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單面鐘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4:56:01 1
專利名稱:超薄型單面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指針式鐘的計時器,尤其涉及到一種超薄型單面鍾。
現有技術機械鐘的傳動結構都是相同的,即機芯裝置在鐘盤中心位置,且指針安裝在機芯的輸出軸上。此類結構方式雖為簡單,但是限制了鐘體做得較薄,更限制鐘體的工藝造型。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傳動機構,即將機芯脫離鐘盤中心位置,時分指針分別印製在兩塊透明體的齒盤上,由機芯的輸出傳動齒輪與其嚙合使印有指針的齒輪盤順時針方向轉動,實現時鐘走時顯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超薄型式單面鍾,它是由石英晶體振蕩、光電控制、機械指針顯示三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時指針及分指針分別印製在兩塊外徑相同、齒數相等的透明材料齒盤上,指針盤由機芯輸出齒輪嚙合傳動。具體的說是在傳動鏈中分出一組1比12的比例齒輪組,形成與原動齒輪分別嚙合兩個透明印有時分指針的齒盤,鍾在運行時雖然是齒盤轉動,但看去卻完全如同指針在走時效果。
由於指針盤採用良好的透明材料,在其上印製了指針,當兩個盤按照時鐘方式運轉時完全達到時鐘顯時的效果。
由於鐘體透明,只能在前面觀看,其背面看去指針是逆時針方向運轉,所以本實用新型稱作單面鍾。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控制電子電路;圖2傳動系統;圖3時間基準及能耗示圖。
由圖1、2、3,本實用新型它是由石英晶體振蕩、光電控制、機械指針顯示三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時指針及分指針分別印製在兩塊外徑相同、齒數相等的透明材料齒盤上,指針盤由機芯輸出齒輪嚙合傳動。結合電子石英鐘的現有技術,由下述實施例技術的是圖1中1為晶體振蕩電路,其中包括高倍次分頻電路,分頻後輸出標準時基脈衝,此脈衝送至電機驅動電路2啟動觸發器端S,當S得到脈衝時立即驅動電動機3工作。
圖1中可見發光管6和受光管4,發光管常處在發光狀態,而光線被齒輪5遮擋著。電動機3裝有齒輪7,減速齒輪5,5設有透光孔,當該孔轉到光軸線處光線穿過照射到受光管4上,受光管物理作用由原截止狀態突變飽和狀態,便輸出一個脈衝送到驅動電路2的關斷觸發端R,電動立即斷電,用利其動慣性使齒輪5斷續前進一個角度重新遮擋光線,從而完成一個工作周期,指針屬步進式運行。電動機常時停止,瞬時工作是本技術微電力能耗的特點,以適用於交直流供電,當交流停電後直流繼續供電,鐘不停工作,其原理參見附圖3,圖中T為一個工作周期,而t僅佔T的數十分之一,T又決定時鐘走時精度。
齒輪5連接齒輪8,8嚙合齒輪9,9連接齒輪10,10嚙合11,11一方面嚙合分指針齒盤16,同時連接齒輪12,12嚙合齒輪13,13連接14,14嚙合15,15嚙合時指針齒盤17。
需要再說明的是11的齒數比12的齒數和13比14,它們組合形成分針與時針的傳動關係,其齒數設計較為嚴格,必須符合12比11=14;而14比13=13,組合成1/4×1/3=1/12的減速傳動鏈。因為指針盤16和17屬同軸、同外徑,所以又要求11+12=13+14。齒輪15稱作搭橋齒輪,它不參與齒數比,但它的齒數必須與11相等。
權利要求1.一種超薄型式單面鍾,它是由石英晶體振蕩、光電控制、機械指針顯示三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時指針及分指針分別印製在兩塊外徑相同、齒數相等的透明材料齒盤上,指針盤由機芯輸出齒輪嚙合傳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薄型單面鍾,其技術屬計時器類石英機械指針式鍾,與現行此類鐘相比其發明要點在於機芯脫離鐘盤中位置,且指針印製在透明體盤上,以透明盤轉動使指針顯示時間,並由公知技術的石英晶體振蕩是其時間信號源,加之公知技術的光電電子控制技術使微型電動機間歇式驅動齒輪體系,指針屬步進式運行,鐘體可以做得很薄,有明顯的工藝美術效果。
文檔編號G04C3/16GK2210411SQ9422142
公開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199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19日
發明者劉家棣 申請人:劉家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