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粉磨機卸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3:35:26 1
專利名稱:改進的粉磨機卸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改進的粉磨機卸料裝置,適用於一切礦物的粉碎作業,特別適用於水泥工業的生料磨和水泥磨。
現有技術的粉磨機主要由筒體、支承裝置、傳動部分、進出料螺旋筒等構成,傳動部分驅動粉磨機筒體在支承裝置上整體轉動,粉磨機筒體由隔倉板分成數個倉,各倉內分別按需放置不同規格的研磨體,例如鋼球、小鋼鍛等,隔倉板為篦式結構,待粉碎物料自進料螺旋送入,隨著粉磨機筒體的轉動連續作業,研磨體被篦板擋在原倉,而擊碎的物料則通過隔倉板的篦縫依次進入各倉,最後經卸料篦板的篦縫,進入卸料篦板與出料端磨頭之間的空隙,再由磨頭上的螺旋片提起,經出料螺旋筒卸出機外。
常規的卸料篦板篦縫較寬,又是全篦板周邊卸料,在卸料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夾帶部分未達細度要求的大顆粒,為保證質量常被迫減少餵料量,即用降低臺時產量來滿足質量要求。而減少餵料量後,粉磨機筒體內的物料量減少,研磨體之間、研磨體與粉磨機筒體之間的相互撞擊加劇,產生大量熱量和噪聲;同時,卸料篦板的篦縫經常被顆粒物料和研磨體的碎片堵塞,影響出料速度和均勻性,並降低粉磨機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一種能保證產品質量、提高臺時產量、節能並高效的粉磨機卸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設計製造一種主要由組合式卸料板(1)、帶孔圓板(2)、出料錐體(3)和出料螺旋筒(4)構成,設在粉磨機尾的組合式卸料板(1),多片組合成寬邊圓環後,其外圈周邊與粉磨機筒體(5)尾部密接,其內圈形成的貫穿孔(6)與帶孔圓板(2)外圈拼接,出料錐體(3)的大頭與組合式卸料板(1)的內圈貫穿孔(6)對接,出料錐體(3)的小頭與出料螺旋筒(4)的進料端對接,其特徵是1.組合式卸料板(1)的單片形狀是扇形盲板,2.出料錐體(3)的小頭帶折邊(9),折邊外圈與出料螺旋筒(4)內圈等徑。
上述裝置的扇形盲板式組合式卸料板(1),其單片的弧形大邊長度為粉磨機筒體(5)內圈弧長的1/n,其單片的弧形小邊長度為帶孔圓板(2)外圈弧長的1/n,此處n=2~20。
上述的裝置,帶折邊的出料錐體(3)的小頭與粉磨機筒體(5)的直徑比為1∶0.05~0.4。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圖1是本裝置在粉磨機機尾安裝位置示意圖;圖2是組合式卸料板(1)的單片形狀示意圖;圖3是組合式卸料板(1)多片組合成寬邊圓環的狀態示意圖;圖4是帶折邊的出料錐體(3)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組合式卸料板,除螺栓固定孔外,每一單片的形狀是扇形盲板,多片組合成寬邊圓環,迫使粉料從中心孔卸出,片數可以按需設定,例如,2~20片;2是帶孔圓板,等同於現有技術;3是出料錐體,其小頭帶折邊,折邊外圈與出料螺旋筒(4)內圈等徑,其小頭與粉磨機筒體(5)的直徑比為1∶0.05~0.4為佳;4是出料螺旋筒;5是粉磨機筒體,4、5均等同於現有技術;6是組合式卸料板(1)多片組合成寬邊圓環後,其內圈形成的貫穿孔;7是卸料板(1)上的螺栓固定孔;8是帶動粉磨機筒體(5)整體旋轉的大齒圈;9是出料錐體(3)小頭的折邊。
安裝位置、使用方法均與現有技術粉磨機的卸料篦板和出料錐體等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結構合理,廢棄現有技術不合理的周邊卸料法,改為合理的中心孔卸料法,粉磨機筒體旋轉作業過程產生的離心力,使較大顆粒或研磨體的碎片被甩向周邊,又沒有「篦孔」可鑽,徹底克服了現有技術「堵塞」、「夾帶」等缺陷。
2.由於結構的改變,增加了物料在粉磨機內的滯留時間,研磨體之間的物料量相對增多,減少了研磨體之間、研磨體與粉磨機筒體之間的相互撞擊,無功熱量和噪聲減少,降低能耗10~25%。
3.由於結構的改變,湧向中心卸料孔的是合格的物料細粉,出料速度均勻、正常,物料質量保證,臺時產量提高20~60%。
設計先進,製作筒便,造價低廉,適於粉磨機產品的更新換代,也適用於現有技術的技術改造。
實踐證明,本實用新型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實施例山東某水泥廠,試用本裝置於φ1.83×7水泥磨中,卸料板採用單片形狀是扇形盲板的組合式卸料板,其單片的弧形大邊長度為粉磨機筒體內圈弧長的1/12,其單片的弧形小邊長度為帶孔圓板外圈弧長的1/12;出料錐體的小頭帶折邊,折邊外圈與出料螺旋筒內圈等徑;出料錐體的小頭與粉磨機筒體的直徑比為1∶0.2;其餘均同現有技術。
試用後,質量保證,臺時產量提高60%,預計僅年節電就可達30萬元以上,效果滿意。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粉磨機卸料裝置,主要由組合式卸料板(1)、帶孔圓板(2)、出料錐體(3)和出料螺旋筒(4) 構成,設在粉磨機尾的組合式卸料板(1),多片組合成寬邊圓環後,其外圈周邊與粉磨機筒體(5)尾部密接,其內圈形成的貫穿孔(6)與帶孔圓板(2)外圈拼接,出料錐體(3)的大頭與組合式卸料板(1)的內圈貫穿孔(6)對接,出料錐體(3)的小頭與出料螺旋筒(4)的進料端對接,其特徵是1.1組合式卸料板(1)的單片形狀是扇形盲板,1.2出料錐體(3)的小頭帶折邊(9),折邊外圈與出料螺旋筒(4)內圈等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粉磨機卸料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扇形盲板式組合式卸料板(1),其單片的弧形大邊長度為粉磨機筒體(5)內圈弧長的1/n,其單片的弧形小邊長度為帶孔圓板(2)外圈弧長的1/n,此處n=2~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粉磨機卸料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帶折邊的出料錐體(3)的小頭與粉磨機筒體(5)的直徑比為1∶0.05~0.4。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粉磨機卸料裝置,組合式卸料板單片形狀是扇形盲板,其弧形大邊為粉磨機筒體弧長的1/n,弧形小邊為帶孔圓板外圈弧長的1/n,n=2~20。出料錐體的小頭帶與出料螺旋筒等徑的折邊,其與粉磨機筒體的直徑比為1∶0.05~0.4。結構合理,中心孔卸料,克服現有技術堵塞、夾帶缺陷。無功熱量和噪聲少,能耗降10~25%。出料均勻,質量保證,臺時產量提高20~60%。適於粉磨機產品的更新換代,也適用於現有技術的技術改造。
文檔編號B02C23/00GK2222011SQ95233390
公開日1996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1995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1995年3月11日
發明者王同祥, 王財生 申請人:王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