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控制箱的頂蓋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9:48:3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車控制箱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機車控制箱的頂蓋板。
背景技術:
:
近幾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於鐵路行業的建設也逐年加大力度,鐵路行業迅猛發展。目前,所有客運列車的車廂都配有機車控制箱,對車廂內的供電、電源轉換及車載電器進行控制,由於機車控制箱內部安裝的電子元器件較多,因此在控制箱上開熱散熱孔進行散熱,而由於熱空氣具有上升的特性,因此散熱孔一般開設在機車控制箱的頂部,目前的頂蓋板定位不夠準確,在安裝時缺少預定位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並且定位準確的頂蓋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機車控制箱的頂蓋板,包括板主體,所述板主體為5mm厚度的矩形板狀結構,所述板主體的板面設有散熱通道,所述散熱通道內開設有散熱孔,並且所述板主體內側板面上開設有減重槽,所述板主體內板面的邊緣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孔,所述板主體內板面的下端設置有凸出的限位板。
作為優選,所述減重槽的深度為2mm。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通道設置有八組,並且八組散熱通道對稱設置在板主體的兩側,所述散熱通道內橫向等距設置四個散熱孔、縱向等距設置九個散熱孔。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通道均位於減重槽內部。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孔的結構為腰型孔。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孔的結構為盲孔。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通道設置在板主體非中心位置的遠離限位板的一端。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板高出板主體的內板面2.5mm。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與板主體下端面相平齊,所述第二端面與減重槽的下槽面相平齊,所述第三端面超出減重槽的左槽面0.5mm,所述第四端面超出減重槽的右槽面0.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通過增設限位板實現頂板安裝時的預定位功能,裝配安裝人員在安裝時,只需要將限位板安裝在與其他部件進行預配合定位,即可實現頂蓋板的快速定位安裝。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背面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
圖中:1、板主體;2、散熱通道;3、減重槽;4、限位板;41、第一端面;42、第二端面;43、第三端面;44、第四端面;5、連接孔;6、散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機車控制箱的頂蓋板,包括板主體1,所述板主體1為5mm厚度的矩形板狀結構,所述板主體1的板面設有散熱通道2,所述散熱通道2內開設有散熱孔6,並且所述板主體1內側板面上開設有減重槽3,所述板主體1內板面的邊緣位置處設置有連接孔5,所述板主體1內板面的下端設置有凸出的限位板4。
進一步為了降低板主體1的整體重量,所述減重槽3的深度為2mm,同時還能保證板主體1的整體強度。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採用通過多個散熱通道2進行散熱,所述散熱通道2設置有八組,並且八組散熱通道2對稱設置在板主體1的兩側,所述散熱通道2內橫向等距設置四個散熱孔6、縱向等距設置九個散熱孔6,採用這種排布方式,使得頂蓋板的結構更加美觀。
所述散熱通道2均位於減重槽3內部,所述散熱孔6的結構為腰型孔,這樣一來,降低了散熱孔6的厚度,更加有利於熱量的散出。
為了保證頂蓋板板面的美觀性,所述連接孔5的結構為盲孔。
另外,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限位板4位於外側,為了使散熱孔6遠離人體,因此,所述散熱通道2設置在板主體1非中心位置的遠離限位板4的一端。
再進一步地為了保證限位板4的定位精度,所述限位板4高出板主體1的內板面2.5mm。
所述限位板4包括第一端面41、第二端面42、第三端面43和第四端面44,所述第一端面41與板主體1下端面相平齊,所述第二端面42與減重槽3的下槽面相平齊,所述第三端面43超出減重槽3的左槽面0.5mm,所述第四端面44超出減重槽3的右槽面0.5mm,採用這種結構,可避免限位板4與其他安裝部件發生幹涉。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