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請參閱圖I 圖3,由多個廢舊輪胎I在河岸現場鋪設成河道護岸工程。所述的廢舊輪胎I之間用螺栓2連接成柔性整體結構。廢舊輪胎I鋪設完後,在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下的輪胎空腔內和輪胎之間回填碎石料3,既透水,又可以增強護岸強度,防止水流淘刷堤腳。在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上的輪胎空腔內和輪胎之間回填適合於植物生長的土料4,在土料4上面既可以種植矮株灌木5,形成自然原型護岸,也可以種植草皮6,形成坡式護岸。請參閱圖4 圖5。實施例I :請參閱圖4,採用本發明形成的自然型護岸結構,沿自然岸坡鋪設廢舊輪胎1,常年洪水位以下廢舊輪胎I應鋪設到設計最低衝刷線以下,並在廢舊輪胎I的空腔內和廢舊輪胎之間回填碎石料3,以保證護岸的安全。常年洪水位以上廢舊輪胎I的空腔內和廢舊輪胎之間回填適合於植物生長的土料4,並種植矮株灌木5。實施例2 請參閱圖3、5,採用本發明形成的坡式護岸結構,沿平整岸坡鋪設廢舊輪胎1,在堤頂處用漿砌石或混凝土做封頂7。常年洪水位以下廢舊輪胎應鋪設到設計最低衝刷線以下,並在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下的廢舊輪胎I的空腔內和廢舊輪胎I之間回填碎石料3,以保證護岸的安全。常年洪水位以上廢舊輪胎的空腔內和廢舊輪胎之間回填適合於植物生長的土料4,種植草皮6,既可以達到護岸目的,又可以滿足美化環境的需要。儘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並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鋪設在岸坡上的多個相互連接的廢舊輪胎,其中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下的所述輪胎的空腔內和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回填碎石料;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上的所述輪胎的空腔內和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回填土料;所述土料上種植有固土植物。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態型護岸結構,其特徵在於,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通過螺栓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態型護岸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土植物為矮株灌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態型護岸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土植物為草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態型護岸結構,包括鋪設在岸坡上的多個相互連接的廢舊輪胎,其中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下的所述輪胎的空腔內和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回填碎石料;位於常年洪水位以上的所述輪胎的空腔內和相鄰的所述輪胎之間回填土料;所述土料上種植有固土植物。本發明利用廢舊輪胎護岸,既有效利用了廢舊輪胎,又保護堤岸免受衝刷破壞,而且還強調了護岸的自然性、生態性。
文檔編號E02B3/12GK102912763SQ20121042079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徐國賓, 劉彥東, 高仕趙, 趙麗娜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