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4-01-23 00:20:15
專利名稱: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它與射頻技術、集成電 路技術有關,屬於無線通信模塊技術領域。
二、背景技術隨著射頻技術、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無線通信功能的實現越來越容易,數據傳輸 速度也越來越快,並且逐漸達到可以和有線數據傳輸相媲美的水平。無線通訊傳輸技術具 有成本低、無需通訊電纜、不受應用環境限制、組態靈活、重構性強等優點,因而在工業生 產、醫療電子、智能家居、社區安全等方面有著越來越多的應用。
三、發明內容1、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的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此模塊 具有結構簡單、配置靈活、傳輸可靠、通用性強、成本低的顯著特點。2、技術方案(1)功能原理新型無線數傳模塊通過嵌入式ARM7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一類微處理 器的通稱)晶片LPC2148對無線射頻晶片XE1205進行配置和讀寫控制,使用簡單的阻抗匹 配電路、時鐘振蕩電路、射頻開關電路,實現了無線數據收發功能。(2)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它由硬體結構和軟體設計兩 部分組成。1)硬體結構本實用新型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的硬體結構,由微處理器晶片 即ARM7晶片、無線射頻晶片、串口晶片以及射頻收發鏈路構成。它們之間的位置連接關係 如圖1所示ARM7晶片通過數據總線連接無線射頻晶片,對其進行參數配置和數據收發控 制,並通過串口與外界設備(計算機或其他主控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無線射頻晶片通過發 射鏈路和接收鏈路與單刀雙擲射頻開關(選用AS213-92型)相連射頻開關通過收發控制 線接收ARM7晶片控制信號,經由天線收發數據。所述ARM7晶片,其型號為LPC2148,是Philip (飛利浦)公司推出的基於ARM7 TDMI (T-支持16位壓縮指令集;D-支持片上調試;M-內嵌硬體乘法器;I-嵌入式ICE在線 仿真器,支持片上輔助調試)內核的精簡指令系統的32位高速處理器。晶片集成度非常 高,內嵌40Kb (千比特)的靜態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和512KbkB 的Flash (閃速)存儲器,片內集成ADC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擬/數字轉換 器)、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數字/模擬轉換器)、看門狗、實時時鐘RTC(Real TimeClock)、2 個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異步接收 /發送裝置)、2個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總線,兩線式串行總線)還有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圍設備接口)等多個總線接口,及USB2. 0 (Universal Serial Bus 2. 0,通用串行總線2. 0)全速接口; 128位寬度的存儲器接口和獨特的加速結 構使32位代碼能夠在最大時鐘速率下運行,實現最高60MHz (兆赫茲)的工作頻率;通過片 內Boot (引導)裝載程序實現在系統編程/在應用編程(ISP/IAP);其工作電壓為3. 3V,內 核工作電壓僅為2. 5V,大大降低了晶片的功耗;具有2種低功耗模式空閒和掉電,因此可 根據需要設置不同的工作方式,降低系統功耗。此外,晶片採用超小的LQFP64封裝,使得系 統的微型化得到保證,而且電路相對簡單,降低了開發和生產的成本。它負責對無線射頻晶片進行參數配置和數據收發控制,並通過串口與外界設備 (計算機或其他主控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無線射頻晶片通過發射鏈路和接收鏈路與單刀 雙擲射頻開關AS213-92相連,實現半雙工的射頻信號收發。該發射鏈路是發射無線信號的 通道;該接收鏈路是接收無線信號的通道;無線射頻晶片與AMR7晶片通過5根引腳連線實 現數據傳遞,其管腳編號、名稱與相應功能如表1所示。所述無線射頻晶片,其型號為XE1205,是美國SEMTECH公司的半雙工無線收發器, 它工作於433MHz、915MHz (兆赫茲)等無需牌照的ISM(工業、科技、醫療)頻段,並可通過 改變外圍匹配電路和內部配置寄存器,將工作頻段擴展至180MHz至1GMHz(1G = 1024M), 工作頻率穩定可靠,符合歐洲ETSI (歐洲電信標準學會)(EN300-220-1和EN301-439-3)及 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15. 