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0:11:34 2
專利名稱:醫用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婦科醫療器械,是用於採集子宮內膜細胞,以診斷子宮內膜癌的一次性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械。
背景技術: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原發於子宮內膜,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中老年婦女的健康和生命,隨著性激素療法的應用及生活環境的不斷惡化,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早期預防和診斷是治療子宮內膜癌的關鍵,通常醫院內婦科子宮內膜取樣均採用診斷性分刮術進行,刮去子宮內膜組織,取樣後進行病理切片診斷,整個過程需要刮取內膜組織、固定、取材、脫水、透明、切片、染色、封片八個步驟,一般需要五天左右才能得出診斷報告,耗時較長,技術複雜、繁瑣,成本較高,而且取樣時需要擴張宮頸管,痛苦大,出血量多,病人不易接受,有時會給患者造成損傷與痛苦。且刮宮器械是金屬器材,消毒後重複使用,稍有不慎就容易產生交叉感染,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為患者造成身心的痛苦,隨著患者及家屬法律意識的逐漸增強,有可能使醫療單位造成不必要的重大經濟損失。現在隨著細胞學診斷技術的普及應用,特別是宮頸液基細胞學診斷技術的推廣,為全球子宮頸癌的預防做出了巨大貢獻,是細胞學診斷技術的一次革命。鑑於宮頸細胞學診斷技術的的廣泛普及,我們急需開發另一種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工具,實現宮內膜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工作。由於此技術是採集子宮內膜表面的細胞,而不是子宮內膜組織,不易出血,因此是微痛、微創技術,整個過程需要刷取內膜細胞、固定、製片、染色、脫水、封片六個步驟,每一步驟過程耗時很短,一般2-3個小時取細胞學報告,步驟簡單,大大縮短了就診時間,為細胞學診斷水平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前景,所以臨床醫生強烈要求生產一種和宮頸細胞學篩查技術一樣的病人痛苦小,不易出血的易於進行婦科查體的一次性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械,通過子宮內膜細胞學的診斷技術代替部分診斷性刮宮術的病理切片診斷,減少婦科中不必要的診斷性刮宮術,為宮內膜篩查技術提供診斷依據。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基於以上技術背景為了克服診斷性刮宮的不足,為推廣宮內膜細胞學篩查而發明的一種操作簡單,無需擴張宮頸管,病人痛苦小,出血少,易於接受,且就診時間短,防止交叉感染的一次性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械。本發明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技術方案是:為一次性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包括套管、芯杆和刷頭三個部分,芯杆與刷頭連接,可以自由分尚。本發明採集刷直徑較小,套管直徑在3_5mm,無需擴張宮頸管,可以自由進出子宮頸口,通過對套管的推拉,實現刷頭的打開與閉合。本發明採集器所用材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要求成本低,無損健康,結實,有韌性的塑料製品。刷毛柔軟有彈性,可彎曲,採集器價格經濟合理。
說明書附1為本發明閉合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打開狀態示意3為子宮內膜採集器進入宮腔內示意圖。圖4為子宮內膜採集器在宮腔內刷取細胞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主要包括套管(I)、芯杆(2)和刷頭(3)。芯杆(2)和刷頭
(3)連接,可分離,共同套在套管(I)內。
圖1示採集刷閉合狀態示意圖。圖2示細胞採集器打開狀態示意圖。為防止套管(I)在進入子宮時向外滑動,在芯杆(2)下方設有固定卡
(4),當需要撤出套管⑴時,輕輕掰斷固定卡⑷即可。為了便於掌握深度,套管⑴表面標註刻度(5)。刷頭(3)的最前方為圓球型設計,不會對子宮造成創傷。本發明使用過程 :患者取截石位,醫生用擴陰器將患者陰道擴開,看見宮頸口後,先將閉合狀態的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由宮頸口慢慢送入子宮腔內(圖3),由於套管(I)直徑較小,所以細胞採集器比較容易得進入子宮腔內,根據刻度(5)適當掌握深度,當有阻力感時,說明已經進入宮腔內,到達宮底,停止前進,然後掰斷固定卡(4),適當退出套管(1),刷頭(3)刷毛打開,固定套管(I),順時針轉動芯杆(2)約3-5圈(圖4),即可採集到內膜細胞成份。然後將套管(I)推入宮腔內,刷頭(3)閉合連同細胞成份一起收入套管(I)內,從宮腔內緩慢取出採集刷,滑動套管(I),打開刷頭(3),用鑷子將刷頭(3)從芯杆(2)上摘下放入液基細胞保存液內,或直接塗片固定送細胞實驗室檢查,在細胞室根據塗片上所採集的細胞形態的異型性及細胞排列狀態判斷良惡性。如果細胞量少,可重複上述過程再刷一次,送細胞室檢查。最後將擴陰器取下,完成整個過程。
權利要求
1.醫用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套管(I)、芯杆(2)和刷頭(3),芯杆(2)和刷頭(3)連接,共同收縮於套管⑴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其特徵在於芯杆(2)和刷頭(3)的連接是可活動的。在芯杆(2)的下方設有固定卡(4),套管(I)上標有刻度(5)。刷頭(3)的最前方為圓球型設計,不會對子宮造成創傷。
3.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本發明使用過程:患者取截石位,醫生用擴陰器將患者陰道擴開,看見宮頸口後,先將閉合狀態的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由宮頸口慢慢送入子宮腔內,由於套管(I)直徑較小,所以細胞採集器比較容易得進入子宮腔內,根據刻度(5)適當掌握深度,當有阻力感時,說明已經進入宮腔內,到達宮底,停止前進,然後掰斷固定卡(4),適當退出套管(1),刷頭(3)刷毛打開,固定套管(I),順時針轉動芯杆(2)約3-5圈,即可採集到內膜細胞成份。然後將套管(I)推入宮腔內,刷頭(3)閉合連同細胞成份一起收入套管(1)內,從宮腔內緩慢取出採集刷,滑動套管(1),打開刷頭(3),用鑷子將刷頭(3)從芯杆(2)上摘下放入液基細胞保存液內,或直接塗片固定送細胞實驗室檢查,在細胞室根據塗片上所採集的細胞形態的異型性及細胞排列狀態判斷良惡性。如果細胞量少,可重複上述過程再刷一次,送細胞室檢查。最後將擴陰器取下,完成整個過程。
4.本發明採集器所用材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要求成本低,無損健康,結實,有韌性的塑料製品。刷毛柔軟 有彈性,可彎曲,採集器價格不能給予患者經濟上的顧慮。
全文摘要
本發明醫用子宮內膜細胞採集器,涉及一種醫用婦科診療器械。其主要用途是無需擴張宮頸管,並可防止交叉感染的一次性子宮內膜細胞採集的器械。技術方案是本發明主要包括套管(1)、芯杆(2)和刷頭(3)三個部分,芯杆(2)和刷頭(3)連接,可以自由分離,並共同套在套管(1)內。為防止套管(1)在進入子宮時向外滑動,在芯杆(2)下方設有固定卡(4)。當需要撤出套管(1)時,輕輕掰斷固定卡(4)即可。為了便於掌握深度,套管(1)表面標註刻度(5)。刷頭(3)的最前方為圓球型設計,不會對子宮造成創傷。本發明套管直徑在3-5mm,無需擴張宮頸管,可自由進出子宮頸口,通過對套管的推拉,實現刷頭的打開與閉合,刮取內膜細胞。
文檔編號A61B10/02GK103070705SQ20121001414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8日
發明者馬青松 申請人:馬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