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金屬背栓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2:52:16 1
專利名稱:一種建築金屬背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擴孔型板材或基礎錨固的緊固件,具體為一種建築金屬背栓。
背景技術:
現有背栓主要為擴張環式及內旋進式,存在與錨孔結合不緊密或結合面不大的問 題,抗拔力不高,且易造成螺杆拔出的失效情況。傳統背栓組成零件多,生產和裝配複雜,緊 固的可靠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建築金屬背栓的技 術方案。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包括螺杆、套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與螺杆套接配 合,套筒下端部為膨脹結構,螺杆下端部為錐臺形。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下端部與套筒本體之間設置一 個或者一個以上凹槽。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下端部等分為三瓣或者三瓣以 上。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接配合的套筒與螺杆外部設置外 罩,所述的外罩由彈性材料製成。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杆與外部連接件螺母之間設置彈 性墊片、彈簧墊片。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杆下端部的錐臺形與錨孔的錐度 相同。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套筒下端部為膨脹結構,簡潔、易於生產;2.套筒下端部與套筒本體之間設置凹槽,能與錨孔配合緊密;3.可採用敲擊或錨槍擠壓的方法,使套筒膨脹端部張開,錨固方法簡便;4.套筒與螺杆外部可設置彈性外罩,能獲得更優良的抗震性能,且能與較薄或較 脆材質板材結合,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5.本實用新型在與連接件螺母連接時,可加設彈性墊片,獲得更佳的抗震性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三;[0019]圖4為圖1中套筒的剖視圖;圖5為圖1中套筒的主視圖;圖6為套筒下端部等分為四瓣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四;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1-螺杆,2-套筒,3-外罩,4-彈性墊片,5-彈簧墊片,6-螺母,7-連接件, 8-板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5所示,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包括螺杆1、套筒2,所述的套筒2與螺杆1套 接配合,套筒2下端部為膨脹結構,螺杆1下端部為錐臺形,錐臺形與錨孔的錐度相同,配合 緊密,套筒下端部與套筒本體之間設置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凹槽,方便套筒膨脹端部張開。如圖6所示,套筒2下端部可以等分為三瓣或者三瓣以上,一般為3至8片,在套 筒2與螺杆1擠壓時張開,可跟隨錨孔變形,與錨孔配合。如圖7所示,套接配合的套筒2與螺杆1外部設置有外罩3,所述的外罩3由彈性 材料製成,能獲得更優良的抗震性能,且能與較薄或較脆材質的板材8結合,獲得更為廣泛 的應用。如圖8所示,螺杆1與外部連接件7連接時,螺杆1與螺母6之間可以加設彈性墊 片4、彈簧墊片5,從而獲得更佳的抗震性能,且能與較薄或較脆材質的板材8結合,獲得更 為廣泛的應用。
權利要求1.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包括螺杆、套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與螺杆套接配合,套筒 下端部為膨脹結構,螺杆下端部為錐臺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下端部與套筒本 體之間設置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下端部等分 為三瓣或者三瓣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接配合的套筒與螺 杆外部設置外罩,所述的外罩由彈性材料製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杆與外部連接件螺 母之間設置彈性墊片、彈簧墊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杆下端部的錐臺形 與錨孔的錐度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擴孔型板材或基礎錨固的緊固件,具體為一種建築金屬背栓。包括螺杆、套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與螺杆套接配合,套筒下端部為膨脹結構,螺杆下端部為錐臺形。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套筒下端部為膨脹結構,簡潔、易於生產;筒下端部與套筒本體之間設置凹槽,能與錨孔配合緊密;可採用敲擊或錨槍擠壓的方法,使套筒膨脹端部張開,錨固方法簡便;套筒與螺杆外部可設置彈性外罩,能獲得更優良的抗震性能,且能與較薄或較脆材質板材結合,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本實用新型在與連接件螺母連接時,可加設彈性墊片,獲得更佳的抗震性能。
文檔編號F16B13/06GK201896828SQ20102066161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6日
發明者劉華俊, 錢毅 申請人:劉華俊, 錢毅