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冷散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6:08:16 2
專利名稱:一種水冷散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水冷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電子元件在消耗電力時會產生熱能,電子元件使用的時間越長,產生的熱量就會越多。電子元件有其正常的工作溫度範圍,如果電子元件本身的溫度超出這個工作溫度範圍,使電子元件使用壽命降低,及導至電子元件燒壞。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相關電腦水冷散熱產品,流體從水排流出到銅底散熱片,經過葉輪,通過渦殼流出,進入水排冷卻完成這一散熱過程,此類產品屬於離心式泵。其結構較為複雜,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的螺杆水冷結構的散熱裝置。技術方案:一種水冷散熱裝置,包括馬達總成,導流腔體,散熱銅底,所述導流腔體上有螺杆腔,螺杆腔前端為進水口,螺杆腔後端為馬達總成,所述馬達總成輸出軸接一螺杆,螺杆置於螺杆腔內,所述導流腔體上還設有同螺杆腔連通的出水口,所述散熱銅底安裝在導流腔體底部。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由馬達機組產生動能,令螺杆轉動吸入液體的迴轉式水冷散熱。螺杆轉動吸入液體,流經螺杆,流過散熱銅底,完成液體冷卻散熱。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散熱性能優。零部件少,易於生產。本實用新型運用於桌上型電腦,及其大功率之電子元件散熱。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導流腔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導流腔體底部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導流腔體底部平面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導流腔體一側面示意圖。見圖1-6,一種水冷散熱裝置,包括馬達總成11,導流腔體8,散熱銅底12。所述導流腔體8上有螺杆腔3,螺杆腔3前端為進水口 1,螺杆腔3後端為馬達總成11,所述馬達總成11輸出軸接一螺杆10,螺杆10置於螺杆腔3內,所述導流腔體8上還設有同螺杆腔3連通的出水口 2,所述散熱銅底12安裝在導流腔體8底部,形成一密封的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導流腔體8包括進水口 I,出水口 2,螺杆腔3,導水槽4、41,運水腔5,銅底密封圈槽6,銅底安裝槽7,螺杆密封圈槽61。[0015]螺杆定位架9安裝於螺杆腔3內。銅底密封圈槽6、銅底安裝槽7是固定及密封散熱銅底12之用,螺杆密封圈槽61是密封螺杆之用,其作用是使導流腔體8中的液體不會洩漏。液體從進水口流經螺杆,經過導水槽後,直接流經散熱銅底後從出水口流出。簡化了離心水泵式的導水蓋結構。(導水蓋結構:導水蓋有一固定葉輪的軸芯,軸芯與導水蓋一體成型或使用其它方式連接,導水蓋還需有限流槽之結構。)本實用新型絕非僅限於這些例子。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施例,僅僅用於描述本實用新型,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冷散熱裝置,包括馬達總成(11),導流腔體(8),散熱銅底(12),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腔體(8 )上有螺杆腔(3 ),螺杆腔(3 )前端為進水口( I),螺杆腔(3 )後端為馬達總成(11),所述馬達總成(11)輸出軸接一螺杆(10),螺杆(10)置於螺杆腔(3)內,所述導流腔體(8)上還設有同螺杆腔(3)連通的出水口(2),所述散熱銅底(12)安裝在導流腔體(8)底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冷散熱裝置,包括馬達總成,導流腔體,散熱銅底,所述導流腔體上有螺杆腔,螺杆腔前端為進水口,螺杆腔後端為馬達總成,所述馬達總成輸出軸接一螺杆,螺杆置於螺杆腔內,所述導流腔體上還設有同螺杆腔連通的出水口,所述散熱銅底安裝在導流腔體底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散熱效果好。
文檔編號H05K7/20GK202979562SQ20122067502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
發明者陳志輝, 陳豪 申請人:惠州市訊和數碼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