247和15. 249認證規格,滿足無線管制要求,無需申請頻率 使用許可證。在寬帶應用中,其數據率可達304Kbps (千比特/秒),在25KHz帶寬的窄帶應 用中,其數據率也可達4. 8Kbps。晶片內的信號調製技術採用的是連續相位二級頻移鍵控 (CPFSK)調製,抗幹擾能力強。此外,它具有體積小、性能優異、外圍元件少、超低功率、使用 方便和便於設計生產等特點。晶片典型參數如表2所示。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內建一個位同步器和一個模式識別器,可實現檢出接收數 據中的特定數據序列的功能。在接收到指定的數據序列以後,模式識別器輸出模式識別匹 配成功中斷信號,此數據序列檢測功能極大地減輕了外圍控制晶片的負荷。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外部的控制晶片通過SPI (串行外設接口)總線對無線射 頻晶片XE1205進行配置數據讀寫和收發數據讀寫,接口簡單。該晶片內部寄存器控制著 工作頻率、帶寬、頻率解析度、比特率、發射功率等重要參數,可根據需要實時改變晶片的工 作狀態,保證設計靈活性。該晶片還提供IRQO (0中斷)、IRQld中斷)兩根中斷信號線, 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可根據晶片內部寄存器配置參數,提供相應的中斷信號,如接收/發送 FIFO(先進先出寄存器)滿/空信號、模式識別匹配成功信號、檢測到超出閾值強度信號等, 方便外圍設備響應;此外,外圍設備也可以通過配置寄存器SPI總線,讀出相應位置的寄存 器來查詢晶片工作狀態。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的收發數據與配置數據使用了兩套SPI總線,其中MISO (主 機輸入從機輸出)、M0SI (主機輸出從機輸入)、SCK(總線同步時鐘)是共用的,通過不同的 片選信號來區分MISO和MOSI上數據是晶片所收發的數據(NSS_DATA)還是配置晶片寄存 器的數據(NSS_C0NFIG)。本實用新型中,無線射頻晶片XE1205被配置為收發緩衝模式。兩路數據I路和Q 路經過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移頻鍵控調製)解調、比特同步和模式識別後,自動進行串並轉換,並依次寫入晶片內部16BYTE(字節)FIF0中,同時將相應的中斷源分別指 派給IRQ_0 (PATTERN/WRITE_BYTE/FIFOEMPTY)(模式/寫_字節/先入先出寄存器空)和 IRQ_1 (FIFO FULL)(先入先出寄存器滿),利用這些中斷信號,配合收發數據SPI總線,就可 以將要傳輸的數據送入晶片,或從晶片中將接收到的數據讀出。這樣充分利用了無線射頻 晶片XE1205的內部資源,以最簡單的外圍電路和控制邏輯,實現了高速準確的數據收發。收發控制電路及射頻匹配網絡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可以工作在433MHz、868MHz和915MHz頻段,不同的頻段對 應不同的外圍匹配電路。本實用新型使用的是915MHz,其匹配電路如圖2所示。如圖2所示,AS213-92是單刀雙擲射頻開關,SffO和SWl連接ARM7晶片LPC2148 的GPIO管腳,通過設置SWO和SWl的高低,使單刀雙擲射頻開關AS213-92的RFO管腳連接 RFl或者RF2,實現了射頻電路的半雙工收發功能。所述串口晶片,其型號為MAX3232,是一款高檔的TTL電平與RS-232電平轉換芯 片,具有兩路接收和發送通道,供電電壓為3. 0 5. 5V,數據傳輸速率為250Kbps。其功耗 低,集成度高,實現電路簡單,可靠性高,實現ARM串口 TTL電平和RS-232電平之間的轉換。所述射頻收發鏈路是指無線射頻開關與無線射頻晶片之間的信號通道,包括接收 無線信號通道和發送無線信號通道。2)軟體設計無線射頻晶片(型號為XE1205)寄存器讀寫編程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型)共有31個寄存器,其中只有前17個寄存器是常用的。 其分類與地址如表3所示。對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型)配置寄存器的讀寫都是通過SPI總線進行的,編程 時需要嚴格遵照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型)數據手冊上給出的時序編程首先是使能晶片, 送出地址後再送出參數,最後是發送晶片使能結束命令。讀寫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的任意 一組寄存器都可通過表4給出的一個通用函數來進行。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型)接收數 據的讀寫與配置寄存器一樣,均通過SPI總線,其實現方法類似。