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功率COB發光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2:06: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特別涉及COB光源的燈具。
背景技術:
目前將COB(Chip-On-Board)作為發光光源燈具的應用越來越多,COB燈具有節能環保、顯色性好、高亮度、發光均勻等優點,但由於其功率較大,產生的熱量也較大,常需要散熱來保證其正常工作,如果使用時熱傳導效率比較差,則會影響COB燈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壽命。目前的LED照明設備多採用自然對流或者輻射散熱的結構,散熱結構較為單一,而且缺乏主動散熱裝置,導致其散熱結構的散熱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效果的大功率COB發光模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功率COB發光模組,包括COB光源以及設在所述COB光源背面的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圓盤狀的底座以及延伸出所述底座背面的多個散熱柱和散熱肋片,多個散熱肋片沿所述底座的周邊方向排列,多個散熱柱呈蜂窩狀地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中間並被散熱肋片環繞。
所述散熱柱的長度短於所述散熱肋片的長度,使得所述散熱肋片之間圍成一內置空間,所述內置空間處安裝一散熱風扇。
還包括一反光杯,所述COB光源位於所述反光杯的中心部位,所述反光杯連接在所述底座的正面上。
所述COB光源的上方設置有一半球形的透鏡,所述透鏡的邊緣卡在一固定環內,所述固定環通過螺絲連接在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透鏡固定在所述底座的正面。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置散熱風扇的發光模組,晶片的組裝採用COB方式,採用的散熱結構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沒安裝散熱風扇時的背面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安裝散熱風扇後的背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請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功率COB發光模組,其包括COB光源1以及設在COB光源1背面的散熱器2,見圖3所示,其中散熱器2包括圓盤狀的底座21以及延伸出底座21背面的多個散熱柱22和散熱肋片23,本新型發光模組還包括一反光杯3,COB光源1位於反光杯3的中心部位,反光杯3連接在底座21的正面上。COB光源1的上方罩有一半球形的透鏡4,透鏡4的邊緣卡在一固定環5內,固定環5通過螺絲6連接在散熱器2的底座21上,使得透鏡4能固定在底座21的正面。
見圖3所示,多個散熱肋片23沿底座21的周邊方向排列,多個散熱柱22呈蜂窩狀地設置在底座21的中間位置並且被散熱肋片23環繞。散熱柱22的長度短於散熱肋片23的長度,使得散熱肋片23高出的長度之間圍成一內置空間,內置空間正好可安裝一散熱風扇7,見圖4所示,散熱風扇7內嵌在散熱肋片23的中間,不額外佔據空間,增加主動排風散熱能力的同時使得整個散熱結構設計緊湊。
底座的多個散熱柱22之間即形成無數道相互貫通的過風通道,空氣可以從任意方向流通,在背後的散熱風扇7的作用下,可快速將光源產生的熱量帶走,極大地增加熱量流通的面積,增加了散熱效果,配合中間的散熱風扇7在周邊設置了一圈散熱肋片23,多片散熱肋片23排列成放射狀,兩片散熱肋片23之間的間隙形成均通往風扇的通風過道,全面打通了燈具的熱源聚集區域,產生的熱量可以順著周邊的通風過道迅速擴散出去,既可以滿足安全規定的要求,減少風阻,而且增加了排風散熱能力。
本實用新型底座21、散熱柱22與散熱肋片23為一體成型,可降低工藝成本以及增加熱傳導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光源組件採用COB光源,以克服傳統LED燈珠的缺陷,實現平面顯示光源,同時在安裝上更加方便簡潔,而且成本控制更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