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帽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8:22:06 1
專利名稱:水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站、石油、化工行業以及自來水設備等技術領域,尤其作為大型石化設備的塔、反應器等設備的重要塔內件。
背景技術:
水帽的關鍵作用是一、增加物料在塔盤上的流通 面積;二、阻止催化劑顆粒帶出容器外;三、降低塔或反應器的床層壓降。水帽安裝於塔或反應器內塔盤板上,在塔或反應器內裝入一定量的催化劑。當塔或反應器內通入物料時,物料與催化劑充分接觸後,反應後的產物從濾元間隙流出,進行物質交換,由於催化劑呈小顆粒狀,在物質交換的同時要保證催化劑不被帶出容器外。現有的水帽普遍存在流通面積小、易堵塞、受壓強度低、金屬絲易斷裂,維修成本高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流通面積大、不易堵塞、受壓強度高、金屬絲不易斷裂,維修成本低的水帽。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水帽,包括上蓋板、下蓋板、濾元和中心鋼管,上蓋板的內側焊接中心鋼管,中心鋼管的上端設置徑向槽,中心鋼管的下端穿置於下蓋板上,中心鋼管與下蓋板固定連接,中心鋼管的下端設置螺紋;所述上蓋板與下蓋板之間設置濾元,濾元由繞絲和8至12根加強筋組成,繞絲的截面呈梯形,繞絲呈螺旋狀並形成一致的間隙環繞加強筋上後焊接固定,8至12根加強筋沿濾元內側圓周方向均布。本發明通過以上設計,結構合理、受壓強度高、不易斷裂,從而降低了維修成本,延長了水帽的使用壽命,並且水帽流通面積大、不易堵塞,且無催化劑流失,提高了設備的處理效率。
圖I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B部放大圖。圖3為圖I中A-A向視圖。圖中,I上蓋板,2上翻邊,3加強筋,4中心鋼管,5徑向槽,6下翻邊,7下蓋板,8螺紋,9繞絲。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3所示,為水帽,包括上蓋板I、下蓋板7、濾元和中心鋼管4,上蓋板I的外周設置上翻邊2,下蓋板7的外周設置下翻邊6,上蓋板I的內側焊接中心鋼管4,中心鋼管4的上端設置徑向槽5,中心鋼管4的下端穿置於下蓋板7上,中心鋼管4與下蓋板7固定連接,中心鋼管4的下端設置螺紋8,螺紋8為內螺紋或外螺紋。上蓋板I與下蓋板7之間設置濾元,濾元由繞絲9和十根加強筋3組成,繞絲9的截面呈梯形,繞絲9呈螺旋狀並形成一致的間隙環繞加強筋3上後焊接固定,繞絲9的上端設置在上翻邊2內,繞絲9的下 端設置在下翻邊6內,十根加強筋3沿濾元內側圓周方向均布。
權利要求
1.水帽,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蓋板、下蓋板、濾元和中心鋼管,上蓋板的內側焊接中心鋼管,中心鋼管的上端設置徑向槽,中心鋼管的下端穿置於下蓋板上,中心鋼管與下蓋板固定連接,中心鋼管的下端設置螺紋;所述上蓋板與下蓋板之間設置濾元,濾元由繞絲和8至12根加強筋組成,繞絲的截面呈梯形,繞絲呈螺旋狀並形成一致的間隙環繞加強筋上後焊接固定,8至12根加強筋沿濾元內側圓周方向均布。
全文摘要
水帽,涉及電站、石油、化工行業以及自來水設備等技術領域,包括上蓋板、下蓋板、濾元和中心鋼管,上蓋板的內側焊接中心鋼管,中心鋼管的上端設置徑向槽,中心鋼管的下端穿置於下蓋板上,中心鋼管與下蓋板固定連接,中心鋼管的下端設置螺紋;所述上蓋板與下蓋板之間設置濾元,濾元由繞絲和8至12根加強筋組成,繞絲的截面呈梯形,繞絲呈螺旋狀並形成一致的間隙環繞加強筋上後焊接固定,8至12根加強筋沿濾元內側圓周方向均布。本發明通過以上設計,結構合理、受壓強度高、不易斷裂,從而降低了維修成本,延長了水帽的使用壽命,並且水帽流通面積大、不易堵塞,且無催化劑流失,提高了設備的處理效率。
文檔編號B01J19/32GK102728124SQ20111009298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韓生林 申請人:韓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