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型)收發數據編程完成內部寄存器配置後,就可以進行數據的收發。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接收流程如圖3所示(1)寫地址5寄存器,設置IRQ_1中斷源為接收FIFO滿;(2)寫地址0寄存器,設置工作模式為接收模式;(3)循環判斷IRQ_1管腳狀態,如果收到IRQ_1中斷,則連續讀16次SPI數據總 線。數據通過LPC2148轉發,由串口送出。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發射流程如圖4所示(1)寫地址5寄存器,設置IRQ_1中斷源為發送FIFO滿;(2)寫地址0寄存器,設置工作模式為發射模式;(3)判斷IRQ_1狀態,若未收到中斷,則寫SPI數據總線,若收到中斷,則等待,此循 環共發送24bit (比特)的0X55數據作為前導幀;(4)判斷IRQ_1狀態,若未收到中斷,則寫SPI數據總線,若收到中斷,則等待,此循 環依次發送4個字節數據0X69,0X81,0X7E,0X96作為模式識別碼(模式識別碼的個數、數值和發送順序應與接收機配置寄存器中的PATTERN參數一致,否則接收機不能識別);(5)判斷IRQ_1狀態,若未收到中斷,則寫SPI數據總線,若收到中斷,則等待,此循 環發送幀內數據;(6)寫地址5寄存器,設置IRQ_1中斷源為發送停止;(7)判斷IRQ_1狀態,循環等待至收到發送停止中斷信號。數傳模塊控制編程如圖5所示在實際應用中,數傳模塊之間可以互相通訊,構成數傳網絡。根據無線射頻晶片 XE1205的特點,無線模塊的數據是以幀為單位進行傳送的,設計思路如下(1)初始化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參數,配置晶片為接收模式;(2)串口接收到要發送的數據,觸發中斷,進入發送狀態。設置無線射頻晶片 XE1205為發射模式,發送前導幀、模式識別碼,發送數據內容,返回接收模式;(3)在發送無線數據的同時通過中斷程序繼續接收串口收到的數據並存放到通信 緩衝區。由於在初始化時,配置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收發數據比特率不高於串口比特率, 故在編程時設置一個較小的環行數據緩衝區就不會讓通信緩衝區溢出;(4)無線發送的數據指針同串口接收的數據指針相同,表明通過串口接收到的數 據全部發送完畢,此時停止無線發送,轉到接收模式;(5)當接收到無線數據時也將接收到的數據存放到一個同樣大小的環行數據緩衝 區,並啟動串口中斷服務程序將接收到的無線數據發送到外部設備。綜上所述,數傳模塊控制無線射頻晶片的接收及發送模式。3、優點及功效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的內部資源,簡化了電路,降低了成 本,縮短了研發時間,可推廣移植到大部分短途無線通信應用中,有較大實用價值。目前已 應用於某型航電測試設備中,工作可靠,運行狀況良好。本實用新型思想與具體實現,對今後類似產品的設計、開發和實現也具有一定的 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四
圖1本實用新型硬體結構示意圖圖2收發控制電路及射頻匹配網絡示意圖圖3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接收流程圖圖4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發送流程圖圖5數傳模塊控制流程圖圖6靈敏度測量示意圖圖中符號說明如下ARM7微處理器晶片;MMCX-KffHD 插座;AS213-92單刀雙擲射頻開關。
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它由ARM7晶片LPC2148、無線射頻晶片XE1205、串口晶片MAX3232以及射頻收發鏈路構成。它們之間的位置連接關係 如圖1所示。所述ARM7晶片LPC2148,是Philip (飛利浦)公司推出的基於ARM7TDMI (T-支 持16位壓縮指令集;D-支持片上調試;M-內嵌硬體乘法器;I-嵌入式ICE在線仿真器, 支持片上輔助調試)內核的精簡指令系統的32位高速處理器。晶片集成度非常高,內 嵌40Kb(千比特)的靜態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和512Kb的 Flash (閃速)存儲器,片內集成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擬/數字轉換器)、 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數字/模擬轉換器)、看門狗、實時時鐘RTC(Real Time Clock)、2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ilffi^/^^^ / U 送裝置)、2個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總線,兩線式串行總線)還有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圍設備接口)等多個總線接口,及USB2. 