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5:52:26 3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
背景技術:
現在的金剛石薄壁鑽頭的結構均是在中間管的前端將薄壁管鐓粗,然後採用釺焊 工藝將刀頭與鑽首的中間管焊接在一起,由於釺焊工藝本身的特點決定了焊接強度很低, 在使用中刀頭很容易變形甚至刀頭從結合面脫落。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新型高結合強 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能夠提高刀頭的連接強度,以提高鑽頭的使用壽命。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 頭,其特徵在於,包括鑽首、鑽尾及連接件;所述鑽首頂部的端面設有沿周向分布的刀塊和水口,所述刀塊為設置於所述端面 上並沿軸向延伸的凸起,相鄰的兩個刀塊之間形成水口 ;所述刀頭底部設有第一連接機構 以連接所述連接件一端;所述筒狀本體頂部端面設有沿周向連續的或斷續的階梯狀凸起;所述刀塊一端設 有與所述階梯狀凸起相適配的凹陷,所述刀塊套接於所述階梯狀凸起上並焊接;所述鑽尾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機構以連接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筒狀本體具有預定厚度,所述第一連接機構為所 述筒狀本體底部外表面的沿周向設置的臺階狀凹陷。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接件的一端的內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連續 凹陷,所述連續凹陷套接於所述鑽首的第一連接機構外。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機構焊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鑽尾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機構,第二連接機構為 所述鑽尾一端外表面的沿周向設置的臺階狀凹陷。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的內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連續 凹陷,所述連續凹陷套接於所述鑽首的第二連接機構外。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續凹陷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連接機構外表面 設有相適配的外螺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鑽尾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扳手卡裝面。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通過連接件將鑽 首、鑽尾連接在一起。這樣既可以方便的更換鑽首,又能提高連接的強度。同時,在鑽首端 面設有沿周向連續的或斷續的階梯狀凸起;所述刀塊一端設有與所述階梯狀凸起相適配的 凹陷,所述刀塊套接於所述階梯狀凸起上並焊接。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刀塊與鑽首連 接的可靠性。
圖 1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鑽頭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左視圖;圖4為鑽頭的筒狀本體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5為鑽頭的筒狀本體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中的連接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1中的鑽尾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B-B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 包括鑽首1、連接件2及鑽尾3。其中,如圖2、圖3所示,所述鑽首1包括筒狀本體1. 3,以 及固定連接於所述筒狀本體頂部端面設有沿周向分布的刀塊1. 1和水口 1.5,所述刀塊1. 1 為設置於所述端面上並沿軸向延伸的凸起,相鄰的兩個刀塊之間形成水口 1.5;所述刀頭 底部設有第一連接機構1. 4以連接所述連接件2的一端。如圖4、圖5所示,所述鑽首1筒 狀本體1.3頂部端面設有連續的凸起121或斷續的階梯狀凸起122 ;所述刀塊1. 1 一端設有 與所述階梯狀凸起121或122相適配的凹陷,所述刀塊1. 1套接於所述階梯狀凸起121或 122上並焊接;所述鑽尾3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機構3. 1以連接所述連接件2的另一端。如圖2所示,所述鑽首1包括一筒狀本體1. 3,所述筒狀本體1. 3具有預定厚度,所 述第一連接機構1. 4為所述筒狀本體1. 3底部外表面的沿周向設置的臺階狀凹陷。如圖1、圖6所示的,所述連接件2的一端的內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連續凹陷 2. 1,所述連續凹陷套接於所述鑽首的第一連接機構外。如圖1所示的,可以通過焊接4將 鑽首1和連接件2固定在一起。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機構燒結或一體成型。如圖7所示的,所述鑽尾3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機構3. 1,第二連接機構3. 1為所 述鑽尾3 —端外表面的沿周向設置的臺階狀凹陷。如圖1所示,所述連接件2的另一端的內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連續凹陷2. 2,所 述連續凹陷2. 2套接於所述鑽首的第二連接機構3. 1外。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續凹陷2. 2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連接機構3. 1 外表面設有相適配的外螺紋,以使連接件2與鑽尾3螺接在一起,以便於拆卸和安裝。如圖8所示,所述鑽尾3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扳手卡裝面3. 4,以便於通過扳手 對連接件2和鑽尾3進行拆裝。如圖7所示,鑽尾3的底部設有螺紋孔3. 2,以與鑽機連接。所述定位錐孔3. 3與 鑽機輸出軸的錐面配合,以定位。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 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 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包括鑽首、鑽尾及連接件;所述鑽首頂部的端面設有沿周向分布的刀塊和水口,所述刀塊為設置於所述端面上並 沿軸向延伸的凸起,相鄰的兩個刀塊之間形成水口 ;所述鑽首底部設有第一連接機構以連 接所述連接件一端;所述筒狀本體頂部端面設有沿周向連續的或斷續的階梯狀凸起;所述刀塊一端設有與 所述階梯狀凸起相適配的凹陷,所述刀塊套接於所述階梯狀凸起上並焊接;所述鑽尾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機構以連接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筒 狀本體具有預定厚度,所述第一連接機構為所述筒狀本體底部外表面的沿周向設置的臺階 狀凹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 接件的一端的內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連續凹陷,所述連續凹陷套接於所述鑽首的第一連 接機構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 接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機構燒結或一體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鑽 尾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機構,第二連接機構為所述鑽尾一端外表面的沿周向設置的臺階狀 凹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 接件的另一端的內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連續凹陷,所述連續凹陷套接於所述鑽首的第二 連接機構外。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 續凹陷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二連接機構外表面設有相適配的外螺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鑽 尾表面設有沿周向延伸的扳手卡裝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高結合強度金剛石工程薄壁鑽頭,包括鑽首、鑽尾及連接件;所述鑽首包括一筒狀本體及設置於所述筒狀本體頂部端面的刀塊,所述筒狀本體頂部端面設有連續的或斷續的階梯狀凸起;所述刀塊一端設有與所述階梯狀凸起相適配的凹陷,所述刀塊套接於所述階梯狀凸起上並焊接;所述鑽尾的一端設有第二連接機構以連接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件將鑽首、鑽尾連接在一起。能提高連接的強度。同時,在鑽首端面設有沿周向連續的或斷續的階梯狀凸起;所述刀塊一端設有與所述階梯狀凸起相適配的凹陷,所述刀塊套接於所述階梯狀凸起上並焊接。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刀塊與鑽首連接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E21B10/62GK201874470SQ20102017579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30日
發明者馮振聯, 張展飛, 張愛兵, 李鋒, 王偉, 苗健, 金禮國, 高學玉 申請人:石家莊環球新世紀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