0 (Universal Serial Bus 2. 0,通用串行總線2. 0)全速接口;128位寬度的存儲器接口和獨特的加速結 構使32位代碼能夠在最大時鐘速率下運行,實現最高60MHz (兆赫茲)的工作頻率;通過片 內Boot (引導)裝載程序實現在系統編程/在應用編程(ISP/IAP);其工作電壓為3. 3V,內 核工作電壓僅為2. 5V,大大降低了晶片的功耗;具有2種低功耗模式空閒和掉電,因此可 根據需要設置不同的工作方式,降低系統功耗。此外,晶片採用超小的LQFP64封裝,使得系 統的微型化得到保證,而且電路相對簡單,降低了開發和生產的成本。它負責對無線射頻晶片XE1205進行參數配置和數據收發控制,並通過串口與外 界設備(計算機或其他主控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無線射頻晶片XE1205通過發射鏈路和 接收鏈路與單刀雙擲射頻開關AS213-92相連,實現半雙工的射頻信號收發。該發射鏈路是 發射無線信號的通道;該接收鏈路是接收無線信號的通道;無線射頻晶片XE1205與AMR7 晶片LPC2148通過5根引腳連線實現數據傳遞,其管腳編號、名稱與相應功能如後列表1所
7J\ ο所述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是美國SEMTECH公司的半雙工無線收發器,它工作於 433MHz、915MHz (兆赫茲)等無需牌照的ISM (工業、科技、醫療)頻段,並可通過改變外圍匹 配電路和內部配置寄存器,將工作頻段擴展至180MHz至1GMHz(1G = 1024M),工作頻率穩 定可靠,符合歐洲ETSI (歐洲電信標準學會)(EN300-220-1和EN301-439-3)及FCC(美國 聯邦通信委員會)15. 247和15. 249認證規格,滿足無線管制要求,無需申請頻率使用許可 證。在寬帶應用中,其數據率可達304Kbps (千比特/秒),在25KHz帶寬的窄帶應用中,其 數據率也可達4. 8Kbps。晶片內的信號調製技術採用的是連續相位二級頻移鍵控(CPFSK) 調製,抗幹擾能力強。此外,它具有體積小、性能優異、外圍元件少、超低功率、使用方便和便 於設計生產等特點。晶片典型參數如後列表2所示。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內建一個位同步器和一個模式識別器,可實現檢出接收數 據中的特定數據序列的功能。在接收到指定的數據序列以後,模式識別器輸出模式識別匹 配成功中斷信號,此數據序列檢測功能極大地減輕了外圍控制晶片的負荷。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外部的控制晶片通過SPI (串行外設接口)總線對無線射 頻晶片XE1205進行配置數據讀寫和收發數據讀寫,接口簡單。該晶片內部寄存器控制著 工作頻率、帶寬、頻率解析度、比特率、發射功率等重要參數,可根據需要實時改變晶片的工 作狀態,保證設計靈活性。該晶片還提供IRQO(0中斷)、IRQld中斷)兩根中斷信號線,
7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可根據晶片內部寄存器配置參數,提供相應的中斷信號,如接收/發送 FIFO(先進先出寄存器)滿/空信號、模式識別匹配成功信號、檢測到超出閾值強度信號等, 方便外圍設備響應;此外,外圍設備也可以通過配置寄存器SPI總線,讀出相應位置的寄存 器來查詢晶片工作狀態。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的收發數據與配置數據使用了兩套SPI總線,其中MISO(主 機輸入從機輸出)、M0SI (主機輸出從機輸入)、SCK(總線同步時鐘)是共用的,通過不同的 片選信號來區分MISO和MOSI上數據是晶片所收發的數據(NSS_DATA)還是配置晶片寄存 器的數據(NSS_C0NFIG)。本實用新型中,無線射頻晶片XE1205被配置為收發緩衝模式。兩路數據I路和Q 路經過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移頻鍵控調製)解調、比特同步和模式識別後,自動 進行串並轉換,並依次寫入晶片內部16BYTE(字節)FIF0中,同時將相應的中斷源分別指 派給IRQ_0 (PATTERN/WRITE_BYTE/FIFOEMPTY)(模式/寫_字節/先入先出寄存器空)和 IRQ_1 (FIFO FULL)(先入先出寄存器滿),利用這些中斷信號,配合收發數據SPI總線,就可 以將要傳輸的數據送入晶片,或從晶片中將接收到的數據讀出。這樣充分利用了無線射頻 晶片XE1205的內部資源,以最簡單的外圍電路和控制邏輯,實現了高速準確的數據收發。收發控制電路及射頻匹配網絡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可以工作在433MHz、868MHz和915MHz頻段,不同的頻段對 應不同的外圍匹配電路。本實用新型使用的是915MHz,其匹配電路如圖2所示。如圖2所示,AS213-92是單刀雙擲射頻開關,SffO和SWl連接ARM7晶片LPC2148 的GPIO管腳,通過設置SWO和SWl的高低,使單刀雙擲射頻開關AS213-92的RFO管腳連接 RFl或者RF2,實現了射頻電路的半雙工收發功能。所述串口晶片MAX3232是一款高檔的TTL電平與RS-232電平轉換晶片,具有兩路 接收和發送通道,供電電壓為3. 0 5. 5V,數據傳輸速率為250Kbps。其功耗低,集成度高, 實現電路簡單,可靠性高,實現ARM串口 TTL電平和RS-232電平之間的轉換。所述射頻收發鏈路是指無線射頻開關與無線射頻晶片之間的信號通道,包括接收 無線信號通道和發送無線信號通道。2)軟體設計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寄存器讀寫編程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共有31個寄存器,其中只有前17個寄存器是常用的。其分 類與地址如下列表3所示。對無線射頻晶片XE1205配置寄存器的讀寫都是通過SPI總線進行的,編程時需要 嚴格遵照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數據手冊上給出的時序編程首先是使能晶片,送出地址後 再送出參數,最後是發送晶片使能結束命令。讀寫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的任意一組寄存器 都可通過下列表4給出的一個通用函數來進行。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接收數據的讀寫與 配置寄存器一樣,均通過SPI總線,其實現方法類似。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收發數據編程完成內部寄存器配置後,就可以進行數據的收發。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接收流程如圖3所示(1)寫地址5寄存器,設置IRQ_1中斷源為接收FIFO滿;[0083](2)寫地址0寄存器,設置工作模式為接收模式;(3)循環判斷IRQ_1管腳狀態,如果收到IRQ_1中斷,則連續讀16次SPI數據總 線。數據通過LPC2148轉發,由串口送出。無線射頻晶片XE1205發射流程如圖4所示(1)寫地址5寄存器,設置IRQ_1中斷源為發送FIFO滿;(2)寫地址0寄存器,設置工作模式為發射模式;(3)判斷IRQ_1狀態,若未收到中斷,則寫SPI數據總線,若收到中斷,則等待,此循 環共發送24bit (比特)的0X55數據作為前導幀;(4)判斷IRQ_1狀態,若未收到中斷,則寫SPI數據總線,若收到中斷,則等待,此循 環依次發送4個字節數據0X69,0X81,0X7E,0X96作為模式識別碼(模式識別碼的個數、數 值和發送順序應與接收機配置寄存器中的PATTERN參數一致,否則接收機不能識別);(5)判斷IRQ_1狀態,若未收到中斷,則寫SPI數據總線,若收到中斷,則等待,此循 環發送幀內數據;(6)寫地址5寄存器,設置IRQ_1中斷源為發送停止;(7)判斷IRQ_1狀態,循環等待至收到發送停止中斷信號。數傳模塊控制編程如圖5所示在實際應用中,數傳模塊之間可以互相通訊,構成數傳網絡。根據無線射頻晶片 XE1205的特點,無線模塊的數據是以幀為單位進行傳送的,設計思路如下(1)初始化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參數,配置晶片為接收模式;(2)串口接收到要發送的數據,觸發中斷,進入發送狀態。設置無線射頻晶片 XE1205為發射模式,發送前導幀、模式識別碼,發送數據內容,返回接收模式;(3)在發送無線數據的同時通過中斷程序繼續接收串口收到的數據並存放到通信 緩衝區。由於在初始化時,配置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收發數據比特率不高於串口比特率, 故在編程時設置一個較小的環行數據緩衝區就不會讓通信緩衝區溢出;(4)無線發送的數據指針同串口接收的數據指針相同,表明通過串口接收到的數 據全部發送完畢,此時停止無線發送,轉到接收模式;(5)當接收到無線數據時也將接收到的數據存放到一個同樣大小的環行數據緩衝 區,並啟動串口中斷服務程序將接收到的無線數據發送到外部設備。綜上所述,數傳模塊控制無線射頻晶片的接收及發送模式。見圖6,系統接收靈敏度測量對無線數傳模塊接收靈敏度進行測試,可以估算出在理想狀況下,數傳模塊之間 的通訊距離。測量連線如圖3所示。射頻線纜需要比較長,模塊A和模塊B最好不要放在同一個房間裡,以免因為射頻 信號洩露,由空間傳導而影響測量。在實際測量中,已知固定衰減器為SOdB (表示兩個量的相對大小單位)衰減,射頻 線纜衰減_21dBm(表示功率絕對值的值)。兩模塊的參數都設置為 915MHz頻率下工作 OdBm功率發射^A模式接收[0108] 1.2Kbps 數據速率 接收帶寬IOK(千) 頻率解析度5K當可調衰減器調至IOdB時,接收數據出現較多錯誤(超過30%),此時可計算出 靈敏度為 10+80+21 = llldBm。而XE1205標稱的靈敏度為-121dBm@l. 2Kbps,相差較多。後測量出模塊射頻插座處的發射出的平均功率約為-8dBm,比設置值低了 8dBm, 原因是射頻開關、匹配電路有損耗。若將這部分損耗計入,則數傳模塊的靈敏度為_119dBm, 與標稱值相差不大。接收靈敏度與傳輸距離關係公式為 將測量值IlldBm帶入公式,計算出其理想狀態下可靠通訊距離為9. 25Km(千米)。以上表明,本實用新型基於高靈敏度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實現了簡單可靠的無 線數傳模塊設計,是一款優秀的無線數傳模塊。表1 表 2表 3
主要參數,收發都需用到 中斷寄存器 發射參數寄存器 接收參數寄存器[0124]
低電平
高電平
OSCParam 2x8 17-18 振蕩器寄存器 TParam12x8 19-30 測試與特殊功能寄存器
表4
** 函數名稱XE1205_CNFG
**函數功能XE1205配置寄存器讀寫程序
**入口參數
#1) cnfg_add讀寫配置地址
**2) cnfg_reg寫入時為配置數據
**回讀配置寄存器時應設為0x00
**3)rw讀寫方向指示位,寫入時為WRITE (0)
**回讀配置寄存器時應設為READ(I)
**出口參數cnfg_data回讀出的配置寄存器值
uint8XE1205_CNFG(uint8 cnfg_add, uint8 cnfg_reg, uint8rw)
uint8 uCnfg_Data ; uint8 cnfg_send_add = 0 < < 7
rw < < 6
cnfg_add << 1 0X01 ;
IOOCLR = CNFG_CS ;
MSPl_SendData (cnfg_send_add); uCnfg_Data = MSPI_SendData(cnfg_reg) IOOSET = CNFG_CS ;
return u Cnfg_Data ;
Il起始位Ibit //讀寫方向Ibit V配置地址5bit
停止位
V控制NSS_C0NFIG管腳為 寫地址byte
/寫入(讀出)數據byte V控制NSS_C0NFIG管腳為
返回讀出數據byte結果
1權利要求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它是由硬體結構和軟體設計兩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該硬體結構由ARM7晶片、無線射頻晶片、串口晶片以及射頻收發鏈路構成;它們之間的位置連接關係是ARM7晶片通過數據總線連接無線射頻晶片,對其進行參數配置和數據收發控制,並通過串口與外界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無線射頻晶片通過發射鏈路和接收鏈路與單刀雙擲射頻開關相連;射頻開關通過收發控制線接收ARM7晶片控制信號,經由天線收發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 ARM7晶片為LPC2148型晶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 無線射頻晶片為XE1205型晶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 串口晶片為MAX3232型晶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 單刀雙擲射頻開關為AS213-92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基於無線射頻晶片的數據傳輸模塊,它由硬體結構和軟體設計兩部分組成。該硬體結構由ARM7晶片LPC2148、無線射頻晶片XE1205、串口晶片MAX3232以及射頻收發鏈路構成;其連接關係是ARM7 LPC2148通過數據總線連接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對其進行參數配置和數據收發控制,並通過串口與外界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無線射頻晶片XE1205通過發射鏈路和接收鏈路與單刀雙擲射頻開關AS213-92相連;射頻開關通過收發控制線接收ARM7 LPC2148控制信號,經由天線收發數據。該軟體設計包括無線射頻晶片XE1205寄存器讀寫編程,無線射頻晶片XE1205收發數據編程和數傳模塊控制編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配置靈活、傳輸可靠、通用性強、成本低的顯著特點,它在無線通信模塊技術領域內具有廣泛地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H04B1/40GK201656969SQ20102013786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5日
發明者吳冰, 肖瑾 申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